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作為一個相聲界大咖,一提到中國的相聲文化,國人可能第一反應就是:郭德綱和于謙,德雲社。而實際上郭德綱的文化程度並不高,自身創造了很大的成就,把中華文化發展的更加好了,使得現在很多年輕人都開始喜歡上了聽相聲。
而不僅僅在相聲方面,郭德綱是優秀的,在教育孩子的方面,他也是一個有成就的父親,他不同于成龍,會把自己怎麼樣教育孩子放在嘴邊,和媒體炫耀自己的兒子教育的多麼好,多麼成功。
郭德綱的兒子郭麒麟,他們成了相聲界很特殊的兩個人,因為尚且還沒有出現過父子兩個人都從事相聲的職業。
很多人喜歡郭麒麟,源於郭麒麟的外表,因為他長的很機靈,看起來就會讓人感覺一種很有靈氣的樣子,郭麒麟的身高也和郭德綱不同,出落的很高大,所以深受年輕人喜歡。
有些不了解郭麒麟的人可能就會說了:如果你爸爸是郭德綱,你想不紅都難啊,這個家境決定了郭麒麟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啊。
而實際上,看過很多場德雲社演出的人就能了解到,郭麒麟自己的業務能力也是非常好的,口齒伶俐,節奏感,颱風都是不錯的。
也許的確是私下裡父親郭德綱也和兒子傳授了一點技藝,但是他自己也是個有著很多才能的人,在網上有句話叫做:生子當如郭麒麟,可見這是對他多高的評價了,那麼郭德綱又有哪些教育孩子的經驗,值得我們去學習呢?
小少爺
聽過這樣一句話叫生子當如郭麒麟
很多人把郭麒麟當成養兒的範本,為什麼郭麒麟這麼招人喜歡呢?我們看了一下,大概身上有兩個特點,特別明顯
第一點懂規矩,郭麒麟和長輩打交道都是您來稱呼。和長輩在一塊兒,長輩站著 他不會坐著。相聲說的很好,口齒基本功,節奏颱風都非常不錯,本身還非常的努力 郭麒麟的良好家教的養成分不開他的父親郭德綱。
郭德綱從小是怎麼教育兒子呢?下面來聊一聊,郭德綱的家教,兩個字就叫規矩,這兩個字掰開又可以分為。
做人的規矩和做事的規矩
一 做人的規矩
有一天郭德綱和師哥王少立先生聊天,提起郭麒麟,王少立一個勁的誇少爺挺懂事兒,他剛去問怎麼的嘞?王說每次見面都知道站起來打招呼,郭德綱說這不是應該的嗎?王少立說,現在的孩子們不懂規矩。
郭德綱從小對郭麒麟講規矩,人活一世一定要規矩的,有理數有體統,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在街上走,穿著打扮看娘的手藝,說話辦事兒就顯出爹的教養,家人圍坐用餐,大人不動,小孩不能動,長輩做中間其他人依次而坐。說來夫妻要挨著有的孩子得寵,挨著老人座椅不能高於老人,座了就座了不能再換。
端著碗滿處跑,那是要飯的,比用筷子敲盤碗,也有乞丐之嫌,喝湯也不去西柳吃飯不許吧唧著嘴,閉上嘴角夾菜只能加前面的,不許過河,餎餅不許從中間去吃,筷子不許立插在飯中。因為象徵著香爐,只有死刑犯在池陽飯時才這樣插筷子吃手要扶碗,決不許一隻手在桌下。有客人要謹記茶七飯八酒滿吃完飯的時候一定不能說還要飯嗎?
必須問再給你添點,人家串門他們是先敲一下,不要手搭對方肩膀,
這一字一句,都是孩子教養的點滴養成。琢磨郭德綱所講的規矩可以說是家教,也可以說是教養, 淺的說就是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第二叫 做事的規矩,
郭德綱七歲學評書,曲藝裡面浸泡已經38年了,說相聲相關的傳統技藝,他說掌握了九,沒人敢說 十 。自身的要求極高,對郭麒麟的 事業要求也非常嚴格,
有一次次郭麒麟為嶽雲鵬助陣叫越來越棒相聲專場說了一段不太適合的劇場演出的傳統校每校陰陽五行。現場觀眾反響平平,這剛壓著怒火 等演出結束後,先是稱讚了嶽雲鵬的演出成功,然後把郭麒麟叫過來痛罵兒子選段失敗,為什麼不考慮周全,觀眾花錢買票了必須對得起人家。在合適的場合,用合適的技巧說合適的相聲才是真正的相聲藝人,只一次下不為例,他對郭麒麟的基本功要求也極為苛刻。
郭德綱對自己要求嚴格以外。對郭麒麟也嚴格,像24史《清史稿》,每天規定讀多少頁,讓他從古典文獻中吸取營養,反哺相聲事業,讀完這些東西,我給不了她文憑,但是這些東西我兒子會終身受用的郭德綱對兒子的苛求呢,德雲社是人盡皆知。其他徒弟三天背出來段子,郭麒麟必須兩天。
郭麒麟說我爸在後臺要批評人,首先先批評我,就是當著大家的面批的越狠,郭麒麟之前說我爸批評我,我特難受,現在我知道要我做好表率那時候不懂父親對自己的 深意,一腔的委屈無處宣洩,默默的的低頭不語 。直到大了才知道父親對自己的殷切期待和良苦用心,郭德綱有段名言叫吃苦要趁早,一帆風順不是什麼好事兒,自小到大嬌生慣養,沒人跟他說過什麼話65歲走在大街上,有人瞪他一眼,他就當場猝死,因為這個氣量和修養都沒有培養出來,所以如果你在家裡被不聽話的小祖宗折騰得焦頭爛額,不妨從郭德綱的規矩教育中來吸取經驗,聽5000年不斷傳承的中華文化,是怎麼一代薪火相承的,至今不息的道理。
——泰曼·詹森說過這樣一句話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敗的家教造就失敗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