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四成的膿毒症患者有心功能障礙,病死率更是超過七成,然而目前國際上對膿毒症誘導心功能障礙的治療尚未達成共識。28日, 在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重症醫學學術會議上,廣東省中醫院張敏州教授團隊公布了一項研究結果,發現與國際指南推薦的標準治療方案相比,聯合應用心脈隆注射液可有效改善膿毒症患者心功能,降低舒張性心功能不全發生率,降低腦鈉肽水平。
這一高水平研究成果,也揭示了傳承千年的中醫並不就是慢郎中,應對急危重症時,同樣有辦法。
應對急性心梗
在這裡門診——血管開通僅需47.5分鐘
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更多人認識到中醫藥的魅力。作為中醫專家,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郭力恆參加了在廣州、佛山等地的重型、危重型新冠患者的救治,還曾進駐廣州市第八醫院隔離病區,治療外籍新冠患者。
面對疫病,中醫強調「顧護正氣、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在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工作期間,郭力恆曾使用中醫藥為無症狀感染者進行治療。他說,在他經手的病人中,90%的病人最終沒有出現症狀,陽性率更低。
據悉,廣東省中醫院重症醫學科是國家區域診療中心近年來通過國家區域診療中心,在人才梯隊培養、研究能力均得到長足的發展。診療中心建設以來,成功開展最頂尖的心肺替代治療ECMO技術,應用ECMO成功救治暴發性心肌炎、嚴重膿毒症、急性心肌梗死等危急重症,且成功開展暴發性心肌炎病人在完全清醒狀態下接受ECMO治療並成功轉運的病例,代表著廣東省中醫院此項技術成熟並向協作單位擴散輻射。
中心還首創以「救心」「治心」「養心」三位一體的胸痛中心建設,並於2018年第一批通過中家級胸痛中心認證。以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聯盟為平臺,建立2小時急性心性心肌梗死急救生命圈,與省內17家醫院建議協作關係,每年轉診搶救數百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目前平均D-to-B(患者到達醫院大門至血管開通)時間為47.5分鐘,遠低於國家90分鐘的要求,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其精益管理,優化胸痛中心流程項目榮獲中國質量協會質量技術獎精益管理優秀項目。
高致死性膿毒症治療
中醫藥方案提供了全新思路
心功能障礙是嚴重膿毒症的常見併發症,可作為膿毒症休克患者病死率的獨立危險因素。超過40%的膿毒症患者合併有心功能障礙,其病死率高至70%-90%,然而目前國際上對膿毒症誘導心功能障礙的治療尚未達成共識。如何減輕膿毒症合併的心肌損傷,降低誘導心功能障礙的發生率,仍然是危重疾病臨床研究領域面臨的重要問題。近年來,中醫藥對膿毒症誘導心功能障礙的幹預研究逐步深入,在整體觀念的指導下,辨證論治、合理用藥,顯示出了獨特的優勢。
由廣東省中醫院張敏州教授牽頭主持實施多中心、隨機、雙盲、對照、國際註冊的臨床研究,是第一個中醫中藥治療膿毒症誘導心功能障礙的大型臨床研究。本次研究歷時5年,全國共8家醫院參與,發現與國際指南推薦的標準治療方案相比,聯合應用心脈隆注射液可有效改善膿毒症患者心功能,降低舒張性心功能不全發生率,降低BNP水平,且安全性較高,可作為膿毒症患者心功能不全的一種有效治療方法。該研究結果全文於2020年6月發表於國際期刊《SHOCK》雜誌,第一作者為廣東省中醫院重症醫學科何健卓副主任醫師。該研究結果為中醫藥治療膿毒症誘導心功能障礙療效顯著提供了新的循證醫學依據,為膿毒症的治療研究與中西醫結合研究找到新的切入點和開拓新的思路,讓國際上有了中醫藥的聲音!。
採寫:南都記者 王道斌 實習生 蕭嘉佳
通訊員 查冠琳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