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已經54歲的黃貫中,與之巔峰時期相比(1991年到2001年),無論是吉他技術還是唱功,都有了明顯的退步。而詞曲創作能力,也不如beyond三子時期那麼驚豔,遙想當年,他創作的《冷雨沒暫停》,《霧》,《驚喜》和《門外看》,是那樣的驚為天人,但如今,他和葉世榮的那首新歌《路》,卻被很多聽眾吐槽「失望,顯得太過平庸」。以前的那個「吉他英雄」,也許真的是「一去不回來「了。
先來說說黃貫中吉他技術的退化——在四人的beyond時期,黃貫中的吉他水準是有目共睹的,無論是速度感,韻律精準度均在線。到了1996年的live&basic演唱會,他已經成長為相當成熟的主音吉他手,無論是《love》還是《海闊天空》的尾奏,都有不少即興發揮的成分,而且均被他演繹成了經典。
儘管如今的黃貫中仍然青睞即興發揮,不過卻屢屢「翻車「,最讓beyond迷無法忍受的是——他竟然將《光輝歲月》,《灰色軌跡》這些演出了無數遍的經典名作硬生生彈成了「初期吉他水平」,錯音不說,節奏也跟不上鼓點。
那黃貫中的吉他水平到底為何退步的如此厲害?
他給出的解釋是,因為長期玩搖滾導致聽力受損,尤其是現場演奏,有時他根本聽不到自己的吉他聲。
然而筆者認為,黃貫中的聽覺衰退固然是影響其吉他彈奏水準的一大因素,但並非是真正的關鍵因素。也許影響最大的,是他對待音樂的態度和心境和以前相比有了巨大的變化。
首先,以黃貫中今時今日在中國搖滾圈裡的地位,現在的他已不需要靠太過賣力的演出來證明自己了。曲子裡有難度的部分,他完全可以交給自己的樂隊來搞定,以致他長期疏於練習,自然會對音樂和吉他產生了某種陌生感。
其次,因為黃家駒的光環太強,無論是beyond三人時期的黃貫中,還是單飛之後的黃貫中,其個人音樂實際上並沒有在內地被廣泛接受。黃貫中前往內地演出,很多主辦方要求他演繹的依然是《光輝歲月》、《大地》、《海闊天空》和《真的愛你》,相信也讓他產生了某種程度上的厭倦感。在這個「消費情懷「的年代,黃貫中更像是一種「懷舊商品「,這也讓他失去了些許在音樂道路上的進取之心。
而關於唱腔方面,因為黃貫中抽菸喝酒,加上長期唱搖滾,以致他的嗓音在1995年前後有了明顯的變化(當然,這也跟家駒去世後他躋身為樂隊主音歌手,必須不斷磨鍊自己的嗓音以適應不同風格的歌曲有關),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其聲帶功能也有所減退,其實這也是很多上了年紀的搖滾歌手所無法迴避的問題,這是沒什麼可吐槽的。
再者,創作出好的搖滾音樂需要有一定的土壤,也跟創作環境和自身所處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再看看如今的黃貫中吧,娶了朱茵,有了女兒,家庭幸福美滿,再加上商演不斷,也不缺錢,自然不可能再寫出像90年代那麼憤世嫉俗的音樂,所以也不難理解他為何會寫出像《路》這樣如此豁達,平和和寧靜的歌了。
我們不能否認「黃貫中老了「這個事實,但是也不能輕看和懷疑他的音樂素養和功底。畢竟他也是縱橫了華人樂壇幾十年的搖滾OG,現場發揮得好不好,想怎麼發揮,現在全看他的心情。筆者前段時間看了「搖滾大俠奏「的現場視頻,果真有了技術高超的隊友和他同臺競技,才能讓他徹底玩hi起來。
世界上很多樂手,隨著年齡的增大走「下坡路「是必然的,包括過氣,沒法演出,沒有靈感再寫出膾炙人口的好歌等等。但是其中依然堅持對音樂精益求精的也是大有人在。只能說或許是因為黃貫中目前的表現,太過朝商業妥協,演出太多耽誤了他對音樂的細心雕琢,所以才會讓一些粉絲髮出一聲嘆息,平添了幾許「往事只能回味「的失落和惆悵吧。
因為beyond,所以黃貫中不會被人遺忘,只是照這樣下去,他自身的圈粉能力肯定不敢讓人恭維,最後留給人的印象,恐怕永遠只會是「beyond吉他手「的頭銜。先不說了,我要拿《冷雨沒暫停》去洗洗耳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