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子天生就有打野的習性,無論是多好的鴿子,如果管理不當都會去打野。曾有一位摯友這樣跟我說,他的鴿子從不打野,說鴿子打野和鴿子有直接關係,破鴿子都打野,好鴿子則不同。我的鴿子天天散養,沒有一個去打野的。當時我的心情低落,也沒有太多地和他爭辯此事,直至前幾日見面,他才跟我說,也許是我錯了。我問他是什麼意思,他又和我提及此事,這時我才堅信,鴿子打野確實是天性,因為他的鴿子打野已經丟了好幾羽。我在替他感到難過的同時,也毫不留情地批評了他,因為當初我的鴿子打野丟失的時候,他也曾經這樣批評過我,呵呵,我發現我的報復心還挺重。
A.鴿子為什麼打野呢?
1.缺乏礦物質或營養不良所引起。
2.與附近其它鴿群有關,鴿子有合群的喜好,俗話說得好,好車怕橫壟,好人怕壞種,鴿子也怕壞鴿群。
3.散養成鴿育雛期管理不到位,食物與保健砂供應不足。
4.家飛時間不合理,賽鴿或幼鴿體力不支被迫落地。
5.天生懶惰型,遺傳性敗家表現。
B.鴿子打野有什麼表現?
1.定時家飛的賽鴿,觀察早晚出籠時的表現,如出籠緩慢,不成群,個別鴿子不愛出棚,而其它賽鴿則迅速飛出視線。棚內鴿子懶惰飛出,翅膀大張大落,慢慢飛遠,時間一般在20-50分鐘左右。發現少數鴿子歸巢,有時是大群鴿子歸返,但多與陌生鴿合群而成,落棚時不急不躁,精神飽滿,沒有進棚和進食慾望。如遇雨天,腳趾則沾滿泥土或異常乾淨。
2.散養賽鴿,有些鴿友因為工作的原因,沒有時間進行家飛,所以早上上班前將鴿棚打開,全天自由活動,晚上下班後再將鴿棚關閉。細心的鴿友可能會發現,鴿子天生膽小,對陌生的地方都會非常地謹慎,包括鴿棚附近的環境也要慢慢適應,適應的範圍也會越來越廣,從鴿棚到院落,從院落到房頂,從房頂到門外。如果鴿子能溜達到門外以後,那麼就離打野的地點就不太遠了,所以散養的賽鴿打野的概率會非常高,如果是農村或城市郊區的鴿友,會經常遇到這樣的困擾。
C.常用的一些方法。
1.飢餓法,不給賽鴿糧食,空腹家飛。(越餓越打野)
2.歸巢擠嗉囊法,歸巢以後注射大量清水,擠出嗉囊內所吃食物,分析所缺營養(太專業不好掌握)
3.淘汰法,基本鴿子全部出售。(此法過於偏激,容易誤傷)
4.幹擾法,在賽鴿腿或翅膀上綁上幹擾物,紅繩或鴿哨等(雖有效果,治標不治本)
5.驅趕法,賽鴿打野人去驅趕。(此法太累,而且容易氣出心臟病)
D.打野的危害。
1.賽鴿極易丟失,被不法分子捕獲。
2.嚴重影響家飛,賽鴿運動強度大大減退。
3.農作物噴灑農藥對哺乳期成鴿與幼鴿造成死亡後果。
E.如何控制鴿子打野?
1.增加飼料的種類,保健砂與礦物質及青綠飼料的及時供應。
2.及時淘汰(害群之馬),及早挑出天生懶惰或帶病家飛的鴿子。
3.觀察賽鴿的健康狀態。
4.適時掌握賽鴿的家飛時間,賽鴿家飛應由短到長慢慢過渡,最長時間建議不要超過2個小時。
5.避免與附近打野鴿群相遇,避開打野時間,此法適用於鴿群中有打野前科者。註:打野時間高峰段為早5:30-8:30左右,晚15:30-17:30左右,此時間段為現在日出時間,為避免槍手亂噴特注。
6.嚴格控制賽鴿早晨開籠與進籠時間,如換羽期可隔3-5天在外自由活動1天。
7.如發現賽鴿已經有打野行為,應連續將賽鴿關棚5-7天,然後進行試探性家飛,家飛時間在日落之前,不可過早,按現在7月份時間應在下午18點以後。家飛前餵少量糧食,自由起落,不可強制,落棚即喂,連續一個星期,恢復正常2次家飛,但不可鬆懈。家飛前必須投餵少量糧食,不可空腹,並及時發現害群之馬,立即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