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溫度 有深度 有廣度
就等你來關注
主編:丹尼爾 | ID:MRDANIEL777
編輯:耀勻 | 圖:Google
轉載請在後臺輸入授權
英國威爾斯王妃黛安娜,1961年7月1日出生於英國諾福克,是愛德華斯賓塞伯爵的小女兒。1997年8月31日,年僅36歲的黛安娜,在巴黎阿爾馬隧道車禍慘劇中罹難。
逝世後六日,黛安娜被安置於英格蘭的 Althorp 家族宅第。全世界共有25億人觀看了她於西敏寺的葬禮,約有100萬人聚集在倫敦的街道上,向逝去的摯愛王妃獻上最後的敬意。
黛安娜肯辛頓宮的家外,致意的花束鋪天蓋地,一直延伸至肯辛頓花園,那一日,成為無數人心中永遠的痛。
至此,她的世紀婚禮,她糾纏的情愛,對兩個兒子的深情厚誼,她未盡的慈善事業,揮灑的光芒和離世的愕然,以及悲劇性的結尾,都畫上句號,只讓人唏噓不已。
「只要有人記得,逝去的人就永遠活著。」很多人選擇在你離世的那日祭奠,我卻寧願在你出生的那日銘記。因為在無數世人心中,你依舊是「人民的王妃」,永遠的「英倫玫瑰」,從過去到今日,從未離去。
童話夢碎
最是無情帝王家
1981年7月29日,查爾斯黛安娜的世紀婚禮。倫敦終日大霧瀰漫,為讓婚禮上逢時地鋪現陽光,英國王室甚至動用皇家軍隊,進行了人工降雨。
上午九時,倫敦所有教堂鐘聲齊鳴,沿途上百萬歡呼不已的民眾拿著鮮花,高舉兩位新人的合影,歡天喜地。BBC 用33種語言向世界轉播婚禮盛況,全球7億多觀眾,沉浸在這童話般完美的愛情中。
黛安娜佩戴斯賓塞家族皇冠,頭披長紗,腳踏鑲有132粒珍珠的絲綢婚鞋,身著綴滿10000顆珍珠,長達8米的拖地婚紗,手捧瀑布花束,乘著玻璃馬車緩緩出現。
這一切是如此夢幻而美好,全世界的人,都以為王子和公主的童話,真的在現實上演了。然而多年後,黛安娜卻說:「這是我人生中最悲慘的一天」。
紅毯的盡頭,是一身正裝的查爾斯王子。而黛安娜眼神迷亂,四處張望,像在尋找著誰。只為她盛扮的世紀婚禮上,一個身影的存在就能令她意味盡潰。
「婚禮全程,我都在到處找卡米拉,我知道她出席了。人們都說婚禮是最幸福的時刻,但我卻絲毫沒有感覺。終於,我看到了她,她就站在那兒,這一幕刻骨銘心。」
牧師向查爾斯問宣誓詞,黛安娜一直望著他。
你願意娶這位女士做你的合法妻子嗎?無論是否健康,你都願意愛她、敬她、陪伴她,只忠於她嗎?查爾斯說「我願意」。
黛安娜垂下眼帘,想起訂婚禮上記者的採訪:你們相愛嗎?黛安娜毫不猶豫:「當然,我們彼此相愛」。查爾斯卻扭過頭:「看你怎麼定義相愛」。
這句話如迎頭暴擊,曾令黛安娜涼徹心扉。但此刻看著宣誓的查爾斯,又燃起一絲希望。也許婚後,一切陰影都將過去。然而,這只是一切悲劇的前奏。
前段時間,紀錄片《黛安娜:她的自述》公開了一段禁播20年的私密錄像,引發軒然大波。影片中黛安娜傾訴她對婚姻的失望、查爾斯對她的漠視,英國王室及娘家的無情。她的一生幾乎都被著無數利刃包圍,曾五次割腕自殺。
當時皇室內部都知道,查爾斯根本不愛黛安娜,所謂的「王妃頭銜」不過是掩人耳目、和繁衍子嗣的工具而已。查爾斯的真愛,是朋友安德魯 • 鮑爾斯的妻子:卡米拉。
連蜜月的時候,查爾斯都隨身帶著卡米拉的照片和定情信物「雙C袖扣」,並在電話裡說:「無論發生什麼,我永遠愛你。」
然而黛安娜依舊深愛查爾斯。她失眠成疾,深深切切地嫉妒著卡米拉。這陰影是如此之深,仿佛揮之不去的夢魘,「她銘刻在我生命中的大多數日夜,甚至分分秒秒」。
她深愛過查爾斯,但查爾斯愛著別的女人。兩人從性格到愛好都南轅北轍。
為了博取查爾斯的關注,黛安娜為他跳自己最擅長和喜愛的芭蕾,被他嫌棄無趣透頂;她生性活潑愛笑,卻被他刻意冷落,一連幾日愛搭不理。
黛安娜懷著威廉王子的時候,查爾斯依舊不聞不問,「就好像我根本不存在」。黛安娜傷心至極,她是如此渴望獲得丈夫的愛,可這份愛卻又那麼遙不可及。
為了挽回查爾斯,她甚至從樓梯上摔跳下來。這番驚的舉動驚動了伊莉莎白二世,但查爾斯依舊不予理睬,興高採烈地與友人外出打球。
黛安娜曾向女王哭訴:「幫幫我,我該怎麼辦?」女王只是淡淡的回答:「噢,我也不知道,查爾斯已經無可救藥了。」
黛安娜絕望了,諾大的王宮,有的只是瞧她出錯的人和揶揄嘲諷的眼光。「沒有一個人來解救我,連一個可以衝著喊叫的人都沒有。哪怕只是扶著我的手,聽我哭訴也好。」可是,一個都沒有。
黛安娜曾小心翼翼地問過查爾斯,為什麼卡米拉總是陰魂不散,千迴百轉的膽顫,卻被他挑釁似的一語戳破:「我拒絕成為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情人的威爾斯親王。」
黛安娜在絕望的感情裡痛苦的掙扎。長期的壓抑和心碎,使她患上了暴食症,抑鬱症,狀態差到極點,五次試圖割腕自殺。
她不擇手段地傷害自己,不斷地自我否定,認為自己做什麼都是錯的。查爾斯身邊的貴族勢力,趁機散布謠言聲稱她已經瘋掉了,主張將她囚禁起來。
「僅一年的時間,我的生活徹底改變,天翻地覆,完全與世隔絕。要麼沉沒,要麼奮起,我別無選擇。我只能自己幫助自己,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解救我。」
最終,黛安娜再也無法忍受這一切,「我們的婚姻中有3個人,太擁擠了」。1996年8月28日,黛安娜與查爾斯解除婚約。最是無情帝王家,這場「世紀童話」真的破碎成遍地狼藉的夢幻假象。
愛與陪伴
是最長情的告白
黛安娜曾經說過,「這世間最折磨人的病,是感到自己不被愛。」
她成長在富裕但冷漠的家庭:「父母從沒說過愛我,從來不會擁抱我,或任何一種親密舉動,一次也沒有,沒有任何原因。」
隨後在王室的婚姻中,黛安娜始終承受著被漠視與背叛,在揮之不去的痛苦與壓抑,渴望著從來沒有機會得到的愛。
正因為此,成為母親後,黛安娜傾己所能做一個好媽媽。「我要用愛和情感來撫育他們,讓他們在充滿安全和幸福的環境中長大。」
時隔20年,威廉和哈裡終於在記錄片《我們的母親黛安娜:她的生平與傳承》中,回憶起兒時與母親的點點滴滴,也透露她的離去帶來的無盡痛苦、悲傷和思念。
黛安娜希望兩個兒子,也能感受到同齡孩子的樂趣,而不是被王室的生活禁錮束縛。她身體力行地告訴兩位王子,在華麗的皇宮外,還有無數更加真實而有趣的生活。
她會帶孩子們去麥當勞吃漢堡,在房間裡玩枕頭大戰,偷偷溜進電影院看電影,或是開車在鄉間小路自在地疾馳。去遊樂場瘋玩,嘗試驚險刺激的水上項目,笑得肆無忌憚。
「母親費心地要讓我們看到一般平民百姓的生活,包括帶我們去探視無家可歸的人。讓我們不與現實生活脫離。」
黛安娜還教他們如何真誠待人,給予每個人尊重。她告訴威廉:「對你而言也許只是10秒鐘的時間,但對那些見到你的人而言,這或許是他們多年裡最珍貴的回憶。」
面對兩個調皮搗蛋的活寶,黛安娜就如同長不大的孩子。從來不會生氣跳腳,而是給他們充分的自由,「你們想怎麼折騰都行,只要別被我抓到。」
威廉王子回憶,在他十二歲時曾迷戀幾位當時的超模,黛安娜王妃便把辛迪 • 克勞馥、娜奧米 • 坎貝爾請到肯辛頓宮。
威廉王子放學後,看見三位超模就在樓梯上等他,嚇的手足無措,差點從樓梯摔下來。大家都笑成一團。和孩子在一起的黛安娜,才是最真實的,充滿了童心和幽默。
威廉也說,媽媽不僅有趣而且愛說愛笑:「我在學校時會收到媽媽給我的卡片,搞笑的卡片裡,卻寫著超級暖心的內容。」
兩人也首次透露,在黛安娜出事前的幾個小時,曾從巴黎打電話給兩個孩子。然而當時兩人正玩的盡興,匆匆敷衍兩句就掛了電話。誰能料到,這通電話之後,竟是永別。
「如果我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我絕不會那麼不耐煩... 最後那通電話,始終縈繞在我腦海,至今仍然非常沉重,一生都在後悔。她是世上最好的媽媽,讓我們被愛包圍。」
短暫的生命中,黛安娜以不同的角色出現公眾或親友面前,在所有的角色中,「母親」絕對是她最快樂、最放鬆、也是最滿足的一個,也許這才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
當年國王沙 • 賈汗為愛妃姬蔓 • 芭奴而建的泰姬陵前,黛安娜王妃孤廖一人。如今她的孩子們故地重遊,以自己的方式緬懷著母親。
人民王妃
用心靈治癒傷痛
每一處
遭受痛苦的地方
就是我要去的地方
做我能做的任何事
- 黛安娜 -
在慈善的世界裡,黛安娜是幾乎可以與特蕾莎修女並駕齊名的「天使」。她資助籌建了20多個慈善基金會,出訪過北非、印度、安哥拉、巴基斯坦等貧困地區,被聯合國授予「人道主義獎」。
黛安娜雖出生貴族之家,但成長卻沒有遵循「貴族模式」,她讀寄宿學校,高中沒畢業便開始工作,還曾做過兼職保姆,和室友合住在倫敦的公寓裡,以廉價小汽車代步。
和其他王室成員相比,黛安娜有著與生俱來的親和力,讓她和民眾有著天然的親近:「那種即刻的溫暖,總是為所有她見到的人準備著,不管你來自哪裡,做過什麼,她都能和你像朋友一樣聊天。」
上世紀80年代愛滋肆虐,英國報紙標題聳人聽聞《愛滋帶來浩劫》《愛滋成頭號殺手》,大家都相信愛滋病是一種「接觸即死亡」的絕症,民眾的恐懼到達極致。
人人恐懼愛滋病,很多人說他們被確診的那天,就是人們不再接觸他們的那天。從那以後,人們穿上橡膠手套,面具和隔離衣,甚至醫生都穿著太空服去接待他們。
1987年7月,黛安娜王妃訪問英國當時唯一接待愛滋病人的醫院。「她和與其他人會面時一樣,握住了他的手」,黛安娜當時的這一舉動,震驚了全世界。
在那個人人自危的恐慌年代,黛安娜坐到愛滋病患床頭握住他的手。告訴世界,愛滋患者需要的不是隔離,而是熱心和關愛。
這次肢體接觸的意義和影響是如此巨大,完全打碎了人們對愛滋的恐懼和誤解,她的真誠甚至可以打動反對者。Gerard McGrath 說:「當她走進來,她就像在發著光。我不支持王室,我是共和派,但她是個例外。」
事後,黛安娜說:「我握著病人們的手,和他們說說話。也許不久的將來,很多人會繼續堅強的活著,而很多人會離開這個世界。但無論如何,我都希望他們還在的時候,感受到被這麼多人愛著,他們並不孤單。」
黛安娜始終以低姿態關懷著弱勢群體,麻風病患者,性虐待受害者,傷殘患者... 以細潤無聲,卻無比堅定的力量,療愈著他們千瘡百孔的人生和心靈。
我曾經覺得
自己的身份是個巨大的枷鎖
直到我意識到它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那麼這點小小的痛苦對我來說
就不值一提了
- 黛安娜 -
黛安娜另一個對後世有著深遠影響的慈善項目,是反地雷運動。
非洲波士尼亞和安哥拉等地區因為常年混戰,遺留下很多地雷,即使戰爭結束依舊沒有被清除,每年因為誤踩地雷而截肢的平民數不勝數。
1997年,黛安娜參加紅十字會組織的安哥拉之旅,身著簡單的防護服,親自行走在插滿骷髏標記,隨時有爆破險狀的安哥拉重雷區,毫無畏懼。
去世前三周,黛安娜還去了波士尼亞一個在內戰中遭受殘酷破壞的村莊,那裡有一百萬枚地雷仍埋於地下,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之一。黛安娜到此探訪因觸雷致殘的民眾。
比如12歲的扎克 • 派裡克,他在踩到地雷後失去了一條腿。「我們無人幫助,非常孤獨,在痛苦中掙扎,但她向我保證,無論需要什麼她都會伸出援手。」
提起王妃,扎克至今難忘,「王妃曾對我說 『我不會忘記你的』,不論後來生活如何艱難,我都記著這句話。」
黛安娜不予餘力地推著反地雷運動,讓原本無人知曉的「國際反地雷組織」,獲得超過60個國家,上千團體的加入。她訪問波士尼亞後的第三個月,123個國家在渥太華籤署了《禁止殺傷人員地雷公約》。可惜,她永遠不會知道了。
今天,這裡已經沒有地雷,但戴妃不在了。無雷區是她留下的遺贈。對我們來說,她是黑暗隧道盡頭的一束光。
她戴紅十字會制服的貝雷帽,和她戴珠寶皇冠時一樣高貴迷人。
黛安娜不是政壇上的大人物,她完全可以不去做這些風險巨大的事情。但對她而言,能給別人帶來一點安慰,給這個世界帶去一點和平,是她內心最大的慰藉…
你走過的地方越多
你看到的越多,對人的同情心越大
就越能夠欣賞和享受這個世界
- 黛安娜 -
那些年,和她一起工作過的慈善機構超過100家。去世的時候,和她曾經並肩的慈善機構的工作人員都問,「我們能不能走在她的棺槨後面,我們只想最後再送她一程…」
黛安娜參與超過150個公益項目,用發自內心的愛,完成對人生的救贖和詮釋,用無數善舉感動世界,被稱為「人民的王妃」。
幫助這個社會最軟弱無助的人
是我最大的快樂,也是命運的安排
無論遇到任何困難,只要你向我呼喊
無論我身在何處,都將向你飛奔而來
- 黛安娜 -
這段在黛安娜王妃墓碑上的話
如今依舊讓無數人深深動容
無論是行走於插著骷髏標誌的雷區,還是在世人對愛滋病的恐懼中與感染者握手,抑或是對流浪和弱勢群體的無私救助。不被愛的黛安娜選擇去愛整個世界,以近乎固執的冒險舉動,執著的將善良傳遞給更多的人。
從醜小鴨到人民王妃,黛安娜如同溫暖的陽光,給世界陰暗的角落,正經歷困難的人們以愛與希望。用實際行動告訴世人:真正的美,是由內而外的。
黛安娜,生日快樂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
你都值得人們銘記
© Copyright
丹尼爾主編作品 | 盡情分享朋友圈 | 轉載請聯繫授權
▼
請人公告
「丹尼爾工作室」正在持續請人,申請全職的,請在後臺輸入「招人」;申請兼職的,請在後臺輸入「全球招募」。請按要求,發送郵件給我們。誠邀海內外各路英雄豪傑的加入,尤其歡迎身懷絕技的精緻的利他主義者。
- 溫馨提示 -
微信又改版了,為了不失聯走散
大家可以根據下面圖中的小教程
點亮公眾號星標,和文章的在看
這樣就可以第一時間看到更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