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公眾號:背包旅行君
id:gh_68af0ecc7f0d
『火鍋』一提到這個名詞,
熱情、火辣、溫暖、
等詞語也會同時浮現在人們的腦海中。
中國人對火鍋的熱愛和追求從未停止過,
它是中國獨創的美食,歷史悠久,
今天,小編將給大家獻上一份火鍋大全,
帶你走進火鍋世界,
感受火鍋帶來的味蕾刺激與快樂!
1、川渝火鍋
——麻辣鮮香,嗜辣者的福音
要說火鍋界內不變的傳說,
那必須是道地的川渝火鍋,
以麻辣鮮香著稱,受眾群體非常廣泛,
作為一種美食,
火鍋成了四川重慶一帶的代表。
川渝火鍋的精髓在於它的底料,
數十種的原料,
紅油裡飄著辣椒的鍋底,
通過層層加工熬製才能如此醇厚。
在火力的作用下,
湯底咕嘟咕嘟地翻滾,
毛肚、黃喉、鴨腸等就是川渝火鍋的靈魂,
馥鬱的辛香伴著熱氣撲面而來。
2、老北京涮肉
——禦寒最好的方式
喜歡吃老北京涮羊肉火鍋的人,
那得真愛羊肉,
在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嘴裡,
他們永遠都是直接說「涮羊肉」。
老北京涮羊肉採用銅鍋炭火,
其清湯鍋底最大限度上保證了羊肉的鮮美,
所以對羊肉的品質自然很是考究。
銅爐裡的清湯翻滾,
夾起一片粉紅薄嫩的羊肉,
一涮即熟。
再拿到芝麻醬裡一蘸,爽滑肥美入口。
3、雲南滇味火鍋
——典型的雲南風味
雲南火鍋的品類眾多,
滇味火鍋是雲南特色火鍋的統稱,
滇味火鍋具有典型的雲南風味,
不同的風味多是得益於雲南豐富複雜的地理環境。
其特點是以新鮮蔬菜為主料,
火鍋中必定有火腿片,
再配上薄片牛肉、豬肉、
魚肉、香菇黃花菜等。
新鮮的原料讓火鍋的湯底越煮越鮮美。
蘸上用辣椒粉麻油等特調的蘸料,
香辣鮮嫩,口感豐富。
4、廣東打邊爐
——食材新鮮,注重湯底的鮮香
打邊爐實際是打甂爐,屬於粵菜。
粵菜講究食材新鮮,
清水打邊爐的秘訣就是新鮮食材,
做工精細,層層把關,
絕無冰鮮肉。
沒有川味火鍋那樣的熱辣和鬧騰,
廣東人的打邊爐很少出現花哨的東西,
他們更加注重湯底的鮮香,
它有著低調的奢華,
涮菜煮製過後愈加鮮美。
在打邊爐中,
譬如龍蝦、象拔蚌,
還是普通的鯇魚、走地雞,
這些食材都可以在打邊爐中出現。
5、東北白肉火鍋
——標準北方式火鍋
當酸菜和豬肉相遇的那一刻,
變成了開胃暖心的火鍋,
就是東北人心心念念的年味。
在飄雪的冬日來上一口,
僵硬的身體都活泛了。
這種火鍋的高湯為海鮮湯,
和其它火鍋的現煮現涮不同,
酸菜白肉火鍋的食材需要提前煮。
佐料以醬油、蒜泥為主。
酸菜脆嫩鹹酸,
豬肉肥而不膩,
不需要特別地咀嚼,
滿足感就充滿整個口腔。
6、湖南腊味火鍋
——味道獨特,醇香可口
臘肉,
湖南人吃不厭的硬菜,
腊味火鍋屬於非常典型的湘菜類,
以臘魚、臘雞、臘兔為主料,
以大森葉、薑片、粉絲等為輔料。
其製法是將腊味製品過水後過油,
用料酒煸炒,
放紅油煮15分鐘即可食用,
其味獨特,醇香可口。
臘肉火鍋的配菜可以隨自己口味進行搭配。
比如鴨腸、蔬菜、毛肚、牛羊肉卷,
這些平時的火鍋配菜都可以放入臘肉火鍋,
鮮和臘的味覺碰撞讓這些食材別有一番風味。
7、潮汕牛肉火鍋
——庖丁解牛,選用優質牛肉
潮汕牛肉火鍋,
真的是潮汕人獻給冬天的一份禮物,
只是一頭牛,
便能被切割出完全不同口感的肉。
潮汕牛肉火鍋有一個招牌就是現宰現賣,
並且很注重刀工,
「手起刀落,起落間是沉穩與妥帖」。
脖仁的肥嫩嚼頭、吊龍的甘香、
匙仁的鮮甜、胸口朥的爽脆、
五花趾的脆彈…
《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曾說,
每個美食家都要去一趟汕頭,
那是中國美食的一座孤島。
就像牛肉火鍋,
就透露著潮汕人對於食物的鮮美的執著。
8、江浙菊花暖鍋
——取其清香與詩意
江浙出品的火鍋,
以清淡滋補的暖鍋為主,
但比起粵式養生「邊爐」,
江浙火鍋走的卻是溫文爾雅的精緻路線。
一道菊花暖鍋,
仿佛要將人帶入陶淵明的世外桃源裡,
它盛行於晚清時代,
據說慈禧太后可是它的發明者與鐵桿粉絲哦!
暖鍋裡必須已經盛好大半鍋的原汁雞湯或肉湯,
再加上菊花的清香味,
簡直讓人無法抗拒。
暖鍋中最不能缺的是浙江人所謂的「三鮮」,
即蛋餃、肉丸和燻魚。
在火鍋面前,
獨行的煩惱、城市的喧鬧、
奔走的忙碌就都不是事兒了,
你最喜歡吃什麼火鍋呢?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深玩deephobby
一個聚焦於深度興趣愛好
致力於提供原創化、個性化、專業化的
房車、自駕、旅行、DIY等內容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