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如面丨手捧信紙的溫暖,讓人懷念

2021-03-05 阿秀行知

來源:央視新聞(cctvnewscenter)

在即時通訊工具佔據主場的今天,書信漸漸淡出現代人生活。那些見字如面的欣喜,手捧信紙的溫暖,讓人懷念。

杜甫在戰亂時代寫下: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李清照將思念化作一句: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木心感慨:

「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關於書信的故事,

待你靜靜閱讀,慢慢重溫。

信,是牽掛的信物

我十五歲就離開家鄉,在遠地的城市讀高中,每個星期,媽媽總會寫信給我。媽媽的信有固定的格式,春天,她常在信末寫著"春日平安",到了冬天,她總是寫"天寒露重,望君保重"。

林清玄《天寒露重,望君保重》

信,是自愈的武器

我寫這封信給你,是想要謝謝你,每當我的人生碰到一些困惑及彷徨時,你給了我方向。那個方向也許不符合眾人的期望,但卻符合我自己內心的感覺,那種感覺就是一種快樂和知足。

朱德庸《寫給童年的一封信》

文/央視新聞整編

信,是溫柔的藝術

如今,實時聯繫變成一件平常事,書信則變成「奢侈品」。來電有時像「催魂鈴」,尤其在你最需要安靜獨處的時候。在余光中先生那裡,寫信被視作溫柔的藝術,是逝去年代裡值得懷念的事。你是否有時候也想說:「不要給我一聲鈴,給我一封信吧。」

《不要給我一聲鈴,給我一封信吧》

(節選)作者/余光中

電話之來,總是從顫顫的一串鈴聲開始,那高調,那頻率,那精確而間歇的發作,那一迭連聲的催促,凡有耳神經的人,沒有誰不悚然驚魂,一躍而起的。舊小說的所謂「催魂鈴」,想來也不過如此了。

王維的輞川別墅裡,要是裝了一架電話,他那些靜絕清絕的五言絕句,只怕一句也吟不出了。電話線的天網恢恢,無遠弗屆,只要一線嫋嫋相牽,株連所及,我們不但遭人催魂,更往往催人之魂,彼此相催,殆無已時。這凜凜不絕於耳的電話鈴聲,把現代人給催老了。

古人魚雁往返,今人鈴聲相迫。魚來雁去,一個回合短則旬月,長則經年,那天地似乎廣闊許多。「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那時如果已有電話,一個電話劉十九就來了,結果我們也就讀不到這樣的佳句。

電話動口,書信動手,其實寫信更見君子之風。我覺得還是老派的書信既古典又浪漫;古人「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的優雅形象不用說了,就連現代通信所見的郵差、郵筒、郵票、郵戳之類,也都有情有韻,動人心目。

在高人雅士的手裡,書信成了絕佳的作品,進則可以輝照一代文壇,退則可以怡悅二三知己,所以中國人說它是「心聲之獻酬」,西洋人說它是「最溫柔的藝術」。但自電話普及之後,朋友之間要互酬心聲,久已勤於動口而懶於動手,眼看這種溫柔的藝術已經日漸沒落了。

甚至連情書,「最溫柔的藝術」裡原應最溫柔的一種,怕也溫柔不起來了。梁實秋先生在《雅舍小品》裡說:「情人們只有在不能喁喁(yú yú)私語時才要寫信。情書是一種緊急救濟。」他沒有料到電話愈來愈發達,情人情急的時候是打電話,不是寫情書,即使山長水遠,也可以兩頭相思一線貫通。

電話來得快,消失得也快,不像文字可以永垂後世,向一代代的痴頑去求印證。我想情書的時代是一去不返了。

有人會說:「電話難道就一無好處嗎?至少即發即至,隨問隨答,比通信快得多啊!遇到急事,一通電話可以立刻解決,何必勞動郵差搖其鵝步,延誤時機呢?」這我當然承認,可是我也要問,現代生活的節奏調得這麼快,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

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

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

一心抱區區,懼君不識察。

在節奏舒緩的年代,一切都那麼天長地久,耿耿不滅。愛情如此,一紙痴昧的情書,貼身三年,也是如此。

長空萬古,渺渺星輝,讓一切都保持點距離和神秘,可望而不可及,不是更有情嗎?

對無遠弗屆的電話與關山阻隔的書信,我的選擇也是如此。在英文裡,叫朋友打個電話來,是「給我一聲鈴」。催魂鈴嗎,不必了。不要給我一聲鈴,給我一封信吧。

文章原標題為《催魂鈴》

盼信,收信,拆信,回信,寄信,

你是否有過把信件當珍寶的往昔?

牽掛、鼓舞、療愈,

小小的信封、薄薄的信紙,

對你來說是否有過巨大的魔力?

相關焦點

  • 見字如面,你有多長時間沒有寫信了
    網絡時代,一個電話一個視頻一個電子郵件如近在咫尺讓距離不再遙遠。QQ、微信、陌陌等各種各樣的聊天工具,讓溝通變得越來越簡單。想很正式地給T 姑娘寫一封很正式信,於是去文具店買信紙。一連跑了幾家都沒找到那種舊式的信紙,尋到一家很大的文體用品商店還是沒能找到。
  • NO.1 山茶文具店:見字如面的溫暖
    如今,用嘴說話的人越來越多,用手寫字的人越來越少。看到這段文字的你,又有多久沒有拿筆寫過字了?寫信更是離我們相距甚遠,仿佛已是上個世紀才有的事。一起來感受一下見字如面的溫暖。給死去寵物的弔唁信、宣布離婚的公告信、拒絕借錢的回絕信、寫給摯友的分手信……主人公雨宮鳩子代筆寫的每封信都是一個故事,雖平凡但溫暖可愛。平淡的故事加上作者細膩溫柔的語言,整本書都給人一片歲月靜好的感覺。鳩子寫代筆信時的那份認真細緻也讓人欽佩不已,墨水的顏色、信紙的種類、甚至郵票的圖案都要精挑細選仔細斟酌。
  • 文苑丨見字如面•寫給丈夫的一封信
    文苑丨見字如面•寫給丈夫的一封信 2020-02-15 11: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見字如面第四期丨今天 是你最好的樣子
    見字如面第四期丨今天 是你最好的樣子 2020-05-08 02: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見字如面!快過年了,寄一封家書傳遞溫暖……
    見字如面!快過年了,寄一封家書傳遞溫暖…… 2020-01-11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見字如面》:穿越歷史信件,感受人間至情至性,體味人生百態
    《見字如面》第二季 李真來到現場節目組和李真約定,《見字如面3》播出的時候會再讀他的一封信,他會來到現場,讓所有關心他的人知曉現狀一筆一畫,見字如面,溫暖如初《見之如面》這本書中讓人感動的故事還有太多太多。有老父親寫給自殺兒子的懷念信,有大家閨秀寫給皇帝的拒絕信,有得道高僧出家前寫給日本妻子的訣別信,有戰亂年代烈士英雄寫給親人的大義信件……這些信件不僅重現了歷史片段,更是幫助了讀者在他人的故事中感悟生命的意義。每一封信,都值得我們深思。
  • 一人、一信、一桌,《見字如面》這樣走過三年四季
    見字如面》用書信打開了歷史與人性的小窗,始終與觀眾「見字如面」。三年多的時間裡,《見字如面》以書信為媒介,帶領觀眾走進眾多人生奇遇和歷史現場,品讀百味人生。如今新一季雖已完結,但有關老牌綜藝堅守與創新的思索仍在繼續。  一人、一信、一桌,《見字如面》的呈現方式非常質樸。三年四季,節目組主要做一件事——以書信打開歷史。 四季節目入選的幾百封信件,跨越古今。
  • 夜讀 | 見字如面,紙短情長
    緩行緩止,寥寥幾筆,道盡從前生活的緩慢、愜意與情深,是現在的人很難再體會到的詩意與浪漫。 《山茶文具店》為我們介紹了一個很偏僻的職業——「代筆人」。這份職業看似「過時」,卻極具匠人精神。「字如其人」一直是種沒有理論依據的偏見,好看善良的人也可能會有無法書寫的困擾,所以代寫人要心生溫暖,用篝火旁暖手般的溫度將字落於紙上,傳遞代寫人內裡真實的溫度。除了一手靚字,代筆人有不勝枚舉的職業規範,比如信的首尾問候。
  • 見字如面
    31759519,.見字如面,.2020-04-03 21:47:32,.204466,.俞鏡淇
  • 見字如面(一)丨這封家書在巴中監獄「霸屏」了
    黨委委員、副監獄長陳德智要求全獄罪犯一起讀懂唐某姐姐的這封回信,並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希望立志做明理誠信之人,明白事理,遵守社會公德,誠實守信不惶惑,堅定悔罪改造信心。二是希望立志做感恩奮進之人,心懷謝意,銘記關懷和厚愛,奮發圖強,滌心塑新矢志不移。三是希望立志做愛國守法之人,熱愛祖國,尊憲守法,刑滿回歸建設家園、報效祖國。
  • 《見字如面》第四季直擊現實引發熱議
    《見字如面》總導演關正文解釋這封信說:「我們經常聽到的「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是個偽命題。只要城鄉、貧富的差距依舊存在,每個人的起跑線就必然被劃在了跑道不同的位置上。就算你起跑壓槍並且一騎絕塵,一路上看見的也可能都是別人的起跑線。這對生在城市不同家庭的孩子也是一樣。」  同期上線的很多偶像養成節目,構成了與《見字如面》的話題熱度競爭。
  • 純美綜藝《見字如面》第二季強勢回歸 首期續創佳績
    2017年9月12日21:20黑龍江衛視《見字如面》第二季首期,
  • 《見字如面》三選滬鄂兩地書講述溫暖抗疫故事
    「你看到的是人,而不是信」  妻子寫給丈夫,孩子寫給母親,顧客寫給外賣小哥,醫生寫給小賣鋪店主……自2月17日在騰訊視頻上線以來,以「雲錄製」方式打造的《見字如面》特別製作已經刊播了十來封疫情背景下的書信。
  • 「抗疫」之下,《見字如面》採用雲錄製
    在全民「抗疫」的重要時刻,大型明星讀信節目《見字如面》推出抗疫特別製作版,從全國抗疫戰鬥中精選出感人至深的書信,邀請明星在家朗讀並完成錄製。節目於2月17日起每天中午12點在騰訊視頻播出,暫定播出15期,希望以書信的力量來撫慰人心,振奮精神,傳遞能量,鼓舞鬥志。
  • 《見字如面》:許子東、史航等演繹眾生世相、愛恨情仇
    看了一檔名不見經傳的綜藝節目《見字如面》,豆瓣評分卻很高,到達了9.2分。與其說這是一個綜藝節目,我更想說它是一檔文藝教育類節目。見字如面:見到字就像是見到本人,說的是我們現在已經被網際網路淘汰的書信。年少時候寫過信。年節時和好朋友見不了面,常常借書信維繫感情。
  • 三毛親屬起訴「見字如面」,網友:「尊重作者,尊重作品」
    作家三毛親屬狀告《見字如面》節目組,稱節目組擅自播出了三毛父親寫給三毛的信,為了追求煽情的效果,還對原信的內容進行了刪改。不得不說,節目組不應該為了追求節目效益侵犯作家。擅自播出就算了,還為了煽情更改原信件,網友表示:「不過是欺負已逝之人。」不少人都曾讀過作家三毛的作品,《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駱駝》、《沙漠中的飯店》等代表作。
  • 《見字如面》第二季,讓人哭成狗
    昨晚,《見字如面》第二季在騰訊視頻和黑龍江衛視準時上線,第一期選擇了主題 生死。有關於親情的離別,有災難裡的承受與堅強。僅僅是依靠語言文字就已經打動人心的催淚,相信有不少人和姐一樣,大半夜窩在被窩裡看哭了。一向大大咧咧的周公子啊,信念到一半,情難自禁。
  • 見字如面,為愛發聲丨大普羅線上書信徵集計劃正式啟動
    「普羅的愛總能讓人熱淚盈眶,大普羅的生活總是讓人側目。」「普羅總是在特殊時期帶給大家滿滿的感動,給大普羅點讚!」「物業輕敲業主的門,把菜放置門口,病毒無情,普羅有愛!」「為普羅人點讚,為不忘初心的大普羅點讚!」「嚴防死守小家的防線,照顧好自己和家人,普羅會永遠和我們站在一起!」「家書抵萬家,稻草人農場採摘的新鮮蔬菜更是無價,做普羅中國的業主最幸福!」
  • 《見字如面》:許子東、史航等演繹眾生世相、愛恨情仇
    看了一檔名不見經傳的綜藝節目《見字如面》,豆瓣評分卻很高,達到了9.2分。與其說這是一個綜藝節目,我更想說它是一檔文藝教育類節目。見字如面:見到字就像是見到本人,說的是我們現在已經被網際網路淘汰的書信。年少時候寫過信。
  • 《見字如面》:帶我們回歸精神的家園
    綜藝節目《見字如面》  一檔以「見字如面」命名的視頻節目「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