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倒賣、鞋販操盤…這部劇揭秘了你最想知道的鞋圈「潛規則」

2021-02-21 潮流進化論

潮君在假期期間,刷完了一部特別有意思的美劇,由網飛出品的《我為鞋狂》(原名《Sneakerheads》)。

從名字就能看出來,這部劇的主要內容就圍繞著下潮流圈的「鞋迷」們。它以戲謔的表現方式,不僅呈現了鞋圈的眾生相,還通過主角的視角,展現了鞋圈內部大家看破不說破的「潛規則」。

如果你本身就是關注潮流、喜歡潮鞋的Sneakerheads,看這部劇時絕對會時不時拍著大腿會心一笑。就算你對所謂的限量版、聯名款絲毫不感興趣,也能從這部劇裡吃到不少有趣的圈中大瓜。

下面潮君就帶大家一起盤一盤,這部嘴炮與知識點齊飛的鞋圈第一神劇。

《我為鞋狂》第一季只有6集,每集20分鐘,一點也不難啃,很適合用來當下飯劇。

劇情也很簡單,主角們雖然目的不同,但為了賺錢這個終極目標,組團出徵球鞋市場,希望通過炒鞋掙大錢。

劇集一開始的畫面就是各種潮鞋輪番出現的連續畫面,其中不乏Off-White × Nike 、Bape × Adidas、黑紅腳趾等狠貨,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主創確實很「懂行」。

劇中的人物設置也很有意思,幾乎完整涵蓋了鞋圈眾生相,不管你是哪一種Sneakerhead,都能對號入座。

首先登場的男主Devin,是真熱愛球鞋、但迫於生活壓力離開鞋圈的OG 鞋頭。劇集一開始被老婆發現又要買鞋,立馬侃侃而談說這雙AJ 4 白水泥對自己多麼重要,「男人都這樣」。

如果是妹子看到這裡相信都會笑出聲,這不就是你身邊那些囊中略羞澀又執著買鞋的直男本男嗎?

另一位黑人男主Bobby 是Devin 的好友,出場就穿著Footlocker(知名運動鞋連鎖店)工服,能一眼看出每個人的鞋碼。

這也間接體現了他的人設,同樣喜歡球鞋、對球鞋歷史和行情如數家珍,但又想憑藉小聰明利用球鞋賺點小錢,可以說是鞋圈王語嫣

剛開始貌似路人的Stuey,更像是現在大多數潮流小年輕的寫照,有點閒錢、有點小門路,對發售信息和內幕消息略有涉獵,但頭腦簡單、經常被騙,在真正有錢有閒的大佬面前還是個弟弟。

主角團的唯一一個女生Nori,跟上面幾位相比就要「理性」的多了。無心球鞋,只想搞錢,一出場就收了所有10碼的AJ4 白水泥。

當然,還少不了站在鞋圈鄙視鏈頂端的氪金大佬,想要什麼都能用錢解決的富二代鞋頭。

Sneakerheads 們看到這裡,相信都能從這些主要人物身上找到自己(或者朋友)的影子。所以潮君也不得不感慨一下這部劇之精妙,一開始就讓人非常有代入感。

接下來的劇情就更絕了,明裡暗裡科普了鞋圈冷知識和大家嗤之以鼻卻又不得不接受的潛規則。

對於剛入鞋圈的小白來說,有很多「行話」都令人摸不到頭腦,平常後臺也經常有粉絲留言為潮君關於發售日期、版本的問題,今天潮君也正好借《我為鞋狂》這部劇給大家科普一些鞋圈術語。

不管是實體店鋪還是網絡發售,重磅球鞋在發售之前都會由官方公布正式發售日期,大部分還會在正式發售前提前發布預告、開啟預售抽籤。

而突擊發售,即是無預告臨時上架,且不需要抽籤預售資格,基本就是在限量的前提下先到先得。

雖然說是突擊發售,但也會有很多人提前得到內部消息,比如劇情一開始Devin 想去買AJ 4 白水泥時,突擊發售的隊伍已經排到街角了。

「客制」英文是「customization」,在球鞋圈是指由「客制單位」或「客制師」將正版球鞋進行拆解、重組、融入其他材質、元素進行定製化設計,最終呈現出一款獨特的鞋款。

▲荷蘭客制單位Vijzbespokes 的remake作品

劇中Bobby 也提過自己上的所謂「球鞋大學」的導師,就是一位專門給明星定製球鞋的大拿。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們本周之後的推文,會詳細介紹有關客制和現在當紅客制單位的更多信息。

元年版即一款球鞋首次推出的版本,而復刻版是在原版售罄後,以原版為藍本,再次發售的新版本,復刻版有時會在材質、科技、配色上做一些改進。

對於資深鞋頭來說,元年版無疑更具有收藏價值,這也是劇中的亞裔富二代為什麼說牛人都要原版。

鞋迷很熟悉的New Balance 1300jp,就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復刻之作,5年一復刻,每次限量發售的復刻版依舊會被炒出天價。

而《我為鞋迷》的主要劇情,也是主角團尋找傳說中的「0代球鞋」。

《我為鞋狂》之所以推出之後就在潮流圈掀起熱議,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無論主線劇情還是細節,都直指潮流圈的最大亂象——全民炒鞋。

不管是真熱愛還是為了搞錢,在品牌的飢餓營銷和年輕一代購買需求的夾縫中,倒賣球鞋應運而生。在巨大的利益驅使下,有無數中間商都企圖從炒鞋中分一杯羹。

二級市場中看似你情我願的交易,背後也有不少說不清道不明的潛規則。而每一位Sneakerhead,似乎都在不知不覺間成為了這種「黑色產業鏈」的一環。

《我為鞋狂》也有不少劇情都以幽默調侃的方式,還原了鞋圈內幕。

為什麼最大眾的熱門鞋碼永遠比冷門碼貴?因為鞋販子一早就將熱門碼搶空了。

為什麼你排了半小時,但總有人剛來一分鐘就拿走狠貨?

劇中主角Devin 好不容易等到最後一雙自己尺碼的AJ 4 白水泥,結果打開鞋盒一看,已經被店員監守自盜、「走後門」賣給富二代了。

以為遇到所謂的「親友內賣」(市面上經常有所謂明星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打著明星收藏的旗號進行倉庫甩賣),其實8成是騙局。

主角Devin 以5000美元的高價收了一倉庫的鞋,看鞋盒都是身價不菲的狠貨,以為自己賺到了,打開才發現都只有一隻腳。

以為入手了限量版的牛貨就能賣出好價錢?

炒鞋說到底還是買方市場,上一秒價值連城的球鞋下一秒沒人要就身價跳水。

Devin 和Bobby 去收一雙明星閒置的Off-White × AJ 1,Bobby 卻自作聰明加錢換了一雙更稀有的Air Yeezy。

結果在轉手時被店員告知,這雙鞋現在寄賣貨源多,還沒Off-White × AJ 1 值錢。

相信很多企圖炒鞋的小白都遇到過這種情況,以為自己是「抄底」,結果炒來炒去發現自己才是被割的韭菜。

這部劇最後的結局潮君就不劇透了,加起來才120分鐘,大家完全可以用閒暇時間刷起來。至於主角們最後有沒有找到「0代球鞋」,大家可以去劇中找找答案。

《我為球鞋》推出後很多鞋迷都炮轟主創團隊「瞎編」,沒體現真正的球鞋文化。

但看看如今動不動價格被炒到五位數甚至六位數的球鞋,難免讓人分不清現實和劇情哪個更魔幻。

潮君倒覺得這部劇的出現很有必要,雖然劇情有誇張和戲謔的成分,但在全民球鞋熱的當下,我們確實需要反思買鞋的初衷到底是什麼?限量版球鞋和真實的生活,哪個更重要?

其實這部劇在一開頭也埋下了伏筆,琳琅滿目的牛啤球鞋閃現過後,鏡頭最終定格在了Devin 腳下最普通的「老頭樂」布鞋。

也許每一個Sneakerhead,或多或少都需要這樣返璞歸真的一刻。

相關焦點

  • 「炒鞋」大學生獨白:「開蘭博基尼」的「鞋圈大佬」住公租房,父母...
    曾經是"炒鞋"大軍中的一員——江蘇某高校大二學生黃偉(化名),拿出珍藏已久的科比鞋,以 6000 元高價"抵債"。抵債實屬迫不得已。去年 5 月到 7 月,19 歲的黃偉因"炒鞋"被一位來自山東泰安的 20 歲小夥子嚴強(化名)騙了 135 萬餘元。他用高昂的"學費",終於看清"鞋圈能人"的真面目。
  • 你知道現在買鞋的都是量化機器人嗎?
    暴利可以吸引到最優秀的程式設計師,讓他們沒日夜工作。耐克阿迪的安全工程師則拿著固定薪水,結果可想而知。但是,還有一個潛在水下的,更大的問題:bot戰爭的大贏家究竟是誰?是鞋販?我們恐怕還未看到本質。bot就是黃牛的賽博朋克版,而原先體育品牌和黃牛沆瀣一氣就多了。
  • 揭露炒鞋套路,公開販子&後門貨的秘密?這部最新最火的美劇《我為鞋...
    整部劇輕鬆搞笑,但也處處是亮點,我們可以從劇裡看到如今球鞋文化、球鞋市場的各種特點。在這一情景裡,劇集將當下球鞋文化、球鞋市場表現得非常切實:許多排隊的人根本不知道這是什麼鞋,又或者是買鞋只是為了倒賣!
  • Netflix說《我為鞋狂》,那你呢?
    雖然故事有點荒謬,但對於鞋狂來說好像也有點真實,浮浮沉沉,賺錢虧錢……如果你是鞋頭或者想了解鞋頭的故事一定不能錯過這部劇。適逢AJ 4 白水泥重出江湖,離開鞋圈多年後的他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趁著孩子上學、老婆上班跑到鞋店,嘗試再次進入鞋圈卻又無所適應如今的排隊文化。
  • 鞋圈監控他,黃牛圈叫他財神爺?王一博,被市場行情認可的紅
    鞋圈監控他,黃牛圈叫他財神爺?王一博,被市場行情認可的紅!同理的還有鞋圈,最近鞋圈的朋友們都在實時監控他。監控王一博上腳什麼樣的鞋子,就立馬向這個方向下手。因為王一博穿什麼鞋子,什麼鞋子就開始被搶購,被漲價,這已經是百試百靈的定律了。
  • 揭露炒鞋套路,公開販子&後門貨的秘密?這部最新最火的美劇《我為鞋狂》絕對是潮人必看!
    接下來的幾分鐘,堪稱整部劇最經典,阿雷覺得這部分將當下球鞋文化最常見、最真實甚至最「黑暗」的一面用喜劇的方式表現了出來。後續,主角發現和鞋店老闆是老相識,再次獲得機會買鞋時,發現鞋盒居然是空的,而那位 YEEZY 小哥已經秀出自己的白水泥 AJ4 ,才知道 YEEZY 小哥拿到了我們現實中說的:後門貨!只要你能和店員混熟,留貨似乎很簡單。(然後那位店員被炒了。)
  • 有一種成功叫「你買再多的鞋,女票都不會擔心你沒飯吃」
    ▲Jumpman Jumpman Jumpman~「原來有一種成功叫「你買再多的鞋,女票都不會擔心你沒飯吃」」——不願透露姓名的胖氏小編。上圖的Sock Dart亦是如此,所以說,炒價再怎麼高的鞋,它終將要掉下「神壇」。畢竟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不能市售的鞋↓
  • 劉亦菲被潛規則是否真實,揭秘劉亦菲成名的背景!
    ,一時之間,劉亦菲被潛規則引得大家紛紛猜測,難道神仙姐姐這麼紅是因為劉亦菲被潛規則的原因?劉亦菲被潛規則究竟是怎麼回事?下面就來看看為什麼會有劉亦菲被潛規則的消息。劉亦菲被潛規則是否真實,揭秘劉亦菲成名的背景!劉亦菲被潛規則關於劉亦菲被潛規則的事,說得最多的還是因為捧紅她的張紀中導演,尤其是在張紀中妻子爆料其出軌某一個女演員時,更是使得劉亦菲被潛規則的消息被討論得更加激烈。因為劉亦菲的走紅是離不開張紀中的功勞的。
  • 給"鞋販子/韭菜"拍的電視劇,開播了
    ,居然成功了···所以,這部劇到底是什麼節奏消息只有他一個人知道,上車否?消息靈通的鞋販子都知道,裡面鞋的另一隻都因為球員出軌,被生氣的女朋友給燒了。各位就看劇探究吧!
  • 春晚王一博同款DUNK暴漲上萬,鞋販接盤發現衝錯了…
    今天是正月初一,在這給大夥拜年了,祝各位新年快樂,萬事順意,恭喜發財!想必有不少兄弟昨個晚上都看春晚了吧,我看了會就不由得打心底裡發出一聲感慨:就是這些破玩意把開心麻花和蔡明刷下去的?
  • 鞋圈小福星:王一博靠一己之力,把鉤牌變成了潮牌
    就是街舞》成功出圈,帶火了耐克鞋,更把香奈兒穿出了新高度,更讓鉤牌完美融合了小香風,成功躋身潮牌行列!更是讓耐克股價一路飆升,可見王一博的實力到底有多強了吧!如今王一博的鞋櫃估計都是爭寵強塞的架勢,可惜獨獨只有耐克一家獨大,承包了所有王一博的出街必備。這個得益於理念的完美契合!
  • 揭秘劇組裡面的各種「潛規則」,你聽過嗎?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最新最勁爆的二寶娛樂,今天呢就跟大家聊一聊劇組裡面的「潛規則」大家很多人都聽過不少這規矩那規矩的,但真正是「潛規則」怕是大家還不知道吧,好了 廢話不多說,下面開始揭秘。第二條:演員和演員之間不可以相互打聽片酬 這個沒什麼好解釋的吧,俗話說的就是「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不知道了好奇,知道了氣人,所以這條規則也是所有人的默契吧。第三條:拍攝現場的椅子是不能隨便亂坐的 在劇組,不能說你累了,看見有個椅子空著就往下坐,那誰知道你是坐了誰的座位呢?
  • 鞋販無腦衝權志龍情人節同款,經一夜奮戰狂賺無數…
    這個點送給權志龍,目的還不是很明確,就是想讓我龍哥澆點油,添把柴,給這雙AF 1增加熱度,拉高銷量啊。他只是想給每一位妹妹都送一雙鞋,做到公平對待,難道他做錯了麼?當然了,也不排除也有的海王喜歡大腳妹妹,都是40.5碼,身高175以上的:
  • 揭秘娛樂圈那些遭遇過"潛規則"的女明星!
    在如今這個紙醉金迷的娛樂圈中,女明星遭遇「潛規則」已經成為普遍存在的現象。無論是如今大紅大紫的楊冪,還是蜚聲海外的章子怡都曾親身經歷過圈內所謂的「上位法則」。娛樂圈上位法則大揭秘,楊冪戚薇吳昕楊蓉女星難逃「潛規則」。今天和大家說一說娛樂圈不為人知的潛規則!
  • 鞋圈變化有多快?三年穿Yeezy可以藐視一切,如今卻只能被鄙視!
    嘴上都說著鞋穿不炒,心裡卻都默認可以拿來攀比,玩鞋的年輕人,對球鞋價格早就有數了,走在路上,明明到手價差不了幾千,卻總是誰也瞧不起誰,假期一位穿AJ1頭等艙的小哥引起了我的注意。不知是因為剛發售熱乎著,還是因為這雙鞋漲跌實在太離譜,他硬生生的穿出了火箭艙的感覺,走在路上看到雙Yeezy黏土,還冷笑搖頭,也許心裡在想,現在還有跟風狗穿椰子?這麼大貨量老子都不稀得看!
  • 揭秘第四季《好聲音》不為人知的「潛規則」
    記者親臨《中國好聲音》海選現場,揭秘《好聲音》娛樂產業鏈中那些不為人知的「潛規則」。
  • 教你輕鬆分辨椰子yeezy700v3異形的真假,NIKE鞋標知道怎麼看了嗎
    鞋圈的靚仔們,你們遭遇最心痛的事情是什麼?啊?昨天你女朋友和你分手了?別鬧!你哪有女朋友啊。每一個球鞋玩家最心痛的就是:原價買fake,應該有不少靚仔經歷過吧?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市面上的鑑定服務已經很全面了,而且鑑定師們的水準也是一年比一年高。但在很多渠道中還是會有各種各樣的fake出現,要是沒有專業的鑑定師可怎麼辦呢?go die嗎?
  • 潮流電商niceApp,解鎖潮品交易新模式,抵制炒鞋打擊假貨
    想買鞋但是苦於沒有購買渠道?想賣鞋買更多的鞋但是困於沒有快速流轉機制?別擔心,球鞋轉賣就上nice APP,幫你解決一切後顧之憂。眾所周知,潮流電商平臺nice採用C2B2C的轉賣模式,即賣家(C)將商品上架銷售,買家購買後,賣家發貨到平臺(B)進行查驗、鑑定,鑑定為正品後,平臺再發給買家(C)。高效、健康的平臺機制,為nice吸引了一大波忠實用戶。
  • 上財大三學生二手潮鞋創業有秘笈
    一名30多歲的「老主顧」在給他的鞋店投資7萬元後囑咐,「一定要堅持高品質二手真鞋的定位,做鞋圈的一股清流。」  年輕人愛「潮鞋」  「鞋圈」是一個屬於年輕人的圈子。朱天一高高壯壯,穿衣服從來不拉前襟拉鏈,腳上總是常備一雙潮鞋,走路帶風。  他在大一時獲得了學校公派去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交流學習的機會。
  • 揭秘好萊塢:有多少小金人是靠潛規則拿到的?
    然而一連幾天去製片廠門口蹲點,他都沒有被選中,全家窮得只能靠妻子做服務員的微薄薪水過活,最慘的時候直接被房東斷了電。 可以說,傑克來到好萊塢的第一堂課,就是領教了激情澎湃的「美國夢」表象下,藏著的墮落不堪的潛規則——要想紅,你總得付出點別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