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富藝斯、保利舉辦的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和設計晚間拍賣現場
12月3日,富藝斯攜手保利舉辦的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和設計晚間拍賣在香港順利落槌,該專場共有31件作品上拍,總成交額達3.87億港元,成交率達94%,以奈良美智的《溫室女孩》領銜,成交價1.03 億港元,拍場中除了包括尚·米榭·巴斯奎特、格哈特·裡希特、朱德群和趙無極等大師作品成交之外,亦刷新了4位藝術家的拍賣紀錄,包括盧卡斯·阿魯達(Lucas Arruda)、薩爾曼·託爾 (Salman Toor)王俊傑和貝爾納·弗裡茨(Bernard Frize)。2020年富藝斯、保利舉辦的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和設計晚間拍賣現場兩家拍賣行攜手舉辦拍賣會,在拍賣歷史上也較為少見,而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拍賣行選擇了資源共享、共闢市場,在與《藝術新聞/中文版》的採訪中,富藝斯亞洲區主席陳遵文表示此次合作大概是在今年春拍之後開始商討,由此次兩家拍賣行的專家共同徵集作品,他坦言富藝斯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時間非常短,而保利作為中國內地規模最大的拍賣行之一,其客戶群體與富藝斯也有所不同。兩家拍行選擇在此時合作,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無疑為最重要的考慮。根據保利香港執行董事張益修(Alex Chang)對《藝術新聞/中文版》表示,儘管各個門類的主要客戶結構有所不同,但一般而言,在保利香港的客戶結構中,中國藏家的比例佔一半以上,亞洲客人約三分之一,歐美等地則有逐季增長的趨勢。此次拍場中,西方及國外藝術家作品比華人藝術家作品略多,31件拍品中12件為華人藝術家作品。奈良美智創作於1995年的《溫室女孩》拍前估計5000萬-7000萬港元,該作品也是奈良美智2011年出版的作品全集的封面。作品以2400萬港元上拍後受到北京保利和香港現場的電話委託同時競爭,當多方將價格推至8350萬港元時,來自北京保利的客戶直接加價至8600萬港元,之後回到富藝斯香港的競價者,以8700萬港元落槌,加佣金1.03億港元成交,整個競價過程持續10餘分鐘,場面激烈,該作品也由此成為奈良美智的第二高價作品。奈良美智,《無題》,2007年
同場拍賣中另一件奈良美智作品《無題》是奈良美智目前在拍賣市場上的最大尺幅作品,拍前估價2400萬-3600萬港元,水窪是奈良美智創作中具有代表性的象徵之一,藝術家也將他1995年首個個展命名為「很深很深的水窪」。這件超過3米高的作品以2400萬港元落槌,加佣金2929萬港元成交。尚·米榭·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古代科學家》,1984年本拍場的第二高價作品來自尚·米榭·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藝術家創作於1984年的《古代科學家》以4800萬港元落槌,成交價5833萬港元。1982年,巴斯奎特在紐約舉辦了他的第一次個展,1983年,他參加了美國惠特尼雙年展,隨後一年,《古代科學家》誕生,這件作品多年來輾轉於多個藏家之手,並曾於2005年在蘇富比紐約以57.5萬美金(約合475萬元)的價格易手。王俊傑(Matthew Wong),《夕陽之河》,2018年當晚另一件受到強勢加價的作品來自王俊傑,這位英年早逝的藝術家的作品在今年的拍賣場中受到大量追捧。當王俊傑的《夕陽之河》以550萬港元起拍之後,兩位競價者將價格加至650萬,隨後一位電話委託直接將價值價值1000萬,並在之後以200萬、300萬一口的氣勢將價格推至3100萬,在多位藏家的競爭中落槌,加佣金3776萬港元成交,刷新藝術家拍賣紀錄,也是本場第三高價作品。草間彌生,《無限網(QRTWE)》,2007年草間彌生,《水果(EPSOB)》,2011年兩件草間彌生作品均躋身本場拍賣的成交價前十名,《無限網(QRTWE)》和《水果(EPSOB)》分別以1719萬港元和1235萬港元的價格成交。華人藝術家作品在此次拍場中表現平穩,兩件趙無極作品上拍,《12.2.69》以1100萬港元超高估落槌,加佣金1356萬港元成交。創作於1973年的《14.06.73》則以與低估價相同的1000萬港元落槌,成交價1235萬港元。兩件上拍的朱德群作品中一件流拍,曾經在東京森美術館展出的《構圖65號》在叫價至1400萬後遺憾流拍,來自朱德群的另一件作品《1981年3月30日》則以775萬港元的價格成功易手。12月2日在佳士得拍場中創造新紀錄的張曉剛在本次拍場中僅一件作品上拍,《夢遊仙境》創作於1985年,來自被張曉剛稱為「幽靈時期」的年代,該作品拍前估價650萬-850萬港元,現場叫價至600萬港元後遺憾流拍。蔡國強的《二隻回頭虎》則以441萬港元平穩成交。謝景蘭的《雨後》競價過程較激烈,最終以201萬港元的價格超高估1倍成交。蔡國強,《二隻回頭虎》,2005年謝景蘭,《雨後》,1968年
除此之外,兩位首登亞洲拍場的藝術家在當晚創造新紀錄,巴西藝術家盧卡斯·阿魯達(Lucas Arruda)以擅長描繪微妙的光線和海景的繪畫而聞名,他的畫作以模糊的橫線為基礎,營造邊界感。藝術家創作於2013年的《無題》拍前估價150萬-250萬港元,最終落槌價300萬港元,成交價達378萬港元。盧卡斯·阿魯達(Lucas Arruda),《無題》,2013年當場拍賣以來自常駐紐約的巴基斯坦藝術家薩爾曼·託爾(Salman Toor)的《團體舞蹈》開場,開拍便點燃激烈的拍場氛圍,來自北京保利、新加坡、香港現場和電話委託等多方藏家競爭,最終以320萬港元落槌,超拍前高估8倍,加佣金403萬港元成交。託爾在創作中通常使用虛構式的敘事,對南亞和美國的棕色人種酷兒男性的想像世界進行探索。薩爾曼·託爾(Salman Toor),《團體舞蹈》,2012年本場另一位創造新紀錄的藝術家是來自法國的貝爾納·弗裡茨(Bernard Frize),其作品《Wir》以55萬港元起拍,最終成交價214萬港元。貝爾納·弗裡茨(Bernard Frize),《Wir》,2018年兩家拍賣行的合作還將在12月4日的日間拍賣中繼續,這種因應對環境變化推出的新舉措,是否會形成持續性影響,在國際拍賣行對中國市場的繼續拓展中,隨之而來的又會是怎樣的改變,這些問題在單一一場拍賣中無法得到全面答案,但在多年後回望此時,也許會成為一個值得寫入歷史的時間節點。2020年富藝斯、保利舉辦的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和設計晚間拍賣現場作為一家國際拍賣行,面對日益崛起的中國內地市場,富藝斯也通過增加預展地點、與藝術機構保持合作的方式深化其在中國內地的覆蓋和活躍。在陳遵文看來,「香港仍然是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最高的城市之一,在亞洲內目前尚未有其他城市的金融體系和物流轉運行業發展得比香港更成熟。」他表示香港能夠繼續保持亞洲藝術品交易中心的地位,也在於交易中介的完備,價格和交易體系的建立、地理位置優勢、配套設施和零關稅政策等因素。陳遵文和張益修均表示拍賣行之間的橫向合作是否會成為新常態仍難以評斷,但「對於拍賣行而言,改變是必然的趨勢。」張益修說。(採訪、撰文/林佳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