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盤點餓了麼5分鐘事件,這個事情說出來就特別有意思。2020年9月8號,《人物雜誌》報導了外賣小哥的生存困境。表示他們這是一個高風險的職業,像在闖紅燈、交通事故等等。我們都知道外賣小哥確實特別特別的辛苦,風裡來雨裡去。對於此事,餓了麼似乎想趁機表達一下自己對於這個群體的關心,表現一下自己的溫情。於是,餓了麼迅速做了一個聲明稱,將新增一個按鈕,名字叫做「我願意多等5至10分鐘」。為此,餓了麼還專門寫了一個特別溫情脈脈的文案。
我再為大家原原本本的還原一下,餓了麼說:「你願意多給我五分鐘嗎?系統是死的,人是活的,將心比心。餓了麼在保障訂單準時的基礎上,希望你能做的更好一點。第一,餓了麼會儘快發布新功能,在結算付款的同時增加一個我願意多等5鍾至10分鐘的小按鈕。如果你不是很著急,可以點一下多給藍騎士一點時間,餓了麼也會為你的善解人意給一份回饋,可能是一個小紅包或者是吃貨豆。第二,餓了麼會對歷史信用好,服務好的優秀藍騎士提供鼓勵機制,即使個別訂單超時,他也不用承擔責任。每個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這個回應本身應該說是非常非常的溫情默默,但很可惜的是在溫情默默的做法背後,透露出了一個殘酷的問題,也透露出了一個特別特別不符合常識的邏輯。要知道這個5分鐘不應該是消費者給到騎手的,而是應該是平臺給到的;不是消費者在壓榨騎手,而是平臺在壓榨他們。
假如說,這多給的5至10分鐘是平臺給的,如果藍騎士們送餐遲到5分鐘平臺不予處罰。如果餓了麼真的能夠這麼做,我相信會他一定會獲得公眾的大量的掌聲。但是很可惜,餓了麼卻將這個責任推到了消費者頭上,咱們消費者能買單嗎?當然不會為餓了麼這樣的行為買單!對於這樣的結果,餓了麼為什麼沒有想到?因為立場,他更多的還是站在自己的立場和利益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
於是很多的專家也出來說,你這樣的說法完全不符合邏輯。你不是對棋手表現出來的一種尊重,而是把所有的鍋都甩給了消費者,讓消費者當一個背鍋俠。那麼由於平臺對騎手們的這種壓榨和高強度的控制,難道他們闖了紅燈,出了交通事故,就該由消費者買單嗎?
對此,著名評論員白巖松也表態說:我反對這種多增加5分鐘的模式,因為你並不是真正的為騎手們考慮。要說遇到這種事情,餓了麼平臺應該迅速進行危機處理的。
是的,他們的確也做了,但讓人笑掉了大牙是,當白巖松和央視這個調查出來的時候,在新浪微博本身已經有75%的網友來反對餓這種做法,並對餓了麼進行批評。但沒想到的是,當75%這個比例出現之後,迅速畫風一轉,在微博平臺上居然突然出現了大量的支持餓了麼平臺的聲音。由於出現的時間太密集了,於是白巖松就提問了:難道這些用戶都姓水嗎?這句話意味深長,暗指突然出現大量支持的聲音是水軍。
餓了麼平臺爆發了危機事件,那麼就應該坦誠的承認自己的錯誤與不足,而不是讓自己背上涉嫌僱傭大量水軍的罵名,餓了麼平臺這樣處理問題的方式又如何使公眾理解你呢?所以我這次奉勸大家,如果再遇到類似的危機事件,不要在做這樣的蠢事了。如果不知道該怎麼辦?有危機,即刻公關!遇事您說話,感謝各位讀者的關注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