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西遊記,話題有很多,從古至今大家也沒說夠。但是,可能因為很多人並不看原著,或者只是從影視劇或者其他二手甚至三手資料中來了解,於是各種奇怪的問題,甚至是原著完全沒有的東西。
比如第一回,原著介紹了從孫悟空出生到做花果山美猴王,再到他尋訪神仙,拜師學藝的一段是故事。然而,這一回之中,網上就有至少三個關於孫悟空的「謠言」。
其一,孫悟空是女媧補天石所化
孫悟空無父無母,他是石頭裡蹦出來的(實際上是石頭孕育石卵,石卵化為石猴),這一點相信無人質疑。但是,這塊石頭是什麼石頭呢?
我看網上很多人都說,孕育孫悟空的石頭,是女媧當年補天剩下的石頭。還有人因此說,孫悟空的修為時間很長,所以法力強大,能大鬧天宮等。
然而,原著中並不是這樣。
作者開篇就說了四大部洲之一的東勝神洲,海外傲來國有花果山,山上有一塊石頭,有三丈六尺五寸高,二丈四尺圍圓。這塊石頭吸收天真地秀,日精月華,然後才孕育仙胞。後來,這塊石頭崩裂,仙胞出來為石卵,石卵遇風就化為石猴了。
這部分內容,壓根沒提到女媧補天,更沒說女媧補天還留下一塊石頭。西遊中提到過女媧,即太上老祖解化女媧,但也只是一筆帶過。
所謂「孫悟空是女媧補天石所化」,不知道出自哪裡,難不成是和隔壁的《紅樓夢》混在一起了?
總之,孫悟空是天地開闢時的靈石化成,太上老祖解化女媧之名是後來的事。孫悟空的時間,要比女媧補天早。
其二,孫悟空為何出生就拜四方?
這個原著中確實提到,說石卵化為石猴之後,四肢五官都有,然後石猴就開始拜四方。然而很多人理解錯了「拜四方」之意。
有人說,孫悟空「拜四方」是拜四方神靈;也有人說,孫悟空這是拜天地,畢竟天地算是他父母;甚至,還有人說,孫悟空生下來就會拜四方,說明他知道花果山四方有大神存在等等。
其實,這裡的「拜四方」是個俗語,不能硬翻譯為「向四方拜揖」。
家裡養過牛羊的朋友應該知道,牛羊生子時,小牛羊生下來就要學會走路。但是,由於剛生下來,塔門腿腳還不硬實,所以才站起來就會跪下或者摔倒,要持續一會兒,它們才能學會走路。
這個過程,農村人稱之為「拜四方」。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擬人,把牛羊摔倒的過程叫「拜」,又因為摔倒方向不一樣,看起來就像拜了一圈,所以就叫「拜四方」。
孫悟空的「拜四方」也是這樣,原著說「便就學爬學走,拜了四方」,可見「拜四方」是孫悟空學習爬和走的過程。
其三,孫悟空為何能目運金光?
沒錯,孫悟空生下來就「目運兩道金光」,而且射衝鬥府,驚動了玉帝。一些人把這金光理解為孫悟空的火眼金睛,這是錯誤的,因為火眼金睛是後來在老家的八卦爐裡煉成的。
我個人看來,孫悟空能目運金光,大概是兩方面原因。
第一,說明孫悟空生下來就具備一定的神通,畢竟他是「靈根孕育」,且孕育了很久很久,又吸收了天地精華。
這種事情不足為奇。儘管目運金光,射穿鬥府,看起來很厲害,很新奇,但應該不是新鮮事兒。所以,玉帝看到後也說,「下方之物,乃天地精華所生,不足為異。」這就說明,不是什麼奇怪事兒。
如果非要往高深上理解,那就是先天和後天的關係。
金光,在佛家來說可以說是般若之體,比如釋迦牟尼他在說佛法的時候,眼睛就經常放光。簡單來說,人出生時,其實潛力心思都是很厲害的,這叫先天。
為什麼後面服食,孫悟空的金光就消失了呢?
因為他喝水飲食了,這是為了活下去受到的欲望驅使,本能反應,也是後天所學。這樣一來,就會消耗先天的元氣,先天就落入了後天,後天所習墮入無明,金光自然消失了。孫悟空後面所做,其實就是尋回金光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