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康熙帝尊重的孝莊皇太后,真的曾經勸降洪承疇,下嫁多爾袞嗎?

2020-12-25 闡史官曉悅

相信在大多數熟悉清代歷史的朋友心目中,康熙皇帝的祖母孝莊皇太后是一位傳奇女子。她的傳奇之處,不僅僅在於她一生輔佐的三位皇帝(皇太極、順治帝和康熙帝),是清朝歷史上最為重要的皇帝,本人也為清朝的政治統治與社會安定做出過巨大貢獻,更是因為很多民間傳奇故事,都與這位奇女子息息相關,特別是傳說中她曾經勸降洪承疇,下嫁多爾袞,這兩件軼事被人們津津樂道,那麼這兩件事情在歷史上都是真實發生過的嗎?

一、孝莊有勸降洪承疇的條件嗎?

傳聞,洪承疇被清軍俘虜後,一開始也是大義凜然,寧死不屈來著,甚至以絕食來表達自己一心求死,報效朝廷的決心,而皇太極又極想勸降他為己所用,於是就對洪承疇施展美人計,讓當時還是自己側妃的孝莊,用自己的美貌去誘惑洪承疇,洪承疇英雄難過美人關,拜倒在孝莊的石榴裙下,投降了滿清。

如果這個故事情節真的成立,那麼皇太極這個皇帝當得可真窩囊,偌大一個滿清,想搞美人計,竟然連個像樣的女子都找不出來,還非得讓皇妃獻身,這似乎也太不合邏輯了吧?好,就算必須孝莊出馬不可,她就真的可以勸說洪承疇投降了嗎?

咱先說甭管用什麼計,既然是勸降,那重點在一個「勸」,得說話交流才能達到目的,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洪承疇是漢人,孝莊是蒙古人,孝莊的老公皇太極是滿族人,想來孝莊的蒙語和滿語應該是不錯的。

也就是說孝莊與洪承疇能說得上話的條件是:孝莊會說漢語,或者洪承疇能講滿語或蒙古語。但在漢人眼中,滿、蒙皆是蠻夷,洪承疇一個明朝大員,怎麼可能學習蠻夷的語言?絕對不可能,看來溝通這事洪承疇是指望不上了。

那孝莊呢?據一些史料記載,孝莊即便到了順治朝都是「甚厭漢語」的。估計那時因為政務的關係,孝莊需要與漢臣交流,但是孝莊對說漢語很不在行,而學起來也比較費勁,所以說因為漢語不好,還對孝莊的日常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孝莊不喜歡漢語,更不愛說也是情有可原的。

在順治時期,因為朝臣的關係,孝莊應該是刻意學習過漢文的,只是學得不好。那麼在洪承疇被俘的時候,孝莊應該是壓根兒不會講漢話的。

這麼看來你就是把孝莊和洪承疇愣安排在一起,他們怎麼解決交流問題呢?安排翻譯嗎,見過施展美人計還得安排個負責「偷窺」的?這麼看來,孝莊根本也就不具備勸降洪承疇的條件,這個傳聞純屬杜撰。洪承疇降清,也是他權衡自身利益得失後作出的決定,與孝莊沒有關係。

二、孝莊真的下嫁多爾袞了嗎?

既然孝莊勸降洪承疇的說法不靠譜,那麼孝莊真的曾經下嫁多爾袞了嗎?這可以說是一個眾說紛紜的百年謎案。不過筆者覺得孝莊下嫁是非常有可能的。理由是這樣的:

1、順治初登皇位時,曾稱多爾袞為「叔父攝政王」,順治二年時加封為「皇叔父攝政王」,順治五年又被尊為「皇父攝政王」,這種身份的層層遞進,應該是與孝莊的關係密不可分的。

畢竟攝政王已經代表了對多爾袞政治權力的肯定,叔父或皇叔父也已經表達了多爾袞與皇帝的血緣關係,如果孝莊與多爾袞的關係在婚姻上沒有實質性的改變,這個「皇父」真的不可以隨便叫。

有人會說,那前朝不是有過劉禪管諸葛亮叫「相父」,嬴政管呂不韋叫「仲父」的先例嗎?請注意,劉禪和嬴政這樣稱呼,只是表達了對諸葛亮和呂不韋的尊重之情,並沒有認同他們之間有親緣關係,劉禪雖然覺得諸葛亮好像自己的父親一樣,但他的身份也只是「相」,只是將宰相視為自己的父親,並非真正的父親,且並沒有亂了君臣關係。

《釋名》中載:

父之弟曰仲父,仲父之弟曰叔父。

按照這個解釋,嬴政把呂不韋叫做「仲父」,也就是叫了他一聲「二叔」,充其量也就是認了個「乾爹」。但順治尊多爾袞為「皇父」,那情況可就大不一樣了,看來,那個時候,多爾袞的「繼父」身份,是被順治皇帝認可了的。

2、多爾袞去世後,順治先是將多爾袞追封為「清成宗」,在將「子承父業」視為正統法定繼承的封建朝代,其中隱約有一種「正名」味道。然而兩個月後,順治就對多爾袞進行了清算,並頒布詔書公示其罪狀,其中有一條便是:「親到皇宮內院」,也基本上等於承認了多爾袞與孝莊的「事實婚姻」。

至於為何找不到直接的證據可以作證多爾袞與孝莊的婚姻,有一種說法是:孝莊與多爾袞的大婚詔書原本是保留在清史檔案中的,紀曉嵐在整理皇家檔案的時候,還曾經看到過。不過那時滿清皇帝早已接受了漢族的倫理秩序,將「弟娶寡嫂」這類滿族傳統視為不論不恥的行為,在紀曉嵐的強烈建議下,乾隆下令銷毀了這些檔案,所以才造成了今天的「懸案」。

3、孝莊在去世前,曾經跟康熙說得非常明白,不願意與皇太極合葬,而是希望能安葬在自己兒子順治的旁邊。孝莊當時給出的理由是:顧慮皇太極已經下葬太久,不便驚動。

但清朝祖訓規定,皇后去世後,是必須與丈夫合葬的,所以孝莊的這個要求,可給康熙出了個難題,既不想違背祖訓,也不願違拗祖母的遺願,實在不知道應該如何是好,所以孝莊的梓宮停放了幾十年,始終沒有安葬,直到雍正三年才修建昭西陵,孝莊才得以入土為安。

按說孝莊是個通達的人,不可能不知道違背祖制的不妥,以及會讓孫子為難的後果,但老太太依然堅持己見,可見那時的孝莊一來對皇太極已無感情可言,二來心結未解,否則是不會做出這樣違背常理的選擇的,而這個心結,很可能就是與多爾袞這段糾纏不清的姻緣。

三、孝莊為何要下嫁多爾袞?

關於孝莊下嫁多爾袞的原因,也流傳著兩個說法,一個是孝莊與多爾袞青梅竹馬說,另一個是爭奪皇位說。

1、孝莊與多爾袞是否是青梅竹馬的戀人?

1613年孝莊出生在達爾罕親王府,屬於今天內蒙古通遼市,父親是蒙古科爾沁部落的首領宰桑,孝莊13歲嫁給皇太極為妃,在這之前一直生活在科爾沁大草原。

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1612年生於赫圖阿拉,位於今天遼寧省撫順市新賓縣。1625年,也就是多爾袞13歲時,努爾哈赤將後金國都遷至盛京,也就是今天的瀋陽。也就是說多爾袞的童年和青少年時代,分別是在今天的撫順和瀋陽度過的。

從地理位置上看,從通遼出發,不論到撫順還是瀋陽都有差不多300多公裡的距離,就這距離,年少的孝莊和多爾袞能成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戀人?別逗了,根本沒有那個條件。

即便是孝莊成為皇太極的後宮之後,也沒有多少與多爾袞接觸的機會,因為那時候的多爾袞已經開始跟隨父親徵戰四方了。去父親的後宮挑逗小姐姐?他才沒那個功夫,也沒那個膽子。

所以喜歡圍觀浪漫愛情故事的朋友們還是散了吧,這種孝莊與多爾袞從小一起長大的故事情節純屬杜撰,青梅竹馬說不攻自破。

2、成為政治同盟是非常靠譜的事情

由於皇太極去世時,並沒有確立繼承人,所以誰來繼承大統,便成了一個緊迫而嚴峻的問題。那時皇太極的長子豪格與多爾袞都是皇位的有利競爭者。兩人年紀相仿,論戰功,豪格並不輸於多爾袞,而且是皇長子,按「子承父業」的規則,順理成章應當是繼承人,所以當時朝野中豪格的支持者非常多,在皇位的競爭中,豪格似乎處於上風。

豪格雖勇,但政治水平和城府卻遠不及多爾袞,在兩下僵持不下的時候,多爾袞覺得憑自己皇弟的身份繼承帝位,怕有「名不正言不順」的嫌疑,很難保證在競爭中獲勝,不如轉而輔佐一名幼帝登基,自己做掌握實權的攝政王,恐怕在這場鬥爭中會更有獲勝的把握。

此時的孝莊,也希望自己六歲的兒子福臨能夠登基稱帝,但自己一個女子勢單力孤,必須得到可靠而又實力強大的後盾才可以。可以說在這件事情上,孝莊與多爾袞一拍即合,很快就成為了戰略夥伴。

以當時的形勢而言,下嫁多爾袞對孝莊來說,是最好最快獲得豐厚政治資源的方式,所以孝莊下嫁多爾袞也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他們的結合對雙方來說,都是一筆很好的政治投資。只不過後來隨著福臨慢慢長大,親政的願望越來越強,而多爾袞的權力欲望卻越來越膨脹,雙方的矛盾加劇,這恐怕也是多爾袞死後,順治帝要對他進行清算的原因。

如果沒有多爾袞的幫助,孝莊也沒有機會培養康熙皇帝,並成為一名出色的女政治家,而沒有康熙,也就沒有康乾盛世。不管多爾袞最初是何目的,最終他成就了孝莊,也成就了大清的盛世。不論歷史帶給我們怎樣的遐想,也不論我們怎樣去評判每一個歷史人物,歷史的發展都會有它的規律和必然。

相關焦點

  • 孝莊和多爾袞究竟有沒有過愛情?
    兩人若是發生利益衝突,兩個大佬在一起誰讓誰呢,自然就是好在有孝莊這個可以在兩個大佬面前都可以放低姿態的聖母皇太后要從中周旋。多爾袞有什麼要求,由孝莊轉換成宛轉的意思,她和哲哲可以關起門來商量之後有條件地讓步。而哲哲和孝莊要抑止多爾袞的手段,也是孝莊以一個讓多爾袞接受的方式來回復於他。
  • 清朝秘史:孝莊下嫁多爾袞?那只是謠言而已
    清朝初年,宮廷之中,有一個非常奇怪的謎團一直沒有解開,那就是孝莊皇太后下嫁多爾袞之謎。有人說證據確鑿,肯定孝莊肯定下嫁給多爾袞了,也有人說,你那些證據靠不住,都是謠言。可見一個「皇父攝政王」的稱呼只能說明多爾袞權力大,卻並不能確定多爾袞和孝莊的關係。3、風水牆之謎關於孝莊皇太后最大的謎題就是她的陵墓之謎。對清史感興趣的人都知道,孝莊皇太后與孫子康熙皇帝玄燁的關係特別好,遠比孝莊皇太后和兒子順治要好得多。
  • 孝莊太后色降了大明統帥洪承疇?孝莊的魅力與心機
    天生福人"———福臨降生的前後一段時間裡,儘管莊妃———孝莊皇太后以後一再渲染這孩子出生前後的神奇特異,但是,沒有證據能夠證明,皇太極曾經給予過福臨和他的母親任何特殊的關照,除了給他起了這個名字之外。莊妃———孝莊皇太后見諸史冊的第二個事跡,便是有關大明薊遼總督洪承疇降清的故事。據說,皇太極為了拿下洪承疇,絞盡腦汁想辦法。
  • 解密清朝第一疑案:孝莊文皇后下嫁多爾袞
    關於這個問題,世人所持觀點無外乎有兩種:一種是孝莊皇太后下嫁給了多爾袞;一種是孝莊皇太后沒有下嫁多爾袞,但兩人之間有情愫。兩種說法究竟哪種更為可信呢?讓我們先把時間倒回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乾隆帝為已經死去128年、被追論生前謀逆,遭削爵的多爾袞恢復了「和碩睿親王」封號,追諡曰「忠」,補入玉牒(皇家家譜)。多爾袞的是非功過最終得以蓋棺定論。
  • 孝莊太后:對清朝的貢獻不遜色於任何皇帝,連慈禧也對其敬重有加
    在皇太極統治時期,莊妃的才能在勸降名將洪承疇中得到了鮮明的體現。1642年,皇太極俘虜了洪承疇,他想要將此人收入麾下,於是派人對洪承疇進行勸降活動,結果洪承疇始終未有動搖,反而愈發堅定了對明朝的忠誠之心,皇太極為此寢食難安。莊妃得知後,就向皇太極道出自己願意去勸降洪承疇,為皇太極解憂。
  • 多爾袞和孝莊真的是情侶關係嗎?歷史上他們倆的關係是怎樣的呢?
    當皇太極去世、福臨繼位後,他的母親孝莊皇太后和叔父多爾袞一同輔政,不僅建立了入關之後的清王朝,兩個人還玉成一段佳話,也就是所謂的太后下嫁。那麼歷史上,孝莊和多爾袞是情侶關係嗎?如果不是的話,兩個人究竟是什麼樣的關係呢?孝莊13歲就嫁給了皇太極為小福晉。
  • 孝莊太皇太后在歷史上的真實形象如何?與多爾袞真的有私情嗎?
    六年後隨著皇太極的去世,在多爾袞與豪格帝位爭奪戰後,小福臨被作為「妥協折中方案」被擁立為帝,是為順治皇帝,小福臨即位,莊妃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被尊為大清聖母皇太后。順治元年九月她被迎到了北京,與晉升為皇叔父攝政王的睿親王多爾袞一起照顧年幼的順治皇帝小福臨。關於多爾袞與孝莊太后的關係,歷史上最有爭議的是「太后下嫁」。
  • 寧靜痛哭扯出大清第一緋聞:孝莊真的愛過多爾袞嗎?
    電視劇《孝莊秘史》截圖,孝莊知道多爾袞死訊,這內心活動是真的嗎?但皇太極一生總共有11個兒子,為什麼偏偏是福臨被選中呢?這難道真的如人們所說,是福臨之母孝莊與多爾袞發展感情促成的結果嗎?細究皇太極的11個兒子,除去長子豪格和當時已去世的二子、三子、八子,以及由庶妃所生的四子、五子、六子、七子、十子,真正有資格成為嗣君的「五宮」后妃之子只有兩個:孝莊所生的九子福臨,麟趾宮貴妃所生的十一子。
  • 孝莊皇太后下嫁多爾袞8年,為什麼沒有留下子嗣?真相令人很尷尬
    孝莊皇太后下嫁多爾袞8年,為什麼沒有留下子嗣?真相令人很尷尬 歡迎大家來看小編的這篇關於歷史方面的文章,如果能給您帶來一點點知識和分析,就是小編的榮幸,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清朝孝莊太后大玉兒下嫁多爾袞疑案探究:孝莊真的嫁給多爾袞嗎?
    關於這太后下嫁一些影視作品也是屢屢上演,像什麼由寧靜、馬景濤、斯琴高娃演的《孝莊秘史》,還有《大玉兒傳奇》等都為大家津津樂道,但其實有沒有太后下嫁這回事大家根本沒就定論,今天我們也來講講太后下嫁這莊疑案。
  • 孝莊皇太后和多爾袞之間的緋聞,傳了300多年,到底是真是假
    據史書記載,當時孝莊兒子福臨登基後,就一直對多爾袞不滿,甚至還在多爾袞去世兩個月入土後,命人將其鞭屍,孝莊沒有任何表示。這很容易讓人猜測,是否與孝莊下嫁多爾袞傳聞有關。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孝莊文皇后病重留下遺囑, 不與皇太極同葬, 這種作法是違背清朝帝後喪葬制度的,可見她有難言苦衷,所以康熙把太皇太后的靈樞停放在東陵,雍正時才葬入昭西陵地宮。而在一系列清宮戲和武俠劇中,孝莊和多爾袞更成了青梅竹馬的戀人。
  • 太后為何下嫁?京劇《孝莊與多爾袞》為您演繹清宮疑案
    《孝莊與多爾袞》多爾袞唐文華飾(左),孝莊魏海敏飾(右)。(國光劇團提供)孝莊與多爾袞的愛情感動了許多人,在以權力較勁的清宮內院中也有那麼動人真摯的故事!清宮大戲《孝莊與多爾袞》為您演繹清宮疑案,孝莊太后下嫁背後的故事。《孝莊與多爾袞》演繹清朝孝莊太后與攝政王多爾袞入主中原的故事,由京劇天后魏海敏主演孝莊太后(玉兒)、臺灣第一鬚生唐文華主演攝政王多爾袞、京崑王子溫宇航主演洪承疇,三大名家同臺飆戲,加上中生代青衣王耀星、武生戴立吾、新生代青春美旦黃詩雅、林庭瑜、凌嘉臨等攜手演出。
  • 為何有人說是多爾袞的,有人說是洪承疇的?
    咱們捋捋時間線,清朝的順治皇帝出生於崇德三年,順治皇帝出生的時候,別說他的母親,大玉兒,孝莊皇太后,就是他老爸都不認識洪承疇,公元1638年順治皇帝出生,他的「爸比」洪承疇先生,在幹嘛呢?他正在和農民起義軍拼命呢,主要的作戰區域在山西,陝西和河南那一塊,後來趕上滿清第四次叩關騷擾京師,鐵骨錚錚洪承疇,這才奉旨回援京師,負責首都的安全,開始了和滿清作戰的歷程。可是問題又來了,在這一次的作戰過程中,超級胖子皇太極先生並沒有登場,帶兵的是他的好兄弟,送給他一整片呼倫貝爾大草原的多爾袞,皇太極竟然沒有出現。
  • 孝莊曾下嫁多爾袞?真實歷史上,一萬個多爾袞也鬥不過一個孝莊!
    康熙八歲時登基,兩年後他的生母撒手人寰,所以他這一生都離不開一個女人,就是一手將他養大的祖母孝莊太皇太后。說起孝莊,相信不少人一定會想起多爾袞,這個曾被福臨成為「父皇攝政王」的男人。許多人認為,電視劇當中孝莊與多爾袞的愛情真是轟轟烈烈,甚至還認為多爾袞和孝莊真的青梅竹馬,即便不是青梅竹馬,也是電視劇當中的一見鍾情。
  • 多爾袞死後,蘇克薩哈為何執意公布孝莊皇太后和多爾袞的曖昧關係
    皇父攝政王多爾袞終於在死後被追封為皇帝,實現曾經渴望的夢想,達到風光榮耀的頂峰。但其死後哀榮曇花一現。次月十五日,多爾袞屬下蘇克薩哈等人,率先告發多爾袞,說多爾袞死後,侍女吳爾庫尼在殉葬前,曾將羅什、博爾惠、蘇拜、詹岱、穆濟倫五人叫來,叮囑他們一定要將王爺多爾袞生前秘密備下的八補黃袍、大東珠等物,偷偷放進多爾袞棺材內。多爾袞生前還試圖率兩旗兵馬駐永平,陰謀篡奪皇位。
  • 太后下嫁之謎,孝莊與多爾袞的關係
    愛新覺羅·多爾袞(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
  • 孝莊秘史:大玉兒被迫用美人計,多爾袞的25個字是「災難源頭」
    《孝莊秘史》這部劇經典之處就是明明是一部古裝言情劇,但是因為拍攝手法,以及演員的塑造力,生生演成了一部古裝歷史宮鬥劇,而主角們也紛紛爆紅,縱觀整部劇,大家最唏噓遺憾的就是大玉兒與多爾袞的虐心戀情,青梅竹馬,卻被皇太極橫刀奪愛。
  • 孝莊皇后與多爾袞真的有一腿?
    多爾袞與孝莊文皇后之間的感情戲被處理得盪氣迴腸,這當然不是實有其事。歷史上的孝莊皇后與多爾袞,究竟是什麼樣的關係呢?有關多爾袞和孝莊皇后之間的香豔故事,遍查史料,都是沒有。可是後世認為他們有故事的,卻不絕如縷。因為史料無記載,孝莊與多爾袞的故事便僅止於傳說。然而在我看來,他們的故事確有其事。史料雖然沒有寫,卻已是寫了。先看看孝莊皇后是個什麼樣的人?
  • 孝莊太后真的有影視劇中漂亮嗎?翻出真實的畫像才知啥叫傾國傾城
    孝莊太后畫像,頭戴朝冠,面帶微笑,身穿華服,背部挺直,雙手攏於身前,佩戴著一串白色的東珠和有兩串珊瑚朝珠,整個形象,頗有威儀不怒自威,傾國傾城的氣場,無疑秒殺各種版本的現代演藝版!因此,孝莊皇后以本部落之中高層階級的美女身份,以聯姻的方式嫁給清太宗皇太極。那年,她才十三歲,被封為「莊妃」。從此,十幾歲的她以自己嬌柔、美豔的大家閨秀的姿態生活中皇太極身邊,在滿族宮廷鬥爭的漩渦和明清大決戰的大潮中,不斷地搏擊著。她是一個充滿了勇敢和智慧的女子。皇太極登基為帝之後,孝莊太后被前者視為賢內助。經常為皇太極處理一些棘手的事務。
  • 皇太后下嫁多爾袞之謎:正史噤如寒蟬;野史記載詳實
    孝莊太后是歷史上有名的女政治家,她是皇太極的妃子,皇太極死後順治和康熙兩朝都是小皇帝登基,孝莊太后對清朝政局穩定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多爾袞是皇太極的弟弟,換句話說他是孝莊太后的小叔子,也是清朝前期的名將、權臣。而這兩個人物在歷史上還有過一段"情緣",相傳孝莊太后曾經嫁給多爾袞,但是被清朝官方模糊淡化。這是怎麼一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