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3日 14:40:07
電影《英雄兒女》片段「為了勝利,向我開炮!」
這是1964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的抗美援朝題材影片《英雄兒女》的片段,王成的這句經典臺詞流傳至今。同樣深入人心的,還有電影插曲《英雄讚歌》。
電影《英雄兒女》插曲《英雄讚歌》
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捨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英雄讚歌》正是對千千萬萬個志願軍戰士的讚頌與謳歌。
《英雄讚歌》詞作者公木遺孀 吳翔
長春電影製片廠來客人的時候,都住在小白樓,他就在那待了一夜。正好在這之前,他寫了一首詩,和這個情節有點靠近。他這一夜的工夫啊,就寫了四段歌詞。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抗美援朝是保家衛國啊,前線的人不容易啊。
這位老人名叫魏少俠,今年已經90歲高齡。1951年1月,他跟隨部隊入朝,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作為一名偵察兵,魏少俠常常要與敵人短兵相接,正面碰撞。
志願軍老戰士 魏少俠
也是死裡逃生啊,這就剩一層皮啊,(腦袋上)這個大溝啊。
在朝鮮戰場,魏少俠經歷槍林彈雨無數。但他最難忘的,是在臨津江邊打響的馬良山戰鬥。
志願軍老戰士 魏少俠
攻打敵人的馬良山,打了7天7夜啊。洶湧的臨津江,滾滾流向南,美麗雄偉的馬良山,站立在江邊。它像英雄志願軍,日夜守在臨津江邊。敵人炮彈翻三尺,也沒攻下英雄陣地馬良山。這是在朝鮮戰場,大概我記得的這個歌詞。
戰火紛飛的歲月裡,戰地歌曲往往能夠帶給戰士們巨大的精神力量。今年同樣90歲高齡的國家一級作曲家姜春陽,至今依然記得他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到一級戰鬥英雄劉玉堤所在部隊演出時的情景。
國家一級作曲家 姜春陽
我當時就唱了,戰鬥英雄劉玉堤,英勇頑強打敵機。這一唱完,那部隊馬上就是掌聲不斷啊。他(劉玉堤)坐在那我一指著他,他就低下頭了。演出結束以後呢,他到我們後臺去了,他說我要找唱第一個節目的那個男同志,劉玉堤見到我以後,給我敬個禮。他就說了一句話,我印象最深,你唱我幹什麼。
1952年10月,上甘嶺戰役打響。四十多天的鏖戰中,我志願軍擊退了敵人900多次衝鋒。後來,這場戰役被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成了同名電影,影片插曲《我的祖國》飽含深情,廣為傳唱。
電影《上甘嶺》插曲《我的祖國》
何楠小提琴獨奏《我的祖國》
在長影樂團演奏廳內,何楠一遍遍地練習著小提琴獨奏《我的祖國》。她希望在即將舉行的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音樂會上,拿出更好的演出狀態。
長影樂團首席 何楠
逢大型的活動,特殊的時間節點的節日,我們長影樂團都會演奏《我的祖國》,包括《英雄讚歌》。每次演到這兩首歌曲的時候,就是心裡會有一種感覺,覺得這些革命先烈為國捐軀,他們這種奉獻的精神,讓我們更加覺得要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志願軍老戰士 魏少俠
咱們青山綠水,享受這個快樂的家園,都是那些老先輩,他們是真正的英雄啊。前僕後繼,艱苦奮鬥,發憤圖強,犧牲流血,換來了今天的好生活啊。我享受到(好生活),我忘不了我那些老戰友啊。
《英雄讚歌》詞作者公木遺孀 吳翔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為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當那時歌聲再次唱響,英魂歸故裡,山河已無恙。
新華社記者司曉帥、趙丹丹長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