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LFINE
比想像 更非凡
互動微劇《目標人物》調色解析乾貨:
1. 如何確定主體影調
2. 如何處理人物面部光線
3. 針對回憶色的處理
4. 特效鏡頭的調色處理
《目標人物》作為《明星大偵探》第二季互動衍生劇,它延續經典IP,緊扣邏輯嚴謹、互動推理的主題,讓觀眾成為遊戲參與者之一,從而獲得刺激燒腦的的沉浸式觀劇體驗。該劇講述了身負不同身份的各人,在一所芒城廢棄基地展開逃生遊戲,通過搜集線索,推理揭秘詭秘案件的故事。而在這類懸疑題材的製作中,緊張刺激的氛圍無疑是目之所及的重點,這離不開色彩與光影的精心塑造。
《目標人物》的整體偏冷色調,展現出一種幽暗冷峻、緊張壓抑的感覺,以貼合該劇層層迭進的懸疑氛圍。非凡調色團隊在與主創團隊溝通之後,採用了一種低飽和度的青藍色作為主色調,在保證人物膚色狀態的情況下,配合劇中的美術置景做相應的色彩處理,以 『突出主體、加強暗部』 為調整傾向,從而使人物情緒和線索指向更加鮮明,推理進程更加自然。
此外,基於該劇特有的互動形式,需要留意各個分支劇情的顏色過渡,以保證前後畫面色彩的一致性與流暢性。
值得一提的是,劇中的特效製作量較大,包括特定的人物殘影、酷炫的電子屏幕、跳脫的漫畫定格,以及部分閃回鏡頭等,關於這些特效畫面的色彩呈現,則需要調色部門與特效部門之間的密切配合。
《目標人物》的故事是在一座廢棄基地中逐漸展開的,眾人被困樓中無法逃脫,因此劇中的主要情節都是在這樣的封閉環境中進行的,比如走廊、大廳、暗室等場景,在青藍主色調的基礎上加強了暗部處理,使畫面看起來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增強情節的緊張感。
而針對與主色調形成較大反差的場景,比如紅色暗室,則是在保持主基調統一的情況下加強了中暗部的暗處理,同時降低人物面部的血色,形成一種緊張、壓迫的神秘感。
· before
· after
· before
· after
劇中柯糖與郝燃在販賣機前,緊張氛圍有所緩和,此處的燈光偏柔和,亮部主要集中在人物面部,此處的調色工作便是圍繞人物面部光線細節展開的,經過細膩處理,使畫面焦點更為突出,展現出光線的通透質感。
關於人物色彩的塑造,劇中失憶後的郝燃總是在腦海中看到另一個自己,兩人一起分析案情。非凡調色團隊曾嘗試將這個畫面中的色彩做分開處理,比如給非現實的「煙燻妝郝燃」做冷調,給「眼鏡版郝燃」做暖調,以突出二人截然不同的氣質,但在嘗試之後還是決定將畫面色彩作統一處理,僅保留主體光源下的綠色光,其餘部分隱於黑暗,加強人物內心世界的神秘感。
作為一部案情推理劇,《目標人物》不乏大量的回憶鏡頭,包括案情回顧、人物回憶等。劇中大部分的回憶鏡頭處理較為統一,均採用了消色處理,在灰白調的基礎上只保留了較淺的原色,而其中也有一些經過特殊處理的鏡頭,比如在失憶的郝燃不斷回溯的記憶中,出現了關於親情與友情的畫面,這些回憶鏡頭的色彩偏暖,且做了柔光處理,以展現主角曾擁有過的美好與溫馨。
還有一些較為特殊的回憶鏡頭,是在灰白調的基礎上,為主體人物加上了一層區別於回憶色的色彩處理。比如張思睿在推理案情的過程中,出現在一幕生日派對的場景,他打了響指之後,畫面呈灰白定格,而他本人則呈現與相對的暖橙色,推理者與被推理場景在同一畫面中的關係顯而易見;再如抄襲案的回憶場景中只突出了案件相關人物,起到了在人物眾多的大場景中區分主次的作用。
這種效果的達成得益於特效部門給出的一條單獨的人物主體通道,也就是說,這些場景的調色工作是基於特效鏡頭製作的。
· before
· after
作為一部現代綜藝衍生劇,劇中也不乏科技與幽默元素的碰撞,那就是電子屏幕和定格漫畫,這些畫面的調色也是在特效鏡頭的基礎上製作的,最終完成貼合本劇整體風格的色彩處理,讓觀眾在緊張燒腦的推理過程中,也能體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趣味支線劇情。
色彩所營造的氛圍總是顯而易見,它也是最能體現觀眾接受度的因素之一,畫面過亮或過暗都會影響觀眾的視覺及心理感知,而畫面如何處理,則取決於故事的整體基調,取決於導演的藝術需求,而調色就是從這一刻開始,為影視本身及影視人服務,最終完成一部完整優質的影視作品。
以色彩織裳,為畫面著裝,非凡傳媒始終以行業高標準高要求嚴格自約,持續追求先進影視技術,匠心創作每一幀畫面,與導演及主創人員積極溝通配合,完成更多高質量的影視作品,為觀眾帶去更加精彩舒適的視覺感受。
想了解更多信息,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