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好玩︱人文
人文拍攝:@黃橙
正月初九天公生(天公誕辰),正月初八晚"供天公"。而石碼"供天公"習俗,是在正月初五、初六、初七就開始"炊粿、做龜、折壽金"。正月初八這一天,面對天公祖,男女老少官員百姓平平安安。折壽金,折元寶,石碼女人都會的手工活。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石碼瀰漫混沌不清的氣,佛教、道教、鄉土神明,各種名堂的拜拜,心有所向就有所拜。
過年各種拜拜更是登峰造極,從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君公起,二十九暝祭祖,正月初一上香禮佛,正月初四尪落地。
正月初六各種犁尪公信俗,正月初八晚供天公,春節期間各種祭祖之拜拜,各種佛誕日之拜拜 ……
因信守各種虔誠,堅守各種拜拜,敬畏各種神明,春節期間,石碼女人難以邁出古城一步,偶爾得空,也是匆匆出門、匆匆回家。
石碼濃得化不開的年味兒,離不開各種各樣的拜拜。一年之計在於春,每年第一大拜、全年第一大拜在今晚。
正月初九日,傳說是「天公」的生日。閩南民眾對「天公」特別尊敬。閩南童謠"囝仔歌"「新正調」有這樣唱到:初七摸、初八摸、初九供(敬)天公……。石碼風俗,初八晚飯過後,家家戶戶就有舉辦"敬拜天公"的活動,非常盛行。閩南人所信仰的神明,據說是:「天公」為大,祭拜天公要特別隆重、虔誠。供品要備辦"三牲"還有"五穀龜粿"以及水果,清茶、薦盒(合)等等。供桌要採用上、下桌,最起碼也要用"八仙桌"拖前排放。若沒有"八仙桌"的話,也要用臨時的備用桌。
桌子前面要圍起一條紅色桌圍,桌圍有描金繡字和吉祥圖樣。比如:金玉滿堂,福祿壽全。圖樣有:財、子、壽,等等吉祥物圖樣。
拜天公同時,也可以向天公:求補菜運。
補菜運要填寫一份「補運庚貼」,為主填寫全家大小人員的出生年月日,另外備辦"冬瓜、面線"排放案桌和一份必燒的金紙。
燒"補運"金紙要先於燒"天公金"之前,同樣一個金爐放置在左手邊角落,包括「補運庚貼」一起燃燒。燒好後,再移動金爐到中間燒天公金紙。
石碼拜天公風俗,最講究要求備辦一枇牙蕉(香蕉)。
傳說明朝某一年祭拜天公日子將到的時候,真不幸遇到了倭寇要來殺人放火洗刧。鄉民們只能躲避到就近香蕉園裡,結果躲過了一場禍劫,免了受災難的痛苦。
於是,人們感激天公顯靈,指引香蕉園讓大家避過災難禍刧。所以說啊,每年的天公生,人們感念天公此份恩情,用"牙蕉"奉敬算是大禮。
人文拍攝:@蔡俊傑
●●● END ●●●
@人文街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