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伍福扮演朱老總,一生只演好一個角色,成功背後有賢內助

2020-09-11 公子漁捉娛

你像君子蘭,需要積累沉澱。

1978年,北京軍區戰友話劇團的王伍福、王勝利結婚了,那年,王伍福已經29歲了。

他們住在筒子樓裡,雖然生活條件艱苦,但是夫妻倆感情很好,日子過得簡單而甜蜜。

當話劇演員很難出名,註定要默默無聞。話劇團一年也拍不了幾部戲,王伍福資格淺,也輪不到當主演,只能跑龍套。

他感到很失落,萌生了離開話劇團的想法。妻子不聲不響的買了一盆君子蘭,放在陽臺上,邊澆水邊對丈夫說:

「你看,君子蘭現在還是幼苗,它要開花、長大,需要很長時間,我覺得你現在就像這盆君子蘭,需要積累和沉澱,才能成功!」

妻子的鼓勵和提醒,對王伍福啟發很大,他不再在乎角色大小,即使跑龍套,當群演,也認真演繹,從不敷衍。

王伍福的業務水平不斷提高,成了團裡的業務骨幹。

王伍福一家三口

夫婦倆都成「朱德迷」

1984年,八一電影製片廠要拍攝《中國革命之歌》,需要找個人扮演朱老總的特型演員。

團裡推薦王伍福去試鏡,導演見了很高興,馬上拍板用王伍福,那年王伍福36歲。

第一次扮演偉人,王伍福對朱老總的生平了解不多,遲遲進不了角色。導演不滿意,他自己更著急。

回到家裡,王伍福悶悶不樂。王勝利盡力幫助丈夫,陪著丈夫去八寶山革命公墓祭拜朱老總,此後,王伍福每年清明都去朱老總墓上去祭掃。

王伍福和唐國強

王勝利收集了上千種朱老總的史料、影像,便於王伍福學習、模仿,把握朱老總的形象和氣質。

每天晚上,王勝利都陪著丈夫研究這些資料,她還「督促」王伍福寫角色分析,總結表演心得。很快,夫婦倆都成了「朱德迷」。

電影上映,王伍福取得了成功。連康克清大姐都給予很高的評價:

此後,王伍福戲約不斷,在《金沙水拍》、《朱德元帥》等十多部戲裡扮演朱老總,他成了扮演朱老總首屈一指的特型演員。

王伍福給家裡報喜不報憂

拍攝革命題材電影,經常要在環境惡劣的地方拍攝,尤其是拍攝紅軍長徵的鏡頭,要爬雪山、過草地,歷盡千辛萬苦。

拍攝電視劇《長徵》時,山上覆蓋著白雪,王伍福穿著單薄的軍裝,跟著隊伍在陡峭的山上艱難行走。

王伍福一不小心,滾落到數十米的山溝裡,昏了過去……他醒來後渾身生疼,膝蓋都摔腫了,劫後餘生,所幸沒有大礙。

外出拍戲,王伍福總是報喜不報憂,他給家裡打電話,總跟妻子說拍戲很有意思,對困難則輕描淡寫,以免妻子擔心。

他扮演朱德元帥,時間跨度很大。經常因為劇情需要,不得不短時間內減肥、增肥,對身體損害很大。

在冬天拍攝夏天的戲,為避免哈氣,王伍福就含著冰塊說話。長此以往,他患上了嚴重的牙周炎,不能咀嚼硬東西,甚至不能吃肉,只能吃一些軟乎乎的飯菜。

儘管王伍福的演技已經很精湛,但是他對自己要求很高。每次扮演朱老總,他都當做一次挑戰,全身心投入到拍攝中。

2004年,為紀念反法西斯勝利60周年,革命題材戲很多,王伍福同時接拍了兩部戲,電視劇《太行山上》和《八路軍》,都扮演朱德元帥。

為了表現朱老總的憂國憂民的精神,王伍福感覺自己體型偏胖,他在22天體重減掉16斤。

他還熬夜把眼睛搞得通紅,模擬真實的歷史環境。但是導演覺得不夠好,就在他眼角塗上胡椒粉,辣得雙眼他眼睛紅腫。

做丈夫堅強的後盾

王伍福一年基本都呆在劇組裡,王勝利有時候出差演出,還要照顧女兒和公公、婆婆。

上初中時,女兒王露踩著梯子換燈泡,不小心滑倒了,把胳膊摔斷了,爺爺、奶奶把孫女送進醫院,打電話告訴王勝利。

王勝利在外地連夜趕回來,到醫院見女兒打上了石膏,躺在病床上。

女兒恢復後,王勝利第一次去劇組探班,有很多牢騷要向丈夫吐槽。

王伍福的女兒王露

正趕上王伍福拍攝《金沙水拍》,王伍福在泥水裡滾,導演還嫌不逼真,就弄了一些淤泥抹在他身上。

一個鏡頭經常要拍好幾遍,劇組工作強度很大,經常一天要拍攝十多個個小時。

王勝利這才親身體會到,丈夫的事業很不容易,比自己艱苦多了。

王勝利沒有把女兒受傷的事情告訴丈夫,在劇組待了幾天就回家了。

家裡遇到什麼困難,王勝利儘量不告訴丈夫。

那年,公公腦血栓癱瘓在床,王勝利悉心照顧老人,端屎端尿,幫助翻身,就像親閨女一樣。

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整整兩年的時間,王勝利從來沒有給老人臉色,也沒有抱怨過,再苦再累,在老人面前也是笑臉,直到老人沒有遺憾地去世。

父親去世時,王伍福正在在外地拍戲,戲停一天,費用不是個小數目。

即使得知消息,也不可能把整個劇組撂在那裡,自己回來料理喪事。

王勝利沒有把公公去世的消息告訴丈夫,獨自把公公的後事料理完畢。

一個月後,王伍福拍完戲回家,才知道父親早已經下葬了。

至今,王伍福在60多部戲裡扮演朱老總,多次獲得「金雞獎」、「金鷹獎」等大獎,成了名副其實的朱德專業戶,多次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稱讚。

由於經常在革命老區拍戲,王伍福跟老區的群眾感情深厚。

王伍福夫婦經常給老區的學校捐錢捐物,還買來被褥等生活用品,送給鄉親們。

放暑假,夫婦倆把老區的孩子們帶到北京,帶著他們看天安門和長城。

在他們心目中,老區的孩子,也是他們的孩子。

一輩子跟朱老總結緣,王伍福夫婦感到很幸福。夫婦倆的感情一直很深厚,互相扶持。決心以朱老總和康大姐為榜樣,紮實走好人生每一步,為社會奉獻一生。


相關焦點

  • 特型演員王伍福:一生只演一個角色,是賢惠妻子成就了我
    在傷世紀80年代初期的時候,中央臨時決定重新拍攝《中國革命之歌》,因此要在茫茫人海之中找出最適合扮演朱德元帥的特型演員,王伍福很幸運地被挑中了。為了能讓自己的丈夫演好這個角色,妻子王勝利沒少幫助丈夫找感覺,手機上千種關於朱德元帥的所有資料和文章讓丈夫來借鑑。
  • 王伍福參演了70多部影視劇,一直在飾演同一個人:朱老總
    作為演員,很多人都希望能嘗試不同的角色,塑造更多的人物形象,但是有一位國家一級演員,參演了70多部電影、電視劇,卻一直在飾演同一個人。這位國家一級演員,就是王伍福,他飾演的人,就是朱老總。在報名的時候,王伍福的壓力非常大,一方面,朱老總是一位備受全國人敬仰的開國元勳,另一方面,開國元勳在人們心目中都有固定的形象,自己能演好朱老總嗎?就在王伍福猶豫不決的時候,他的母親給了他堅定的支持,鼓勵他爭取這個角色。就這樣,他報名參加了遴選。當時,文化部選了幾組特型,經中央書記處敲定,王伍福正式成為了朱老總的特型演員,從此開始了與朱老總的不解之緣。
  • 他是朱德特型演員,因扮演的太像,康克清見到他激動地眼含熱淚
    03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王伍福準備了那麼久,終於在36歲那年等來一個機會。當時中宣部決定拍一部電影《中國革命之歌》,需要一個扮演朱德元帥的特型演員,劇團直接推薦了王伍福。就連朱德夫人康克清第一次見到扮上朱老總的王伍福,都激動的雙手發抖,眼含淚水話都說不出來。於是導演當即就定下朱德元帥由王伍福出演。按理說這麼好的機會,王伍福應該感到開心才是,可他反而悶悶不樂。
  • 你離成功只差一位賢內助
    有外媒報導馬英九在臺灣民意高漲,不僅和特別提到他有一個好太太——他沒有錢的時候她出去養家,他涉足政治的時候她來維護家庭,他當上黨主席,當上地區領導人,她守得住低調。周美青喜歡別人叫她美青姐,或者周美青,不喜歡別人叫她「馬夫人」。張艾嘉在一次訪談中曾經提到一件趣事。
  • 一生只演一個角色 一生只為殘障兒子
    >王鐵成:一生只為殘障兒子北京電視臺《非常故事匯》他是一位大演員,一生只為一個角色-周恩來總理;他是好父親,一生只為殘障兒子,沒有後顧之憂;兩夫妻攜手度風雨,半百年齡拼命打工,三口之家快樂相守,雖有遺憾,但有愛才有一切。
  • 影視劇中朱德元帥的扮演者,你認為誰演的最像,最認可誰?
    在影視作品中有很多飾演朱德元帥的演員。今天盤點一下4位飾演因為誰演的最像,你認可那一位?他1981年開始在電影《大渡河》裡扮首次演朱德,自此開始成為特弄演員。他飾演朱老總的其它影視作品有《彭大將軍》、開國大典》、《毛澤東和他的兒子》、《大進軍-席捲大西南》、《周恩來》等。
  • 朱老總雖然自稱「大老粗」,其實他的學歷很高,文採也很好
    但實際上,朱老總的文才非常高,甚至行文也很幽默,有一次連一向不苟言笑的彭老總都給逗笑了。別看朱老總以「大老粗」自稱,其實他的學歷非常高,先後上過四所大學,最早的是四川省高等學堂,也就是四川大學的親身,兩年後又投筆從戎,考進了雲南陸軍講武堂。再後來,朱老總去了德國尋求革命真理,可能為了打發時間,順便還考進了德國格奧爾格·奧古斯特大學的哲學系。
  • 他是朱老總的結拜兄弟,還有一個女兒,成為總理的養女
    一個是周總理的養女孫維世,孫維世的親生父親就是孫炳文。另一個是朱老總,是孫炳文的結拜兄弟,當年兩人還是同一天入黨。說起朱老總與孫炳文的關係,很多人都稱他們是一生的摯友。為什麼這麼說呢?這還得從他們的革命友誼說起。
  • 特型演員塑造扮演重要歷史人物
    1976年西安話劇院排演話劇《萬水千山》,張克瑤在話劇中扮演毛澤東獲得成功,使他成為中國最早飾演毛澤東的特型演員,他最適合演老年毛澤東。之後張克瑤在電影《風雨下鐘山》(1982年)、《巍巍崑崙》(1989年)、《周恩來》(1991年)及電視劇《上黨戰役》(1985年)、《周恩來》(1991年)中扮演毛澤東。
  • 《跨過鴨綠江》開拍,實力派演員丁勇岱首次挑戰演彭老總信心十足
    以丁勇岱的演技要駕馭彭老總這個角色,應該完全沒有問題,他一直是個低調的實力派,這點毫無爭議。但有些網友也對丁勇岱扮演彭老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大家普遍認為,首先形象上丁勇岱與彭德懷元帥有差距,「形」差點意思。
  • 邱佩寧:一生只演嫦娥一個角色,隱退經商後,熱衷慈善事業
    在觀眾心中,邱佩寧就是嫦娥,人與角色合二為一。所以她也被稱讚為 「天上嫦娥,地上邱佩寧。」不過,邱佩寧一生只演過嫦娥這一個角色,但也成就了一個時代的經典。而這個早已不演戲的「嫦娥仙子」邱佩寧,這些年怎麼樣了?
  • 朱老總系圍裙扮「夥夫」兩次成功脫險,此後他偏愛蘭花一生
    十大元帥之首的朱德,是軍中有名的,威望甚高的總司令,在多年的軍事生涯中,朱德留給身邊人的印象各不一般,但是總的來說,許多人都稱讚朱老總平易近人,仿佛鄰家老爺爺一般和藹可親,很多人不甚了解的是,朱德在軍中有一個外號,名叫「夥夫頭」1927年南昌起義後
  • 為什麼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必然有一個女人?這也許就是答案
    成功,無數男人的夢想和欲望。多少男人做夢都想成為那些令人羨慕、嫉妒的成功人士中的一員,和他們一樣受人敬仰,被人膜拜。但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們做到了大多數人做不到的事情,所以成功的人永遠是少數,絕大多數的人都只能在碌碌無為中蹉跎自己的一生。
  • 至今健在的102歲「老紅軍」,曾是朱老總警衛員,每年享8萬元補助
    主席在《七律長徵》中說過:「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裡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不可置否,每一個國家的和平盛世都有一個艱辛的過程,新中國的成立也是如此。
  • 朱一旦和他背後的男人
    朱亙總是坐在主位,那隻戴有勞力士的左手從一旁拿起電熱水壺,燙杯,再用夾具夾起,一杯杯奉給圍桌而坐的客人。客人起身要求合影。「旦總,能不能露出您的勞力士來一張?」朱亙應允,伸出那塊Date-Just的Ref.116233,價值約9萬人民幣。拍畢,客人指著手機裡的影像露出滿足的表情:「太好了,太枯燥了!」別人叫他「旦總」,不是「亙總」。這是他角色的名字。
  • 一生有一個「林耀東」就夠了、王勁松卻演活了四個經典角色
    一生有一個「林耀東」就夠了、王勁松卻演活了四個經典角色 雖然現在有很多的年輕偶像紛紛出道,並且涉獵了唱跳和影視表演等多個行業,但真正能夠被觀眾們認可和喜歡的其實並不多,尤其是在演戲這方面,他們的表演都太過於青澀和浮誇,非常的流於表面,所以常常會受到觀眾們的吐槽,很多人都不認為他們是真正的演員
  • 曾是醜小鴨,卻成為中國唯一的特型演員,她選擇一生只演一個角色
    海棠依舊》,講述了偉大領袖周恩來與妻子鄧穎超的一生。 有人說:「流水的周總理,鐵打的鄧穎超。」這話一點沒錯。周總理的扮演者不在少數,但是,扮演鄧穎超的演員自始至終就只有一人。 一個成功的人,一定是用99%的努力加上1%的運氣才可能擁有成功。
  • 一生演86個角色,他才是好演員:
    從1943年第一次登上舞臺,王秋穎在86部話劇、電影中成功扮演了86個角色。王秋穎一生拍的電影並不多。《甲午風雲》中扮演李鴻章、《英雄司機》中扮演孟範舉、《兵臨城下》飾演胡高參、《花好月圓》演村長範登高、《內當家》扮演老地主。細看這五個角色,是反差很大的形象,卻在王秋穎一人身上得到了逼真的再現。
  • 20位好演員,一生只演一部電影,卻令人難忘,王心剛妻子也在其中
    這其中,有很多好演員,雖然一生只演過一部電影,但卻成為觀眾心中的男神或女神。他們在銀幕上所塑造的形象,也深深地印刻在我們的腦海,揮之不去。今天,雅清就來給大家介紹其中的20位吧。這20位好演員,有的英俊瀟灑,有的貌美如花,有的演技精湛,有的氣質脫俗,但卻只在銀幕上驚鴻一瞥,也是遺憾。
  • 總理的扮演者王鐵成:一生只演一個角色,為了智障兒子清苦一生
    他是一個敬業的人民藝術家,也是一個溫柔擔當的父親。富貴的前半生王鐵成自小出生於富貴家族,母親是滿清旗人,而父親則是天津較為有名的富商,而王鐵成自小以來也沒有為金錢發過什麼愁。王鐵成應該算是先成家後立業的那一種,因為在40歲之前,王鐵成在演藝道路上還是一個岌岌無名的路人甲。但是金子總是會發光,其40歲那年的一個契機,讓他扶搖而上,一舉成為全國知名的演員,他扮演的總理讓人見之無不哽咽哭泣,因為真的是太像了!與其說他是因為抓住好的機緣,倒不如說是因為他日復一日的修煉內功,厚積薄發的努力來的更實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