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作用力可以造就奇特粒子,問題在於我們不知道它們是否存在?

2021-01-17 騰訊網

正如你所猜想的那樣,強核作用力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力。它強大到可以把宇宙中微小的粒子長時間地,甚至是永遠地結合在一起。在構成我們所熟知的世界的微粒中,由強力結合在一起的有中子和質子。但是如果你想切開一個質子或者中子,你並找不到完美的,簡單排列的亞原子粒子。相對地你會看到宇宙中最複雜的力之一的討厭的內在。中子和質子並不是強力可以構成的唯二物質,但我們並不能完全理解其它更複雜,更奇特的組合。更糟糕的是,甚至我們的試驗和觀察自身也很粗略。但物理學家們正在努力試圖拼湊出對這一基本自然力的理解。

強勁而複雜

要介紹強力,最好和它的表兄弟——電磁力做對比。受電磁力影響的東西往往簡易而明了,以至於1900年時科學家就有能力近乎完全分析電磁力。在電磁力作用下,任何微粒都可以在它們保有叫電荷的性質時儘可能長時間地組成集體。如果有電荷,那麼就可以感受並響應電磁力。所有種類的微粒都帶有電荷,就像普通的電子一樣。

另外一種顆粒,光粒子(也就是光子),擔任了把電磁力從一個帶電粒子傳遞到另一個的任務。光子自身並不帶有電荷,也沒有質量。它以光速移動,在宇宙中來回碰撞,由此產生了電磁。

電荷,電磁力的單載波。簡單而乾脆。

相比之下,有六種粒子都會受到強力的管制。作為一個整體,它們被稱之為夸克。它們有著一些奇特的名字,如上(u)、下(d)、頂(t)、奇(s)、底(b)及粲(c)。要感受並響應強力,夸克有各自的荷。然而某些原因使得事情很令人費解,這不是一種電荷(儘管它們自身也有電荷並受到電磁力影響),物理學家把這種與強力有關的荷稱之為色荷。夸克可以擁有紅,綠,藍三種色中的一種。這麼稱呼只是為了分辨,它們並沒有實際的顏色,我們只是給這種奇異的像荷一樣的性質一種代稱。

所以,夸克感受強力,但是夸克是由其他大量粒子搬運著的——準確說是8種粒子。這些粒子被稱之為膠子,在擔任著一項重要的工作,那就是把夸克膠合在一起。膠子也表現出了攜帶色荷的能力並自身帶有色荷。他們也同樣擁有質量。六種夸克,八種膠子。夸克可以改變它們的色荷,而膠子也可以。

所有的這些都表示強力無論是複雜程度還是錯綜程度都遠超它的電磁力表親。

強勁而奇特

好吧,我前面說謊了。物理學家們稱呼夸克和膠子攜帶的性質為色荷並不僅僅只是因為他們喜歡這個名字,而是因為這種命名是服務於一種有用的類比的。夸克和膠子可以相互結合來構成更大的粒子,直到所有的色的總和變成白色。就像紅色,藍色和綠色光合在一起變成白色光一樣。最常見的結合是三個夸克的結合,分別是一個紅色綠色和藍色。

但是這裡這種類比有一點不同,因為每種獨立的夸克隨時都有可能擁有任意種顏色,所以正確地結合所需的夸克的數量更為重要。可以有很多種三個夸克的組合來組合成相似的質子和中子。你同樣可以將一個夸克和它的反夸克結合,在這種情況下夸克的色會被它自己抵消,(比如,一個綠色夸克和反綠色夸克組合,我並不是在瞎扯)從而組成一種叫做介子的微粒。

但是到這裡還沒有結束。

理論上來說,所有夸克和膠子加和成白色的結合在技術上都是允許自然存在的。

比方說,兩個每個內部都含有有兩個夸克的介子,有連結在一起組成一種叫四夸克態的東西的可能性。而在某些情況下,你可以你可以往這個混合體裡面加入第五個夸克,所有的顏色依舊保持平衡,而就像你想的那樣它被稱為五夸克態。

五夸克態甚至不是一定要在一個單獨的微粒中結合,他們可以簡單地互相靠近存在,組成物被稱之為氫分子。

這是多麼的瘋狂:膠子本身組成微粒甚至可以不需要夸克。膠子可以組成一個很簡單的球狀體並相對穩定地出現在宇宙中,它們被稱之為膠球。所有被強力允許出現的可能的結合態的總體被稱之為夸克光譜,而這並不是一個科幻電視節目作者取的名字。夸克和膠子的結合存在各種各樣奇異的潛在可能性,難道不是麼?

夸克彩虹

或許

物理學家已經進行了幾十年的強力試驗了,比如巴貝爾實驗和一些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中的試驗,緩慢地通過逐年積累來達到更高能級去逐漸深入探索夸克偶素光譜。在這些實驗中,物理學家已經發現了很多獨特的夸克和膠子的結合體。實驗主義者給了他們取了些時髦的名字,比如χc2(3930)

這些獨特的潛在粒子轉瞬即逝,但在很多情況下它們是確切地存在的。物理學家們需要通過艱難的工作來把這些短暫存在的微粒與我們理論上猜測應該存在的微粒聯繫起來,比如五夸克態和膠球。

把理論和實際產物聯繫起來的主要問題在於相關數學計算十分困難。和電磁力不一樣,涉及強力的實體預測是十分困難的。這並不僅僅是因為夸克和膠子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在能級非常高的情況下,強力的強度實際上會開始減弱,使得數學計算被簡化。但是在能量較低時,比如使夸克和膠體結合成穩定微粒所需的能量,此時強力實際上非常得強。這增長的強度使得數學分析更為困難了。

理論物理學家們已經提出了很多新技術來解決這一問題,但是這些技術本身不是不完善就是效率低下。在我們已經知道夸克偶素光譜上的一些奇特狀態是切實存在的同時,要預言它們的性質和實驗特徵卻是十分困難的。

物理學家們依舊在努力研究,正如他們一直所做的一樣。緩慢地,逐漸地,我們在構築對從對撞機中產生的特殊微粒的收集,然後對理論夸克偶素的狀態進行越來越準確的預言。匹配工作正在緩慢地進行著,逐漸給我們一張關於這種我們宇宙中奇異而基本的力越來越完整的拼圖。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Paul Sutter – Astrophysicist-風箏小貓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自由狀態的夸克和膠子為何不能存在束縛態粒子外?除非宇宙大爆炸
    然而,在每一個質子和中子內部,都有夸克和膠子,夸克理論認為,夸克都是被囚禁在粒子內部的,不存在自由狀態的夸克和膠子。為什麼宇宙中不存在自由狀態的夸克和膠子呢?它們又因為什麼被囚禁?今天我們來聊一下。因此如果計入6種味和3種色的屬性,共有18種夸克,另有它們對應的18種反夸克。那麼夸克是如何組合在一起形成複合粒子的呢?就好像我們做房子一樣,是什麼讓磚頭緊緊黏合在一起呢?我們都知道是水泥。膠子就充當了水泥的功勞,眾所周知,膠子是一種負責傳遞強力相互作用的玻色子。
  • 天使粒子浮出水面 那麼獲得諾貝爾獎的上帝粒子可以用兩個字來描述...
    萊德曼寫了本科普書,原書名叫「該死的粒子(Goddamn Particle),因為希格斯玻色子難以找到,但出版商認為不妥,遂改成了「上帝粒子」。然而,許多科學家卻不喜歡這一稱呼,因為它過分強調了這粒子的重要性和太宗教化。希格斯本人也不喜歡,但有意思的是,當別人提到「希格斯玻色子」時,希格斯總是誠惶誠恐,因為他覺得「不配用自己的名字」命名這種粒子。
  • 那些神秘的念力,精神力,意念力,到底存在不存在!
    而我要說的就是,這些似乎精神力異常強大的人或者事,是否有可能真實存在,而需要證明這些事情存在的話,那麼也就先需要證明精神力這個東西是否存在。如果我們假設精神力可以影響外物,那麼必然是一種能量一類的東西,也就像是一種力場,如果發生作用的話必然會形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趣說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
    希格斯場是一個假設存在的、無形的力場,它存在於宇宙中的各個角落。英國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  2013年與弗朗索瓦·恩格勒共同獲授諾貝爾物理學獎史蒂文:好吧。可如果它遍布整個宇宙,為什麼我從來沒見過?這可是有點奇怪。戴夫:其實也沒什麼好奇怪的。想想空氣,我們既看不到也聞不著,當然個別地方除外,不過通過尖端儀器--比如我們的身體—就可以檢測到它的存在。
  • 你以為的質量其實並不存在,宇宙最小粒子空無一物
    隨後英國化學家代爾頓在得知普魯斯特的定比定律後,意識到這說明各種物質存在一些可數的最小單位,不會出現半個單位。當然認為這些最小單位就是原子,而不同質量的原子代表不同的元素。當然道爾頓還不知道區分分子和原子,道爾頓的原子論從邏輯上可以解釋物質的構成以及各種化學反應的原因,但是它無法通過實驗證明這種例子的真實存在。
  • 【趣味物理】關於粒子加速器你可能不知道的10件事.
    現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已經逐漸進入了流行文化:囧司徒(Jon Stewart)在《每日秀》裡開它的玩笑
  • 比光速快的粒子存在嗎?用其原理製成的電話能打回過去嗎?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薛丁格的貓,了解愛因斯坦稱之為「幽靈般的」量子糾纏,這確實令人難以置信。但理論物理中最古怪的概念源自於愛因斯坦的工作。——「量子糾纏」儘管人們正在熱議關於超光速粒子的概念,一些人相信它的確是存在的。雖然科幻作家經常使用「超光速粒子」這個詞,但這種假想的粒子尚未成為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的一部分。我們從未觀測到它們,也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它們可能存在。
  • 為探測一種暗物質粒子,物理學家念起了什麼魔咒
    宇宙學方面更甚:ΛCDM模型的主要問題是,我們既不了解Λ,也不了解CDM!如果你覺得圖1太複雜了,我想你肯定會喜歡圖2的:標準模型能夠描述的所有東西(夸克、輕子、原子、星星等)都在代表「常規物質」的小小黃色區域內 ,另外超過95%的部分,我們壓根不知道是什麼。我們倒是知道它們在哪,也知道它們對宇宙的影響(因為影響實在是太顯著了!)。暗能量似乎無處不在,並且導致了宇宙的加速膨脹。
  • 粒子到底是什麼?文小剛點評 | 眾妙之門
    | 來源:CERN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標準模型仍處於統治地位,但它是對宇宙的一個不完整的描述。關鍵在於,其中缺少量子場論無法完滿處理的引力。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將引力描述為時空結構中的曲線。此外,標準模型 SU(3)×SU(2)×U(1) 的三部分結構也有問題。
  • 黑洞成為大型粒子加速器的可行性
    黑洞是強大的純重力引擎,能夠強烈地拉動物體,使它們無法逃脫。 當這些物體接近視界時,它們被加速到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現在,一些物理學家建議利用黑洞的引力來製造兇猛的粒子加速器。新的研究發現,訣竅在於精心設置一切,這樣粒子就不會永遠消失在貪得無厭的黑洞中。
  • 《三體》中的物理學:水滴態可能存在嗎?
    儘管後面還有高維空間碎塊,以及能將太陽系二維化的二向箔,但我覺得水滴還是足夠神奇,因為它的材料雖然不重,卻無堅不摧。按照劉慈欣的說法,水滴是用強相互作用力起主要作用的材料建造的,我們在這一章中先回顧一下物質的基本結構,以及材料科學中的各種「神奇」的材料,然後再討論水滴是否是可能的。在開始之前,讓我們欣賞一下劉慈欣對水滴的描寫。
  • 上帝粒子是什麼?
    我們可以想像每塊積木都是由數以億計的粒子構成的,從宇宙大爆炸開始,到認識希格斯玻色子(上帝粒子),再到對未來粒子物理學發展的暢想,這是一次獨特而美妙的探索之旅!雖然積木的類比並不能完美地描述自然,但是卻能讓我們用最簡單的方法了解宇宙的全景。那麼上帝粒子到底是什麼呢?
  • 化學選修三丨詳解分子間作用力和氫鍵知識點
    四、分子極性的判斷方法對於多種元素形成的分子,我們可以將其轉化為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形式。兩種元素形成的多原子分子的極性,通常採用下列方法加以判斷:1. 從分子結構判斷結構對稱的為非極性分子,結構不對稱的為極性分子。
  • 關於反物質你可能想要知道的10件事
    (理論上啦~~)從理論上來說,在宇宙大爆炸後,反物質應該與所有物質一同湮滅,因為大爆炸後產生的正反物質應該同量才對。也就是說大爆炸後,正反物質相遇兩軍交戰全軍覆沒,只留下能量。所以說,我們都不存在!爸特,我們就這麼茁壯的存在著了!這又是為什麼呢?目前物理學家們絞盡腦汁,想到到唯一可能的答案是:最後,沒10億對正反物質裡會多出一個正物質粒子。
  • 超光速粒子確實存在?
    深圳特區報訊 超光速粒子實驗自本月公布以來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但質疑之聲也一直不絕於耳。根據美國《大眾科學》網站9月26日報導,美國費爾米實驗室近日將進行類似的實驗,以驗證超光速粒子的存在。事件的起因源自英國《自然》雜誌9月22日刊載的一篇關於超光速粒子的文章。
  • "夸克之父"默裡·蓋爾曼——粒子物理學界的奇才
    這些粒子的奇特之處在於它們通過強作用產生,卻通過弱作用衰變,這按當時的理滄是無法解釋的。如何解釋奇異粒子的這種大的產生截面和長的衰變壽命這一矛盾現象呢?1952 年,A·佩斯(A. Pais)提出了協同產生的假設。他認為奇異粒子只能成對地通過強相互作用產生或消失。但這一假設看起來更像一條經驗法則,而不是一個「解釋」。1952年初,剛到芝加哥大學的蓋爾曼也開始研究奇異粒子問題。
  • 你知道前幾年電影《阿凡達》中的山為什麼能懸浮起來嗎?
    科幻電影《阿凡達》不僅僅給我們帶來了3D的震撼視覺享受,也為我們構想出了一個奇幻美麗的潘多拉世界。
  • 假想的「引力子」是否真的存在?
    如果引力真的遵循量子力學的規則,那麼被稱為「引力子」的粒子就會與常規物質不斷碰撞在理論上存在著一種特殊的粒子--「引力子」(graviton),許多物理學家都相信引力子的存在,但很少有人認為我們會看到它們。這些假設的基本粒子是量子引力理論的基石,但在自然界中很難觀測——或許不可能被觀測。
  • 虛粒子不是粒子,真空也不是空的 | 量子群英傳
    也就是說,多數人想像的「真空」應該是不存在任何物質、空無一物的空間狀態。因為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上,生活在被大氣層包圍著的環境中,所以一般公眾理解的「真空」,或者說接近「真空」的程度,是與容器中大氣的多少、氣壓的高低有關的。那麼,如果我們突破了大氣層的限制,去到宇宙空間中,那是不是就身處「真空」中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儘管宇宙空間中沒有空氣,但仍不是空無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