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綜藝界北上集體遇冷:蔡康永小S合體為何只剩情懷

2020-11-23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貴圈-騰訊新聞」(ID:entguiquan),36氪經授權發布。

出品/騰訊新聞x貴圈

作者 | 甄晃

編輯 | 露冷

實習運營編輯 | 極光

 

 

即便依靠偶像組合飛輪海的陳年八卦斬獲單期15個微博熱搜,《花花萬物》的最大賣點,依然是「康熙組合」。

自從2015年10月,蔡康永宣布告別熱播12年的《康熙來了》,小S隨後表示「和康永哥共進退」以來,二人陸續北上,各自發展。蔡康永遊走在各平臺的綜藝節目中,風生水起,但始終找不到主場;小S獨挑大梁的脫口秀《姐姐好餓》,兩季豆瓣評分都低於6.0,「尷尬」「用力過猛」的吐槽聲不絕於耳。

從更大範圍看,北上的臺灣綜藝人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水土不服的笑點、日益收緊的審查、輿論熱點的快速更迭、商業對內容創作的影響……想要靠單打獨鬥複製過去的成績並不容易。

《花花萬物》成了康熙二人組再就業的新嘗試。環境不同、市場不同、內容和商業邏輯也變了,他們手裡的牌面似乎只剩下了情懷。

全程懵

用《花花萬物》製片人陳彥銘的話說,邀請小S加盟,簡單到「約上蔡康永一起去她家喝了杯咖啡」。

這些年,蔡康永嘗試搭檔過其他女藝人,兩年前還和江疏影組了個「蔬菜組合」,錄製脫口秀《恕我直言》。他誇讚江疏影「敢講」「有趣」,但節目播出後,沒有取得預想中的水花。

2018年,當《花花萬物》節目組商量著要給蔡康永找個女搭檔時,大家不約而同想到一個名字——但誰都不敢提。「這怎麼可能呢?能有一個蔡康永就很不錯了。」平臺製片人匡思禹琢磨。

2017年,蔡康永和小S在電影《吃吃的愛》中短暫合體。這部豆瓣評分只有5.3分的作品,更像是「康熙組合」的最後一場告別儀式。在當時的採訪中,談及要「獨立發展」,小S還帶著面對人生新階段的愉快和憧憬。

 

找了各種人選,做了無數次推演後,團隊卡殼了。還是蔡康永提議,「其實有一個人很合適,就是S啊。」他主動提出「試一試」。幾乎沒費多大力氣,小S就確定加盟了。

「康熙組合」重聚,無疑是節目前期宣傳的重要噱頭。預告片中,小S隻身走進名為「花花萬物」的商鋪,坐在酒桌前等候的蔡康永為她倒上一杯紅酒。

「熙娣你來了。」

「康永,你知道我會來。」

人湊齊了,可如何使用這對老搭檔,是留給節目組的難題。

通過三季的豆瓣評分,不難看出《花花萬物》經歷了怎樣漫長的磨合與探索。第一季,4.4分;第二季,6.6分;第三季,7.7分。無論是第一季的嘉賓展示購物車,還是第二季中斷舍離賣閒置物品的設定,都被詬病「太像一檔帶貨綜藝」。

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出品方背後的電商屬性。阿里這些年一直探索「內容+電商」的布局。2019優酷年度私享會上,優酷綜藝中心總經理鄭蔚介紹了《嗨皮仙女》《有間閒魚鋪》《花花淘花鋪》等相關項目。但《花花萬物》不在這個框架下,集團也沒有給節目任何帶貨或是引流的指標。

「純粹的棚內訪談加語言類輕綜藝。」鄭蔚對《貴圈》描述《花花萬物》的定位。最初,節目組確實想嵌入阿里生態,但看到觀眾評價後,匡思禹開始反思「是不是可以融合得再巧妙一點?」

第三季的嘉賓,很多都來自阿里大文娛的相關項目。趙四、謝廣坤出自優酷獨播的《鄉村愛情》,張雲雷來自和優酷籤署獨家戰略合作的德雲社,更別提起家於淘寶直播的帶貨一姐薇婭了。

▲薇婭錄製《花花萬物》(圖片來自微博)

薇婭那期錄製之前,小S和蔡康永拉著鄭蔚聊了一個多小時。他們完全不了解直播帶貨是什麼概念,「就像是好奇寶寶一樣」,問了許多「常識問題」。比如,為什麼要去主播那裡買東西?為什麼薇婭能掙那麼多錢?

「薇婭比你們倆有錢多了!你們現在所有的出場費,可能只是人家直播間一個小時完成的業績。」鄭蔚對「康熙組合」這樣介紹。這大大超出他們的認知:「真的嗎?真的比最有名的明星掙的錢都多嗎?」

還有《鄉村愛情》那期,小S無法理解為什麼劉能結結巴巴地一開口,現場觀眾就會發笑。趙四跳起抽筋舞,蔡康永滿臉疑惑地問一旁的助理主持李星辰:「你知道這個嗎?」李星辰感慨,「全網的人都看過」。互動時,劉能現場教小S用口吃的方式說臺詞,還要額外對她解釋,「大腳」是一個角色的名字。

「全程懵,接不了話。」彈幕中有觀眾評價。

兩種綜藝感

在第三季已經播出的18期中,嘉賓來自娛樂圈各個門類,大牌雲集。除了《鄉村愛情》主創和一線主播薇婭,他們還請到著名導演馮小剛、德雲社頂流張雲雷等人氣明星。

▲張雲雷(圖右)與楊九郎錄製《花花萬物》(圖片來自微博)

但節目播出來,能貢獻話題和熱搜數據的,多是臺灣藝人。

「吳尊給辰亦儒介紹女朋友」「 飛輪海沒有一個是朋友」「蕭敬騰承認與經紀人戀情」……「康熙組合」面對內地藝人發揮不出來的犀利,在臺灣嘉賓做客時遊刃有餘。他們充分了解藝人的成長背景、性格特徵,能敏銳判斷出每一個痛點與笑點。他們在臺灣綜藝界的地位,也讓這種犀利風格得以最大程度的體現——沒人會真心在意小S偶爾的挑釁,也沒人會覺得蔡康永無窮無盡的追問是一種冒犯。

如果不是疫情打亂了節奏,《花花萬物》第三季計劃播出52期,每周二上線一期,剛好持續一年。最近幾期節目的嘉賓陣容,越來越有《康熙來了》當初那種「下飯綜藝」的味道:阿雅和姐姐、鄭元暢和許瑋甯、炎亞綸和吳姍儒、汪東城和辰亦儒、陶喆夫婦、蕭敬騰——除了中間有一期是王菊和薛凱琪之外,一水兒的臺灣演藝圈明星。

「大陸的綜藝咖很貴啊!」匡思禹感慨,大陸的綜藝咖本來就非常稀少,「楊迪啊,大張偉啊,包括湖南衛視那些,共同特點是特別貴。」他羨慕臺灣地區和日韓娛樂圈有那種很放得開的綜藝咖,他們來上通告,就是打個車或者坐地鐵,他們很便宜,每次可以湊四五個。「大陸的來一個,哇,很多價格比主持人都貴的。」

作為一檔帶著老IP基因的新節目,「情懷」是節目組手裡的王牌。「讓你覺得我們沒有在做《康熙來了》,可是突然有一天又很像《康熙來了》。」匡思禹將這件事概括為一個公式:熟悉+意外=喜歡。甚至不用刻意做什麼,幾個老的「康熙咖」往舞臺上一坐,熟悉、懷舊、親切、情懷、陪伴,這一切就都回來了。

節目延續了「康永暗中使壞,S衝鋒陷陣」的配合模式,接連不斷的「大瓜」極大地還原了《康熙來了》訪談部分的氣質。粉絲們驚呼,有種「康熙」復活的愉悅感。

老搭檔、老朋友,熟悉的話題和節奏帶來極大的安全感。「來節目做客的臺灣藝人和主持人恨不得就是朋友,默契度已經有了。有時候為了接你這個梗,還都要說兩句。」鄭蔚說,和臺灣藝人相比,大陸藝人的顧忌更多,不那麼放得開。

比如藝人最忌諱的情感問題。

被小S突然問起「你的女朋友就是你經紀人吧」,蕭敬騰經過兩分鐘的沉默後回答,希望有一天可以自己來公開這段關係,而不是被別人提問。而大陸演員喬欣被追問「單身超過半年了嗎?」「手邊有幾個可能的人選?」「追你的人很多?」「有人照顧你,但你還沒有定下來的心情嗎?」,則會瞬間呆滯——「怎麼辦,我喜歡看康熙,喜歡看你們搞別人,但是我……我不喜歡。」用蔡康永的話來說,「兩眼無神地望向遠方的經紀人,空氣突然凝固的感覺」。

▲蕭敬騰回應小S的戀情提問(圖片來自網絡)

在匡思禹看來,這是一種有別於臺灣藝人的「綜藝感」,不是俏皮,而是懵。「我們發出邀約的時候,會覺得她應該不錯,但沒想到最終效果那麼好。」

受限於審查環境等因素,「康熙組合」很難在《花花萬物》中保持原有的犀利。但節目組仍然鼓勵他們大膽進攻。「只要他倆聚在一起,基本狀態是可以預測的。我們期待的是每一次他們因為新的嘉賓的介入而爆發出來的新的火花。」鄭蔚對《貴圈》說。

綜藝可以單純搞笑嗎

節目做到第三季,《花花萬物》難免被拿來和《康熙來了》做對比。

關於收視壓力,小S真的仔細想過,但「想想也不會怎麼樣,人生也不過就如此啊」。而蔡康永的態度則是,《康熙來了》的成績單已經交出,現在做節目更像「帶著放暑假的心情教這次的課業」。

▲《康熙來了》裡,主持人和嘉賓放得開,提供了許多表情包素材(圖片來自網絡)

說歸說,兩個人較起真來,誰都不含糊。

陳彥銘說蔡康永像是節目的「隱形製片人」,從嘉賓選擇到節目模式呈現,他都會提出意見,尤其是第一季,跟導演組一起開了很多會。「藝人的生意就是賣自己的時間。很多藝人能在錄製前讓你見上一面就很難得了,但蔡康永還會和我們開長會,對整個節目的各種細節。」匡思禹感慨。

他形容小S是「作品感」很強的人,錄製期間經常半夜「騷擾」總導演:「上一期錄得是不是不夠好?這一期的視頻點擊量是不是有問題?」

小S生活在臺北,因為版權問題,無法同步看到最新上線的節目。她要求節目組製作專門連結發給她——她在意數據,也在意輿論。

島內的輿論氛圍對她不那麼友好。受疫情影響,3月底《花花萬物》宣布暫停錄製及播出,然而臺灣媒體報導時將她渲染成「收視毒藥」「慘損七位數」。每當這時,小S會找到導演組,一邊抱怨,一邊督促導演組儘快做出官方回應。

誰都知道,《花花萬物》永遠不可能成為《康熙來了》的翻版,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綜藝節目可以不考慮上層設計,單純搞笑、八卦嗎?」這是《康熙來了》曾經的邏輯,但在《花花萬物》這裡並不成立。

臺灣綜藝可以把話題停留在八卦層面——這個藝人是不是招桃花?這個藝人的緋聞怎麼樣?這個藝人家裡豪不豪?光這些就可以構成節目核心要素。但大陸觀眾,潛意識裡會覺得笑完之後總要沉澱些什麼。

幾年前,一檔美食類談話綜藝節目做過用戶調研,其中一個問題是「通過這檔節目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高票的回答是「在娛樂中學到了做飯」。但節目組從後臺大數據得到的反饋是,做飯環節恰恰是快進率最高的。

聽起來有些「口嫌體正直」,但大陸觀眾對「有意義」這件事確實有心理需求。

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大陸綜藝的招商模式下,售賣總冠名就意味著需要匹配節目和金主爸爸的調性。沒有頂層設計和精神提煉,就無法賦予品牌意義。

這一點,從臺灣北上創業的原《康熙來了》製片人陳彥銘最有感觸。第一次開商務問詢會,他受到來自各方的發問:「節目的核心價值是什麼?」「怎麼保證節目的收益?」「怎麼推進商務變現?」——這都是他此前做《康熙來了》時不需要思考的問題。

「他們是不需要面對客戶的,只需要保證節目好看就行了。」匡思禹解釋,一檔綜藝是否好看固然重要,但在大陸語境下,不是評判的唯一指標,還有很多藏在後面的標準。比如商業化。很多時候,一檔節目能不能有第二季、第三季,都取決於商業化的推動。

更殘酷的現實是,在所有的綜藝品類中,搞笑節目是賣得最差的。這也是最讓臺灣綜藝團隊水土不服的地方。他們不是在內地綜藝土壤上生長出來的,不需要面對客戶,更從未經歷過這種商業模式的馴化。

「一檔綜藝節目,好看是很重要的,但不是唯一重要的。還有很多事情,藏在後面的事情,很多很多事情都很重要。」匡思禹感慨。

相關焦點

  • 大小S合體,豆瓣9.0,臺灣綜藝人「北上」找對路了嗎?
    節目不僅在豆瓣拿下了9.0的高分,而且雲合數據顯示,節目首播點擊量達到2005萬,「大小S多年後合體」最高登上了熱搜第三。而隨著臺灣綜藝的逐漸沒落,近年來大小S、蔡康永、吳宗憲、陶晶瑩等臺灣綜藝人,都紛紛「北上」大陸「淘金」。
  • 小S、蔡康永再合體,卻不再是當年的康熙...
    作者| xk《康熙來了》停播兩年之後,小S和蔡康永再次合體做了一檔節目。
  • 「康熙」即將到場,臺灣綜藝製作人北上生存圖鑑
    這期間,帶著臺綜最後輝煌的製作人和團隊紛紛北上,在各大平臺的網綜節目裡浮沉。首批北上者,娛樂最大早在「大陸學港臺,港臺學日韓,日韓學歐美」的90年代末,已有臺灣綜藝製作人到內地製作節目。曾被臺灣媒體冠為「鬼才製作人」的李方儒正是其中之一。
  • 時代巨變、行業環境迥異,臺灣綜藝製作人北上生存圖鑑
    小天地裡,臺灣綜藝製作人如何突圍?文 |  林蔚來源 | 小鮮綜藝(ID:xiaoxianzongyi)6月29日,「康熙」合體的新綜藝節目《真相吧!花花萬物》即將在優酷上線。這期間,帶著臺綜最後輝煌的製作人和團隊紛紛北上,在各大平臺的網綜節目裡浮沉。早在「大陸學港臺,港臺學日韓,日韓學歐美」的90年代末,已有臺灣綜藝製作人到內地製作節目。曾被臺灣媒體冠為「鬼才製作人」的李方儒正是其中之一。
  • 小s正面澄清,卻把鍋甩給蔡康永
    《康熙來了》錄製多年,小s和蔡康永也因為這檔節目成為臺灣主持中的一哥一姐,但是因錄製頻率過高、製作班底內部出現問題等原因,節目已經於2016年停播。喜愛這檔綜藝的粉絲卻覺得太遺憾,多次追問小s還會不會繼續錄製康熙?之前小s的回答都是願意,但是更多的要問康永哥。
  • 蔡康永小s為何在內地主持界的發展相差甚遠,馬東一語道破玄機
    也正是這樣,像蔡康永這樣的人還是得到了不少網友的追捧,畢竟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嘛。有本事的人根本不靠皮囊,而是靠真本事。關於選導師,很多成員都表示選擇蔡康永都是靠運氣的,選到了是運氣爆棚,選不到就自己認命,而很多人的運氣都是比較好的,畢竟蔡康永導師也不是傲嬌的人,一般情況下,你敢來我就敢收。
  • 浮浮沉沉二十餘載,臺灣綜藝製作人北上生存圖鑑
    儘管只是一檔臺灣綜藝節目的停播,卻幾乎代表著對臺灣整個綜藝生態的告別。小鮮作為《康熙來了》的老粉,2016年節目結束後,幾乎再也沒看過臺灣綜藝節目。有時間還會再翻出之前的節目重看,來下飯、打發時間,也用來懷舊。和小鮮有同樣心理的內地老粉,應該不少。可能也影響了不少內地網綜製作者的判斷。
  • 康熙來了停播之後,來內地的蔡康永和小S,為何沒有繼續大火?
    臺灣紅的節目不少,但能在內地引起熱潮的,估計只有康熙。甚至有網友表示:「沒有了康熙的我就是一條和臺灣沒有關係的鹹魚。」康熙解散後,關於小s、蔡康永、陳漢典的消息少之又少了,他們現在到底怎麼樣了?這麼有天賦的一個人,應該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可是偏偏他卻在康熙當了9年綠葉,不被小s和蔡康永待見,嫌棄他,為難他,他還要樂呵呵地回應。
  • 康熙金曲獎同臺當眾上演「宮心計」…你還相信有一種友情叫小s和蔡康永嗎?
    還有許久未露面的「康熙」,在《康熙來了》年初停播後,作為頒獎嘉賓首度公開合體的蔡康永和小S,也吸引了不少對《康熙來了》餘情未了的觀眾們對二人再同臺的期待。蔡康永又被問及這部由小s擔任女主的電影籌備情況,蔡康永繼續打太極,稱只要有小s在自己就超放心。
  • 蔡康永小S合體新綜藝,《康熙來了》是要捲土重來了嗎?
    其實,《康熙來了》所擁有的最大標籤不就是蔡康永和小S嗎?只要這兩人合體,並坐在節目中的主持人交椅上,即使在一片廢墟的工地上錄製,又會和《康熙來了》有多大的區別?關於兩人合體回歸的消息,從去年開始便一直有傳聞。
  • 蔡康永獻給小s「痴痴」的愛,真難看!
    總體感覺是,蔡康永根本沒在管電影好不好看,他只是要為小s完成很多很多夢想而已。電影的英文名字是——Didi’s Dreams(娣娣的夢)——說明了一切!簡單來說,這個電影是蔡康永為小s辦的一場成人家家酒。 名字叫「吃吃的愛」,其實跟「吃」好像沒啥關係。
  • 小s參加活動強勢復出,爆料康熙停播原因,稱找不到蔡康永
    採訪過程中被問到節目《康熙來了》已經停播了四年,還會不會與蔡康永再合體錄節目時,小s也辛辣回應稱是蔡康永不想做了所以才停播的,還表示現在已經找不到蔡康永的人了。,而小s已經沒有了更合適的平臺。此前小s還透露自己想重新開始,回到《康熙來了》,但主要還得看蔡康永,消息過了這麼久一直沒有得到答覆,說明康永哥已經不願意再回康熙了
  • 蔡康永、小S宣布告別《康熙來了》十二年回顧
     提示:點擊上方"明星微雜誌"↑免費訂閱本刊10月16日,主持人蔡康永、小S先後宣布要離開主持了多年的臺灣王牌綜藝《康熙來了》,二人攜手主持近12年 。2012年5月,小S順利生下第三胎後正式復出小S順利生下第三胎後,正式復出主持《康熙來了》,剛好節目2000集,電視臺高規格迎接她,蔡康永和陳漢典專門準備一期節目歡迎小S歸來,還以為那以後康跟熙再也不會分開。
  • 告別康熙來了,蔡康永小S離開是因為.....
    (謝謝你們)」@範瑋琪:「幾個人生最重要的決定都有幸在康熙來了和觀眾分享了喜怒哀樂~謝謝康熙給了我們12年的歡樂,一個節目的結束雖然會有很多的捨不得,但更多的是期待,期待新的旅程要開展,相信蔡康永、小s接下來會有更棒更好地作品會帶給我們~謝謝偉忠哥,謝謝康永哥,謝謝Dee,真的好愛你們,滿滿的祝福!」
  • 吳宗憲搞笑能力比蔡康永小S強 大陸知名度為何不如後者?
    曾經的中國臺灣綜藝節目就像如今的內地,琳琅滿目、百花齊放,俘獲了大批忠實粉絲,可謂輝煌一時,也成就了許多綜藝大咖,如張菲、吳宗憲、蔡康永、黃子佼、小S等...但時至今日,依然健在的大牌綜藝簡直是少得可憐,大部分已經停播,這迫使很多曾經的綜藝大咖不得不選擇北上內地錄節目(如「奇葩說」、「姐姐好餓」等),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吳宗憲,出生於80、90年代朋友不應該不熟悉,臺灣綜藝大哥,最有名的節目是「我猜」,高峰期的手上有十個節目。
  • 小s與女兒合體登上雜誌,表情自如,星相十足
    近日,小s和三個女兒合體登上雜誌周刊。這也是首次四人一起拍雜誌,雖然之前大女兒已經獨自登上過雜誌。幾年前,許雅均的麵包店就被爆出材料以次充好,事後許雅均也承認了這點,小s還因為這件事公開在大眾面前鞠躬道歉。除此以外,臺媒還拍到了許雅均深夜和辣妹相約夜店,並且有摟抱的動作。對此,許雅均表示自己對小s絕對沒有不忠的行為,絕對是100分地愛小s。
  • 小S蔡康永早已「貌合神離」,停播內幕不簡單!
    更是直接當場爆料小s與蔡康永只是在幕前搞笑合拍,私下互動卻猶如「貌合神離」的夫妻,很難同時取悅!這到底是神馬情況?劉德蕙是《康熙》第一位製作人,她透露當年節目開錄前,蔡康永不停私下找她詢問許多關於小S的事情,比如小S唱歌或是講笑話的時候到底應該給予什麼反應呢。蔡康永還曾問她:康熙到底是談話還是綜藝節目呢?
  • 和小S一起的8年,他的存在感不輸蔡康永
    看到他們那麼糾結的關係,不熟悉的人會以為他們關係有多僵,但其實這才是《康熙》的梗啦~吼,講到《康熙》尼基自動要變臺灣腔了啦!陳漢典其實是《康熙》的助理主持,只是他一開始是小咖沒人記得住而已。從一開始進《康熙》,陳漢典就是給小s捶背的角色,他說自己當時已經3個月沒有工作了,所以一開始進娛樂圈,為了鏡頭,再多辛酸淚都要試。
  • 《康熙來了》停播五年後,蔡康永和小S怎麼樣了?
    這時,她接到蔡康永的主持邀約。 蔡康永欣賞小S主持《娛樂百分百》的表現,他說:「有些美女自覺很美麗,小s也很美,但她不在乎把自己弄糟,讓她扮醜也不在乎。」  臺灣大選時,連戰帶著家人上《康熙來了》。節目一開場,蔡康永就給小S打預防針:「如果你亂講話我們就開槍把你斃了。」誰知小S第一個問題就是:「戰哥,您平常在家都穿什麼型的內褲?」 蔡康永把尺度往回拉:「來人啊,快把她抓走!」還好連戰不介意:「我在家和在外面都穿一樣的內褲。」小S又問:「是四角的嗎?會高腰一點嗎?」連戰回答:「蠻高的。」蔡
  • 小s和三個女兒合體登上雜誌,表情自如,十足明星相
    近日,小s和三個女兒合體登上雜誌周刊。這也是首次四人一起拍雜誌,雖然之前大女兒已經獨自登上過雜誌。三年後,小s就開始了自己的主持生涯。也就是1996年開始接觸主持,一直到2004年和蔡康永共同主持了《康熙來了》。這一主持,就是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