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娛樂訊(採寫/Ss)中國首部平反冤錯案件的電視劇《因法之名》已於4月14日開播,作為串聯劇情的重要角色之一,演員石天琦在劇中有著精彩的表現。近日,她在接受鳳凰網娛樂專訪時爆料李幼斌常用段子活躍現場氣氛,並坦言自己遇到最難拍的部分是哭戲——「安排太密集,著實力不從心。」
在片中,石天琦飾演的葛晴與李小冉飾演的鄒桐是一對閨蜜,卻是性格完全極端不同的兩個人,在談到與鄒桐是否有感情衝突時,石天琦表示自己在劇中比較感性,而李小冉則比較理性,自己的許多感情觀都需要她來引導,兩個人之間沒有彼此競爭的衝突。
石天琦
鳳凰網娛樂:簡單介紹一下在劇中飾演的角色。
石天琦:我飾演的角色叫葛晴,是李幼斌老師的女兒,從小覺得父親就是我的天,比較依賴他,但是後來親眼目睹過了自己的父親被綁架之後,心裡造成的創傷太大了,從此性格大變,變得比較封閉、敏感,整個人也很偏執,我認為葛晴的悲劇在這時候開始埋下了種子。
鳳凰網娛樂:和李小冉此次飾演閨蜜,據說會有感情衝突?
石天琦:其實沒有激烈的衝突,因為小冉演的角色比較理性,我演的是特別感性的人。再加上我們之間感情是先後的,因為我跟子蒙在一起的時候,鄒桐去學習了,後來她整個人在格局上、眼界上,都寬闊了很多,我的一些感情觀還是由她來引導,因為她覺得我一直是個長不大的孩子,所以沒有我和她彼此競爭的衝突。
鳳凰網娛樂:拍攝之前有沒有為角色做過準備?
石天琦:主要就是心理準備,剛開始我對葛晴這個角色,有很多特別難以理解的地方,說話做事,我都覺得特別另類和偏執,但後來得完全理解她,並且發自肺腑地喜歡這個角色,這其實就是一個心理的準備。
鳳凰網娛樂:在拍攝過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石天琦:哭戲太集中,因為我們不是順著劇情拍攝,有時候一天給我排了十二場戲,其中十場是哭戲,還是不同的哭法,有的是前半段不哭,後半段哭,有的上來有直接哭,有的時候剛哭完,總之哭的很累。上午的時候拍攝情緒比較飽滿,精力也旺盛,拍起來還比較好一些,但是到晚上,我的淚就下不來了,整個人力不從心。
鳳凰網娛樂:片場有沒有發生一些比較有趣的事?
石天琦:李幼斌老師在現場常說段子,因為我之前跟他合作時,角色名字叫翠翠,後來拍完那部戲,他也一直叫我翠翠,這次我們再合作,拍戲過程當中,他很入戲卻無意中喊成了翠翠,導演大概糾正了兩遍,後來他就跟導演提,說乾脆把葛晴改成葛翠翠吧,導演說不行,葛晴已經拍了好幾天戲了,不能改。
鳳凰網娛樂:葛晴和許子蒙大多是因為自己的偏執,如何看待這樣的執著?
石天琦:其實我覺得感情中的執著,這是個好詞,但是你得看用在哪方面,有的人用在對的人和事上,最後生活就幸福了。但像葛晴跟子蒙的關係,如果執著的話,就是費力不討好,為難別人也委屈自己,我是挺不看好的。
鳳凰網娛樂:觀眾對前期大幅度描繪的感情戲產生爭議,如何回應他們的看法?
石天琦:我覺得這個劇特別寫實,大家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不可能只在談工作,它需要全方位的展示(人物劇情)。
鳳凰網娛樂:這部劇和《人民的名義》的不同之處在於?
石天琦:我覺得《因法之名》的社會話題性不是特別大,因為它是個例,不是社會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並且發生這種事件,家庭中能產生共鳴的人特別少。但是這樣一部劇是讓大家能夠了解咱們的法治在不斷完善,並且國家是在進步的,有正能量的作用,同時專業性特別高,能普及一定的法律,很多人為什麼陷入冤錯案了?就是因為他不懂法,也不懂得保留證據,在關鍵時刻,不知道怎麼樣為自己去證明清白,所以我覺得大家真的都應該看看。
鳳凰網娛樂:有期待劇之後會獲得什麼樣的成績?
石天琦:我對每部戲都有期待,希望自己的這部戲,永遠比上一部戲在各個方面都提高一點點。
本文系鳳凰網娛樂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