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國搖滾有關的112部影像記錄(下)

2022-02-01 搖滾幫

點擊上方↑搖滾幫三個字可關注

接上一期內容


77、《LONELY CHINA DAY 樂隊09年加拿大音樂周記錄》2010

寂寞·夏·日09年加拿大音樂周現場的片段記錄,又一支嚴重被低估的中國樂隊。


78、《寵物同謀歐洲巡演》2011

虎子在空空的舞臺上空彈琴的那段特別好。

79、《中國原創音樂20年》2011

有齊秦和姜文。

80、《信念 Faith2011

扭曲的機器紀錄片,氣質很對。

81、《涉夢而行-電子音樂在中國》2011

這類片子在中國不多,基本是北京電子音樂發展史。

82、《時代的青春期》2011

搖滾攝影師柴東新在北京布魯姆畫廊舉辦攝影展,圈內去了很多人,導演讓這些人站在自己的照片前講述了當時的故事。和孫志強高巍等人一樣,導演拍過很多搖滾影像。

83、《很久沒有敬我了你》2011

一部有關臺灣原住民音樂的音樂劇,官方DVD出來之後,隨之拍了一個紀錄片,在後來的幾年,又改編成了電影。

84、《搭車去迷笛》2012

少年,不知道讓鎖骨站前面車會好搭一點麼。

85、《痛苦的信仰》2012

前25秒把我嚇壞了。

86、《許巍:此時此刻》2012

高手雲集。

87、《老梁故事匯:崔健》2012

這類電視節目就很多了,列出來主要想拋磚引玉,可自行尋找。

88、《你見過這樣的賭鬼嗎?》2012

2012年賭鬼樂隊新EP宣傳紀錄片。

89、《歲月無聲》2012

跑的特別偏。

90、《樂隊》2012

笨拙、可愛、看著累。

91、《長春:地下發言》2013

基本記錄了2008年到2012年的長春搖滾樂,環境暗淡的搖滾樂在導演眼裡依然激情不減。

92、《超越那一天》2013

穿上馬甲也還是演唱會。

93、《音樂之神—竇唯》2013

資料收集成這樣也是夠拼的。

94、《那些五脊六獸的日子》2013

馬頔大裸體不講究,宋冬野學艾未未沒創意。

95、《我們是誰》2013

黑豹在2012年為新專輯的發行做的紀錄片。

96、《愛在搖滾的歲月》2013

石家莊第一支搖滾樂隊地平線樂隊的邢迪根據自己的經歷拍了這部電影。

97、《上海老爵士》2013

上海和平飯店的老年爵士樂團赴荷蘭參加國際爵士節的紀錄,題材選的太好了,人物也特別對。

98、《一首搖滾上月球》2013

讓我想起《基督山伯爵》中的一句話:人類的所有智慧,就是等待和希望。

99、《藍色骨頭》2013

基本和搖滾樂無關。

100、《不存在的馬戲團》2013

找不到資源。

101、《搖滾在二十、四十、六十歲》2014

反正宣傳片不錯。

102、《怒放之青春再見》2014

幸虧是音樂題材的,要是黑社會題材,估計黑社會看了也不高興。

103、《困獸》2014

瀋陽金屬樂隊異論的短片,這種類型的短紀錄也很多。算是一類。

104、《搖滾南京》2014

喜歡李志的可以看看。

105、《我要上迷笛》2014

央視紀錄片,上個迷笛整的和上春晚一樣。

106、《像草一樣》2014

蘇陽的微紀錄。

107、《行者——在那搖滾的故鄉》 2014

電視片,值得一看,誰讓是英國呢。

108、《野孩子樂隊紀錄片》2014

東南衛視新視覺欄目關於野孩子的紀錄,何勇、祖咒等很多人上過這個節目。

109、《嘿,老潘》2014

民謠歌手老潘的故事。

110、《被捆綁的靈魂》2015

2014年年底,誘導社就新專輯舉行了一場試聽會,這是那場試聽會的微紀錄。

111、《打口青春》

關於打口帶,導演跑了很多城市,目前還未整體完成。

112、《搖滾英雄》2015

好像還沒發。


113、《西搖記》2014

西安搖滾紀錄,啥也別說了,到淘寶搜索片名購買吧!

(完)

來源 錘子小秘書 微信號:zhendechuizi

本消息來自:搖滾幫微信公眾平臺,是搖滾幫網站的官方平臺帳號,除每周一期的分享搖滾圈內的演出資訊,如果你喜歡搖滾樂請關注我們。

如何關注我們?微信添加朋友輸入"yaogunbangcom"或者查找微信公眾帳號「搖滾幫」.微博@中國搖滾幫。

相關焦點

  • 和中國搖滾有關的112部影像記錄(中)
    42、《Rock Star系列一》2006春秋、AK-47、再循環、滲透等9支R.H.C國際聯合唱片旗下的樂隊紀錄。53、《YBBox》2009中文名叫《延邊口技》,講的是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的B-BOY團體,那裡的HIP-HOP文化異常發達。
  • 她從王菲手中「搶走」了竇唯,卻用鏡頭記錄下了搖滾的黃金時代
    此後的十年,也成為了中國搖滾的黃金十年。中國搖滾樂承載的一代人的經歷、情感,第一次通過高原的照片展現給公眾。高原拍攝的照片裡,有一種即視的「在場」感。在高原的影像集中,有一張是去香港紅磡館之前,竇唯和張楚在深圳等著過關的側臉。《豔陽天》的照片也是高原拍的,她不做封套平面設計,只攝影。
  • 紀錄片《搖滾誕生》公開 收錄"新搖滾"珍貴影像
    新搖滾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網易娛樂8月6日訊(感恩而死/編譯)記錄了1970年代日本地下搖滾的狀況,「新搖滾運動」的紀錄片電影《搖滾誕生》將於10月15日在「Theater-N」影院內的深夜場上映。  所謂的「新搖滾」,是與現今日本主流的「GroupSounds」等音樂形式完全不同的爵士、迷幻搖滾、藝術搖滾這類與歐美新搖滾所遙相呼應的「原汁原味的日式搖滾」,充滿了鮮明的搖滾個性。  這些充滿個性的音樂,首次為當時只知道一味模仿西洋音樂的日本搖滾注入了以實驗性與前衛性為主的原創元素,受到了當時年輕人的瘋狂追捧,甚至對現代的日本搖滾也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 【24樓影院】與搖滾有關的6部經典電影
    編者按:隨著《藍色骨頭》的上映,中國搖滾教父之一的崔健也把自己的領域拓展到了電影這門熱藝術上來了。而搖滾這一蓬勃生機的文化產物向來不愁如何博人眼球,因為它本身就已經夠酷了。當音樂響起總是會讓你有一種跟著人潮放縱自己的衝動,這就是搖滾的力量。
  • 高原:用鏡頭記錄搖滾圈傳奇的她,同樣是個傳奇
    該書以高原拍攝的百餘張未曾披露過的珍貴照片為線索,穿插老狼、張楚、鄭鈞等人的口述和採訪,用影像和文字,全面展現了中國搖滾樂伊始不可複製的傳奇時代,也記錄了那個時代的「北京故事」,為我們了解20世紀90 年代的都市,以及大批理想化青年的文藝生存狀態提供了珍貴資料。
  • 【JMedia】中國搖滾30年,史上最全的46部紀錄片和電影
    文章原標題《中國搖滾忘不了的電影和紀錄片,如果你欠星爺一張電影票,那麼你也欠這30年的所有回憶》。中國搖滾30年,我們一直努力嘗試用形象的方式去表達對這種音樂形式的理解。文字、唱片、影像,讓搖滾樂成為了當代重要的文化現象之一。其中,文字賦予了搖滾樂的意義和意識形態,唱片造就了搖滾樂的聽覺文化,而真正把搖滾樂解放出來的則是真實視覺的影像作品,讓搖滾樂成為一種真正私人的文化產品。
  • 用影像記錄下「非遺」,記下那些正在消失的文化傳統
    《我在故宮修文物》《舌尖上的新年》《了不起的匠人》……這些年來,反映傳統手工藝和古老民俗的紀錄片成為年輕人的「新寵」。 影像的記錄方式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表達方式驟然鮮活,也給做影視人類學研究的學者提供了新的思路。6月7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前,首屆「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影像展」在山西省平遙縣拉開帷幕。
  • 2000餘部影像作品記錄脫貧攻堅歷程
    新華社南昌12月19日電(記者劉彬、王普)「中國夢·脫貧攻堅影像展映」活動19日在江西省南豐縣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2000餘部影視作品,以獨特的光影視覺藝術形式,記錄並見證了中國脫貧攻堅的偉大曆程,向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人們致敬。
  • 與《中國醫生》《在一起》,用影像記錄疫情「醫情」
    在醫生逆行馳援武漢的背景下,《中國醫生》團隊再次出發,深度跟蹤拍攝武漢4家醫院、8個醫療隊、30多名醫護、20餘名病人,記錄了從疫情爆發到醫療隊凱旋期間的醫護群體戰疫故事,即《中國醫生戰疫版》。12月19日,由健康報社、廈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辦,中國建設銀行廈門市分行提供公益支持的「金舟杯」2020全國衛生健康影像大會暨健康中國文化周在廈門舉行。
  • 用影像記錄中國體育,IC photo布局「奧運計劃」
    在後疫情時代,如何擴大體育的影響力和傳播力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而視覺和影像則是其中愈加關鍵的一環。據悉,全球領先的視覺傳播平臺IC photo已經開始積極布局「奧運計劃」,目前已經與中國多家奧運協會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成為了中國排球協會、舉重協會、橄欖球協會、帆船帆板協會等多家奧運協會的官方圖片合作機構,旨在通過影像記錄和傳播中國體育。
  • 廣西:用影像記錄鄉土文化
    原標題:廣西:用影像記錄鄉土文化2018廣西民族志影展日前在廣西民族博物館舉辦,這已是廣西民族志影展第5次精彩亮相。2012年,為致力於挖掘和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廣西民族博物館創辦了廣西民族志影展,通過來自民間的鏡頭,講述民間故事,挖掘鄉土文化,記錄淳樸鄉愁。
  • 3000餘部影像作品展現中國戰「疫」力量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記者孫蕾)全國高校萬眾一心戰「疫」短視頻影像展映30日在線上正式啟動,3000餘部影像作品以獨特的光影視覺藝術展現中國戰「疫」力量。據了解,本次活動由中國文化信息協會國際影視文化交流專業委員會、平頂山學院等單位聯合舉辦,近萬名全國各地高校學生和青年影像愛好者參加作品徵集創作。
  • 超感影像 巔峰見證,榮耀30系列影像記錄中國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之路
    超感影像 巔峰見證,榮耀30系列影像記錄中國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之路 5 月 27 日凌晨 2 點 10 分, 2020 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 8 名成員從海拔 8300 米的突擊營地出發
  • 5部和搖滾有關的漫畫你看過了嗎?
    主角根岸明明是喜歡純愛音樂的內向大學生,卻陰錯陽差的加入了他完全不能接受的死亡暴力重金屬搖滾樂團DMC。原本內向害羞的根岸,一畫上舞臺妝,就會徹底變身,成為瘋狂的DMC主唱──克勞薩Ⅱ世。自此,根岸便從此開始他雙性格的苦惱人生…他在路邊彈唱自己作的流行歌曲時乏人問津,但他的重金屬搖滾樂團卻有不少擁護者,而且還戰勝了美國來的死亡系重金屬搖滾帝王,取代其地位。
  • 高原新書《返場》面世,用影像和文字再現搖滾樂過往
    原標題:高原新書《返場》面世,用影像和文字再現搖滾樂過往 高原新書《返場》近日面世。該書以高原拍攝的百餘張未曾披露過的珍貴照片為線索,穿插老狼、張楚、鄭鈞等人的口述和採訪,用影像和文字,全面展現了中國搖滾樂伊始不可複製的傳奇時代,也記錄了那個時代的「北京故事」,為我們了解20世紀90年代的都市,以及大批理想化青年的文藝生存狀態提供了珍貴資料。
  • 用影像記錄時代——《穿城觀影》書評
    不同的時代記錄方式是什麼樣的?比如古代,那是已經逝去的時光,我們只能從各種畫作、詩詞小說中尋找當年的絲絲影像。而到了現代,隨著影像技術的發展,人們記錄生活的方式已經不僅僅局限於文字書畫了,比如電影在類的各種先鋒藝術形式,都為我們保留了時代的印記。這本《穿城觀影:中國當代影像的空間生產與體感》就通過解讀現代技術的展現方式來分析了如今城市帶給人們的反思與感受。
  • 傑克遜五兄弟入駐搖滾名人堂高清影像曝光
    傑克遜五兄弟入駐搖滾名人堂高清影像!1997年5月6日, 麥可傑克遜作為「傑克遜五兄弟」成員之一,同兄弟們入駐搖滾名人堂並上臺致詞。上臺加入他們的,有傳奇的黛安娜羅絲、Bee Gees兄弟,以及他們的導師和老闆貝裡戈迪。太傳奇的瞬間了。與之前網上流傳的視頻相比,此版除了畫質清晰,還包括一些未出現過以及不同角度的鏡頭!太令人大飽眼福了~!麥可傑克遜也是少數幾個兩次入駐搖滾名人堂的傳奇巨星。
  • 動畫片《搖滾藏獒》:想給中國孩子做部能看的片子
    原標題:「想給中國孩子做部能看的片子」 《搖滾藏獒》首映禮,鄭鈞和妻子劉芸共同站臺吆喝 搖滾歌手鄭鈞首次跨界製作的3D動畫電影《搖滾藏獒》,昨天下午在京舉辦首映禮,影片即將於本周五登陸院線。作為該片的原著漫畫作者和製作人,鄭鈞感慨,自己六年磨一劍,是因為覺得中國的孩子太可憐了,這些年都沒什麼好看的動畫片,「就單純地想做一個給自己孩子能看的、有好的價值觀的動畫電影,它只關乎夢想,與欲望和事業都沒有關係。」
  • 高原:用鏡頭記載下了中國的搖滾時代
    高原性格開朗,又因為竇唯的緣故,結識了許許多多搖滾界的名人,竇唯、樸樹、何勇、張楚、鄭鈞、許巍、汪峰等全部是她的朋友,也是她拍攝的對象,如果說這些人是中國搖滾音樂的巔峰,那麼,作為他們「御用」攝影師的高原,所拍攝的作品集《把青春唱完》,也可以說是中國搖滾的一部歷史。
  • 奚志農:用影像記錄野性中國
    三十年裡,他將鮮為人知的滇金絲猴展現在大眾面前,保護了它們棲息的一片原始森林;他首次報導了藏羚羊被大肆獵殺的危機狀況,促進了國內外公眾對藏羚羊保護的關注;他創辦了「野性中國」工作室和中國野生動物攝影訓練營……他用影像記錄,也用影像作為武器去保衛他所愛的野生動物。1964年,奚志農出生於雲南大理南邊的古城巍山,在山野之間度過了一個和自然親密接觸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