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富比現代藝術晚拍成交額逾8億創歷史第二高記錄,為甦醒後的亞洲拍賣市場率先打下強心劑

2021-02-15 藝術新聞中文版

2020年蘇富比香港春拍,現代藝術晚間拍賣現場,圖片來源:Zola Shao

因疫情一再押後的香港春季拍賣季終於舉槌,7月8日晚舉辦蘇富比的現代藝術晚間拍賣拉開了本周香港春拍的序幕,整場拍賣35件拍品中共成交34件,成交率約97%,四件作品過億元成交,總成交額達8.26億港元,超越了2019年蘇富比現代藝術晚間拍賣春拍7.93億港元與秋拍6.1億港元成交額。

 

當晚最高成交拍品為常玉的《綠色背景四裸女》以2.58億港元成交成交,朱德群五聯屏作品《自然頌》首度破億成交,刷新藝術家作品拍賣紀錄,趙無極七幅上拍作品全數成交。關紫蘭畫作首次亮相蘇富比晚間拍賣,其畫作《少女》以977萬港元成交,刷新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

 

常玉《綠色背景五裸女》落槌瞬間蘇富比亞洲區行政總裁程壽康認為,在這特殊時期下,買家會更謹慎,而且對價格的敏感增加,但藏家購買藝術品的意願不但沒有消失,反而在多方面更加強勁。蘇富比現代亞洲藝術部主管張嘉珍進一步提到,今年是朱德群誕辰百年,其代表作《自然頌》破億成交,具有特別意義,而常玉、趙無極等現代藝術的頂流之作的持續堅挺,也「反映市場對頂級藝術品的持續殷切需求」。

 

2020年蘇富比香港春拍,現代藝術晚間拍賣現場,圖片來源:Zola Shao


儘管由於出行不便,許多藏家未能到香港拍賣線場,而是都是通過線上進行競拍,但此場拍賣也創下香港蘇富比現代藝術晚拍總成交額歷史第二高的記錄,無疑為此輪甦醒後的亞洲拍賣市場率先打下強心劑。

常玉畫作再次破億港元成交

作品15年內價格增長15倍有餘

 

常玉,《綠色背景四裸女》,1950年


本場晚間拍賣中,常玉創作於1950年代的油畫作品《綠色背景四裸女》以1.6億港元起拍,在兩位專家的電話委託拉鋸戰中以2.25億港元落槌,加佣金2.58億港元成交,位列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排名第二,同時也是本場拍賣中價格最高的作品。隨著2019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中的《曲腿裸女》以及佳士得香港秋拍中的《五裸女》分別以1.98億和3.04億港元相繼刷新了藝術家的個人拍賣紀錄。去年一年中,常玉油畫作品在整個拍賣市場中的總成交額也隨著最高拍賣紀錄的誕生達到了二十年以來的最高點,共8件作品,拍得共計約人民幣6.54億元。

 

2020年蘇富比香港春拍預展現場《綠色背景四裸女》來源清晰,流傳有序。1966年,該作品在巴黎的圖歐拍賣(Hotel Drouot)上拍,由巴黎經銷商易·畢朵(Yves Bideau)購得,之後轉手至另一位經銷商尚‧克勞德‧希耶戴(Jean-Claude Riedel,自1970年代起不僅為常玉作品的重要藏家,同時也是其市場的重要推手)。之後,這件作品於1994年4月在臺北蘇富比售出,由臺灣國巨集團董事長陳泰銘購得並珍藏11年後,出現在了2005年11月的佳士得秋拍中,由現任委託方以1636萬港元購得。如今以2.58億港元再次成交,可見15年之內價格增長15倍有餘。

 

常玉,《粉紅裸女》,1929年

常玉,《一籃梨子》,1930年代

成交價:617.5萬港元

除此之外,本場另外兩幅常玉的鏡面油畫作品《粉紅裸女》和《一籃梨子》,分別以1000萬港元和500萬港元落槌,1217萬港元和617萬港元成交。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期間,常玉因受到《紅樓夢》中「風月寶鑑」的影響,曾以鏡面取代畫布創作油畫。

朱德群個人拍賣紀錄被刷新

躋身億元行列

2020年正值朱德群誕辰一百周年紀念,蘇富比推出了藝術家創作於1983-1984年間的五聯作《自然頌》。作品長達6.5米,高1.6米,為私人收藏中尺幅最為宏大的朱德群油畫,也是藝術家創作生涯中唯一一件五聯屏作品。這件作品以9800萬港元落槌,由蘇富比現代藝術部主管張嘉珍的電話委託客戶奪得,加佣金為1.13億港元(約合人名幣1.08億元),刷新了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在此之前的最高拍賣紀錄為創作於1990年代的《雪霏霏》,於2016年11月在佳士得香港秋拍中以9182萬港元(約合人民幣8025萬元)售出。

 

《自然頌》為1987年臺北歷史博物館朱德群個展圖錄封面創作於1983至1984年,這一期間正值藝術家重回兩岸三地,為其藝術生涯的重要轉折點。《自然頌》曾刊登於朱德群1987年在臺北歷史博物館舉行的大型回顧展展覽圖錄的封面與封底,也是2010年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大型回顧展的圖錄封面作品。

 

朱德群,《水調歌頭》,1998年


而本場拍賣中朱德群的書法作品《水調歌頭》(1998年)則以380萬港元落槌,437萬港元成交,超過最高估價6倍有餘,也打破了其書法作品的最高拍賣紀錄。創作於1960年的油畫作品《南京一隅》以420萬港元落槌。

晚間拍賣持續釋出7件趙無極作品

其在華人現代藝術頂級市場的地位依舊堅挺

 

趙無極,《20.03.60》,1960年


在本場晚拍上拍的35件拍品中,共呈現趙無極油畫作品7件,全數售出,總共奪得3.18億港元的成交額,佔總成交額接近40%。其中《20.03.60》與《19.11.59》分別以9900萬港元和9550萬港元落槌,均超過最高估價,加佣金分別以1.14億港元和1.1億港元成交,均破億元成交。兩件作品均創作於藝術家由「甲骨文時期」邁向「狂草時期」的轉折點,經典的上、中、下三疊式構圖。

 

趙無極,《19.11.59》,1959年

趙無極,《29.02.88》,1988年

成交價:4990萬港元

據Artprice拍賣數據統計,就香港拍賣市場而言,2018年為趙無極作品市場的重要分水嶺。其作品的年度銷售總額在2018年達到近二十年來前所未有的高點,共計約人名幣14.48億元(其中包括以5.1億港元成交的三聯作《1985年6月至10月》);2019年目前作為排名第二的年份,其銷售總額為人民幣10.37億元。在拍品數量上,2018年同樣為一個頂峰,甚至超越藝術家在2013年去世後兩年的年度銷售量。

關紫蘭畫作首次亮相蘇富比晚間拍賣

刷新個人拍賣記錄

被譽為「民國六大新女性畫家」之一的關紫蘭作品首次登上蘇富比晚間拍賣,3件油畫作品上拍,其中創作於1930年的《少女》以800萬港元落槌,加佣金977萬港元成交,刷新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1930年,關紫蘭在上海華安大廈舉辦大型個展,本作品即為當時的重要展品之一。此前,藝術家個人最高拍賣紀錄為創作於1928年的油畫作品《洋房》,在2015年5月的中國嘉德春拍中以人民幣345萬元售出。


關紫蘭,《少女》,1930年代關紫蘭,《春之聲(小提琴)》,1930年代

 

此外,此次拍場中另外兩幅關紫蘭作品《春之聲(小提琴)》(1930年)以200萬港元的書面委託落槌,加佣金250萬港元成交,《林溪垂釣》(1965年)以130萬港元落槌,加佣金212.5萬港元成交,均為底價落槌。創作於藝術家創作生涯晚期的《林溪垂釣》與其他兩幅創作於上世紀30年代的畫作相比,可見藝術家創作風格的轉變,40年代之後,這位畫家改變以往肆意灑脫的畫風,轉向更為深沉和嚴謹的樸實風格,到60年代,這種樸實風格漸漸演變成自然的寫實。

吳冠中、林風眠、藤田嗣治作品

均超最高估價成交

 

吳冠中,《魯迅鄉土》,1985年

成交價:2300萬港元

20世紀華人藝術家作品的市場持續穩定,吳冠中吳冠中的《魯迅鄉土》(1985年)與《海南島木棉林》(1960年)分別以2000萬港元與630萬港元落槌,2417萬港元和773萬港元加佣金成交。

 

吳冠中,《海南島木棉林》,1960年

成交價:724.5萬港元


林風眠的兩件紙本作品《寶蓮燈》(1950—1960年代)與《武松》(1980年代)上拍後受到激烈競價,其中《寶蓮燈》叫價至600萬港元時,一位來自電話委託的藏家一口加價200萬至800萬港元,隨後落槌,加佣金977.5萬港元成交。《武松》最終則以180萬港元落槌,225萬港元成交。

 

林風眠,《寶蓮燈》,1950-1960年代

成交價:977.5萬港元

林風眠,《武松》,1980年代

成交價:225萬港元


藤田嗣治的《兩姐妹》以750萬港元落槌,超越最高估價,加佣金797萬港元成交。該作品以藤田嗣治經典的「畫中畫」形式構圖。



為協助兩岸三地抗擊疫情工作,蘇富比亦推出三件慈善拍賣作品。其中,朱德群《水調歌頭》的收益將全數撥捐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龐均《莫內花園》(2009年)以737萬港元成交,刷新藝術家作品拍賣紀錄,其中部份收益將撥捐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張淑芬《希望之源》(2019年)以無底價起拍,185萬落槌,其收益將全數撥捐臺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龎均《莫內花園》,2009年

 

富藝斯現當代晚拍總成績額逾1.99億港元

 

富藝斯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現場


7月8日同日舉槌的還有富藝斯香港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該場拍賣總成交額逾1.99億港元,22件拍品中2件流拍,成交率91%。本場成交額與去年富藝斯秋拍的2.05億港元相比稍顯下降,但去年拍品數量比今年多出12件,由此可見作品的單價水平與去年相比有所提高。

 

王俊傑,《溫暖》,2017年


本場以華人藝術家王俊傑的《溫暖》開場,延續了藝術家作品在此前蘇富比紐約全球直播拍賣中的強勢勁頭,作品以40萬估價上拍,210萬港元落槌,加佣金262萬港元成交,首登亞洲拍場便以超估價逾5倍的價格成交。


趙無極,《22.6.63》,1963年

成交價:5431萬港元

趙無極,《24.10.63》,1963年

成交價:4636.5萬港元

富藝斯拍場中的兩件趙無極作品《22.6.63》和《24.10.63》則分別以5431萬港元和4636萬港元成交,兩件作品曾被收納於同一收藏60年,分別為本場拍賣的最高和第二高價作品。同樣現身此拍場的藝術家包括劉野、奈良美智、張曉剛、克裡斯丁·艾珠(Christine Ay Tjoe)、曾梵志、尼古拉斯·帕爾蒂(Nicholas Party)等。


劉野,《天使合唱團(紅)》,1999年作


亞洲拍賣市場甦醒

危機之後的市場走向面臨新考驗

 

對於本輪危機對亞洲拍賣市場的影響,蘇富比亞洲區行政總裁程壽康此前在接受《藝術新聞/中文版》專訪時說,2008年,全球經歷雷曼事件及其引起的金融危機,令人振奮的是,亞洲市場率先迅速復甦,香港蘇富比2008年10月秋拍更於當時取得歷年成交額第三高的成績,動力主要來自中國買家的崛起。其實每年都有不同的因素或情況可能會影響購買情緒和決定,包括宏觀經濟環境、經濟增長和市場預期等。然而,藏家對藝術及收藏的熱情始終不變,這點在我們每季強勁業績中亦得到了體現。相比起十多年前,亞洲藝術市場大幅增長,且變得更國際化,加上新藏家的加入,收藏群體更寬更廣,實力更勝從前。這些因素都加強了藝術市場的韌性,為其長遠發展帶來動力。」本輪香港春拍季將持續帶來蘇富比與佳士得多場現當代藝術大拍,香港作為亞洲藝術拍賣中心的地位、亞洲藝術市場的整體實力和不同品類藝術的疫後市場格局將在接下來的一周中得到新一輪考驗。(採訪/林佳珣,撰文/夏寒)

 

*若無特殊標註

本文圖片來自蘇富比及富藝斯

相關焦點

  • 32.2億強勢收官,香港蘇富比春拍為市場注入強心劑
    這份答卷也指明了一點:特殊時期的藝術品市場並不差錢,許多資金正在尋找保值標的,拍賣行需要做的是準確掌握市場脈搏,並推出迎合藏家需求的作品。常玉等旅法藝術家閃耀現當代藝術板塊引進西方藝術或成國內拍賣業下一增長點2020年香港蘇富比春拍「現代藝術晚拍」現場。
  • 8.68億成交,蘇富比現代藝術晚拍驅散「市場寒冬」
    2020年香港蘇富比春拍「現代藝術晚拍」現場。圖片來源:蘇富比亞洲但7月8日晚舉槌的香港蘇富比晚拍卻用強勁的表現打臉了「市場寒冬」論,為2020年的亞洲市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當晚,「現代藝術晚拍」 和「現代及當代東南亞藝術晚間拍賣」兩個專場共上拍53件藝術精品,經過2個半小時的激烈爭奪,斬獲8.68億港元,大幅超越拍前6億左右的估價。
  • 成就趙無極、常玉拍賣紀錄 | 蘇富比現代亞洲藝術掌舵人張嘉珍離巢
    今日(10月6號),蘇富比卻傳來震驚業界的消息 - 這位現代亞洲藝術部掌舵人決定離巢,由部門原來的第二把交椅郭東傑(Felix Kwok)接掌帥印,職銜為亞洲區現代藝術部主管。2014年,蘇富比正式委任張嘉珍為二十世紀中國藝術部(即現在的現代亞洲藝術部)主管。自此,Vinci成為了「香港蘇富比現代藝術拍賣」以及「屢創天價」的代名詞。
  • 蘇富比紐約晚拍總成交額2.84億美元 諸多重點拍品流拍
    10月29日,紐約蘇富比當代藝術、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間拍賣會通過全球網絡直播舉槌開拍,兩場拍賣成交額分別為1.43億美元和1.41億美元,合計2.84億美元。相比6月蘇富比首創「雲」拍賣3.63億美元的成績單,明顯下降。
  • 蘇富比一晚三拍|當代藝術斬獲RMB 16.6億 培根RMB 6億三聯巨畫領銜
    紐約蘇富比原訂5月舉行的當代藝術晚拍、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拍、著名收藏家金妮・威廉斯(Ginny Williams)珍藏專場晚拍,悉數延至今日(美國時間6月29日晚上)舉行。作為疫情過後首場大型藝術晚拍,各界均視之為當前市況的風向標。
  • 1.8億的《睡蓮》和要「搞死藝術」的卡特蘭 紐約春拍中印象派和當代藝術的市場對決
    中國內地2016春拍預展和拍賣剛剛拉開帷幕的同時,大洋彼岸全球藝術市場成交額佔比最大的兩大板塊——印象派及當代藝術已經展開了拍場的廝殺。之前5月9日上拍的,紐約蘇富比春季拍賣會的首場重要專場「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拍」總成交66%,總成交額近1.45億美元。
  • 香港春拍總成交高達32億港幣,領導市場!
    總成交額高達32.2億港幣連續第七季總成交額逾30億港幣 / 4億美元 *********************買家來自近40個國家緊接紐約蘇富比近日全球直播拍賣的空前成功,香港春拍再創佳績,藝術市場依然活躍及穏健,不同板塊表現強勁,也見證蘇富比連續五季領導市場。
  • 富藝斯與保利拍賣聯合秋拍總成交額逾5.08億港元 刷新12位藝術家...
    兩大拍賣行強強聯合,實現總成交額逾 5.08 億港元,在刷新了12位藝術家拍賣紀錄的同時,也創下富藝斯香港及保利香港拍賣現當代藝術版塊歷來單季最高成交記錄。奈良美智 《溫室女孩》富藝斯亞洲區主席陳遵文(Jonathan Crockett)表示,「本季拍賣打破傳統,開創了香港拍賣史上兩大拍賣行攜手聯拍的創舉,我很高興看到兩場拍賣合共總成交額逾 5.08 億港元
  • 蘇富比現代藝術晚拍引爆紐約春拍高潮
    」現場圍繞著這件話題作品,紐約蘇富比「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拍」在5月14日晚率先舉槌,45件拍品共取得了3.183億美元的成交額,(折合人民幣20.17億元)超越拍前3.074億美元的估價。同比去年紐約春拍1.738億美元的成交額,有較大幅度的提升。【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查看直播回放】雅昌獨家|蘇富比紐約 「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拍」直播經過十餘件作品的熱場,全場焦點《向左側臥的裸女》在中段上拍。
  • 富藝斯與保利拍賣聯合秋拍總成交額逾5.08億港元,刷新曆來最高成交紀錄
    晚間拍賣全場最高價拍品奈良美智《溫室女孩》逾1.03億港元成交「本季拍賣打破傳統,開創了香港拍賣史上兩大拍賣行攜手聯拍的創舉,我很高興看到兩場拍賣合共總成交額逾 5.08 億港元,超過拍前估價(3.09 億至
  • 香港蘇富比秋拍十強6件破億!10餘項破紀錄!劉益謙力奪年度亞洲最貴!
    如此赫赫成績單,不僅彰顯了蘇富比在亞洲市場的絕對領導力,也為全球藏家奉獻了一場世界級精彩好戲,更為接下來更加宏大浩蕩的秋拍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那麼,行方本季拍賣,到底哪些品類最強?哪些藝術家榮登「頂級富豪榜」?又是哪些頂級藏家(機構),藏下了頂級寶貝呢?
  • 最高單品3.066億港幣成交!香港蘇富比秋拍斬獲33.49億,重量級藏品全成交!
    對本季秋拍總成績貢獻最大仍是現當代及東南亞藝術板塊,該板塊的總額高達16.7億港幣,誕生4件過億和23超千萬成交拍品,刷新了西方藝術品在亞洲拍賣之最高成交價,整體成交率達87%,刷新8項拍賣紀錄,穩守半壁江山,這一成績在當下十分難得。
  • 2020全球拍賣市場盤點(上):「危」中有「機」,藝術品拍賣市場頻破億元大關
    拍賣市場受到衝擊,下半年春秋兩季拍賣間隔被壓縮,8月份春拍結束後,留給秋拍的徵集時間僅剩下三個月,不僅拍賣的徵集時間短,徵集路徑也受到限制。雖說拍賣企業紛紛舉辦線上拍賣會,但因準備時間較為倉促、經驗不足等原因,與成熟的線下拍賣市場還難以相提並論。儘管如此,在如此艱難的大環境下,本月卻捷報頻出,誕生多件過億元拍品,並創下許多新紀錄。
  • TANC 邦瀚斯辭退其亞洲藝術總監任天晉,蘇富比歐洲主席辭職:國際拍行人事更迭動蕩
    在2008年亞洲爆發金融危機期間,任天晉創立香港國際藝術展(Art HK)並擔任這一展會的藝術總監,2011年,香港國際藝術展被巴塞爾藝術展收購後,他繼續擔任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亞洲區總監。2014年11月,任天晉重回邦瀚斯出任亞洲副主席及亞洲藝術總監。彭博社認為,邦瀚斯這次解僱任天晉等8人,與香港拍賣市場的變化有關。
  • 首場指標性大拍釋放積極信號,紐約蘇富比豪取25.66億
    整晚的成交額高達3.6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5.66億元),雖然較往年差距明顯,但遠超拍前2.66億美元的最低估價。作為疫情時代重啟二級市場的第一個關鍵性指標,給出了十分積極的風向。當代藝術:新星與老將齊飛,市場持續加速作為近幾年藝術市場成長最快的版塊,當代藝術晚拍保持了與疫情前相當的品質水準,或許是因為該板塊的藏家更容易接受從現場到線上拍賣的轉變,因而蘇富比也敢於將多件高價拍品放入此次晚拍裡。而結果也證明,網上買家確實十分活躍,甚至可以說直接帶動了整場拍賣的表現。
  • 拍賣十大熱點事件:挑戰與機遇並存
    蘇富比今年秋拍現當代藝術各板塊成交額佔總成交比例約為48.46%,而在五年前的2014年春拍,蘇富比的這個比例只有31.05%,對應的成交額則增長了57%;香港佳士得今年春拍現當代藝術各板塊成交佔總成交額的比例約為49.01%,而2014年春拍的這個比例只有25.74%,比例翻番,對應成交額也增長了53%。這充分表明,兩家拍賣行五年來大大增加了20世紀以來各國藝術品的上拍量。」
  • 蘇富比總裁程壽康:世局動蕩下之藝術巿場
    今年沒有Art Basel(巴塞爾藝術展),香港也好像少了一點藝術生氣,不過,藝術品交投仍然興旺,掌舵香港蘇富比(Sotheby's Hong Kong)十四年、蘇富比亞洲區行政總裁程壽康見證拍賣巿場的幾許風雨,在疫情來襲的2020年,其領導的亞洲區拍賣仍連創佳績。在這個不能更壞的時代裡,藝術價值展示了逆境成長的本領。
  • Banksy、大衛·霍克尼又創高價,阿布拉莫維奇作品成為首個上拍的虛擬實境藝術
    本周,歐洲拍賣市場激戰正酣,富藝斯、邦瀚斯先後舉行了倫敦拍賣,而蘇富比與佳士得繼續全球聯拍的節奏,都以聯通倫敦與巴黎的模式,舉行了「巴黎現代藝術及倫敦當代藝術晚拍」(蘇富比)和「二十世紀:從倫敦到巴黎」(佳士得)的專場拍賣。
  • 藝周藝事 | 倫敦蘇富比晚間拍賣斬獲1.49億英鎊、蘇富比增收落槌價1%、紅磚美術館最新個展開幕、臺北故宮展示多媒體科技赤壁圖
    件作品順利拍出,成交率 95.38%,實現 1.49 億英鎊(折合人民幣 13.54 億元)的總成交額;蘇富比宣布,將於本年 8 月 1 日起加收「營運附加費」,金額為落槌價的 1%,;紅磚美術館舉辦了「2020+」展覽啟幕新聞發布會及暨黃永砯新書發布會;臺北故宮博物院展示多媒體科技《赤壁圖》;民間藏家向浙江省博物館捐贈明代文物。
  • 裡希特作品以2.15億港元刷新西方當代藝術亞洲拍賣紀錄,張曉剛《黑色三部曲》以5492萬港元成交
    該成績並未超過今年春拍的當代藝術晚拍中34件成交拍品所獲得的8.26億港元,但與去年同期秋拍中,33件上拍作品奪得的6.1億港元相比則略有上揚。此次晚拍由格哈德·裡希特的《抽象畫(649-2)》領銜,作品以2.14631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8804億元)價格成交,刷新了西方當代藝術品在亞洲的拍賣最高價記錄。目前已知的班克斯(Banksy)最大型作品《寬恕我們的罪過》以6411.2萬港元(約合人民幣5617萬元)位列本場第二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