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堡礁的涵義—— 那是人類星球的景象極限呢?還是上帝之手的最得意揮灑?
澳大利亞本身就是一個奇蹟,孤懸藍色海洋漫漫無際之中。你說,她是一個巍峨的大陸?還是 一塊雄壯偉大的「大島」?到現在一直眾說紛紜。
旅行,不參合「文化」,沒有歷史故事擠入你的歷程,那就是一次「行屍走肉」哇(這比喻不合適)。比如:你去看伊斯坦堡,不稍稍了解一下奧斯曼帝國,不知道東羅馬帝國,不就是看一扇扇城牆、一座又一座教堂罷了?沒有文化的包裹,你說____羅浮宮、大英博物館、維納斯、達文西你看什麼?幾幅畫、一堆石頭?
如果呢?……其實當們用我就是這種「文化」的標準,來界定這澳洲這款風姿時候,你會發現:文化的缺失,有時候也是美的另一方面(這種說法,冒天下之大不韙了嗎?)
屏住呼吸唄,在這個時候,在單純的大自然凝聚的純粹氣息裡面,有時候包裹文化歷史等等複雜成分,多重因素的美,有時候顯得那麼的艱澀和審美疲勞。具體說吧——這塊聖地,讓審美選擇不是那麼清逸,安詳,仿佛人間的天上。
沒有歷史淵遠,沒有文化積澱的澳洲呵,我們恰恰看到它有一條青澀的畫風,看到了另外一種舒適、張揚的魅惑。
對,這就是澳洲,她的特色就是___「沒文化」、既沒「歷史」、更沒有戰爭、滄桑、磨難的一塊化外之地啊。
對,(不好意思,突然覺得)跟調情美女一樣,你讓她有文化幹什麼啊?「單純」的範冰冰,激起男性全民心動,她要是有那麼一點點的文化,還會傻傻的被罰九億 ?還會又讓一大群圍觀群眾(成不了李晨的大夥們)又大大躁動一回?
美女不需要文化,你直接「喜形於色」就好了啊!不然,衝淡了形色的「直接」意義,林微因之美呢?那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情。唉!幾無聊哦!扯得太遠了。
對,這兒就是上帝獨寵的神奇之地!大堡礁,沒有更多的一絲一毫的文化說辭,直接一頓撲面而來的視覺盛宴,直接用莊麗的波詭雲譎,撥動你深藏的感覺神經。你從所有影視裡面看到的所有奇幻,在你裡,都要淪陷,不值一提了!
回到剛剛話題。在這樣的一個境界裡,……「文化」是什麼名堂?那沉重、疲憊、費盡思量的「發思古之幽情」了!又有什麼意義呢?
____純粹的自然,純粹的美學,純粹的視覺轟鳴和激發和潛伏感動的爆發……
對一般化的穿透和提攜,
大堡礁,這是誰的鬼斧神工?難道真的是地球星際流浪的一次遇見?
……碧綠湛藍的汪洋,凝視過久必會疲憊,突然冒出來的深色系,墨綠長條形堡礁暗影,折射在海面,宛如青蘿裙帶,在平面湛藍與無限廣闊中,一下勾連起丰采的海的夢想幻影,提攜出玉龍附體的傳奇畫感。從空中眺望,你一定會被這不一樣的宇宙空間,被突兀而來的又確確實實海市蜃樓,而責怪天機咋洩露了這一塊的波譎雲詭的瀚海星雲。…………大海的這種姿態真不像話,那還有海的樣子?分明,已經放棄了海的屬性,分明,外化地球,構建了神秘的天外星空……我們的地球難道真的在星際迷航?
真正神奇的是進入微觀的堡礁,去和她零距離愛撫____就像二性這個永久話題(唉!就怕流氓有文化唉!),比如調情,停留在表層的談說,那終究是虛擬的,也往往也是虛偽的。你必須發揮肢體功能,完成實際內容,才是實現情愛的核心價值,蘇格拉底是騙你的。
藍色的海面,融匯了一種青澀的氣息,讓人執迷不悟,爽膚,從灰暗,但是,的陸地世界,變化為兩棲動物,你說還有什麼魅力?把一個陸地生活的哺乳動物,改頭換面,哦,不,徹頭徹尾的身體改造,成為水中的精靈,當你沉浸在大堡炫耀的色彩之中,那些裹挾你的不知名的水中精靈,讓你已經不屬於人類了,此時此刻,你已經變身是一條藍色的水中精靈,已經忘乎所以,已經,脫胎換骨,成為,成為另一種生物。
和大堡礁的親密愛撫、不好意思了!沁入這裡,你才可能才會了解「顛鸞倒鳳」涵義,知曉魚水之歡的神韻。 在工作人員幫助下,帶上潛水器具(),然後,縱身雨躍如水,(這裡熱帶咯!)。
頓時,你會面臨著虛擬社會,你不知道這是什麼名堂?……(這裡,無法表述……)五彩斑斕、炫浪奔騰的珊瑚撲面而來——各式噴薄青春氣息的大大小小彩色魚兒,穿梭你的腹間腿旁,和花枝亂顫的各式珊瑚,奼紫嫣紅的各種軟體物種,依次向你招手致意……進入龍宮嗎?進入玉皇大帝的國度中?不知瓊樓玉宇,身為異鄉人啊!……,……(此處省略一萬字。)
一貫認為:文字之於莊麗自然風景,是極其脆弱,乏力的(對,你可以寫出風景背後的文化,但就是對付不來沒有文化的風景),管你什麼大師神匠魯迅莫言的。中學時代碧野的《天山風物誌》我就覺得那是各色華麗辭藻的堆砌排列。
是啊,大堡礁,的文化含義:就是論證了——人類文化的無趣,可以這樣說嗎?
而敝人面對此情此景,又沒有碧野的辭藻,就只能這樣無妄表達,濫竽充數鳴鳴放聲,以示對這塊化外之境,對這起星際奇遇的的由衷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