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叔導讀:活著是創造偉大事業的前提,但虛度光陰並不完全等同於活著,更和偉大搭不上邊兒。
皇帝的生活一般都是我們普通人所無法企及的,什麼花天酒地呀,各種奢侈的生活,他們都能夠體驗到,而且待遇非常尊貴,出則寶馬香車,入則美女相伴。但歷史上有一位皇帝非常悲催,他一生的經歷並不那麼風光,這個人就是溥儀。
溥儀3歲登基,只做了3年皇帝就被趕下臺。他當時才3歲,屬於小孩子,所以宮女們都逗著他玩兒,讓他跳舞出醜。後來,他又做了10多天的皇帝,他的經歷很富有戲劇性。她一生結過四次婚,娶過五個女人,最後一次是和李淑賢結婚的,也是陪他走到最後的女人。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滿清王朝被推翻,建立了中華民國。大清皇帝辭位之後,暫居紫禁城,嗣後移居頤和園。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在北京紫禁城中仍留有清室小朝廷,廢帝溥儀依然保持著帝王氣派。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馮玉祥在去前線的途中突然回師北京,發動北京政變。他取得北京政權後,就決心驅逐溥儀出宮。在徵得攝政內閣的同意後,便於11月4日召集北京警衛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壁到他的總司令部。最終,沒費一槍一炮,倒黴的溥儀就這樣被趕出了紫禁城。
1932年3月1日,日本侵略者假借偽滿洲國政府的名義,發表了一個所謂「建國宣言」,宣布偽滿洲國成立。3月8日,溥儀從旅順抵達長春。3月9日,舉行了溥儀的「就職典禮」和國旗升旗儀式。溥儀就任「執政」,年號大同,以長春為「首都」,改稱「新京」。
一場20世紀歷史上最可恥的鬧劇正式上演了。
溥儀充當偽滿洲國皇帝時的宮殿位於長春市的東北角,是現在長春最有名的旅遊景點。這裡的一切都經過了日本人精心的安排。整個偽皇宮為日本關東軍設計建造,以日本和西洋建築風格為主。加入了些許中國傳統風格,也是為了掩蓋他們的侵略本質而作的寥寥草筆。
在宮殿裡隨處可見的偽滿洲國的「國徽」,是由代表東北的高粱花、代表日本的菊花、代表偽滿的蘭花組成的「蘭花御紋徽」。在這座宮殿裡,勤民殿相當於當年紫禁城裡的金鑾殿,是溥儀當年處理政務、辦公的地方。當偽滿皇帝的初期,溥儀還算勤政,可後來當他發現自己批辦的奏摺、文件不僅是日本人擬好的,更有很多是已經決定了的事情時,他的熱情陡然下降。
從那以後,溥儀基本上不進這個書房了。那以後的溥儀,在所有「聖旨」和「奏摺」上,只允許寫兩個詞語,便是「知道」和「可以」。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18日凌晨,長春舉行了偽滿皇帝退位儀式,溥儀按照日本人起草的「退位詔書」念了兩分鐘,偽「滿洲國」草草收場,存在了近14年的傀儡小朝廷可恥地覆亡了。隨後,他在日本人的安排下,拋下家眷,乘小型飛機飛到瀋陽,準備換乘大型飛機逃亡日本。
但溥儀萬萬沒有想到,蘇軍早已佔領瀋陽機場,他和隨從走出機艙便成了蘇軍的俘虜。第二天,在蘇軍的押解下,溥儀等9人前往蘇聯,在多處收容所,他過了5年的特殊俘虜生活。
他擔心蘇軍會將他移交給中國政府,溥儀向蘇軍提出的第一個要求就是長期留居蘇聯。他多次給史達林寫信,均石沉大海,這使他十分沮喪。
最終,還是祖國接納了他。
雖然溥儀千錯萬錯,但他還是得到了重生的機會。當新中國成立以後,作為戰犯的溥儀,卻在1959年得到了特赦,還被安排到了北京植物園擔任園丁及賣門票的工作,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溥儀覺得,自己縱然千不好萬不好,但還是比其他的亡國君主幸運的,畢竟自己活了下來。
崇禎也許不是個明君,但處於皇帝的位置上,他確實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了,最終也為了捍衛國家和君主的尊嚴,毅然決定自縊於煤山。但這份骨氣,就值得後人敬重。
溥儀也反思自己,不僅沒為國家做貢獻,還以一己私慾,揮霍文物,充當日本人的走狗,壓榨百姓。而且時刻想著復闢,背叛了人民,也背叛了國家。他覺得自己比崇禎差多了,但有一點他說自己比崇禎強百倍,那就是:自己活了下來,見到了國家的新生。
一時間,不少民眾都非常鄙視溥儀的觀點。
崇禎的自縊和溥儀的苟活,您認為誰更有價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