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無極,《1985年6月至10月》,以5億1千萬港元的成交價,榮登今秋蘇富比現當代藝術晚拍的王冠!這1幅作品的成交,代表當前亞洲收藏家在而今詭譎的總體經濟情勢,美中貿易戰僵持不下之際,依然對高價精品深具信心。也為今天夜場作品,注入了強心針。
趙無極
1920 - 2013
1985年6月至10月
款識:
左:ZAO Wou-Ki Triptyque 280 cm x 1000 cm Juin-Octobre 1985 I;
中:ZAO Wou-Ki Triptyque 280 cm x 1000 cm Juin-Octobre 1985 II;
右:ZAO Wou-Ki Triptyque 280 cm x 1000 cm Juin-Octobre 1985 III (畫背)
一九八五年作
油畫畫布(三聯作)
280 × 1000 cm; 110 ¼ × 393 ¾ in.
成交價:510,037,000港幣
9月30日傍晚5點鐘,夜間拍賣稍遲開槌,排在第4件拍品的趙無極《1985年6月至10月》,非常前面的排序,沒有安排於現代藝術專場中後段的壓軸,直接就上最重要的主菜。5點21分,《1985年6月至10月》一作,拍賣官從3億港元開始喊價,就在全場眾人屏息以待中,電話競標臺上的專家,以非常快的速度,1分鐘之內喊到4億港元…,然後,4億5千萬港元落槌。拍賣官喊價的速度快,讓拍場前方的計算機出價屏幕,還停留在3億2千萬港元…。就在原本全場藏家興奮的翹首以待氛圍裡,等待競逐者比拚價格的期待裡,重重敲下4億5千萬港元的這一槌,成交。全場響起熱烈掌聲。趙無極這一巨作,成就了三項紀錄。拍賣廳前方的計算機屏幕,接著秀出「趙無極世界拍賣紀錄5.10億港元成交」、「亞洲油畫世界拍賣紀錄」、「香港拍賣史上最高成交畫作」。此一貼心的舉措,也是蘇富比夜場拍賣的首次紀錄。
趙無極《1985年6月至10月》1件作品,就佔這場現代與當代藝術夜場的三分之一金額。而全場達90件拍品,創下15億6500萬港元成交總額,寫下香港夜場的新高,打破了2013年香港蘇富比秋拍夜場,當時亞洲40周年慶典夜場,締造的11億3200萬港元紀錄。
那麼,趙無極十米巨作花落誰家?依現場的競爭情勢來看,蘇富比早推出此作之際,即已有信心尋覓到藏家接手,外界估計,此作應是進入了亞洲區內未來即將落成的企業美術館。例如今年春拍,成功於保利香港拍場,以1億8300萬港元競得《大地無形》一作的買家,就是此類型的重要企業收藏家。
趙無極,已無愧是亞洲藝術市場當之無愧的頂梁藝術家。蘇富比夜場上半場的「現代藝術」專場,總共推出22位藝術家,總計49件拍品。其中,趙無極作品就達10件!逼近趙無極作品件數的,是夜場中的關良小專題的6件作品。接著,才是朱德群、古拿溫·亨得拉與阿凡迪各有2件作品上拍。其它藝術家皆是1件作品。
在現代藝術拍品裡,還有兩幅趙無極精品創下佳績,《15.12.60》一作,以4100萬港元落槌,含佣金成交價達4861萬港元。《23.05.64》一作,以7800萬港元落槌,含佣金成交價達9038萬港元。趙無極儘管有3幅作品流標,依然強力四射領銜現代藝術。
趙無極,《23.05.64》。
而在晚間拍賣裡,蘇富比有許多「第一次」出現香港夜場之作,包括亞洲現當代到歐美現當代之作。這,恰也是因應這幾年西方藝術品進入香港平臺的舉措,同時之間,也是因應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在十年前金融海嘯後,從泡沫高點滑落後,拍賣行進行版塊的重新調整,先是東南亞、日本、韓國藝術版塊的份額加大,再來是西方作品的進入,讓整個香江拍賣成為一場綜合多元的國際盤。而從現代藝術到當代藝術這跨度近百年的創作,在當前亞洲藝術市場裡,依然還是現代藝術佔當前較大的市場份額。
以夜場上半場的「現代藝術」專場為例,首次推出有「中國現代繪畫先驅」之譽的李仲生作品。李仲生門下弟子創辦了「東方畫會」,包括近幾年在市場上崛起的蕭勤、李元佳、霍剛、夏陽等藝術家。蘇富比以李仲生1973年作品,估價150萬至250萬港元的《作品040》油畫,在夜場打頭陣,透過最受眾人關注的夜場平臺吸睛,順勢拉抬日場的其它李仲生作品。《作品040》大幅超越低估價的150萬港元,以460萬港元落槌,含佣金約為564萬港元成交。李仲生於1984年辭世後,後人成立「李仲生現代繪畫文教基金會」延續李仲生的遺志,基金會更在1998年將李仲生作品及手稿全數捐贈於位於臺中的臺灣美術館,外界估算能在市場流通的作品非常稀少。此次,蘇富比現代藝術部主管張嘉珍,亦是希望透過拍賣,讓更多人認識李仲生的藝術價值。同時,更首次一口氣推出6幅保存狀況十分良好的關良作品小專題。其中,有著大未來畫廊著錄的《唐僧與悟空》引起藏家爭搶,成交價為996萬港元。關良後續的效應,值得關注。
李仲生,《作品040》(右)。
關良,《唐僧與悟空》。圖片源自蘇富比官網。
近年強勢崛起的林壽宇,蘇富比本場推出的《繪畫浮雕12.12.63》,估價即達380萬港元,光是估價已經躋身林壽宇作品拍賣紀錄的前五名,此作不負眾望以912萬港元成交。
林壽宇,《繪畫浮雕12.12.63》。圖片源自蘇富比官網。
而夜場裡,既屬於「安全牌」,也是逐步緩升的藝術家,就包括日本藝術家藤田嗣治。其此上拍的兩件作品《室內》與《春》,皆取得不俗佳績。根據artprice的統計,藤田嗣治在2016年、2017年,分別取得1896萬美元與1764萬美元的總成交額,今年上半年更達成了988萬美元成績,近三年可說是藝術家作品正邁向新高的上升期。
藤田嗣治《春》(左),《室內》(右)。
與藤田嗣治同在巴黎創作,但卻只在身後得享大名的常玉,此次蘇富比推出了《盆中牡丹》,估價4500萬港元。在常玉精品愈來愈難徵集的情況下,此次常玉的風採完全被趙無極《1985年6月至10月》的恢宏大作掩蓋。但仍然不能阻止常玉迷的舉牌。此作在亞洲區總裁程壽康與臺灣區總經理林宛嫻的競逐下,由程壽康勝出,以6893萬港元成交。
常玉,《盆中牡丹》。
而本場另一件蘇富比力推的現代藝術大宗師畢卡索(Pablo Picasso)作品《勝利者》,最高估價達7000萬港元,約合636萬美元,亦是在香港拍賣場裡,出現最高估價的畢卡索之作;《勝利者》一作創作於1969年,屬於藝術家在1963年至1973年逝世的人生創作最後階段。7000萬港元的作品在香港夜場,過往一直屬於亞洲頂級藝術品的價格,但636萬美元的畢卡索作品,在畢卡索一生不斷嘗試的多變系列裡,並非頂尖精品。
巴勃羅· 畢卡索,《勝利者》。
畢卡索之作,已屬於全球符碼,能擁有一幅精品畫作,即躋身一種品味的俱樂部。但畢卡索的一、二級精品在過去半世紀以來,絕大多數已落入全球重要收藏家與美術館,進入系統性的收藏不易釋出。於1990年代的拍賣還能見畢卡索的頂級精品,估價約落在1千萬美元範圍;而到了2000年,頂級精品已經難以尋覓其蹤跡,取而代之的二級作品已躍升至2千萬美元的高估價。而到了2008年金融海嘯迄今,有時甚至第三等級裡的好作品,都會衝至3千萬美元的估價。今年5月佳士得洛克斐勒專拍,就出現一幅《拿著花籃的女孩》(Fillette À La Corbeille Fleurie),展現畢卡索「玫瑰時期」(Rose Period)的創作心緒,成交價達1億1500萬美元,是畢卡索作品拍賣紀錄的第二高價。在亞洲,迄今很難出現如此等級的畢卡索。果然,畢卡索《勝利者》一作,就在估價範圍內以5200萬港元落槌,含佣金成交價為6102萬港元。
此次蘇富比推出張淑芬的一組3件作品,估價35萬港元,搶發諸多藏家舉牌,成交價達217萬港元,體現了藏家對張淑芬作品的喜愛。張淑芬的先生張忠謀,這位創辦臺積電的半導體經營宗師,第一次親身體會坐在拍賣廳的感覺。看得出張忠謀興致昂然,對於拍賣的門道開始有了一絲絲興趣。如果未來張忠謀也進入收藏領域,他的品味與方向,應該會非常有趣。
張淑芬一組三件作品之一《秋夢》。圖片源自蘇富比官網。
而吳冠中的《山村晴雪Ⅰ》,估價700萬港元,以1900萬港元落槌,成交價達2292萬港元,亦是本場驚喜。上半場的「現代藝術」專場,49件拍品的件數成交率為90%,寫下11億港元成交額。
吳冠中的《山村晴雪Ⅰ》。圖片源自蘇富比官網。
到了下半場的「當代藝術」專場,更可以見到蘇富比不斷引進、嘗試亞洲藏家對西方當代藝術作品的接納度。32位藝術家帶來的41件作品裡,以草間彌生的6件作品最多,可見草間彌生當前的熱度。緊接著是奈良美智的3件,曾梵志與KAWS皆為2件緊追其後。
當代藝術夜場的首件拍品,喬治·康多(George Condo)的《阿茲特克宇宙學家》,估價500萬港元,比當前一級畫廊市場價格一飛沖天的價格還低,果然吸引買家搶奪,以1400萬港元落槌,含佣金成交價達1932萬港元!續寫這兩年康多的價格傳奇。
喬治·康多《阿茲特克宇宙學家》(左),奈良美智《準備去探索》(右)。
喬納斯·伍德(Jonas Wood)的作品《粉色植物及陰影二號》,估價450萬港元,以650萬港元落槌,含佣金成交價為792萬港元。在包括亞洲新銳收藏家前澤友作等藏家的強力支撐下,近幾年價格飆升的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蘇富比推出估價2400萬港元的《Logo》一作,以2450萬港元落槌,本次沒有引起太大火花。
喬納斯·伍德《粉色植物及陰影二號》。
左為巴斯奎特《Logo》。
而今中國當代的領軍人物曾梵志,10月即將於豪瑟沃斯畫廊(Hauser & Wirth)於蘇黎士、倫敦、香港三處空間聯合舉行全新個展,今晚蘇富比推出其1999年經典的《面具系列》,估價380萬港元,以470萬港元落槌,含佣金成交價為576萬港元。另一件作品《肉》,以950萬港元落槌,含佣金成交價為1152萬港元。
曾梵志,《肉》。圖片源自蘇富比官網。
而今年甫於高古軒紐約畫廊空間舉行個展的郝量,是備受關注的新一代當代水墨藝術家,估價320萬港元的《殼》,果然產生強大的高古軒外溢效應,不負眾望的引發諸多藏家拚搶,以估價近4倍的1200萬港元落槌,含佣金成交價高達1452萬港元。郝量,未來在高古軒的經營下,會成為什麼樣的當代水墨代表,非常值得關注。
郝量,《殼》。圖片源自蘇富比官網。
近年來銳不可擋的KAWS,1件大型鋁雕《同伴(休息處)》,就在蘇富比預展處的茶水休息處展出,面向小憩的藏家,展出頗具巧思。估價200萬港元,果然引發大比拚,以500萬港元落槌,含佣金成交價達672萬港元由臺灣收藏家帶走。另一件KAWS創作的史奴比作品,是壓克力畫布裱於木板,亦寫下504萬港元成交佳績。
KAWS《同伴(休息處)》。
而這次預展現場,當代藝術作品最熱門的景點,莫過於《徐震超市》!大家開心的進進出出,許多人真的掏出港元、信用卡、手機支付,買一個空有外裝,內無實物的超市商品。可口可樂,統一香辣牛肉麵、立頓黃牌精選紅茶…,就在這幾坪大的空間開賣,空無一用的3塊港元可樂,許多人買!蘇富比首次推出的「概念藝術」作品,收藏家買下這件作品的所有權,未來任何的展出,都需要這位藏家的同意。此次順利以160萬港元落槌,成交價達200萬港元。
非常熱鬧的《徐震超市》。
此次當代夜場中的中國當代,不只曾梵志、王興偉,還包括張曉剛、劉小東、劉野的作品皆順利成交,可視作中國當代的逐漸復甦。在美中貿易戰的僵持裡,未受到經濟上的波及。而其他西方當代的重要作品,包括李希特(Gerhard Richter)的《抽象畫802-3》以2300萬港元落槌,但未見到現場亞洲藏家舉牌。瓊.米切爾的抽象之作《塞爾底》以4800萬港元落槌,亦未見到現場亞洲藏家舉牌。倒是經過亞洲樂壇天王周杰倫,曾經在INS推薦介紹的丹尼爾·李希特(Daniel Richter),此次蘇富比推出其《俯視編年體》一作,估價80萬港元,以290萬港元落槌,成績斐然。
李希特《抽象畫802-3》。
瓊·米歇爾《賽爾底》。
下半場的當代藝術夜場,41件作品的件數成交率達95%,成交額為4億5559萬港元,成績喜人。9月30日的蘇富比夜場,用史上最高總成交額,逾九成的平均成交率,帶給大家秋拍的好開局。
文、圖| 林亞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