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圖說:克萊因 官方圖
昨天凌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還在忙碌布展中,一位特殊觀眾悄然潛入「挑戰的靈魂:伊夫·克萊因、李禹煥、丁乙」特展現場。史上最年輕的奧斯卡獎影帝,暱稱「小雀斑」的埃迪·雷德梅恩,意外地成了上海特展的首位觀眾,展廳裡一缸遊泳池那麼大的克萊因藍石子迷住了他。
圖說:由克萊因創作的《單音-靜默交響樂》 官方圖
這位畢業於劍橋大學的學霸向館長龔彥透露: 自己的畢業論文寫的正是伊夫·克萊因。他的畢業論文以這位藝術家為例,分析比較了前衛主義和新前衛主義之間的回歸、重複和斷裂的關係。結束參觀後,他在觀眾評論簿上第一個寫下感言:「這是我最近看過最好的展覽,被第一個克萊因展廳給震撼了。」巧合的是,1958年,在巴黎六區藝術街3號,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爾貝·加繆亦為克萊因的前衛精神打動,在留言卡片上面評論道:「空無充滿著力量。」
圖說:克萊因生平文獻展 新民晚報記者胡曉芒攝
昨天下午,展覽「挑戰的靈魂:伊夫·克萊因、李禹煥、丁乙」於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盛大開幕。本次展覽將展出百餘件文獻、繪畫和裝置作品,也是中國境內第一次大規模展出伊夫·克萊因與李禹煥的作品,同時也將展出中國藝術家丁乙為本次展覽創作的作品《十示》系列。
圖說:PSA館長龔彥、藝術家李禹煥和丁乙(上), 埃迪·雷德梅恩留言(下) 官方圖
藝術家李禹煥在開幕論壇上分享了伊夫·克萊因對他的影響,李禹煥希望關注「物」的自然狀態,創造一種通用的語言,將所有人拉回同一原點思考的藝術方法。丁乙在開幕式上表示,兩位前輩的挑戰精神是藝術家的傑出樣本。作為中國當代藝術40年的參與者,他見證了中國的巨大發展帶給藝術家的靈感,同時也提供了全新創作視角,為中國當代藝術帶來了新話語,新視野和新景象。電廠PSA館長、策展人龔彥表示,展覽「挑戰的靈魂」不僅停留在歷史和藝術史的層面,更將通過東西方比較去觀察和分析前衛藝術發生的斷裂和重複,去回答、去期待當代藝術的未來。
圖說:展廳內景 新民晚報記者胡曉芒攝
特展開幕前,館方發出溫馨提示,有意參觀的女性請儘量不要穿著高跟鞋,因為現場特地鋪設了克萊因藍的碎石路供大家美拍。據悉,本次展覽將從將從4月28日延續至7月28日(新民晚報記者 樂夢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