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的相聲成功來自於對傳統的繼承和創新,以傳統相聲作品為根基,結合最時尚的熱點和流行,因此他的作品贏得了年輕觀眾的追捧。
再加上郭德綱相聲功底的深厚,一大批熱愛相聲的觀眾,一下子也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雖然郭德綱的作品是以創新贏得市場,但是從根本上來講,從學藝到授徒,郭德綱都是一副老派傳統的相聲藝人。
如今的德雲社有所謂的傳習社,老師教授學員的方式來授課,不過老一輩的傳承不是這個樣子的。拜師之後師父不是一板一眼地來教徒弟,徒弟首先的職責就是伺候好師父,這樣等到師父心情好了,然後才會教徒弟幾句,徒弟們抓緊記住不斷的練習。
郭德綱的學藝過程也是這樣的,因此在德雲社有一個看似笑話的事實,看一個徒弟在德雲社的地位高還是低,就看有沒有給師父遛過狗。
《德雲鬥笑社》的一期節目中,郭德綱對秦霄賢的批評,也正表現了對傳統習俗的堅持。
作為真正的富二代,秦霄賢在家裡肯定是被伺候的角色,他肯定不會把在德雲社賺到的錢當回事,開著幾百萬的豪車去小劇場說相聲,沒有幾個人有這個經濟實力。
在節目中,秦霄賢很恭敬地給師父郭德綱和于謙倒茶,當放下茶壺的時候,郭德綱非常嚴肅地問秦霄賢:茶壺嘴衝著誰呢?
秦霄賢一愣神,他肯定也不知道到底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值得師父有點不太高興。經過郭德綱的耐心解釋才恍然大悟,茶壺嘴是不能衝著人的,尤其是衝著長輩相當的沒有禮貌。
在節目中對秦霄賢的小小失誤尚且如此,作為少班主的郭麒麟從小更是接受了在大多數人看來,根本無法接受的教育方式,郭德綱稱之為郭氏門風。
郭麒麟很小的時候,郭德綱的徒弟們經常在家裡一起吃飯,老郭給郭麒麟定下一條規矩,任何好吃的東西,一定等到別人吃完了才能吃。
每當郭麒麟有任何在郭德綱看來有失禮貌的地方,老郭都會毫不留情地狠狠批評,他不會用體罰的方式,但是會讓郭麒麟感覺比打一頓還難受。
現在我們看到任何場合的郭麒麟都非常注意細節,這也是從小培養和磨練的結果。嶽雲鵬曾經說過一個例子,有一次大家一起吃飯,郭麒麟想吃一個菜的時候,先問郭德綱:這個菜我可以吃嗎?
這個舉動讓嶽雲鵬都覺得很不可思議,因為在座的都不是外人,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在吃一個菜之前,郭麒麟依舊小心翼翼地問郭德綱。
為什麼說郭德綱的這種嚴肅教育不可複製?對於秦霄賢這樣的人來講,除非是郭德綱這樣有影響力,能夠讓他真心佩服的師父,否則秦霄賢肯定不會服氣。
對於郭麒麟的教育也是如此,試問到今天為止,有幾個家長可以用這種嚴厲的態度來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