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了解一下皇后制度。
皇后(拼音:huáng hòu)簡稱為後,是世界歷史上帝國最高統治者(皇帝)正配的稱號。 「後」與「後」,古已有之。「後」字原指君主,以前的夏啟就稱作夏啟後,後引申指「君主的妻妾」,這是一個位份、稱謂,而不僅僅是」皇帝後面的女人「。因為漢字被簡化的原因,我們習慣將」後「與」後「兩字均合併為」後「,取其」後面「的意思。這是誤解。在以前王朝運作中,外事五權,內事五枚。五枚均為」後「所執掌。
根據荀子的觀點,天子獨大,無人可與天子平起平坐,故天子的配偶不可以取「齊」的諧音「妻」,只能叫「後」。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改天子為皇帝,並訂定皇帝的正妻為皇后的后妃制度。較完備的后妃制度和等級劃分直到漢朝才實際執行。
說起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后,人們本能的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秦始皇的皇后,但其實不然,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后是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呂雉,秦始皇雖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但當年秦始皇並沒有立皇后,這個事情在歷史上也是一個謎團。
老王分析整理一下,大致觀點有幾個:
1.秦始皇的成長經歷和心理陰影。傳說秦始皇的母親趙姬,和呂不韋來往密切,秦始皇是趙姬和呂不韋的私生子,後來因為趙姬生活不檢點,和嫪毐又生子,企圖殺死秦王政,奪取王位。我想可能這一切導致了秦始皇不再相信女人,在婚姻問題未能健康成長,嬪妃只是生理需要,順便傳宗接代。所以後面就連公子扶蘇的生母是誰,史書上都沒有確切的記載,所以直到秦國滅亡,直到後面的秦二世胡亥、秦三世子嬰都沒有立皇后!
2.天下初定,政務繁忙,身心疲憊,導致脾氣暴躁,於是文武大臣包括親信,主要心思和精力在處理國家大事上,安撫六國百姓,發展經濟,加強思想控制,搞基礎建設,北擊匈奴,南徵越族,修長城,修馳道,修阿房宮,修驪山陵墓等等,面對具體的困難,搞錢鎮反徵稅等等。秦始皇忽略了立後問題,因為他心裡沒底,大臣也不敢死諫。
3.秦始皇追求長生不老,老王個人感覺秦始皇有個樂觀的想法,自己長生不老了,立後 立太子就沒什麼必要了。所以他本人屢遭欺騙,但初心不改。
即便是秦始皇再是千古一帝,他也是一凡人。這些因素應該綜合起作用,導致立後問題一推再推,這些問題他也不願不屑也沒機會跟人溝通,他也沒時間寫日記,在外人眼裡就成了一個謎。所以他後繼者也沒立後。
所以劉邦老婆呂雉就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