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將圖案的文化涵義(一條)

2020-12-28 麻將文化概論

鑑於麻將牌的圖案演變一少記載二無實物三沒軌跡,現在的圖案是怎麼來的誰也說不清楚,麻將牌圖案背後的文化涵義是什麼更是一無所知。為了弄清楚麻將文化,麻將圖案的內涵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第一道難題。

筆者通過多年研究,發現了一種理論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效果很好,這就是麻將文化的背景理論——麻將發生發展的歷程和規律都有其背後的文化作為源頭活水和行為規範,並在其不斷完善過程中起到決定作用,且其最終的定型實際上是其背後文化的廣泛認同。在這個理論的指導下去重新審視麻將,麻將牌圖案背後的文化涵義便會漸漸浮出水面。中國人特有的思想會在麻將牌的圖案上得到自然的流露與表達。

下面我們一一詳解麻將圖案的文化內涵。

先講一條。

一條是一個有許多意義的圖案。一條的圖案叫什麼?有的叫么雞,有的叫麻雀,有的叫鳳鳥。么是通假字通鳥,而么字在南方的方言中有一的意思。麻將中的么雞圖案通常是鳥和雞的合圖。不管怎麼叫,反正一條是個飛禽。古人想表達什麼意思?

晉朝董勳《問禮俗》:「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羊,四日為豬,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正旦畫雞於門,七日貼人於帳。」《太平御覽》卷三十引:「一說,以一日為雞,七日作人。」漢《佔書》謂正月初七為「人日」。無論動物和人,古人都安排了固定的數字與之對應。

一為雞,所以正旦,也就是一月一日,要畫雞於門上,當然,是有多重含義的,雞是陽物,圖個陽光之意;雞諧音吉,圖個吉利;一元復始,萬象更新,雞鳴東方,圖個好彩頭。總之,一這個數字就是雞的專屬了。

二日為狗好理解,我們經常說二狗子。三日為羊,三陽(羊)開泰。四日為豬,死(四)豬死(四)豬的就是這樣來的吧。五牛圖,六駿圖,畫動物也要講究數量,否則人家笑話。七日為人,人日快樂!

把麻將的一條圖案定成么雞,應該會得到最廣泛的文化認可,事實也正是這樣,我們現在所見到的麻將牌的一條圖案,絕大多數都是么雞。這就是文化的作用。

定成其它行嗎?定成鳳,不行,因為鳳不能代表一,而雞能代表鳳,烏雞變鳳凰。定成麻雀?不行,因為麻雀與麻將沒有什麼關聯,只是馬吊的轉音而已。麻將也是麻雀的訛音罷了。定成雞是在傳統文化的背景下的必然的最佳選擇。

古人想表達的意思已經非常明顯了。一、用雞來代替一條,因為一條太單薄,圖案也不好看,而雞就是數字一的最佳替代。二、雞在古人心目中是美好的,雞有五德,一唱雄雞天下白,聞雞起舞、、、等等,雞入麻將牌可以有許多想像的空間。三、雞諧音吉,老百姓最在乎這個。四、「黃帝之時,以鳳為雞。」有雞就有鳳,麻將牌裡不可能沒有鳳,因為龍鳳是中華文化的一個基本概念,用雞指代,妙!古人的智慧在這裡展露無疑。五、麻將是中國式的宇宙數字模型,當然應該有動物(後面會論述)。六、麻將牌中的么雞是雞與鳥的合體,是意相之物,所以在形狀和顏色上也有要求,但這種要求現在還在變化中,以後肯定會在文化的妥協與認同下統一起來。

我們可以看出,僅僅從一條的圖案上就有許多文化的內涵,這與賭博應該關係不大吧,所以,麻將牌不同於馬吊牌,在馬吊牌向麻將牌的演變過程中,古人融入了最核心的中華文化,目的就是去其賭性,增其文質,讓麻將成為君子之戲。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麻將裡的一條圖案是麻雀而不是別的?
    麻將裡的一條又叫么雞,么是通假字,通鳥,而么字在南方的方言中有一的意思。相傳麻將是由韓信發明的。
  • 重新設計麻將牌圖案被批「荒唐」,美國公司道歉
    【環球網報導見習記者侯雅齡】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6日消息,美國德克薩斯州達拉斯一家公司重新設計麻將牌圖案招致批評後,於當地時間5日致歉。據報導,「麻將行」(The Mahjong Line)公司由三名白人女士在2020年11月成立,而重新設計麻將牌圖案的想法來自其中一位創始人凱特·拉格爾。
  • 「重新設計」麻將圖案遭批後,美國公司道歉
    來源:觀察者網原標題:「重新設計」麻將圖案遭批後,美國公司道歉【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麻將是深受海內外華人歡迎的娛樂項目。近日,一家美企自以為找到了麻將的「商機」,結果一番「魔改」引來大批華裔批評,最終道歉關網站。
  • 搓麻將,搓的是文化!
    麻將,究竟有怎樣的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呢?每一張牌的圖案都有寓意天地與五行:東、南、西、北、中與五行相配,即:東方木、西方金、南方火、北方水、中方土。萬、餅、索:有一種說法認為,麻將是一個叫「萬秉迢」的人發明的。此人極好《水滸傳》,麻將以108張為基數,分別隱喻108條好漢。如牌中九條喻為「九條龍」史進,二條喻為「雙鞭」呼延灼,一餅喻為「黑旋風」李逵等。之所以分為萬、餅、條三類,則是取其本人姓名的諧音。
  • 重新設計中國麻將圖案引爭議,網友:總有些人閒得沒事幹
    在中國,儘管地域文化、風俗、美食、語音不同,但大家都不約而同地熟悉同一種娛樂遊戲——麻將。無論採用什麼材質,不管是賽璐璐,還是竹塊,或者牛骨,麻將的牌面圖案都是一樣的,千百年來從未發生過任何變化。可就有人覺得這些長得都一樣的圖案缺乏變化,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設計了新版的麻將牌圖案,引起了很多人的爭議,更何況,設計新麻將牌面圖案的,還是一家美國公司。這家位於得州達拉斯的公司由3位女性創始人創立,在去年11月推出了霓虹色的麻將牌,標價325到425美元。
  • 麻將裡的文化與故事,你知多少?
    有人說,要想讀懂中國,學會玩麻將是一種捷徑。因為麻將是最真實、最廣泛的大眾文化,它根植於每個中國人的內心深處,其遊戲規則是中國人百年來真正的「潛規則」,回望歷史,很多名人與麻將的關係都千絲萬縷,密不可分。慈禧清代,隨著麻將牌張數和玩法的基本定型,麻將之戲不論是在宮廷王府還是在民間江湖都風靡一時。
  • 大堡礁的涵義——論證了文化的無趣
    大堡礁的涵義—— 那是人類星球的景象極限呢?還是上帝之手的最得意揮灑?澳大利亞本身就是一個奇蹟,孤懸藍色海洋漫漫無際之中。你說,她是一個巍峨的大陸?還是 一塊雄壯偉大的「大島」?到現在一直眾說紛紜。……其實當們用我就是這種「文化」的標準,來界定這澳洲這款風姿時候,你會發現:文化的缺失,有時候也是美的另一方面(這種說法,冒天下之大不韙了嗎?)屏住呼吸唄,在這個時候,在單純的大自然凝聚的純粹氣息裡面,有時候包裹文化歷史等等複雜成分,多重因素的美,有時候顯得那麼的艱澀和審美疲勞。具體說吧——這塊聖地,讓審美選擇不是那麼清逸,安詳,仿佛人間的天上。
  • 麻將文化漫談之麻將隨想錄
    麻將就不好理解了。麻將就是一個小小的遊戲,難道京劇,中國美食,書法都趕不上它嗎?心想,偉大領袖也是人,也有不完美之處。可是,隨著我對麻將文化研究的深入,慢慢地感覺到主席的遠見。一天早晨醒來,想著想著,恍然大悟!偉人就是偉人!常人百年後才能想到的事情偉人在百年前就已經洞察一切!
  • 博雅互動開發麻將遊戲全集,帶您領略國粹「麻將「文化
    博雅互動旗下擁有博雅中國象棋、博雅鬥地主、博雅麻將合集等多款熱門遊戲。其中,博雅麻將合集就頗受玩家朋友的歡迎。說起麻將起源,至今有三四千年的歷史。原先,麻將是皇家和王公貴族才玩得起的遊戲,後來才逐漸流傳至民間。
  • 廣東麻將百態
    而廣東作為麻將的發燒友聚集之地,廣東麻將又有哪些獨特之處?今天許猴子就帶領大家一起品鑑廣東麻將百態!這種遊戲流傳下來,演變定型,便成了麻雀牌,即今天的麻將。其玩法,術語等都與捕捉麻雀有關。「中」的意思是打中前來覓食的麻雀,「白」就是沒打著白費力,「發」就是打中麻雀後領賞發財。筒的圖案是火槍的象形符號(截面圖)。幾筒表示幾具火槍。索即束,是細束捆串起來的鳥雀,所以一索圖案的是鳥,二索上像竹節,表示鳥雀的腳,官吏驗收時以鳥足計數,兵丁將鳥雀集合成「束」。萬,即賞錢。
  • 如何看待龍圖案
    有肢體去她家探訪時發現後,就要求她要把這套茶具清理掉,因為上面有龍圖案,這是魔鬼的東西,基督徒不可留。這位姐妹感到很苦惱,不知如何是好。在中國基督新教的話語體系裡,有不少信徒都根據《啟示錄》中的「大龍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參啟12:9)的經文,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中龍就是《聖經》中的撒但。基督徒不能接觸任何跟龍相關的物品,甚至連名字出現「龍」字也會被要求改名。
  • 人人都愛玩麻將,你可知道麻將的前世今生?
    人人都喜歡打麻將,麻將已成為當下娛樂的主要方式之一。首選四川麻將精神榮滿全中國。調侃四川成都說:天上飛機飛過,可以聽見下面的麻將聲。麻將不但是年輕人的休閒娛樂工具,也是老年朋友切身之愛。現在很多老年社區活動中心都離不開麻將牌。
  • 不只有「脫衣」的日本麻將文化
    作為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二麻將大國,麻將文化在日本有著他們獨特的發展軌跡,許多東西看似接近其實全然迥異。
  • 沉迷於麻將文化的日本人:二次元第一,麻將第二?!
    然而牆內開花牆外香,在鄰國日本,麻將卻正以十分積極健康的狀態地發展著。在日本,以麻將為題材的動漫、遊戲層出不窮。很多家長還認為麻將有利於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所以從小就抓孩子的麻將教育,青少年也把「學會麻將」作為人生邁入成熟期的標準之一。不少名人更是狂熱的麻將愛好者,例如明仁天皇、漫畫家富堅義博、推理作家綾辻行人、聲優植田佳奈、演員本鄉奏多等等。
  • 不只有脫衣的日本麻將文化
    二戰後,日本麻將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當時物資匱乏的條件下麻將作為廉價的娛樂活動得以更迅速的流行開來,從50年代到70年代,日本麻將人口急速上升,巔峰時期曾達到至少六分之一的日本人都會打麻將,雖然在本世紀隨著娛樂多樣化導致麻將人口有所下降,但依然穩居世界第二麻將大國的位置。大多數的年輕人中學時就開始打牌,有些人更是把「學會麻將」作為人生邁入成熟期的一個標準。
  • 嫌棄中國麻將醜還無聊,外國女子推出白人麻將,中國網友看完怒了
    麻將是我國特別有的一種博弈遊戲,早在古代社會曾是王公貴族,以及富人們的休閒娛樂項目。後來從宮廷中流傳至民間,變成了一種盡人皆知的牌類遊戲。2017年國際智力運動聯盟宣布,中國麻將正式成為世界智力運動項目。談起我國最著名的「麻都」,恐怕非天府之國四川成都莫屬。「吃著火鍋打著牌,不辭長作成都人」,如今麻將已經成為了成都的一張文化名片。
  • 香港的麻將文化
    追溯麻將的歷史可至三四千年前在發展過程中麻將從宮廷走向民間逐漸成為中國人愛好的遊戲之一在香港電影電視劇中麻將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在油麻地廟街的街頭,抬頭看到一個大大的招牌「雞記麻雀」,這家店的創辦人林坤,當時13歲的他到了香港,以低廉價錢收購瀕死雞隻
  • 溥儀之前有一副專屬麻將,後來被日本人撿了去,如今麻將在何處?
    而在溥儀年少的時候,就曾有過一副自己專屬的麻將,而這副麻將它並不簡單,可以說是極盡奢華。但是後來溥儀離開紫禁城之後,這副麻將就被日本人撿走了,那這麻將現在在哪裡呢?麻將的起源麻將作為我國的一種民間的文化其實很早就已經存在了,這些牌是用竹子、塑料、骨頭等為邊框來製作,並以餅、萬、筒來命名。
  • 天天玩的麻將為什麼會有日文,麻將的起源又是從何而來呢?
    麻將,是一種用於四人博弈遊戲的娛樂用具。起源於中國,最早是由竹子或者是骨頭做成小方塊,然後在上面雕刻上花紋或者是字樣,最終形成麻將的雛形,共計144張牌。麻將是中國的「國戲」。麻將,究竟有怎樣的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呢?
  • 麻將裡的萬,餅和條分別代表什麼?是怎樣發明出來的?
    葉子戲在現代還在民間廣為流傳,一般有數十張乃至一百多張長約三寸,寬半寸到一寸不等的紙片組成。葉子戲由數字,漢字以及特殊字符和人物圖形組成,玩法和現代麻將大同小異。因為葉子戲流傳時間久遠,不免讓人產生了麻將是源於古老葉子戲的想法。現在比較流行的說法是麻將起源於江蘇太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