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闢邪玉器 —— 司南佩 !

2021-03-02 古玉蟲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漢代流行的闢邪類佩飾除剛卯和嚴卯外,還有司南和翁仲,這幾種佩飾號稱「闢邪三寶」。

  司南原是古代指南工具,因司南之杓是以磁石仿北鬥星而磨製成的匙狀磁體,俗稱指南勺。把指南勺的造型琢在玉器上,寓意不迷失方向,漢人認為有闢邪、正身、正己的功能,能助人端正品行,所以在漢代頗為流行。司南器形為兩個「勝」形長方體,中間有柱相連,上部琢一似司南勺狀物,故名司南佩,又名「勝形佩」。

漢代司南佩

安徽亳州博物館藏

揚齊宣的《晉書音義序》記載:「由是博考諸傳,綜覽群言,研核異同,撰成《音義》,亦足以暢先皇旨趣,為學者司南」。引申為廣聞博學。

漢代司南佩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以司南卜筮之風尤以新莽時期最盛,赴任之官挾木式以治,身後以木式擇塋,以司南定乾坤。

東漢玉司南佩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東漢玉司南佩

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館藏

漢代司南佩

江蘇邗江縣甘泉山東漢墓出土

《漢書·王莽》記載:「赴任之官挾栻(佔卜器具,狀如羅盤,後稱星盤)以治,身後以栻擇塋,以司南定乾坤。」

漢代玉司南佩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江蘇徐州市土山1號東漢墓出土



東晉名臣高崧夫婦墓的玉質「司南佩」

【366年】東晉名臣高崧夫婦墓的玉質「司南佩」 琥珀版

《山海經·南山經》關於琥珀:「招搖之山,臨於西海之上,麗之水出焉,西流注於海,其中多育沛,佩之無瘕疾」。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甘泉雙山2號墓(東漢廣陵王劉荊墓)出土琥珀「思南」

貴州出的一件漢代琥珀司南佩

「琥珀」「虎魄」「虎死,精魄入地化為石」 可闢邪

打光之下的琥珀


用玉製作的司南佩

本身就非常少見

用比玉還稀缺的琥珀去製作

就更加珍貴難得了

古玉蟲

致力於古玉收藏研究

相逢何必曾相識

相關焦點

  • 漢代闢邪三寶——剛卯、翁仲、司南佩
    玉剛卯、玉翁仲、玉司南作為為漢代人們用來闢邪厭勝的流行飾品,統稱為闢邪三寶。玉剛卯:一般為一對,形制相同。
  • 古玉界:玩高古玉不論個頭大小—漢代闢邪三寶
    玉剛卯、玉翁仲、玉司南作為為漢代人們用來闢邪厭勝的流行飾品,統稱為闢邪三寶。
  • 中國古玉巔峰時期-漢代玉器
    漢代時期,是我國古玉的巔峰時期。漢代玉器不僅繼承戰國時期的玉器傳統,更加大力發展,創造了如漢八刀等精湛的技藝。漢代玉器有如王者之玉,氣勢磅砣,非常霸氣。漢代玉器的紋飾、玉禮器、玉佩飾、喪葬玉等方面都頗有藝術特色,紫色百合香為您詳細介紹如何識別漢代玉器的紋飾、重要的禮器、佩飾和典型的喪葬用玉,使您對漢代玉器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 漢代玉器特色:我為修仙狂
    從生到死,漢朝王公貴族對成仙的痴迷已經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玉器的設計和使用上,對於成仙的強烈願望展現得淋漓盡致。受到這樣思潮的影響,漢代玉器禮儀性質開始弱化,裝飾性增強,且更加華麗多樣。漢代「益壽」谷紋玉璧漢代龍紋玉璧漢代還在玉璧上雕刻祈福的文字,例如益壽、長樂、宜子孫、長生等文字,象徵陰陽調和,美滿幸福。
  • 在抖音上被吹爆的闢邪吸金神器,其實狗屁不是,別上當!
    傳統闢邪聚財有三寶玉剛卯與玉嚴卯最早出現在西漢晚期,是古代人們掛在革帶上用作闢邪的飾物,流行於漢代,自皇帝、諸侯王至士人莫不佩戴。依等級用玉、犀、象牙、金或桃木等材料製成。形狀為小方柱體,柱中有孔,上下貫通,可穿繩。
  • 收藏說玉:玉闢邪
    關於闢邪的形態,說法不一,大多認為它是一種似獅、獨角或雙角,身有翅的獸,這與今所見六朝墓前石雕闢邪之形是一致的。闢邪,是想像中的神話動物,顧名思義,是人們希望藉助它的法力,來避除邪惡。流行於漢代的闢邪,多為帶翼的四足獸,其造形可能傳自西亞。常以巨石雕刻,立於陵墓前。也用美玉琢成,作為極高貴的陳設器。
  • 「蘇」南京仙鶴觀6號墓出土玉器資料圖賞
    個人比較喜歡其中M6出土的一套玉具劍,當時在朝天宮也拍了細節照片,所以今天先將6號墓出土玉器文物的圖片和大家分享。(另M2出土玉器15件。有豬、帶鉤、心形佩、珩、璜、珠、司南佩等)仙鶴觀6號墓墓室內發現兩具木棺遺痕,骨殖則不存。棺內前部出土隨葬品銅硯、漆盤、蠟板、鎏金銅硯滴、銅弩機。
  • 身上帶什麼東西能闢邪 闢邪厲害的物品
    狗牙  自古以來,就有黑狗血闢邪的說法,其實狗牙也有闢邪的作用,狗牙具有威懾煞氣的作用,所以也能闢邪,不過狗牙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煞氣。如果想要闢邪,也可以選擇狗牙製作的飾品。  硃砂  硃砂在古代是經常用到的東西之一,不僅能寫字,還能闢邪。硃砂在中藥店裡就能買到,價錢也不貴。
  • 中國古代玉器的發展史,值得收藏
    從良渚、紅山古玉多出自大中型墓葬分析,新石器時代玉器除祭天祀地,陪葬殮屍等幾種用途外,還有闢邪,象徵著權力、財富、貴賤等。中國玉器一開始,就帶有諸多神秘的色彩。先秦時代夏代玉器的風格,應是良渚文化、龍山文化、紅山文化玉器向殷商玉器的過渡形態,這可從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玉器窺其一斑。二里頭出土的七孔玉刀,造型源出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多孔石刀,而刻紋又帶有商代玉器雙線勾勒的濫觴,應是夏代玉器。商代文明不僅以莊重的青銅器聞名,也以眾多的玉器著稱。
  • 動物題材玉器高清圖集錦
    戰國 玉交龍 戰國、漢代玉雕動物佩飾題材廣泛,不僅有常見的動物形象,還出現了闢邪、天祿等神獸。 魏晉動物玉佩仍以闢邪、天祿等神獸為主,但其工藝水平遠不及漢代。
  • 魏晉南北朝玉器:舊傳統中的新天地
    總而言之,在這一時期,玉器工藝比兩漢顯得蕭條,傳世或出土玉器也寥若晨星,做工也顯得簡略樸素,精工者極少。表明古代玉器史已由高度發達的、處於巔峰地 位的兩漢玉器工藝,漸漸向它的低谷滑落。同時又出現了向新功能、新領域轉化的萌芽。
  • 一文讀懂:中國古代玉器的發展史(值得收藏)
    傳說中的夏代,是中國第一個階級社會。漢代玉器繼承戰國玉雕的精華,繼續有所發展,並奠定了中國玉文化的基本格局。漢代玉器可分為禮玉、葬玉、飾玉、陳設玉四大類,最能體現漢代玉器特色和雕琢工藝水平的,是葬玉和陳設玉。
  • 不瞞你說:身上帶什麼東西能闢邪 ! 闢邪厲害的物品 !
    身上帶什麼東西能闢邪 闢邪厲害的物品  身上帶什麼東西能闢邪?
  • 漢代神獸︱鎮墓的天祿、闢邪如何演變成宅門前的石獅子?
    本文主要介紹一類獅形獸,即「天祿」「闢邪」。乍一說起這兩個名字,也許會有些陌生,不過提到「貔貅」或者門前石獅,會覺得熟悉。有說法認為貔貅、石獅皆由天祿、闢邪發展而來。這種說法可信嗎?何為天祿、闢邪?天祿、闢邪神獸創造於漢代。
  • 漢代美玉賞析,大飽眼福!
    秦代雖有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觀的兵馬俑但出土玉器寥寥可數,秦玉藝術面貌有賴考古新發現。漢代玉器繼承三代玉雕之精華,建構了中國玉文化的基本格局。
  • 【天工】大漢玉器:凝神聚氣 賁張恢宏的視覺映象
    靈璧石雕《祥龍觀音》   漢時的國象,一定是煌煌大氣的   觀徐州博物館的「天工漢玉」:禮天的璧,尚勇的韘,清高的蟬;除祟的闢邪,剛勁的螭龍;還有洗鍊的翁仲,輕曼的舞人,其漢時特有的神韻、張力、渾宏,在玉器中揮灑得淋漓盡致,一如兩千年前神武的大漢巨龍抖落的片片鱗甲
  • 帶著濃濃胡味的大唐玉器!
    周代玉器以禮儀玉器為主,不能隨便玩甕。漢代喪葬、闢邪玉主宰世界,把玩受到限制。唐代以前玉器裝飾有的也相當精美,但神味太濃,禮性太足。然而,唐代則擺脫此,有顯著的變化,主要表現在玉料的精美化,工用的文玩上,裝飾鑑賞化。
  • 漢風古韻——漢代古玉
    新石器時代玉器·商周玉器·春秋戰國玉器以及漢代玉器是我國古代玉器發展的不同階段,而漢代玉器是對於前幾個階段的一個總結,是古代玉器體系發展的最高階段。漢代體系四個重要組成——禮器·玉佩·喪葬和實用玉器在漢代都有極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