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田和子:徵服世界的保險女王
「保險行銷要成功,必須要懂得體諒別人,即人情練達。」
——柴田和子
人物素描:
在全球壽險界,談到壽險銷售成績的時候,人們常常說「西有班·費德雯,東有柴田和子」,這是對柴田和子成績的莫大讚許。
柴田和子出生於日本東京,從東京「新宿高中」畢業後,進入「三洋商會株式會社」就職。後因結婚辭職回家做了4年家庭婦女。
1970年,31歲的柴田和子進入日本著名保險公司——「第一生命株式會社」新宿分社,開始其充滿傳奇色彩的保險行銷生涯,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保險行銷業績。1988年,她創造了世界壽險銷售第一的業績,並因此而榮登金氏世界紀錄,此後逐年刷新紀錄,至今無人打破。
武保衛
西方國家的壽險業務開展較早,壽險銷售成績和技巧也比較成熟。在柴田和子進入「百萬圓桌會議(簡稱MDRT)」之前,日本還沒有一個人達到「入會」要求。1988年,由於她連續9年獲得日本壽險行銷的三冠王,而榮登該年度出版的《金氏世界紀錄大全》。在1989年和1990年擔任年度的「百萬圓桌會議」會長。
柴田和子連續30年蟬連日本第一保險業務員,被稱作「保險天后」、「行銷女神」、全球最強的「阿姨級保險員」。今年已經75歲的她,講起話來還是中氣十足、充滿朝氣、機智幽默。柴田和子已經成了當今營銷精英分子們心中的「頂級大姐」和最酷偶像。
柴田和子成功的秘訣:一、確立明確長遠的目標,並想方設法去達成它。二、時常站在客戶的立場考慮問題。三、像「愛的使者」一樣出現在客戶面前,用真誠打動客戶。柴田和子為人和藹可親,她把自己的成功總結為兩個字──服務。每年的感恩節,都會為客戶送上一隻火雞。因此,人們都稱她為「火雞太太」。
被「騙進」保險業
柴田和子1938年出生於日本東京深川。在柴田和子10歲的時候,父親離開了人世,她的母親是一位百折不撓的人,柴田和子深受母親的影響。她母親經常對柴田和子說:「別人糾正我們100個問題,即使99個不正確的,只要有一個是正確,也要心存感謝。如此,方能長保喜悅面容。」
1970年,已有兩個孩子的柴田和子踏入保險界。柴田和子進入保險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被要求寫出200位認識的人的名單。
從業之前,柴田和子是名普普通通的家庭婦女,她認識的人根本不足100人,最後,為了過關,亂編了300個名字,連過世的爺爺和未出世的兒子柴田壯一郎的名字都在其中。過了第一關,過不了第二關,她的主管天天追問「那300人進展如何?」柴田和子只好硬著頭皮,每天給她的客戶寄明信片,明信片上寫著:「也許你很討厭保險業務員!但是為了我的學習,請務必賜見。」結果出乎意料之外,在這些名單中,她籤下187件保單。第二個月,柴田和子再接再厲,一口氣籤下3000萬日元保單,這時候,公司的其他同事對她刮目相看,覺得不可思議。
更不可思議的事在後頭,柴田和子從1979年起,連續14年取得全日本冠軍。1991年,柴田和子團體險為1750億日元,個人壽險為278億日元,合計2028億日元。首年度保費(FYP)為68億日元。這些數字相當於804位第一生命保險公司的保險業務員一年所創下的業績。柴田和子一年的收入達到17億日元,她與西方的保險泰鬥班·費德雯被稱為人壽保險的奇蹟。「西有班·費德雯,東有柴田和子。」
很多人不知道柴田和子是被「騙進」保險業的。她是在1970年3月進入「第一生命」新宿支社的,當時已經31歲。丈夫是工薪階層,家裡有兩個只有1歲和2歲多的孩子。在她入保險業之前,她根本沒有想到過要把保險作為自己的職業。
相對於其他職業來講,當時的保險業一直被視為寡婦、一無可取者和別無所長者的工作,柴田和子對這項工作沒有絲毫的好感,況且,在生孩子之前,她在其他企業做得還是很優秀的。有一天,柴田和子的表妹帶著她的在「第一生命」擔任業務員的朋友到家裡玩。原本那位業務員是要說服她表妹擔任保險業務員的,而她表妹也真是個推銷好手,然而不巧的是,表妹當時已經登記為其他保險公司的兼職人員了,結果拉攏的目標就轉到柴田和子身上來了。於是,在表妹帶領下,人們以「玩」的招牌來家裡勸她入會。
據柴田和子的自傳記述,「那時我的孩子還小,我對行銷保險的工作也沒什麼好感,況且我還是有一技之長的,還不至於淪落到賣保險的地步。因此就直言婉拒擔任保險業務員的建議。但是當對方知道我有日文打字及珠算一級的資格時,就改口說:「因為也在招募事務員,要不然你就別應徵業務員,來當事務員好了。而且據說月薪高達10萬元日元。」柴田和子當時並不知道這只是業務員的一種策略,感到還是挺興奮的。不必做自己討厭的事情,還能夠達到高收入,而且工作時間還是彈性的,這真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要知道,1970年月薪10萬日元可以說是非常優厚的條件了,那時候大學剛畢業的學生起薪也不過35000日元,況且還可以彈性上班呢。她當時真的以為交了好運,於是,就拖著老公、帶著孩子一同去參加面試。
面試的結果是:公司以保險業務員的名義錄用,不過,如果個人討厭推銷工作,也可以只做計算工作。保險公司的計算工作對柴田和子來講也是較為簡單,主要是企業年金及團體定期保險的計算。於是,她決定就到這家公司上班。可是,當她高高興興地到公司上班後才發現,根本沒有什麼計算的工作。
到了上班第4天,公司通知柴田和子要準備參加業務員的初級課程考試,此時她才恍然大悟,原來一切都是騙局。公司要的根本不是什麼日文打字或具備珠算能力的事務員,而是保險業務員。
柴田和子屬於「不急不躁,既來之,則安之」的人。她認為,行事要既不急於求成,又鍥而不捨,一切向前看。經過短暫的思考,她覺得,既然事情演變到這種地步,與其消極地工作,不如正確面對,把保險在自己的心理上轉換為夢寐以求的工作。她這種心態確實奏效了。
自己激勵自己
除了柴田和子對工作和生活的積極態度外,還有一個秘密,那就是她渴望擁有自己的房子。而保險推銷,她想像它也許是上天給自己的機會,如果好好地利用,也許就會實現自己擁有一套新房的夢想。
柴田和子和先生是在同一家公司工作時認識的,從前都是在「三陽商會」工作,他還是她的下屬。當他們決定結婚時,就面臨著必須有一個人要離開這家公司。這在日本是不成文的規定,夫妻倆不能在同一個公司上班。因為她在公司的能力較強,公司希望她能留下來,於是,她先生只好另找出路了。在有了孩子之後,她辭去了工作,專心在家裡當一個家庭主婦時,生活就只能靠他那原本只有她一半的薪水來維持了。可以想像,一家4口擠在兩間租來的只有6個榻榻米和3個榻榻米大小的房子裡,生活絕對不會寬裕,非常貧窮,生活也因為只有丈夫一人維持而陷入捉襟見肘、寅吃卯糧的赤貧狀態。
其實,最令柴田和子牽掛的是母親。自從1947年父親去世後,她獨自一人支撐著這個家。母親雖然賢惠忍讓,不過,卻難以在哥哥家裡生活下去。母親與嫂子都是只手撐起艱苦生活擔子的剛強女性,都個性很強,所以問題不容易解決。柴田和子一直想把母親接到自己家,好讓一輩子受苦的她享受一下天倫之樂。
可是,現在的住處只有兩間租來的小房子,又哪裡有地方讓母親容身呢?
因此柴田和子內心強烈渴望能夠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房子,好接母親同住,早日能與受盡千辛萬苦的母親共同生活。這個心願支持著她全身心投入到行銷工作中去。當然,這對於手抱孩子、身處惡劣環境的柴田和子而言,是個艱難的決定。柴田和子就是這樣踏入這行的,也可以說是為了某個人才能夠擁有今天。為了母親、為了丈夫、為兩個女兒,柴田和子開始了漫漫行銷之旅。
善用多種營銷技巧
《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大師實戰秘訣》一書,介紹了柴田和子很多營銷技巧。
柴田和子善用激將法,並把它作為自己的主要話術技巧。
在這世上許多人都明白保險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卻又總是下不了決心。遇到這種情形,柴田和子會這樣對他們說:「你打高爾夫球輸5萬,打麻將輸3萬也不皺一下眉頭,可是要你每月繳5萬日元的保費就捨不得。如果你是這樣弄不清孰輕孰重的人,怎能期望你將來出人頭地呢?」 經過這樣一講,大部分的人都會說:「那麼我和太太商量以後再答覆你吧!」這時候,激戰話術就登場了。「最近的男人好像都變得婆婆媽媽的,可是我相信你不是這樣的。總之,請你現在就將這張保單填一填,如果你的夫人說不行,我就將它作廢。一般所謂人上人大多是即知即行的,不知道你是否算得上人上人,但我相信你是。」
柴田和子這一招激將法,一般都會見效,因為一個人被刺激之後,尤其是一個男人被一個女人「鄙視」之後,總會給自己找個臺階下。當然,籤單就有希望了。
柴田和子是個普普通通的日本婦女,身高153釐米,體重73公斤,可以說是其貌不揚。柴田和子認為自己的身材比較渾圓,沒有明顯的特徵,在初次會面時無法吸引對方的眼光,因此,她一般借著「服裝」給人強烈而明朗的第一印象。
在柴田剛從事保險行銷時,她穿著一件黑色或藍色的背心,加上有花紋的外套,還戴著一頂有柴田特色的圓扁帽。縱使第一次見面,客戶什麼都忘記了,但是,總會記得柴田那頂詼諧幽默的圓扁帽。
柴田知道,如果穿著和別人沒什麼兩樣,她就難以吸引顧客的眼球也難以取得客戶的認可和信任。後來,柴田不再戴圓扁帽了,改戴有大朵花飾的寬沿帽子,進入預定的拜訪場所後,柴田會脫下它,而她進門的姿勢就像一個電影明星一樣。
柴田和子曾在她的自傳中說過,「年輕時,打扮得樸素一點比較好,因為年輕本身煥發著一種光輝,所以樸素的服裝反而更能襯託出本身的光芒,尤其是年輕貌美的人,過於華麗的裝飾,反而會讓人覺得難以親近。但是到了一定的年齡,衣著就應該略微華麗一些,如果樸素依舊,會被人看成老太婆。
「壽險行銷注重外表,與眾不同的形象更能讓客戶接受你。」
「你要想盡辦法聚集人的注意力,來強調自己的存在。」
柴田在開發團單的時候會穿著光鮮奪目,然後大聲地四處問候,在各組辦公室來回穿梭。
「你什麼時候有空?」
「你一定要來聽一次喲。」
「你也一塊來吧!」
最後,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保險公司有一個叫柴田的人。
尋找關鍵人物
柴田和子認為,有效率的做事方法,就是將已經建立的人脈資源活用於企業集團之中。每個人總有親戚、校友和鄉親,從這些關係中開展她的事業,而她也認為可以將這些人脈資源靈活運用於工作上。
前往企業行銷團體保險,是以企業的母集團為著眼點,只要與某企業集團旗下的公司籤下契約,則該公司所屬企業集團的人脈資源也盡可囊括其中,可以迅速地擴大自己的市場。
柴田和子之所以從老闆下手,是因為那是最有效率的做法。由於老闆是握有決定權的關鍵人物,只要使那個人點頭,剩下的就只是事務性工作了。
一旦獲得了部長的許可,辦公室就成了她推銷保險的天下,這時,柴田和子就會將整個辦公室的人的保險全部做下來。
柴田和子偶爾也會遇見讓她有「啊!這個人恐怕不行」這種感覺的負責人,這是一種直覺,她知道,就算勸其他人加入保險,也會是徒勞無功的。因此,碰到這種情形,柴田就會想:「除非負責人調換職務,否則,不可能成功。」 這時,她絕不去窮追猛打,甚至有時一放就是好幾年,等到人事變動,那個負責人調換了,再去跟新的負責人談,自然也就談成了。
如果遇到組織龐大,負責保險方面的是沒什麼能力的人時,要籤下契約,可說是百分之百的不可能;甚至有的負責人不僅聽不懂內容,連報告書也不會寫。在這種情形下,即使上頭的人再有心,由於底下的人報告呈不上來,他也束手無策。因此,柴田和子自告奮勇地幫人寫籤呈,有的人很老實,就拿柴田和子幫他寫的籤呈往上送。
當時日本所有的企業都是自由資本比例比較低,常需要向銀行貸款,而銀行也發揮極大的金融效能,在銀行與企業的權力結構中,銀行居於絕對支配地位。因此,銀行的推薦相當有力量,可以給對方帶來壓力;柴田和子常常以這樣的關係來做她的開場白。「我是由銀行介紹來的,但是我與銀行並沒有任何特殊關係。因為是我自己跑到銀行請他們介紹的,所以請別介意"銀行介紹"這四個字,請你聽聽我說的內容。希望你能理解,我是以一個保險業務員的身份,來為貴公司推薦一項非常合適的商品,因此,請你務必針對這項由我為你設計好的保險商品,加以批評、指教,這樣對我的成長也有所助益。我希望一點一滴地累積這些教訓,將來成為日本頂尖的業務員。因此,請你不吝指教,對我加以指導。」
有一家銀行提供了柴田和子7家企業的轉介紹。那家銀行的支行長是一位非常優秀的紳士,之後又陸續為她介紹了很多企業。當柴田和子成功地獲得一家銀行的轉介紹後,其他的銀行也逐漸地對她伸出雙手。為了具體了解企業名稱,她曾經一整天坐在銀行櫃檯窗口前的椅子上,一聽到銀行小姐喊「XX工業公司」、「XX會」,就一個一個地把名稱抄錄下來。然後再上二樓的貸款部門請求工作人員為她介紹那些企業,然後再去一路拜訪。
以客戶為本尋求主動
柴田和子說:「保險行銷要成功,必須要懂得體諒別人,即人情練達。」
柴田和子絕不耽誤與別人的約會時間。即使是自己的秘書,她也認為讓他在嚴寒或是酷熱的地方等候是不對的,如果要讓某個人受熱或受凍,她是寧可自己來承受。
行銷絕不是一個人唱獨角戲、一味拼命的埋頭苦幹。如何使對方打開心扉、使對方信賴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要達成這個目的,相對的就是要能夠體恤對方,要有為對方著想的心意。
但是,對於「蠻不講理」的客戶,她可不會一味地遷就。曾經有一次,柴田和子上班後,再次確認了與某印刷公司社長中午的「約會」,電話裡社長口氣堅定地說:「你中午過來吧。」 忙碌了一個上午之後,柴田和子在整12點鐘來到了該印刷公司。由於她和這位社長是初次見面,所以不知道坐在對面的就是老闆,於是一邊進辦公室一邊問:「抱歉,打擾了,請問社長在嗎?」話一說完,立即就被對面坐著的那位老頭劈頭一頓數落:「喂!我說,搞沒搞錯?哪有中午約人家談事情的!」言下之意就是他連中午飯還沒有吃,談什麼保險!遇到這種情況,業務員通常會馬上鞠躬道歉,連說對不起。然而,柴田和子卻沒有這麼做。那位社長的話音剛落,柴田和子這邊馬上起來接了話茬:「那麼,社長您說的中午是指的幾點鐘呢?您說中午可以過來,我12點鐘準時到達?有什麼不對嗎?對社長您來說,12點鐘不是中午嗎?」
老闆露出吃驚的神色。柴田和子這時並沒有停下來,而是口氣稍微婉轉些問道:「那麼,12點半可以嗎?」 還沒有緩過神來的老闆不自覺地說:「可以,當然可以!」 「那我就先去吃午飯了。」柴田和子扔下這麼一句話轉身就出去了。吃完午飯後,柴田和子提前3分鐘趕回社長的辦公室,挑了一個社長透過玻璃可以看得到自己的位置等著,還不停地用腳打著拍子,這是要明明白白地告訴那位社長,約好的是12點半,時間不到,她絕不會進門的。那位社長已經把這些都看在了眼裡。12點半,柴田和子進入到辦公室,精氣神十足地對社長大聲說道:「我是"第一生命"的柴田和子,初次見面,請多多關照!」
結果,柴田和子籤下了那位社長個人最高額5000萬日元、主管及員工40人的保險,合計2億8000萬日元的保單。從此以後,這位經理成了柴田和子的朋友,為柴田和子介紹了很多的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