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本季秋拍總成績貢獻最大仍是現當代及東南亞藝術板塊,該板塊的總額高達16.7億港幣,誕生4件過億和23超千萬成交拍品,刷新了西方藝術品在亞洲拍賣之最高成交價,整體成交率達87%,刷新8項拍賣紀錄,穩守半壁江山,這一成績在當下十分難得。
香港蘇富比2020秋拍現代藝術晚拍現場
10月5日晚,香港蘇富比「現代藝術晚拍」和「現代及當代東南亞藝術晚間拍賣」率先舉槌,兩個專場共上拍41件藝術精品,經過2個半小時的激烈爭奪,38件順利成交,成交率高達92.6%,斬獲7.87億港元,大幅超越拍前4.5億左右的估價。
本場蘇富比現代藝術依舊圍繞常玉和「旅法三劍客」展開,吳冠中和常玉三件作品過億,並有10件拍品超千萬成交。藏家們對頂級作品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時刻都更加強烈。
在成功拍賣了《曲腿裸女》和《綠色背景四裸女》,帶動常玉市場行情後,本季蘇富比依舊主打這位「東方馬蒂斯」,帶來了1950年代創作的《翹腿裸女》與《青花盆與菊》。
常玉《青花盆與菊》
油畫纖維板 91×62cm 1950年代作
估價:HKD 5000萬-7000萬
成交價:HKD 1.87億
出人意料的是,估價更低的《青花盆與菊》價格表現卻更勝一籌。該作當晚從4000萬港元起拍,經過32口加價的漫長競拍後,以1.61億港元落槌於張嘉珍的電話委託,加佣金1.87億港元,11年間價格上漲近5倍,並創造了常玉花卉作品的第二高價。
常玉與友人
而拍前估價更高的常玉《翹腿裸女》表現同樣不錯,從8500萬港元起拍,最終以1.45億港元被黃林詩韻的電話委託拿下,加佣金1.686億港元。該作曾在2004年參加了巴黎吉美博物館的「常玉:身體語言」大展,並於同年以734萬港元成交,一度成為最貴的常玉畫作。此次再度上拍,較16年前上漲了23倍,足見常玉市場行情的一日千裡。
常玉《翹腿的裸女》
油畫纖維板 125×95.5cm 1950-60年代作
成交價:HKD 1.686億
1993年11月,吳冠中在巴黎賽努奇博物館舉行個展
朱德群(右一)、趙無極(右二)出席開幕禮
如日中天的常玉之外,旅法三劍客同樣是現代藝術市場裡吸睛焦點。吳冠中盛年油畫《北國風光》以6500萬港元起拍,並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叫價聲中快速攀升至1億,此後兩位買家互不相讓,最終以1.3億港元落槌於黃林詩韻的電話委託,加佣金1.51億港元,是吳冠中油畫的第三高價。同年創作的《桂林山水》也有優異表現,以4340萬港元超估價成交。
吳冠中《北國風光》
木版油畫 71.7×160cm 1973年作
成交價:1.51億港元
吳冠中《桂林景色》
木版油畫 64.2×42cm 1973年作
估價:HKD 1800萬-2600萬
成交價:HKD 4340萬
朱德群《第312號構圖》
布面油畫 200×200cm 1969年作
估價:HKD 3700萬-4700萬
成交價:HKD 6066.5萬
朱德群和趙無極本場拍品同樣悉數成交。表現最好的是朱德群「黃金60年代」創作的《第312號構圖》,拍出6066.5萬港元,較4年前增值60%。其以特殊罕見的兩米正方形式,將「天圓地方」的哲學反思訴諸廣闊巨大的畫面之上,氣勢撼人。趙無極狂草時期的《17.06.61》和晚年作品《04.08.98》則分別以2558.5萬港元和2437.5萬港元穩健成交。
朱德群《第40號構圖,河岸》
布面油畫 116×81cm 1959年作
估價:HKD 1500萬-2500萬
成交價:HKD 2195.5萬
趙無極《17.06.61》
油畫畫布 60 x 73cm 1961年作
估價:HKD 1500萬-2500萬
成交價:HKD 2558.5萬
10月6日晚,香港蘇富比「當代藝術晚間拍賣」繼續舉槌,全場37件作品上拍,成交率達91.9%,取得6.841億港元的總成交,這一成績也創下香港蘇富比當代藝術晚拍成交額新高。
最大驚喜來自剛在紐約辦完個人回顧展的格哈德・裡希特,其《抽象畫(649-2)》以2.146億港元的高價問鼎亞洲拍場上最貴的西方藝術品,被日本箱根POLA美術館最終競得。
格哈德・裡希特《抽象畫(649-2)》
油畫畫布 200 x 200cm 1987 年作
估價:HKD 1.2億-1.4億
成交價:HKD 2.146億港元
西方藝術品在亞洲拍賣之最高成交價
裡希特獨特的刮墨刀畫法
《抽象畫(649-2)》繪於1987年,源自格哈德・裡希特最著名的作品系列,裡希特在作品中捨棄所有刻意安排的構圖形象元素與結構,主要傾向以模糊不清的擦刮手法,以及採用「刮墨刀」(squeegee) 來堆疊顏料,形成一片扣人心弦的濃彩色域。
神秘的匿名藝術家班克斯目前已知最大型的作品《寬恕我們的罪過》成為當晚最大黑馬,從1400萬起拍後,在紐約和香港藏家的競爭中一路快速升值5000萬以上,最終落槌於5400萬港元由亞洲買家競得,加佣金6411.2萬港元(折合827萬美元),是班克斯作品拍賣的第二高價。
這幅七米巨作繪於2011年,其特別之處為洛杉磯學生群體參與創作,一起塗鴉教堂玻璃花窗,由不同人創作的形象互相重疊,完美反映街頭藝術與塗鴉的核心精神。
班克斯《寬恕我們的罪過》
壓克力,噴漆,麥克筆木板,
共四部分 655 x 421cm 2011年作
估價:HKD 1600萬-3200萬
成交價:HKD 6411.2萬
全場西方藝術品延續強勢表現,不僅18件作品全部成交,更斬獲4.83億港元,佔全場成交的67.7%,顯示出亞洲市場對西方藝術越來越強大的胃口。
亞德裡安・ 格尼《無眼帘》
油畫畫布 180.3 x 150cm 2016-2018年作
估價:HKD 4200萬-6200萬
成交價:HKD 5492萬
弗朗西斯・ 培根《肖像習作》
油畫畫布 35.4 x 30.5cm 1979年作
估價:HKD 2800萬-3800萬
成交價:HKD 3768.5萬
中國當代藝術方面,最重要的4件拍品均來自張頌仁收藏,引發激烈競爭。其中最重磅,也是首度以完整形式上拍的張曉剛早期三聯畫《黑色三部曲:驚恐、沈思、憂鬱》從1700萬港元起拍,引發在仇國仕、寺瀨由紀和程壽康電話委託間的激烈競爭,最終由程壽康的委託以4600萬港元勝出,加佣金5492萬港元,是張曉剛拍場上的第五高價,也是近5年來張曉剛作品首次突破5000萬大關。不過,同場另一件《血緣—大家庭:全家福》卻遭遇流拍,顯示出分化的行情。
張曉剛《黑色三部曲:驚恐、沈思、憂鬱》
油畫混合媒材於畫布 179 x 342.3cm 1989-1990年作
估價:HKD 2500萬-4500萬
成交價:HKD 5492萬
張頌仁收藏中的劉煒和曾梵志作品同樣競爭激烈。劉煒非常有趣的《香蕉》以2135萬港元,超估價3倍成交。而曾梵志的《面具系列11號》表現更勝一籌,以2377萬港元接近最高估價成交。
曾梵志《面具系列11號》
油畫畫布 180x150cm 1994年作
估價:HKD 1200萬-2200萬
成交價:HKD 2377萬
劉煒《香蕉》
油畫畫布 300x150.5cm 1995年作
估價:HKD 600萬-1000萬
成交價:HKD 2135萬
於蘇富比本季秋拍而言,第二大功臣自然是書畫板塊。本季古代書畫和中國書畫兩個專場總成交達6.42億港幣,其中古畫更是上演了香港蘇富比有史以來最漫長的競投戰,在75分鐘時間內多位買家叫價過百口,只為爭奪元代畫壇繪馬巨匠任仁發的《五王醉歸圖》,最終該作以3.066億港元被龍美術館競得,遠超估價。
任仁發(1255-1328)《五王醉歸圖卷》
手卷 設色紙本 35.2×210.7cm
估價:HKD 8000萬-1.2億
成交價:HKD 3.066億
《五王醉歸圖》同時成為2020年亞洲拍賣最高成交價之拍品,以及香港蘇富比歷來最高成交價的中國書畫拍品。此卷曾為歷代多位頂尖鑑賞家或藏家所藏,早於明代已被視為珍稀傑作。
明朝中期大臣、詩人、畫家張寧更為本幅提詩,寫道:「青黃赤白紫駁盧 一一儘是千金駒。」,可見其價值非凡。
著名收藏家劉益謙先生
蘇富比亞洲區主席、中國藝術品部國際主管及主席仇國仕表示:「上海龍美術館擁有全球最頂尖的中國藝術收藏之一,《五王醉歸圖》落戶於此,實在是再適合不過!」
《五王醉歸圖卷》臨淄王李隆基
中國書畫中,專門鑽研畫馬技藝的畫家寥寥可數,唐有韓幹,宋有李公麟,而元代則以任仁發莫屬。《五王醉歸圖》描繪唐明皇李隆基與兄弟夜宴飲歸,自元以來為收藏家眼中珍寶,曾入清宮收藏, 著錄於《石渠寶笈》續編,流傳有緒,來源清晰,為香港蘇富比2020年古代書畫中最重要的拍品。
黃鉞、趙秉衝《司空圖二十四詩品冊》
設色紙本 四十八開冊(局部),各16.6x 6.6 公分
估價:HKD 500萬-800萬
成交價:HKD 2074.5萬
吳冠中《山城重慶》
紙本彩墨 68.3x137.5 cm 1979年作
估價:HKD 2200萬-3000萬
成交價:HKD 5032.4萬
中國書畫專場則上拍128件佳作,總成交額達2.67億港幣,成交率93%。蘇富比帶來四幅由吳冠中贈予朱德群的畫作,悉數成交之餘,收穫9171.7萬港元,更包攬成交冠、季軍。領銜作《山城重慶》以4200萬港元落槌,連傭5032萬港元成交,奪得成交魁首。
1992年3月,吳冠中與朱德群於大英博物館
吳冠中《原始林》
紙本彩墨 95.4x178.4cm 1988年作
估價:HKD 2000萬-2500萬
成交價:HKD 2800.5萬
全場第二高價為張大千六子張心澄收藏的張大千1965年立軸作品《瑞奧道中寫景》以4572.8萬港元超估價3倍成交。另一影壇傳奇盧燕舊藏的潑彩大作《翠嶺晴雲》則以2437.5萬港元穩健成交。
張大千《瑞奧道中寫景》
紙本彩墨 127x61cm 1965年作
估價:HKD 1200萬-2000萬
成交價:HKD 4572.8萬
蘇富比中國書畫部主管葉卓敏表示:「香港蘇富比中國書畫秋季拍賣多件傳承有緒的名家傑構引起藏家熱烈競投,包括張大千家族藏潑彩、朱德群珍藏摯友吳冠中畫作、溥儒《白孔雀》及啟功《翠竹絳石》等,皆創下佳績。我們也樂見董橋「舊時月色樓」藏精品書畫大受歡迎,由尺幅細巧之袖珍手卷、成扇以致冊頁,皆覓得買家。本季能有此佳績,有賴海內外藏家的支持,即使未能親自到場,仍透過電話及網上積極參與投標,對此我們深表感謝。」
張大千《翠嶺晴雲》
紙本彩墨 86x138 cm 1971年作
估價:HKD 2000萬-2300萬
成交價:HKD 2437.5萬
中國藝術品部的古董珍玩板塊共兩個專場收穫4.34億港幣,「凝盈一色(二)」專場中重要私人珍藏明式家具表現搶眼,扣除2件流拍家具,21件黃花梨合共斬獲2.02億過億,佔全場成交總額近60%之多。其中更有10件明清家具悉數遠超預期成交,大部份更以估價數倍以至10數倍落槌,合共斬獲1.67億港元,成為一時熱話。
十七世紀 黃花梨萬曆櫃成對
估價:HKD 400萬-600萬
成交價:HKD 5721.8萬
當中以一對萬曆櫃最受歡迎,從300萬港元起拍,在超過30口叫價後,以4800萬港元落槌,整整是低估價的12倍之多,連傭5721萬港元易手。
萬曆櫃為明式家具中之特別種類,因流行於萬曆年間,故名。萬曆櫃結合櫥及櫃之結構,既實用也風雅,深得文人士大夫青睞,常見於文士書齋,或並排左右,或各倚一牆,講求視覺對稱,以合中式屋室陳設之道。櫃頂層格可置書卷,可陳古玩,抽屜則收納筆墨紙硯,下方門櫃牢固,存放待客所用之茶具等易損什物尤宜。萬曆櫃頂設多層格者,稀見無多,而考當時木刻版畫亦鮮見其例,故知珍罕。
明十七世紀初 黃花梨如意角牙馬蹄足四平條桌成對
尺寸:120.5 x 62.7 x 87.2cm
估價:HKD 200萬-300萬
成交價:HKD 1953.5萬
明十七世紀 黃花梨如意雲牙頭夾頭榫帶託子翹頭案
尺寸:267 x 50 x 89 cm
估價:HKD 350萬-450萬
成交價:HKD 1711.5萬
西漢 玉雕朱雀紋高足盃
高度:11.3 cm
估價:HKD 600萬-800萬
成交價:HKD 2195.5萬
除了明式家具外,本場還有一件西漢玉雕朱雀紋高足盃表現不凡,以2195.5萬港元成交,超估計3倍,位列本場季軍。西漢時期,此類高足玉盃珍貴非凡,乃專為皇室、諸侯、朝廷權貴所制,而此器品相又極佳,因而價格不凡。
「重要中國藝術」專場由於封面佛像撤拍,沒有重器坐鎮,以9200萬港元收官。其中清雍正粉彩過枝福壽雙全盌以2679.5萬港幣成交,領銜全場。此雍正御瓷福壽雙全圖盌,珍罕至極,此盌繪五壽桃於外壁,獨一無二,現知其他作例,均繪六桃,四桃於外,內壁雙桃。桃實不帶明顯暗紅輪廓線,為其另一特點,展現畫師高超技藝,及粉彩新技術帶來的突破。
清雍正粉彩過枝福壽雙全盌
高:14.3cm
估價:HKD 2500萬-3500萬
成交價:HKD 2679.5萬
明永樂 青花輪花綬帶葫蘆扁瓶
高:29.5cm
估價:HKD 1500萬-2000萬
成交價:HKD 1651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