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自性五分法身香

2021-02-19 密法之光

永嘉大師說:「不除妄想不求真,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在佛教裡,自性、佛身、法身、佛性、真如等,都是指我們自己的本來面目,也就是我們的自性法身。

當初佛陀在靈山會上,手上拿了一顆隨色摩尼珠,問四方天王道:「你們看一看這顆摩尼珠是甚麼顏色?」

四方天王看後,各隨所見,分別說是青、黃、赤、白等不同的色澤。佛陀就將摩尼珠收回,舒開手掌又問道:「我現在手中的這顆摩尼珠是甚麼顏色?」

天王不解佛陀心中所指,都不約而同的回答道:「佛陀!您現在手中根本沒有東西,那有甚麼摩尼寶珠呢?」

佛陀真實的告訴四天王道:「我將一般世俗的珠子給你們看,你們都會分別它的顏色,但真正寶珠在你們面前,卻視而不見,這是多麼顛倒呀!」

這是說明我們的自性就像一顆摩尼寶珠,每個人來看,所看到的顏色都不同。其實這個寶珠的顏色只有一種,是個人的境界不同,而有種種的分別。好像我們的法性,本來是一個,可是由於我們迷惑了,不能認識我們的自性法身,而在自性法身之外,做了很多分別。

自性五分法身香

因此,在《壇經》的〈懺悔品〉中,六祖惠能大師一開始便主動提出,要為大眾傳授「自性五分法身香」。所謂「自性五分法身香」,就是:

1戒香:

所謂戒香,就是要每一個佛弟子在自己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瞋、無劫害,稱為戒香。

戒有「防非止惡」的功能,戒是佛教的法制生活。經云:「戒住則法住。」在佛教裡,依在家與出家的不同,所受持的戒法有優婆塞、優婆夷的五戒、八關齋戒、十善戒以及沙彌、沙彌尼的十戒,式叉摩那的六法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等。

其中,五戒為佛教的根本大戒。所謂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戒是做人的根本,受持五戒可得無量的功德利益。例如:不殺生而護生,自能獲得健康長壽;不偷盜而布施,自然能發財享受富貴;不邪淫而尊重他人的名節,自然家庭和諧美滿;不妄語而贊歎他人,自然能獲得善名美譽;不飲酒而遠離毒品的誘惑,自然身體健康,智能靈敏。

五戒雖然分別為五,但是它的根本精神只有一,就是不侵犯。例如,不殺生,就是對別人的生命不侵犯;不偷盜,就是對別人的財富不侵犯;不邪淫,就是對別人的身體、名節不侵犯;不妄語,就是對別人的信用、名譽不侵犯;不飲酒,就是對自他的智能、健康不侵犯。不侵犯才能自由,凡是身陷牢獄,失去自由的人,探究其原因,都是觸犯了五戒。譬如:殺人、傷害、毀容,是犯了殺生戒;貪汙、侵佔、竊盜、勒索、搶劫、綁票,是犯了偷盜戒;強姦、嫖妓、重婚、拐騙,是犯了邪淫戒;毀謗、背信、偽證、恐嚇等,是犯了妄語戒;販毒、吸毒、運毒、吸食菸酒等,是犯了飲酒戒。由於犯了五戒,於是身系囹圄,失去自由。所以,受戒也是守法,能夠受持五戒,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能夠受持戒法,自然人格芬芳,道德遠播,被人尊敬,因此,戒香勝於花香。

2定香:

所謂定香,就是要大家看各種善惡的境界,自心不亂,稱為定香。

定就是要我們自己有原則、有立場、有主張,不輕易受世間的五欲塵勞所左右。受了定香的人,至少應做到:一、不為境轉;就是不能任由境界所轉。二、不為物動;就是不被世間的財富、金錢所動搖。三、不為情惑;就是不被男女的美色、情感所誘惑。四、不為勢嚇;就是不懼威武,不受勢力脅迫。自己有定,就能知所進止;自己有定,就能隨遇而安,這就是定香。

3慧香:

所謂慧香,就是自心修行無礙,常以智能觀照自性,不造作諸惡,即使做善事也不執著,敬上念下,愛護鰥寡貧窮者,稱為慧香。

其實,學佛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轉迷為悟,也就是要證悟般若智能。般若智能就是佛性,佛性雖然人人本具,個個不無,但是正如寶礦裡即使有再多的黃金、白玉、鑽石等財寶,如果不經開採,則永遠也不會出土。智能的寶藏不經開發,一樣不會現前。所以,要想有智能,就必須有三個次第:一、從聽聞佛法而能獲得智能;二、從思考研究而能獲得智能;三、從修行實踐而能獲得智能。這就是慧香。

4解脫香:

所謂解脫香,就是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覺無礙,稱為解脫香。

世間上的人,往往受到名聞利養、人情世故、親情眷屬、男女情愛、人我是非、我執邪見等束縛,而不能自由解脫。佛法最主要的,就是要我們從各種束縛中解脫出來,因為解脫,才能自在。

過去禪宗四祖道信初參僧璨大師時,他說:「願和尚慈悲,開示我解脫法門!」

僧璨大師反問:「誰縛住你了?」

是的!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束縛我們的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自己束縛還須自己解脫。我們能心無所緣,自覺無礙,這就是解脫香。

5解脫知見香:

所謂解脫知見香,就是自心既然對於善惡都無所攀緣,也不沉空守寂,就必須廣學多聞,認識自己本心,通達諸佛的道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從初發心一直到圓滿菩提,真性毫不變易,稱為解脫知見香。

解脫知見香就是要我們在解脫的認知上、知見上、觀念上,也就是從思想的本體裡,能夠不執空、不守寂、不攀緣、不分別、無人我對待,自然而然地不為世間左右,那就是有了解脫知見香,也就是所謂實踐真理。

如果我們有了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自然能透露禪悟的消息。那就是六祖大師為我們所傳授的五分法身香。

這自性五分法身香說起來很簡單,真正要實踐並不是很容易。一般人雖然虔誠地信仰佛教,但是要他持守戒律、修習禪定、體悟智能、祈求解解、或是證悟解脫知見,這是很不容易的。

有一個信徒,過六十歲生日的時候,請良寬禪師為他消災、祈福、祝壽,禪師問他:「你要我為你祈求多少壽命呢?」

信徒說:「我想活八十歲。」

禪師說:「你現在已經六十歲了,距離八十歲只有二十年,二十年很快就會過去的。」

信徒說:「禪師!難道我可以求一百歲嗎?」

「一百歲也只是增加四十年,也是一轉眼就會過去的。」

信徒說:「難道我可以祈求一百二十歲嗎?」

禪師說:「一百二十歲,也只不過是增加六十年;你已有六十歲了,再增加六十年,也是有如石光電火,剎那就過去了。」

「那怎麼辦呢?」

禪師說:「你要求無量壽,要求永恆的壽命啊!」

一般人只求身體上的長壽,這是不能解脫的。因為一百歲、一百二十歲的老人,日子很不好過,不但吃不動,走不動,聽不清,看不到。甚至一百二十歲的老人,他一百歲的兒子可能已經先他而去,八十歲的孫子也死了,天天在為兒子、孫子送終,這種日子會好過嗎?所以,只求肉體上的長壽,這不是正知正見,不是解脫知見。

過去,在山西五臺縣昭果寺,有一位解脫禪師,他曾經蒙文殊菩薩指示心印,後來更加謙卑的為大眾服務,年月一久,功行日高。有一天,文殊菩薩想要試驗他的修行,趁他早晨為大眾煮早餐,做稀飯的時候,出現在解脫禪師的前面,解脫禪師看都不看一下,文殊菩薩大驚,上前就說:「喂!我是文殊菩薩!我是文殊菩薩!」

解脫禪師應聲便說:「文殊自文殊,解脫自解脫。」

文殊菩薩一聽,知道解脫禪師是真的覺悟了。因為解脫禪師能夠覺悟自性,肯定自己,所以能「文殊自文殊,解脫自解脫」。

因此,研究《六祖壇經》、參禪學道的人,應該知道,自性五分法身香不從外得,要從自己的自性上去證悟,因為解脫不在他人身上求,你自己能悟道,當下就能獲得解脫。

相關焦點

  • 五分法身 解脫知見香
    五分法身 | 解脫知見香達照法師
  • 【星雲大師文集】體相用的真義
    人間社記者周雲攝常有人問:佛有三身「法身、報身、應身」,是什麼意義?也有人問:佛教常說「體相用」,這又有什麼意義?在佛教裡,用「三」來表示的名相為數很多。如:「三學」戒定慧,戒為體,定為相,慧為用,彼此互有密切的關連;再如:「三藏」經律論,經為體,律為相,論為用,三者也有互通的意義。現在,我們把佛陀的三身:「法身、報身、應身」,和「體相用」合而為一。
  • 星雲大師: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
    文/星雲大師 金剛經講話4/莊嚴佛土無有住相分第十(二) 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 《華手經 (五)超度妄想,得寂靜。 (六)超度啼哭,得安樂。 建設安樂光明的國土,要從超越自己內心黑暗的妄想開始。心蕩然潔淨,自然六根所見所聞,都是念佛,念法,念僧,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 海波隨筆|賞星雲大師的「一筆字」
    上周六(5月18日),我前往上海星雲文教館參加了《慈悲的力量——談星雲大師的一筆字》講座,很是感觸。回家後又再次翻看了星雲書法集《行願》和星雲大師的口述記錄書《貧僧有話說》。說起《貧僧有話要說》,這本書還是2016年得星雲大師親自相送的珍貴禮物。記得那年2月底,已經90歲高齡的星雲大師親自護送北齊天保年間的一尊釋迦牟尼佛首回到北京。
  • 星雲大師 善用時間
    文/星雲大師投身在繁忙的工商社會裡,有的人因為不擅於利用零碎時間,因此總覺得時間不夠用,譬如一坐上車子,不是閒聊,就是睡覺。五、慢步跑香,有助身體健康。時間是最公平無私的,每個人每天都同樣擁有二十四小時,但是不會利用時間的人,一不留意,時間就浪費了。
  • 第六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圓滿閉幕
    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張曉林教授發表論文《「忍」——星雲大師人生(佛法)修持的理論與實踐》,全面梳理了星雲大師「忍」的論述,認為星雲大師「忍」的思想豐富了人間佛教的內容。武漢大學文學院高文強教授發表論文《星雲大師佛教文藝創作觀三題》,他從文藝作品的「抒情與言志」、「盡意與無言」、「內質與外文」等方面,對星雲大師的文學創作觀進行了討論。上海大學音樂學院狄其安教授發表論文《洞鑑古今、高瞻遠矚——論星雲大師藝術思想對人間佛教的貢獻》,認為星雲大師的藝術思想與人間佛教思想緊密相連,是人間佛教思想在藝術上的體現。
  • 什麼樣的香能比上戒定真香?
    【解】據《慧苑音義》此木有赤白二種,白檀能治熱病,赤檀能去風腫,故名與樂。  這是香料裡面非常貴重的一種,我們中國簡稱叫「檀香」。檀香種類很多、很雜,不是印度這種旃檀,印度這種旃檀中國沒有。這是形容菩薩教化眾生,身口常出無量妙香,這妙香能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是教學,用它來做比喻。菩薩妙香是從性德裡頭,自自然然流露出來的。
  • 中國人的星雲大師
    一次,臺北師範學院(今臺灣師範大學)邀請星雲大師去開講座。「海報已張貼出去,我也從宜蘭到了臺北,但被告知,學校下令取消了講座。」此後很多年,臺灣當局不準佛教人士到學校講演。星雲大師想盡辦法,他邀請日本東京大學的佛學教授水野弘元到臺灣的大學講演。「雖然他是一名僧侶,但也是國際知名學者,臺灣的大學沒有辦法拒絕。」最棘手的是與警察捉迷藏。
  • 星雲大師:一個人,對五件事越「執著」,人生的福報可能就會越少
    那麼,星雲大師通過蜘蛛爬牆這個故事,想說明的是「執著」的好還是不好呢?其實,在星雲大師看來,對待執著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如果能擇善固執,那就是好;如果執非為是,執邪為正,那就是不好了。星雲大師指出,在佛家智慧裡,「執」分為「我執」、「法執」。「我執」就是執我為是,以我為重,什麼都是以我為中心。
  • 【星雲大師全集】六祖壇經講話3
    文/星雲大師五、《壇經》的見性成佛《壇經
  • 什麼叫法身、報身、應身?
    就我們修圓滿成就的那一剎那,然後盡未來際再具足了佛的功德,這是一種擬人化的描述,等於把法身的最佳狀態從現象上體現出來,可以這麼理解。什麼是應身呢?應化身是有始有終,生出來還得死,我們每一個人,現在在煩惱的時候覺得是一個凡夫,如果你反聞自性,入到法身的信念中,其實每個人的色身,可以是佛的一個使者,特別是佛教徒。應身是以什麼為命呢?以因緣為命。除了因和緣還有什麼呢?
  • 星雲大師經典語錄
     提示:點擊上方"tan"免費關注 公眾號ttsd168"談天說地"微雜誌-給您品味的圖文音樂雜誌 星雲大師(釋星雲1927年-),俗名李國深,農曆七月二十二日出生,原籍中國江蘇江都,其信徒常稱之為星雲大師,為臨濟正宗第四十八代傳人。
  • 「清淨法身佛」,這五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在佛教裡,有一種遺憾叫做不識本心:自心本是無戲論的法身自性,淪陷在迷亂輪迴淤泥中,委實可惜。心的本性是佛性,心的本性是法身。何謂法身?佛有三身:化身、報身、法身。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人前所示現的就是化身。當時的人們,無論是貧窮的人、富裕的人,出家人、在家人,佛教徒、外道徒,所有人都能看得見,這樣的佛,就是具代表性的化身。
  • 秘方|跟星雲大師一起吃素 (精選菜譜)
    (張源培攝影)把料理當成修行的法門把廚房當成空白的日記用食物來為它增添酸甜苦辣的各種滋味加入歡喜心來料理食物加入供養心來創造飲食星雲大師說:「經典有雲年近90歲的星雲大師,1967年創立佛光山,如今已是享譽全球的佛教宗師。日前,「我報導」記者探訪了位於臺灣高雄的佛光山本部,聽佛光山副住持慧傳法師講述素餐料理的經典,並有幸獲贈一本由星雲大師的掌勺法師編撰的「佛光山寺典座的六十道料理」。在此,選取書中記載的五道料理與大家分享:
  • 慧律法師講解金剛經: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至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經文:【須菩提。在這一段是告訴我們:法身無相。 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啊?可以以三十二相,見到每一個人的清淨自性嗎?可以看到真正的釋迦牟尼佛嗎?須菩提說:如是如是,可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空生疑謂。】所以說:大概吧!其實他是代眾生問的,示現的。【眾生是有。】眾生認為是有,【可化成聖。】有什麼聖人可以成,【法身不無。】法身是不可思議的,【可以妙相而見之也。】所以說:須菩提是故意懷疑的 【佛言。須菩提。】
  • 什麼是法身佛?化身佛?報身佛?
    在談法身佛、報身佛和化身佛之前,我們先來了解自己的法、報、化三身。法身是什麼?法身就是自己真正的生命,就是本自具足、無始無終、不生不滅、不去不來、能生萬法、不會斷滅的這念心。這念心能見、能聞、能知、能覺,而一切千變萬化的世界都呈現在這念心中;這都是法身含融一切的顯現。因此這念永不斷滅的心,就是我們法身。法身普賢王如來一般人總以為未出生前,自己不曾存在過;而一口氣不來之後,自己也將消失於無形,認為生命就是從生到死這幾十年的經歷。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觀念。
  • 星雲大師:一切煩惱的根源都是「貪嗔痴」,用這三個字可以化解
    六祖慧能禪師和星雲大師都為人們開出了同樣的三字「妙方」。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這也就是慧能大師所說的「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02第二:星雲大師的妙方星雲大師, 俗名李國深,法號悟徹,是禪宗南宗臨濟宗的第48代傳人。曾經有人問星雲大師「如何消除煩惱」?
  • 星雲大師智慧 澤潤僧俗眾生
    在美訪學期間,耳聞星雲大師的生動故事,卻無緣見面,留下了懸念。1992年,我到臺灣出席「海峽兩岸清史檔案學術研討會」,對於星雲大師,了解更多,傾心仰慕,時間短暫,未能謀面。2008年初,我接到星雲大師籤名贈送的《雲水三千》(精裝本)1部。不久,星雲大師來京,在大會堂受到全國政協賈慶林主席接見。事畢,星雲大師打電話給我,在國家大劇院邀見。
  • 地球上的星星,星雲大師和阿米爾汗
    《地球上的星星》,不數不知道,數罷恍然大悟:阿米爾汗和星雲大師不約而同地做了一件相同的事!少兒公益繪畫大賽,是星雲大師長久以來的心願,但因為大師年已九十一歲高齡,身體一直欠安,2016年十月底安排在北京鳥巢的頒獎典禮,大師早已委派宜興大覺寺住持妙士法師代他出席祝賀。宜興大覺寺是臺灣高雄佛光山的祖庭,是在星雲大師的親自關懷安排下修復重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