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疑慮到信任,中醫藥不是「慢郎中」

2021-01-10 證券日報

在抗疫一線,全力以赴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是當前抗「疫」的重要工作。在一線的臨床治療中,中西醫結合的模式是什麼樣的?取得的效果如何?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又會給中醫藥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

帶著上述問題,《證券日報》記者採訪了駐紮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廣東省中醫院援助湖北醫療隊隊長黃東暉主任。這所醫院收治的主要是重症、危重症患者,這裡的中醫藥使用情況一直被外界關注

中藥注射劑的作用值得肯定

黃東暉是廣東省中醫院呼吸科內科主任,長期從事呼吸內科、呼吸介入及急危重症的臨床工作,是國家中醫醫療隊廣東團隊第一批進入病區的醫護人員。

剛到湖北,黃東暉就發現中醫藥在武漢的群眾基礎低於廣東。「一些患者認為中醫藥是『慢郎中』,大家對中藥能治這種烈性疾病內心充滿著疑慮。」但黃東暉認為,在中國古代歷次流行的瘟疫中都留下了中醫藥治療的典型案例和經方記錄。「假如沒有這些根基,中醫藥早就消亡了,不會存在幾千年。」

「我們1月27日到的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進駐病房後很快就針對患者的情況開了中藥的湯劑。」黃東暉介紹。

患者剛開始對中藥不太認可,一些病情比較重的患者僅僅是抱著嘗試的態度配合治療。但中醫藥介入後,患者的狀態在一兩天內就得到了明顯改善,具體指標表現在精神狀態、腸胃、以及排洩等。「漸漸地,患者由最初的疑慮到後來非常信任,一些患者開的中藥快沒了,就提醒醫生繼續開,甚至一些患者在出院時還要求醫生開中藥帶走」。

「中醫講究辨證治療,每隔三四天,我們會針對不同的患者調整藥方。」黃東暉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在多個版本的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包括連花清瘟、血必淨注射液等中成藥列入其中。

黃東暉介紹,「中醫藥的治療,不僅包括傳統的湯藥,還包括中成藥、針劑,以及中醫的外治法,包括八段錦、呼吸操、穴位敷貼、耳穴壓豆,這些有助於患者身體肌肉功能的鍛鍊,促進病情恢復。「患者接受綜合的治療,尤其是心理上的幹預,心情會變得愉悅」。

針對市場較為關心的中藥注射劑的應用,黃東暉介紹,「危重病人的治療需要這些針劑的使用,例如血必淨注射液是針對有膿毒症的患者,痰熱清注射液的功能是清熱化痰,針對高熱的患者等等。這些針對適應症的中藥注射劑,其作用值得肯定」。

黃東暉透露,截至目前,廣東省中醫院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接管的病區累計收治129人,其中在院34人,出院70人,轉出至緩衝區19人。

中醫藥的有效率得到數據支撐

在黃東暉看來,在重大傳染性疾病面前,中西醫需要攜手一起戰鬥,不分彼此。在診治的過程中,需要現代醫學進行檢測、觀察、甄別,判斷病情。

散落各地的患者,不是單一的中醫或者西醫治療。針對重症、危重症患者,中西醫並重,誰有能力誰上,誰能救命誰上。黃東暉表示:「針對呼吸衰竭的患者要上呼吸機。常規的西醫治療並不停用,減少患者向危重症的方向發展。我們在西醫的治療基礎上使用中藥,兩者共同發揮作用,讓患者快速康復。」

中醫在新冠肺炎治療中的效果有沒有核心評價指標?這是外界討論的一大熱點。

此前,中央指導組專家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牽頭在武漢火線立項,對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首批52例患者進行臨床對照研究,其中中西醫結合治療組34例,單純西藥治療組18例。據階段性數據分析結果表明,中西醫結合組與西藥組相比,臨床症狀消失時間縮短2天,體溫恢復正常時間縮短1.7天,平均住院天數縮短2.2天,CT影像好轉率提高22%,臨床治癒率提高33%。

這一數據讓黃東暉感到很興奮,「中醫的有效性得到了數據的支撐,但未來仍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在這次疫情中,中醫藥得到了政策的廣泛支持和臨床的大量應用,其是否會對中醫藥未來的發展產生影響?

對此,黃東暉介紹:「西藥,例如抗生素、激素等,可適用於一百個人、一千個人。但是中藥講究一人一方,藥量的加減,可能就是另外一個藥方。這也正是中醫藥的精華所在,就是精準治療,個體化的治療。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也將提升國人對中醫藥的認識。對於以後中醫藥參與救治公共衛生事件,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經歷此次疫情,國家會加強對公共衛生系統的建設,肯定也會促進中醫藥的發展。不過中醫藥的參與力度有多強,這一點不確定。」黃東暉表示。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近日印發《關於表彰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黃東暉被授予「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相關焦點

  • 疫情下的一線中醫聲音:中醫藥不是慢郎中
    中醫藥如何發揮重要作用?中醫藥的使用率如何?這次新冠肺炎對中醫藥的影響是什麼?  帶著這些問題,《證券日報》記者採訪到駐紮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廣東省中醫院援助湖北醫療隊隊長黃東暉主任。據記者了解,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收治的主要是重症、危重症患者,這裡的中醫藥使用情況更值得關注。
  • 中醫臨床專家彭堅:中醫不是「慢郎中」
    知名中醫臨床專家、醫史文化學者、湖南中醫藥大學教授彭堅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再度證明了中醫藥從來都不是「慢郎中」,一部中國醫學史,就是一部古代中醫與急性病尤其是急性流行性傳染病做鬥爭的歷史,急性病的治療從來就是中醫擅長的領域。中醫不僅可以通過辨證論治和方證對應的方法治療各種已知未知的流行性傳染病,對危急重症的療效也很卓越。
  • 國醫大師周仲瑛談中醫不是慢郎中,抗擊疫病大有可為
    光明訪名家【國醫大師周仲瑛談中醫不是慢郎中,抗擊疫病大有可為】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93歲高齡的首屆國醫大師、南京中醫藥大學原校長周仲瑛對身邊學生說:「中醫人又將迎來一次大考!」
  • 劉文華院長聊:中醫到底是不是慢郎中
    很多人都認為,中醫擅長治療慢性病,其特點是用藥時間長,見效慢,所以又有很多人稱中醫為慢郎中!那麼,中醫到底不是不慢郎中呢?     劉文華院長榮獲「世界傳統醫學傑出貢獻獎」  我們可以回頭看看中醫中藥的發展史,就會發現,每一個重要的節點都與中醫藥治療危急重症密切相關。
  • 「慢郎中」看急病,也靈
    「在很多人眼裡,中醫給人的感覺是『慢郎中』,要講求整體,所以一有急診,多數人會立即找西醫。」李醫生說,其實「慢郎中」也能看急診,有可能效果更好。  膽結石痛得打滾  4根銀針鎮痛  患膽結石的張先生,疾病發作,痛到打滾。朋友趕緊開車送他去了省中山醫院(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掛急診。
  • 中醫不是慢郎中系列(一)
    如今,隨著人們對生命科學的了解和對中、西醫認知水平的提高,以及央視大型電視劇《老中醫》的熱播普及,更多的人們認識了中醫學的科學性和先進性,認識到了中醫學的特點和優勢。然並沒,就是這樣也仍有不少人認為中醫是慢郎中,只適合治療慢性病及功能性疾病,不適合治療危急重症。
  • 援鄂隊員顏芳:中醫不是「慢郎中」,可以發揮得更好
    「中醫不是慢郎中,注重調動人體正氣」「中醫一開始就要介入,別到最後不行了才看。」1月2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就發出了呼籲中醫藥早介入的強烈信號。「我以前不相信中醫,但我昨天喝了中藥後,沒想到有驚人的效果!」
  • 韓學傑: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說中醫不是慢郎中,有效避免境外輸入新...
    此次戰疫中,中醫藥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東城中醫醫院中醫內科特聘專家韓學傑主任醫師對此次疫情從中醫藥角度融會貫通總結了許多實用的經驗,在韓主任結束周三上午和周六上午門診後,我們有幸請到她與大家分享。韓學傑,主任醫師,研究員,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中醫藥標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 「慢郎中」是誤解,「治療急危重症是中醫的優勢」
    據3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消息,截至當天,在全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醫藥,佔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醫藥,佔90.6%。中華中醫藥學會急診分會主任委員、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表示,在這兩個月的過程中,用中西醫結合救治的辦法降低病死率的經驗,已逐漸形成。再一次,中醫打破了「慢郎中」這個傳統印象。
  • 中醫=慢郎中?中醫治膿毒症就有新辦法、新思路
    這一高水平研究成果,也揭示了傳承千年的中醫並不就是慢郎中,應對急危重症時,同樣有辦法。應對急性心梗在這裡門診——血管開通僅需47.5分鐘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更多人認識到中醫藥的魅力。在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工作期間,郭力恆曾使用中醫藥為無症狀感染者進行治療。他說,在他經手的病人中,90%的病人最終沒有出現症狀,陽性率更低。據悉,廣東省中醫院重症醫學科是國家區域診療中心近年來通過國家區域診療中心,在人才梯隊培養、研究能力均得到長足的發展。
  • 「急驚風」與「慢郎中」的愛戀
    ,使得夫妻倆總是凹凸配,急驚風遇上慢郎中,家裡天天上演一快一慢的戲碼。  我家就是這樣,媽媽說話快走路快,這一分鐘想到的,雷厲風行下一分鐘就要做完,事事緊張講求速度,什麼快刀斬亂麻,約好時間每次都早到,生病時希望藥品立即見效,心裡著急行動加快,最常聽到她著急地喊著:「快點,快點,來不及了。」只見我爸爸慢條斯理逐字逐句用很慢的速度吐出三個字:「急....什....麼....?」
  • 中醫「慢郎中」成戰「疫」急先鋒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宋莉萍、王軍飛  案例聚焦  中醫特色療法走進雷神山  患者從「試試看」到「很依賴」  疫情暴發後,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省衛生健康委派遣,廣東中醫系統先後有377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
  • 聽中醫名家講:中醫可不是慢郎中,中醫急診需駛入發展的快車道
    目前的實際情況,中醫急診歷史悠久,經驗豐富,在中醫學的發展中有著重要的理論建樹,但從近代以至新中國建立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由於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中醫急診學科發展受到了嚴重的限制,面臨中醫急診製劑少、人才匱乏、臨床診療規範不完善等問題,其特色與優勢得不到應有的發揮,使急診功能普遍成為中醫醫院的薄弱環節,因此給人們的印象中醫是「慢郎中」。
  • 「嘔吐,腹瀉,盜汗」化療放療副作用不少 「慢郎中」有好辦法
    幾副中藥,可怕的便血給止住了 「從早上到下午一點多,看了四五十號病人,其中有十幾個都是放射性腸炎」。江蘇省腫瘤醫院中醫科李偉兵主任告訴記者。輾轉到江蘇省腫瘤醫院中醫科的時候,林先生幾乎已經喪失了信心。李偉兵主任為他調整了用藥的思路,開了七副中藥,還沒吃完,便血就減輕了。「不少人覺得放療是熱毒,造成的也是熱證,因此治療思路是清熱解毒,但臨床效果不好。」
  • 治病還需「慢郎中」
    10月30日,人民論壇發表「法治助力『治理現代化』」文章,文中提及一些領導幹部仍然痴迷於人治,因為在他們看來,法律程序限制太多,許多「急病」等不得慢郎中,不如人治那樣靈活應變、及時有效。  部分幹部所認為許多「急病」等不得慢郎中。殊不知,「有治法而後有治人」,法治所體現的程序正義,對於領導幹部而言,是約束更是保護,是限制更是捍衛。
  • 與死神賽跑,中醫不當「慢郎中」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王志勇說,這個處方與幾位院士、國醫大師對核心病機的研判一致,源於經典又頗有創新,深入研判了疾病發展和轉歸、統籌考慮了速效救治與防復發風險,高度關注了對心臟、肝臟、脾胃和腎臟的協同保護。與死神賽跑,中醫不當「慢郎中」大疫當前,第一時間救治患者是當務之急。
  • 【信中醫 認中醫 用中醫】雙「腿」走路,中醫不是「慢郎中」
    【信中醫 認中醫 用中醫】雙「腿」走路,中醫不是「慢郎中」 2020-11-11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急驚風偏遇慢郎中
    「忙什麼」「慢些」和D在一起B習慣了這樣說話。D的性子急,脾氣臭,嘴巴快,手腳快。「什麼?再說一遍,說慢些」好多時候D「叭叭叭」機關槍似的說完了,B又問,D最草雞的就是B又是這樣慢騰騰,遇什麼事都不慌不忙不緊不慢不溫不火。這對夫妻結婚近四十年,快慢之爭的戰火就蔓延了近四十年,真應了那句「急驚風偏遇慢郎中」。
  • 中醫不是慢郎中 中醫針灸急救療法
    規劃財務司 政策法規與監督司 醫政司 科技司 國際合作司 機關黨委 各地中醫藥管理部門
  • 看新聞視頻學成語:「急驚風碰見慢郎中」
    急驚風碰見慢郎中: 患急病遇到了慢性子的醫生。比喻緩慢的行動趕不上緊急的需要。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三:「此時富家子正是:急驚風撞著了慢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