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福建閩清縣檢察院堅守為民初心,勇擔職責使命,聚焦主責主業,穩妥推進各項檢察工作實現新發展,特別是在深化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強化野生動物資源執法司法公正工作與用心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獲得省市兩級人大代表的好評。
福建省人大代表何希斌: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落地見效
近年來,閩清縣檢察院積極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落地見效,這一制度是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具體化,體現了現代司法寬容、謙抑的精神,彰顯了人文關懷和司法理性,能夠讓人們感受到司法的柔性和溫暖,有利於化解社會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還能促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實供述犯罪,配合司法機關及時查明犯罪事實,促進涉罪當事人及時回歸社會。
為了讓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落地見效,閩清縣檢察院首先通過製作「量刑菜單」,推動量刑精細化。該院梳理了近年辦理的輕微刑事案件量刑情節、判決結果等製作「量刑菜單」,用列表形式細化量刑標準,讓當事人能夠更好理解量刑建議和法院採納適用。
對於適用速裁、簡易程序案件,閩清縣檢察院還聯合縣公安局、法院,對同罪名、同類型案件集中承辦人專門辦理,統一向法院「打包」移送,進行集中出庭、集中審判,促成輕刑案件快審快結。今年以來運用該模式辦理案件21件21人,案件平均審查起訴時間由15天縮短為6天,大大提升了辦理案件效率。
對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作不起訴的案件,閩清縣檢察院則以公開聽證等方式,保障雙方當事人表達訴求,通過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的意見,促進案件辦理更具公正性和可接受性。
福州市人大代表黃勤貴:推動陸生野生動物禁獵工作
今年,全國人大和福建省人大相繼通過野生動物「禁食令」,閩清縣檢察院率先出臺《關於規定閩清縣陸生野生動物禁獵期、禁獵區的通告》,正是積極響應野生動物「禁食令」,發揮其公益訴訟檢察職能,保護生態安全和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的具體實踐。
推動陸生野生動物禁獵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閩清縣檢察院在這一過程中,主動聯合多部門打出了一套「組合拳」,設立了專門工作組開展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檢察監督工作,集中辦案力量破解難題。與此同時,同林業、森林公安、市場監管、農業農村、衛生健康等部門強化協作配合,圍繞獵捕、殺害、交易、運輸野生動物各環節,開展聯合調查。
為了遏制亂捕濫獵行為,防止因野生動物監管不當引發疫情隱患,需要用制度強化野生動物保護的執法力度和剛性。閩清縣檢察院向縣林業局發出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最終促成縣政府在全市率先出臺《關於規定閩清縣陸生野生動物禁獵期、禁獵區的通告》。通告發布後,閩清縣檢察院聯合多部門舉辦新聞發布會,通過形式多樣的宣傳引導,形成了野生動物保護「司法—行政—社會」共為共治的良好局面,持續擴大社會影響,讓陸生野生動物禁獵意識深入人心。
福州市人大代表劉振:在福州市率先探索落實督促監護令「三訪」制度
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我們會發現,其背後往往存在家庭管教問題。為此,閩清縣檢察院向有能力履行卻不履行或怠於履行監護職責的家長發出「督促監護令」,督促其積極配合檢察機關、司法社工、幫教基地共同做好孩子教育管理工作,並要求其定期參加檢察機關組織的親職教育和法治教育,這也是從根源上進一步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在宣告送達「督促監護令」後,閩清縣檢察院通過走訪社區、回訪學校、探訪監護人「三訪制度」探索落實督促監護令。
為了準確制定幫教計劃,閩清縣檢察院積極引入司法社工等社會專業力量,通過定期或不定期走訪社區,掌握涉案未成年人生活狀態和思想動態。同時,還聯合市院、團縣委、縣婦聯及縣關工委等部門,對涉案未成年人母校進行回訪,對其在校期間表現進行詳細評估,幫助其重返校園。
此外,閩清縣檢察院還對涉案未成年人及其監護人開展親職教育,委託專業心理諮詢師進行心理輔導,修復親子關係。
經過開展「三訪」工作,涉案未成年人父母都表示親子關係得到了明顯改善,家庭關係從緊張轉為融洽,涉案未成年人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還主動參加幫教計劃的公益活動。(林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