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黑豹」軍團,位卑未敢忘憂國

2020-09-17 GEO視界

8月,因主演《黑豹》而成為國際影星的查德維克·博斯曼,在與癌症鬥爭了4年後離世。

作為第一部以非裔超級英雄為主角的電影,《黑豹》對全球十幾億非裔來說意義重大,查德維克·博斯曼的敬業與頑強完美地詮釋了影迷心中的「黑豹」精神,引起全球影迷的廣泛哀悼。

《黑豹》對於一些人來說不過是個爆米花電影,但對於另一些人來說,是他們尋求已久的文化標杆,具有裡程碑般的意義。


雖然電影的劇情老套荒誕,但它表達出非裔幾個世紀以來一直追求卻始終無人聆聽的聲音,這成為它取得成功的關鍵。

但是對於不了解其背景的人來說,第一印象往往是「黑色的豹」從分布上來說在美洲、亞洲,為什麼會跑到非洲去?其中的原因還要追溯到「黑豹」部隊的起源。

1941年底的珍珠港事件震動全美國,即使當時種族問題嚴重,各個族群的美國人依舊踴躍報名參軍。他們渴望為國效力上前線殺敵,但當時的美軍深受種族觀念的影響,聯邦法律禁止不同膚色的人在一起服役。

由歐裔把持的各個部門、各個組織,從兵營到醫護室,從娛樂中心到食堂,處處都充斥著種族歧視與行為,亞洲裔被看做是日軍的同黨,而非裔則被視為僕役上不了臺面。

第一位榮獲海軍十字勳章的非裔士兵DorieMiller,也是二戰中第一位美國英雄。他在西維吉尼亞號上擔任廚師工作,珍珠港事件時遇到敵人襲擊沒有逃跑,而是跳上高射機槍臺向日軍開火,擊落至少一架日軍飛機。等彈藥用盡後他又找到身負重傷的艦長。他的事跡也鼓勵了更多同胞報名參軍。

1942年5月,非裔的技師們在組裝戰鬥機(圖片:美國國家檔案館)

非裔士兵得不到尊重與信任,他們只能去後勤或保障部門,擔任廚師、機械師或工程兵、運輸兵等工作。乃至於當他們穿著軍裝在自己的國土上移動的時候,還要小心種族主義分子的襲擊。

這些侮辱和歧視並沒有動搖他們用實力說話的決心,戰爭的嚴峻現實終將擊碎種族主義者的傲慢與偏見。

1941年3月,幾名非裔公民前往美國陸軍航空兵部隊報導。他們被分配到伊利諾州的第99中隊。這是美國陸軍航空兵第一次接收非裔美國人。


1、黑豹誕生

1942年春,美國761坦克營成立,根據美國陸軍的記錄,該營共有30名非裔、6名歐洲裔軍官,以及676名士兵,絕大多數也為非裔,761營在當時種族隔離問題嚴重的美國軍隊中獨樹一幟,因此被稱為「blackpanthers」,並做成logo印在他們的軍裝上。

曾有人猜測該名稱的來由是部隊當時還是用德式Panzer-kampf-wagens(又名Panther坦克),實際配置也是美軍常見的sherman中型坦克和stuart輕型坦克。

761營的軍官們在用餐,根據當時的聯邦法他們不應同坐一席用餐,雖然761營軍官大多是白人,但這裡率先取消了種族隔離。


761營的標誌,恐怕當時大家只是從顏色和勇氣上來尋找象徵,誰也沒想到「黑豹」會成為美國民權運動與非裔文化的標誌。


到了1944年6月,諾曼第登陸後美軍傷亡大幅增加,軍方無法再堅持種族偏見,不得不啟用經驗豐富的非裔士兵去做步兵,軍官、油輪和飛機的駕駛員。已受訓2年的761營應召奔赴前線。

761營拖回被擊中的謝爾曼坦克。(圖片:美國國家檔案館)

在戰火中前行的謝爾曼坦克。(圖片:美國國家檔案館)

761坦克營成為第一支加入歐洲戰場的非裔部隊,統帥他們的第三集團軍司令官巴頓將軍久經沙場,深知子彈不認膚色,向黑豹營發表了經典的一番講話:

士兵們,你們是美國陸軍中第一批參戰的黑人坦克手。如果你們不夠優秀我也不會在這兒廢話,我只要最好的。只要你們能殺死那些婊子娘養的德國鬼子,我才不在乎你的膚色。每個人都盯著你們,期待你們成就偉大事業。最重要的是,你的種族期待著你。不要讓他們失望,不要讓我失望!」


2、勇往直前,黑豹營的座右銘

在11月他們初上戰場時,上級軍官並不看好他們,他們卻先後解放了Moyenvic,Vic-sur-Seille, 和Morville-lès-Vic這三個法國城鎮。黑豹營僅在這個月裡就誕生了很多戰鬥英雄。

按一些歷史學者的說法,壞小子Crecy平時是個平易近人,舉止得體的乖小孩,但一旦遇到德國人他就成了殺人機器。

11月10日,當戰友受到德軍伏擊時,Crecy跳上坦克直接穿過德軍防線,擊毀了德軍的火力點。但他自己也成為德國人的目標,坦克被火箭彈集中,Crecy被徹底激怒,頗有「敵人不僅不投降還膽敢向我還擊」的霸氣,他跳出著火的坦克登上一輛美國吉普車,用點30口徑機槍向毀了他坦克的敵人掃射。

鑑於Crecy的勇猛,上級給了他一輛新坦克,但很快他遇到了新難題,冬季泥濘的道路讓他的車輛深陷其中動彈不得,成了德軍的靶子。

Crecy立即請求支援,很快另一輛坦克趕到了。Crecy冒著槍林彈雨把兩輛坦克系在一起,接著跳上支援坦克將自己的坦克從淤泥中拉出來,然後開始反擊,他摧毀了兩個機關槍火力點和一個反坦克陣地,等到幾個小時後戰鬥結束時,他握著機關槍的手早已僵硬,要靠戰友才能將它們分開。


Crecy本應得到榮譽勳章,因為膚色他只能拿到銀星勳章,但這並沒有影響他的勇氣,他後來還拿到一枚銅星勳章和四枚紫星勳章。戰後他曾擔任紐倫堡的獄警,確保那些臭名昭著的戰爭罪犯不會逃脫。

戰鬥後的景象,這裡留下了四輛德軍和兩輛美軍坦克。

黑豹營的英雄不止Crecy一個,他們比誰都清楚自己沒有退路。

SamTurley為了幫戰友逃脫用機槍吸引敵人的火力,一直戰鬥到被88毫米口徑炮擊中犧牲;RubenRivers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拒絕離開,繼續指揮部隊對敵人進行火力壓制掩護戰友撤退,最終光榮犧牲;

MosesDade在坦克失去炮塔但依舊保持機動力的狀態下,用機槍繼續作戰……黑豹營的勇猛為他們和他們的膚色贏得了聲譽,他們無愧於「Comeout fighting(勇往直前)」的營訓,為「黑豹」精神奠定了根基。

SamTurley

RubenRivers,直到1997年,他以及6名戰友才被追授榮譽勳章,黑豹營勇士們的事跡不可能永遠被忽視。

到了1945年5月,黑豹營解放了毛特豪森集中營的Gunskirchen分區,一名得救的17歲少女激動地賦詩一首「黑色的彌賽亞(救世主)」:一個美國大兵站在門前,是我從沒見過的黑人士兵,他帶來生機和自由,他即是我的彌賽亞。黑豹營到達奧地利的施泰爾時,超過10萬名軸心國士兵望風來投,以免被蘇軍俘虜。

向美軍投降的德國人

從1944年11月7日開始,761營連續服役183天,遠超那些只在前線待一兩個星期就換崗的友軍。他們與黨衛軍的王牌裝甲部隊作戰,逼他們讓出補給線;給敵人造成13萬人的傷亡,跟隨第三集團軍解放了30個法國城鎮。

全營共計391人獲得表彰,其中有7枚銀星、56枚銅星以及246枚紫星勳章。3名軍官以及31名士兵陣亡,22名軍官以及180名士兵負傷。他們人數雖少,卻成就突出,效率極高。

1945年的春天,761營在恩斯河沿岸接受巴頓將軍的檢閱,他們沒有辜負巴頓的期待,雖然巴頓背地裡也免不了心存偏見。更重要的是,761營證明了他們的勇氣與能力,證明了種族隔離制度的荒誕與愚蠢。

黑豹營以及其他非裔成員的卓越貢獻,最終促成美軍在1955年取消了軍隊內以膚色單獨設置軍事單位的種族隔離制度。


3、黑豹之外,各條戰線都有他們的身影


「紅尾天使」——全部由非裔組成的塔斯柯基空軍部隊在歐洲上空負責為轟炸機護航,共執行1600次任務,還擊毀地面上的237架和空中的37架德國飛機。

1945年,由855名非裔女性組成的「6888中央郵政大隊」前往歐洲為駐紮美軍整理兩年來擠壓的郵件。這工作聽上去無足重輕,但關乎軍隊士氣與聲譽。


6888大隊分成三組全天24小時輪崗無休工作,在沒有取暖和足夠照明設施的簡陋房屋中出色地處理了700萬封郵件,幫助那些不幸犧牲在歐陸的美國士兵家庭得以慰藉。

她們的專業與吃苦耐勞受到伯明罕市民的尊敬,成為家中的座上賓,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依舊採取種族隔離制度的美國紅十字會在當地無人問津。在伯明罕完成任務後,她們又轉戰法國裡昂,同樣受到法國人的交口稱讚。

真實的紅球速遞

真實的紅球速遞

宣傳與影視中的紅球速遞

宣傳與影視中的紅球速遞

從1944年8月到11月,紅球速遞(主要由非裔司機組成的運輸部隊)向在法國作戰的美軍運送汽油、彈藥、食品、醫藥和機械部件,他們每晚不開燈地在漆黑狹窄,極易成為襲擊目標的小路上行駛400英裡,為盟軍輸送生命物資。

然而無論在美軍的宣傳畫還是戰後的電影中,你都看不到他們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白皮膚面孔的大義凜然與風花雪月,非裔的貢獻就這樣被有意無意地埋沒在歷史中。


4、戰鬥到最後一天

同樣是冒著生命危險,同樣戰功赫赫,但歧視依舊無處不在,當時軍中的商店,德國戰俘可以進去,但非裔官兵卻不得入內。

非裔護士只能照看德國戰俘,不得負責盟軍傷員。

種族制度在當時的美國人心中根深蒂固,是「祖宗家法」,想通過一場戰爭就讓它徹底消失並不現實,需要長期而全面的抗爭與進取。

照顧德國戰俘傷員的非裔護士(圖片:美國國家檔案館)

二戰結束後,761營於1946年6月被撤編,其他如92步兵師、「紅尾天使」也默默回國,在為歸國英雄歡呼的人群中,他們的膚色只成為了礙眼的存在,非裔再次遭遇極不公平的待遇。

這些都令英雄們沮喪。

但是,成績就是成績,非裔在二戰中的卓越貢獻最終證明了他們的能力,最終在60年代民權運動中,給予他們勇氣去抗爭。並在流行文化中成為一個虛構中高度發達的非洲文明的象徵,「非洲豹」「非洲獅」都不及「黑豹」來得印象更加強烈。

黑豹的榮耀,是草根非裔用鮮血與生命換來的,一部電影讓這種精神再次讓非裔走上舞臺的中心,並鼓舞著他們。預計在未來,「黑豹」還將展示出更豐富、更有深度的文化魅力。

編譯自:

https://www.badassoftheweek.com/crecy

https://www.nationalww2museum.org/

https://www.history.com/

https://warfarehistorynetwork.com/

相關焦點

  • 陸遊愛國名句「位卑未敢忘憂國」欣賞
    我們知道,陸遊是偉大的愛國詩人,尤其是他的名句「位卑未敢忘憂國」成為千古絕唱。下面,我們就陸遊的這句話進行解讀,願意與大家學習和共勉。「位卑未敢忘憂國」這句話的出自於宋陸遊《病起書懷》。這裡的「位卑」的意思是地位低下。
  • 《赤伶》和七七事變:位卑未敢忘憂國,哪怕無人知我
    位卑未敢忘憂國 哪怕無人知我」這兩句,知名度和傳唱度都很高。這首歌不僅爆紅,而且久唱不衰。今年6月22日,李玉剛翻唱了《赤伶》,並且為它專門創作拍攝了劇情MV。可見這首歌,在藝術上被認可,在市場上受歡迎。這首歌究竟是怎麼迷倒我們的?先從它背後的故事說起。
  • 真實的「黑豹」軍團,位卑未敢忘憂國
    作為第一部以非裔超級英雄為主角的電影,《黑豹》對全球十幾億非裔來說意義重大,查德維克·博斯曼的敬業與頑強完美地詮釋了影迷心中的「黑豹」精神,引起全球影迷的廣泛哀悼。黑豹營的英雄不止Crecy一個,他們比誰都清楚自己沒有退路。
  • 位卑未敢忘憂國:一個看城門的小官,為何能阻止「熙寧變法」?
    位卑未敢忘憂國:一個看城門的小官,為何能阻止「熙寧變法」?北宋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在朝野異口同聲的保薦下,擔任參知政事,開始革除舊弊,推行新法,史稱「熙寧變法」。變法旨在富國強民,改變積弱積貧狀況。
  • 《南漢山城》:位卑未敢忘憂國?
  • 位卑豈敢忘憂國之一 大明死間許儀後
    在這場戰爭中,不少知名或不知名的小人物位卑不敢忘憂國,投身其中,在民族自由和尊嚴的祭壇上,奉獻了自己的熱血,又功成身退,青史不留名,實在是浪漫至極的又深沉如鐵的愛國英雄,值得我們銘記。他們是:一、死間許儀後:江西吉安人,行商途中為倭寇所擄賣到日本,所幸有醫技之長,救了當時日本舉足輕重的薩摩藩島津家的小孩,成為御醫,並和藩主島津義久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後來定居日本,娶妻生子。
  • 位卑未敢忘憂國 甘灑青春譜芳華
  • 「位卑未敢忘憂國」,看看這幾位古代優伶的浩然正氣
    這時候,宮廷藝人成輔端挺身而出,在宮廷表演中對李實的行為進行了揭露,並真實地反映了百姓的疾苦。李實聞之大怒,讒言成輔端誹謗朝政,昏昧無知的唐德宗竟聽信讒言,下令杖殺了成輔端。當朝政腐敗,奸佞當道,生靈塗炭的時候,具有高尚品格的成輔端不惜以卑微羸弱的肩膀扛起了為民請命的重任,這是應該永遠被後人所稱道的。
  • 位卑未敢忘憂國——我看時代報告劇《在一起,之擺渡人》
    圖/在一起 劇照時代報告的系列劇,《在一起》以抗疫期間各行各業真實的原型人物、故事為基礎,通過藝術加工,塑造「抗疫」一線可歌可泣的平民英雄群像,以一個個剖面展現「抗疫」人民戰爭的全景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