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濃濃胡味的大唐玉器!

2021-02-19 玉器鑑定專家

周代玉器以禮儀玉器為主,不能隨便玩甕。漢代喪葬、闢邪玉主宰世界,把玩受到限制。唐代以前玉器裝飾有的也相當精美,但神味太濃,禮性太足。然而,唐代則擺脫此,有顯著的變化,主要表現在玉料的精美化,工用的文玩上,裝飾鑑賞化。唐代玉料以和闐青白玉為主,其它玉料少見。除此之外,大量的雜瑪瑙、透明水晶等,多數不見於國內礦藏,可能從西域輸入。功用文玩化,是說唐代玉器比起周漢玉器更親切可愛,更具玩賞性。

導致唐代玉器從上古風格向中古時期轉變,並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原因為何?2.朝廷對玉器需求日益增長的依賴程度,促進了唐代朝庭玉器的發展。3. 唐代文化藝術的繁榮,是唐代玉器得以生存發展的土壤和環境。a.唐代玉器在這種濃厚的文化氛圍中,與其它藝術門類相比,雖是一個小小的藝術門類,但同樣得到了發展,並且受其它藝術門類的影響。b.唐代絲綢之路陶瓷之路的再度鑿通和繁榮不僅確保隋唐五代玉料的輸入而且使唐代玉器染上了異域文化的情調。唐代朝廷玉器有祭祀及禮儀兩大系列,前者主要是封禪用玉冊,帝王蓋棺論定的玉哀冊;後者有玉帶板,玉步搖等。

1.其玉器造型與用途趨於統一,功能明顯,這與早期玉器造型與用途有時相脫離,一器多用明顯不同。2.唐代玉器舊的禮儀玉退出舞臺,出現新的禮儀玉,喪葬玉幾乎絕跡,佛教玉器、實用玉器皿、擺飾玉大行其道。唐五代的禮儀玉,已不用周代的琮、璧等「元器」 ,目前所知只有禪地玉冊與哀冊兩種。禪地玉冊,呈簡牘狀,多五簡為一排,以銀絲連貫,冊文作隸書。玉哀冊是帝王下葬時的最後一篇悼文,是稱頌帝王功績的文辭。玉哀冊呈扁平片狀,但均較寬長,表面磨平,正面刻楷書文字,字內填金,背後順序編號。唐代佛教玉器主要有玉佛和玉飛天兩種。玉飛天在傳世玉中較多,多作女性形象,其形體可與敦煌壁畫飛天相媲美。唐代宮廷用玉實際都是裝飾玉,不過這種高貴的裝飾玉不流行於民間,而在宮廷使用,所以我們歸入宮廷玉器類,主要有玉帶板和玉首飾兩大類。器皿玉器始見於商代,由於社會及技術方面的原因,直到唐代才有長足發展。唐代的擺飾玉器,實際多半是肖生玉器,形象多為動物形象,其用途則為擺飾用。唐代擺飾玉以人物、動物居多,既有中原人、中原物,更有西域人、西域物。

1.隋唐玉器在裝飾材料上,金玉並用,色澤互補,金相玉質,形成隋唐玉器絢麗多彩的面貌。在玉器上出現黃金飾件,始見於戰國至漢代,當時的黃金飾件主要起垂勾之用,如金鍊串玉佩金玉帶鉤等。隋唐用黃金飾玉,雖亦起特殊的功能作用,但主要起裝飾之用。2.唐代玉器在裝飾圖案紋樣上,廣泛採用花卉紋,這要比繪畫先行一步,因為繪畫史上花鳥科的形成要在元代以後。花卉圖案非常完整,花蕾、花葉、花莖一應俱全。唐代玉器裝飾樣的花卉形,有造型與裝飾兩種形式。與花卉紋同時流行的還有如意雲紋,常飾於人體、花、鳥旁3.唐代玉器在裝飾手法上,主要採用細密陰線與網狀細陰線,表現圖案的方法。唐以前的玉器裝飾,主要通過線條來展示紋樣,表達藝術主題。1.衣紋、髮絲、花葉、羽翎均用平行細陰線。花蕾、動物鱗衣,均用網狀細陰線繪就。2.所有線紋均用鉈琢出,落腳深,中間粗直,收筆細尖,線紋走向非常明顯。常見的人紋、花紋圖像外緣,都有一條粗弦紋邊框,框內地子內凹,在內凹的地子上用浮突及陰線描繪的手法,琢出人紋、花紋、禽鳥紋等圖案。唐代裝飾藝術品有飛禽、走獸、人物等,屬佩飾掛件,立體雕刻,體形較小。在雕鑿中形象不同,表現手法也不同,在雕刻中抓大型,抓主要部位,對細部精雕細鑿,動物與人物的刻畫是在正確軀體結構比例的基礎上,採用誇張手法。玉雕動物題材廣泛,有羊、鹿、犬、獵、馬、駱駝等,性格溫馴、忠厚,吃苦耐勞,而獅子、虎、怪獸兇猛剛勁,神威有力,氣勢博大。花草、流雲等寓意吉祥。唐代社會開放,長安的外國使官、學者、僧侶、商賈與工匠雲集,人物形象、題材不同於以前,橫掃神秘文化,同時由宮廷邁向社會各階層。西安地區發現的唐代陵墓、窖藏文物與壁畫多皇室家族、重臣、戰將之物,為他們服務。五光十色的世俗題材增加,玉雕器上的雕刻紋樣也是很好的例證,如成對鴛鴦、雙喜牡丹、龍鳳起舞、飛天侍女、顆顆石榴、各種舞蹈奏樂等等,具有濃烈的世俗人情味,是雕鑿藝術與內容交織在一起的現實美。當時婦女能騎馬狩獵,能著男裝上街觀燈,佩帶各式各樣玉器。直觀所見的唐代繪畫與陶俑中的婦女是豐碩盛裝,高髻美發,輕紗薄羅,彩色柔麗,露肩裸臂,「遊春」、「出行」、「嬉耍」、「攬鏡」,悠閒安然,她們頭上戴的,身上佩的各種玉飾是現實生活的真實反映,是唐代藝術構成部分,但又與以後的宋代出現大量復古玉禮器與仿古玉器不同。

唐代玉器特徵呈現一種新的藝術風格,它是在傳統的基礎上發展的。漢代以來那種程式化、圖案化紋樣,那種古拙遺風均消失了,趨向寫實的方向,是一種飽滿、健康、蓬勃向上的時代風貌,宗教用玉、禮儀用玉大大減少,谷紋、蒲紋、變形雲紋、螭紋等基本不見。唐玉紋飾有捲雲紋、卷草紋、連珠紋等,動物紋有龍、鳳、牛、馬、鹿、雁、孔雀、鶴等,有的飛鳥成雙成對,植物紋有牡丹、石榴、蓮花等,都是來自現實生活。由於與國外文化的交往,吸收外來文化,出現外來的造型與紋飾,促使玉器的發展呈現一個新局面。在品種方面,實用器增多,羽觴、長杯、牛頭杯、缽、單柄杯、碗等,實用飾品玉梳子、玉梳背、粉盒等,飾件玉帶板、玉釵頭鑲件、玉鐲、玉獸、玉鳥等,還有玉冊(上海博物館、陝西省博物館均有收藏)。在雕刻技藝上吸收當時的雕塑與繪畫手法,使用傳統的鏟地、鏤雕與圓雕,大量使用陰刻細線,用陰刻表現細部與繪畫線描一樣。唐代玉雕刻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用繁密的細線與短陰線表現裝飾衣紋、陰陽凹凸面等等。例如白玉胡人舞蹈絝尾,首先是按照人物舞蹈形體「鏟」周圍的地,由外向裡成斜面,具有浮雕感,突出人物,細部都用陰線刻劃,綢帶用長陰線,表示飄動的輕薄的質感,身體各部位的平行短陰線表示向背陰陽面,長袍下的較長的細陰線可以看出與地圓毯上的短陰線是起裝飾作用,從而可以看出陰線的巧妙應用。西安市考古所藏白玉鴛鴦頭花飾中的鴛鴦扇起的翅膀,用繁密的細陰線表示羽毛,花葉同樣用短陰線刻劃,質感強,生動活潑。

唐代玉器時代特徵明顯。以龍紋為例,白玉線雕龍紋璧(上博物館藏、陝西省博物館藏料龍璧),龍頭長雙角,張口露牙,嘴角長大(超過眼角),頸後有須,下唇留須,龍身滿飾方格形鱗紋,背生火焰狀鰭,四肢作騰飛狀。鳥紋,短翅,多呈展翅形,翅端向頭部扇起,排列整齊陰線表示羽毛,豐滿健壯,活潑和諧,生活氣息濃鬱,與金銀器、瓷器、銅器等鳥紋一致。人物形象也是多樣的,有西域人,善歌善舞、吹拉彈奏各種樂器,場面歡快;還有騎象人等,構圖新穎,刀法嫻熟。總之雕刻工藝精巧,注重整體造型的準確,又在細部刻劃上下功夫,大中顯精神,細中見靈氣,具有豐滿健壯,雍容大度,浪漫豪放的時代氣息。

隨著唐朝社會風氣的開放,對外貿易比較頻繁,外國使臣、僧侶、工匠集聚於長安,因此,唐朝玉器的世俗題材大大增加,比如:雙喜牡丹、飛天侍女等等,都有濃烈的世俗味。

在鑑定唐代玉器中,首先要看藝術風格,也就是造型、紋飾與「刀法」,琢磨細緻,質感強烈。還要經常看實物,特別是標準器。有的仿品僅僅是形似,而沒有唐代風格特徵。或者忽略細小部位,看起來有點呆滯。有的細看短陰線是一頭略粗,另一端略細,若掉以輕心就要上大當。其次作舊,制假包漿或制殘,也要細心觀察。有人只注意看包漿,把「包漿」放在首位,這就要上當。一般經驗是在鑑定中要分主次,主要看特徵,以此斷定真偽。

更多相關閱讀:
唐代玉器風格還是很鮮明的 !
最香不過唐代玉
看多了現代的鏡子,不如看看唐代的?
唐代的臂釧與指環
唐代古玉(精品館藏)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繫玉器鑑定專家刪除!

長按二維碼識別,更多精彩

  服務與合作  

藏品送拍、鑑定、廣告合作請聯繫 181 1733 7318 微信號 guwanyuanduwang

參加 《元素·藝拍》 請聯繫 134 8263 0593 微信號  elements-arts

 歡迎廣大藏友到公司本部觀看預展和常設展覽 

相關焦點

  • 唐代胡人是什麼形象?胡人對唐朝產生了什麼影響?且聽楊瑾解讀
    7月25日下午,陝西師範大學楊瑾教授作客長沙博物館湘城講壇,進行了題為《胡人遙集,胡音成章——唐代的胡人形象概覽》的講座,為聽眾解讀了唐代胡人形象及其對唐朝產生的影響。從5月18日起,「粟特人在大唐」特展在長沙博物館展出,至今已兩個多月,竟有不少觀眾反映以前沒聽說過粟特人。但是說起「胡人」,大家倒是不陌生。
  • 【玉潤珠圓】--白玉舞胡人
    武侯祠美術館即將迎來一場別開生面的器物展覽--「玉潤珠圓」玉器及珠飾展已定於2014年11月18日在此開幕。
  • 含著眼淚回憶的家鄉菜-姊弟眷村菜館,保留濃濃眷村味!
    張琍敏,嬌嗲的歌聲,倒轉了時空,重現光陰的故事,帶著客人回到了眷村的童年歲月。一碗簡單的炸醬麵,一碟豐盛的滷味,一盤充滿媽媽愛心的金元寶,交織成童年的味覺記憶!約一個小時慢火熬煮, 一起鍋香味四溢,叫眷村的遊子,怎麼能不想起這家鄉味。
  • 濃濃高新「煙火味」!瑤湖裡,給你不一樣的夏夜生活~
    濃濃高新「煙火味」!高新區也將以此次瑤湖裡觀光夜市開街為契機,繼續深挖、宣傳、推廣夜市文化,努力把高新區夜間經濟做出特色、做出精品、做出品牌,讓高新區夜市的「煙火味」越來越濃,「文化味」越來越足,也讓全市居民能夠在炎炎夏日體驗到不一樣的夏夜生活。
  • 西周玉器與商代玉器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
    早期的玉器很多都是禮器,寄託著當時人的信仰,溝通天地,也是身份的象徵,文化內涵很豐富。一件古玉價值的高低,是從歷史價值、藝術價值、材質科學價值等等方面來衡量的。下三個圖片都是商代玉跪人。收藏在博物館裡。西周玉器與商代玉器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收藏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
  • 玩古玉的通病,愛聽故事:宋高宗隨身玉器歷經十年失而復得!
    清河坊玉器店鋪主人和提籃人被封為「校尉」,封廚娘為「孺人」,而張俊也獲得了重賞(鋪家及提籃人補校尉,廚娘封孺人,循王賞賜甚厚)。宋代白玉魚蓮紋巾環宋代是玉器發展史上的重要節點,從宋代開始,玉器進入了民間,不再是統治階級貴族的專屬,真正意義上成為了商品並參與流通,這標誌著中國玉器從此正式進入了「民玉」時代。
  • 黑皮玉器風雲錄-16黑皮玉器的真真假假
    聽聽兩方面的意見,才能對我們認識黑皮玉器有辯證的思考。紅山文化有沒有黑皮玉器?黑皮玉器是紅山文化的嗎?黑皮玉器表面的黑色是我們習慣上所說的「黑色沁」嗎?黑皮玉器的真實年代究竟離我們有多遠?在關於古玉的習慣思維下,我們很可能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圖16-1黑皮玉器)。
  • 南京高校開啟「新春遊園會」 洋溢濃濃年味迎新年
    泱波 攝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夜晚的校園洋溢著濃濃年味。 泱波 攝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川劇變臉吸引同學們的目光。 泱波 攝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同學們表演皮影戲。 泱波 攝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魔盒」吸引目光。
  • 「吳山廟會年貨節」讓你體驗濃濃年味
    「吳山廟會年貨節」讓你體驗濃濃年味
  • 新年這麼過 《熹妃傳》手遊年味濃濃
    雖說紅包是一年比一年鼓,但年味卻是一年比一年淡了……恩?誰說的?這麼覺得的你肯定是沒有來《熹妃傳》手遊中感受一下過年的氛圍。還有短短兩天就到大年夜了,來來來,讓《熹妃傳》告訴你,宮廷中的新年應該這麼過!
  • 消費扶貧 讓昔陽金秋豐收「豐」味濃濃
    消費扶貧 讓昔陽金秋豐收「豐」味濃濃 2020-10-14 18: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黑皮玉器風雲錄-25、黑皮玉器,幻想的天地
    、黑皮玉器,幻想的天地陳逸民  陳鶯 黑皮玉器,從它重現天日之時起,就發生了許許多多奇妙的故事,多少人為它奔波?專家把黑皮玉器的製作者說成了通曉中外文化的全才,而黑皮玉器的真假卻還在爭論!假如它是真的,那麼創造這種文化的古人會具有上述專家所描述的智慧嗎?假如它是假的,那麼製作這些贗品的今人會具有上述專家所描述的學識嗎?這樣的專家是不是對上述文化真正做到了瞭然於胸呢?這是一個反對者的幻想。我們拋開這樣的質疑。否則我們永遠不會有新的發現。
  • 盛唐玉器:兼收並蓄豪放灑脫,盡顯雍容大度的時代氣息
    唐、吹簫伎樂紋帶板  周代玉器以禮儀玉器為主,不能隨便玩甕。漢代喪葬、闢邪玉主宰世界,把玩受到限制。唐代以前玉器裝飾有的也相當精美,但神味太濃,禮性太足。  2.朝廷對玉器需求日益增長的依賴程度,促進了唐代朝庭玉器的發展。  3. 唐代文化藝術的繁榮,是唐代玉器得以生存發展的土壤和環境。  a.唐代玉器在這種濃厚的文化氛圍中,與其它藝術門類相比,雖是一個小小的藝術門類,但同樣得到了發展,並且受其它藝術門類的影響。
  • 殷商玉器鑑賞知識
    殷商時期的玉器最具特色和藝術魅力,各種禮儀玉器與玉兵器及各種佩飾類玉器的精緻程度也大大超越了人們的認識。紫色百合香與您一同走進殷商古玉時代,近觀殷商古玉,鑑賞它的獨特之處。一、殷商玉器-知識概述商代中期發現的玉器比較少,一般商代後期的玉器主要發現於殷墟,而殷墟的玉器根據考古專家粗略統計,已經出土了有數千件之多。在這數千件的玉器背後傳遞給世人這樣一種訊息,即商代後期的玉器數量眾多,品種豐富,使用範圍也非常廣泛。
  • 帶著這二字的玉器 ,明知是仿品 ,藏家也都很珍惜!
    陸子岡離家之後,與王小溪、賀四等朋友去了橫塘一家玉器作坊,學手藝謀生。日子一天天過去,陸子岡從玉販那兒看見「高古玉器」,年輕的他自喜撿了一個漏,高價收購,最後打了眼。陸子岡順藤摸瓜,尾隨賣玉人,認識了當時玉界的仿造高手——它山師傅。
  • 《清平樂》剛過,《大唐明月》將襲,娜扎、許魏洲再現大唐風雲
    王凱、江疏影演繹大宋風華之後,古力娜扎、許魏洲出演《大唐明月》,將再現大唐的風雲。《大唐明月》主要講述了唐高宗永徽年間的故事!極具製衣天賦的胡女庫狄琉璃,命運多舛、幾經生死邊緣,聰穎堅毅的她一次次平安度過。恰在此時,她遇到了少年登科、能力不凡、也同樣多年蹉跎不遇的裴行儉。
  • 古力娜扎新劇《大唐明月》預告來襲,搭檔許魏洲上演大唐情緣
    古力娜扎繼《十二譚》《風暴舞》待播劇官宣之外,又有一部《大唐明月》開播在即,今日發布了最新預告,以初心守望「明月」,庫狄琉璃盼與諸相逢!古力娜扎化身極具製衣天賦的胡女,遇上許魏洲飾演的懷才不遇男主,上演一段大唐亂世情緣,而古力娜扎時隔四年再次回歸出演古裝IP大劇讓人期待不已。
  • 宋代玉器用材與玉色
    宋代玉器使用的玉材有著自己的特點,掌握這些特點是研究與鑑別宋代玉器的所在。宋代玉器用料非常崇尚好玉,而這些好玉所指的就是新疆玉。新疆玉材大量進入內地,歷史上出現過很多次,尤其是漢代,對內地玉器的發展起到極大推動力。
  • 天下收藏-春秋戰國玉器
    中國古代玉器中,春秋戰國玉器一直深受廣大藏家們的喜愛。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工藝之精、造型之靈動也是歷代玉器之中的精品。紫色百合香與您暢談天下收藏故事,使您對春秋戰國玉器的特點更加有較為深刻的印象。一、春秋戰國-玉器概述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由於大量和田美玉進入了中原,所以雕琢出的玉器玉質尤為上乘,而且當時玉器數量之多,並且又創新了許多精美的器型,線條運用更加嫻熟流暢,刀工俊秀有力,風格瀟灑自如。雖然春秋戰國時期歷史較為短暫,大約只有五百年左右的時間,但是它給後人卻留下了無數值得深入研究的精品玉器。
  • 山西博物院玉器精品欣賞
    從山西省文物局了解到,山西省目前館藏玉器1300件左右,部分玉器估價約1.4億元。 2001年山西就展開了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文物調查,文物專家對全省30餘家主要博物館、文管所收藏的玉器進行了數據採集,共計採集玉器1251件,其中一級品25件,二級品120件,三級品1070件,估價1億4千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