1978年,北京軍區戰友話劇團的王伍福、王勝利結婚了,那年,王伍福已經29歲了。
他們住在筒子樓裡,雖然生活條件艱苦,但是夫妻倆感情很好,日子過得簡單而甜蜜。
當話劇演員很難出名,註定要默默無聞。話劇團一年也拍不了幾部戲,王伍福資格淺,也輪不到當主演,只能跑龍套。
他感到很失落,萌生了離開話劇團的想法。妻子不聲不響的買了一盆君子蘭,放在陽臺上,邊澆水邊對丈夫說:
「你看,君子蘭現在還是幼苗,它要開花、長大,需要很長時間,我覺得你現在就像這盆君子蘭,需要積累和沉澱,才能成功!」
妻子的鼓勵和提醒,對王伍福啟發很大,他不再在乎角色大小,即使跑龍套,當群演,也認真演繹,從不敷衍。
王伍福的業務水平不斷提高,成了團裡的業務骨幹。
王伍福一家三口
1984年,八一電影製片廠要拍攝《中國革命之歌》,需要找個人扮演朱老總的特型演員。
團裡推薦王伍福去試鏡,導演見了很高興,馬上拍板用王伍福,那年王伍福36歲。
第一次扮演偉人,王伍福對朱老總的生平了解不多,遲遲進不了角色。導演不滿意,他自己更著急。
回到家裡,王伍福悶悶不樂。王勝利盡力幫助丈夫,陪著丈夫去八寶山革命公墓祭拜朱老總,此後,王伍福每年清明都去朱老總墓上去祭掃。
王伍福和唐國強
王勝利收集了上千種朱老總的史料、影像,便於王伍福學習、模仿,把握朱老總的形象和氣質。
每天晚上,王勝利都陪著丈夫研究這些資料,她還「督促」王伍福寫角色分析,總結表演心得。很快,夫婦倆都成了「朱德迷」。
電影上映,王伍福取得了成功。連康克清大姐都給予很高的評價:
此後,王伍福戲約不斷,在《金沙水拍》、《朱德元帥》等十多部戲裡扮演朱老總,他成了扮演朱老總首屈一指的特型演員。
拍攝革命題材電影,經常要在環境惡劣的地方拍攝,尤其是拍攝紅軍長徵的鏡頭,要爬雪山、過草地,歷盡千辛萬苦。
拍攝電視劇《長徵》時,山上覆蓋著白雪,王伍福穿著單薄的軍裝,跟著隊伍在陡峭的山上艱難行走。
王伍福一不小心,滾落到數十米的山溝裡,昏了過去……他醒來後渾身生疼,膝蓋都摔腫了,劫後餘生,所幸沒有大礙。
外出拍戲,王伍福總是報喜不報憂,他給家裡打電話,總跟妻子說拍戲很有意思,對困難則輕描淡寫,以免妻子擔心。
他扮演朱德元帥,時間跨度很大。經常因為劇情需要,不得不短時間內減肥、增肥,對身體損害很大。
在冬天拍攝夏天的戲,為避免哈氣,王伍福就含著冰塊說話。長此以往,他患上了嚴重的牙周炎,不能咀嚼硬東西,甚至不能吃肉,只能吃一些軟乎乎的飯菜。
儘管王伍福的演技已經很精湛,但是他對自己要求很高。每次扮演朱老總,他都當做一次挑戰,全身心投入到拍攝中。
2004年,為紀念反法西斯勝利60周年,革命題材戲很多,王伍福同時接拍了兩部戲,電視劇《太行山上》和《八路軍》,都扮演朱德元帥。
為了表現朱老總的憂國憂民的精神,王伍福感覺自己體型偏胖,他在22天體重減掉16斤。
他還熬夜把眼睛搞得通紅,模擬真實的歷史環境。但是導演覺得不夠好,就在他眼角塗上胡椒粉,辣得雙眼他眼睛紅腫。
王伍福一年基本都呆在劇組裡,王勝利有時候出差演出,還要照顧女兒和公公、婆婆。
上初中時,女兒王露踩著梯子換燈泡,不小心滑倒了,把胳膊摔斷了,爺爺、奶奶把孫女送進醫院,打電話告訴王勝利。
王勝利在外地連夜趕回來,到醫院見女兒打上了石膏,躺在病床上。
女兒恢復後,王勝利第一次去劇組探班,有很多牢騷要向丈夫吐槽。
王伍福的女兒王露
正趕上王伍福拍攝《金沙水拍》,王伍福在泥水裡滾,導演還嫌不逼真,就弄了一些淤泥抹在他身上。
一個鏡頭經常要拍好幾遍,劇組工作強度很大,經常一天要拍攝十多個個小時。
王勝利這才親身體會到,丈夫的事業很不容易,比自己艱苦多了。
王勝利沒有把女兒受傷的事情告訴丈夫,在劇組待了幾天就回家了。
家裡遇到什麼困難,王勝利儘量不告訴丈夫。
那年,公公腦血栓癱瘓在床,王勝利悉心照顧老人,端屎端尿,幫助翻身,就像親閨女一樣。
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整整兩年的時間,王勝利從來沒有給老人臉色,也沒有抱怨過,再苦再累,在老人面前也是笑臉,直到老人沒有遺憾地去世。
父親去世時,王伍福正在在外地拍戲,戲停一天,費用不是個小數目。
即使得知消息,也不可能把整個劇組撂在那裡,自己回來料理喪事。
王勝利沒有把公公去世的消息告訴丈夫,獨自把公公的後事料理完畢。
一個月後,王伍福拍完戲回家,才知道父親早已經下葬了。
至今,王伍福在60多部戲裡扮演朱老總,多次獲得「金雞獎」、「金鷹獎」等大獎,成了名副其實的朱德專業戶,多次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稱讚。
由於經常在革命老區拍戲,王伍福跟老區的群眾感情深厚。
王伍福夫婦經常給老區的學校捐錢捐物,還買來被褥等生活用品,送給鄉親們。
放暑假,夫婦倆把老區的孩子們帶到北京,帶著他們看天安門和長城。
在他們心目中,老區的孩子,也是他們的孩子。
一輩子跟朱老總結緣,王伍福夫婦感到很幸福。夫婦倆的感情一直很深厚,互相扶持。決心以朱老總和康大姐為榜樣,紮實走好人生每一步,為社會奉獻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