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揚以「新七小福」名號出道,師從成龍,機緣巧合易揚參加「龍的傳人」選拔獲得第三名。成龍將易揚帶入演藝圈,易揚對於師傅成龍充滿感激之情。
|
網易娛樂7月29日報導 易揚以「新七小福」名號出道,師從成龍,早年在海外居住自小學習詠春,機緣巧合易揚參加「龍的傳人」選拔獲得第三名。就像所有的選秀一樣,易揚半隻腳已經踏入娛樂圈,不同的是,在浮沉的名利場,功夫明星往往需要更多的拼打歷練。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成龍將易揚帶入演藝圈,易揚對於師傅成龍充滿感激之情:「在某種意義上,成龍就像我的父親一樣,沒有他就沒有我現在。」
沒有師傅成龍 不會走到現在
「新七小福」是成龍選拔的功夫團體意在傳承香港武術精神,遠在海外的易揚參加「龍的傳人」選秀,並幸運的獲得第三名。當再談到當年選秀的結果,易揚仍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在這個比賽走到最後,我得到季軍的時候,到今天還是很驚訝,而且能看到我師父成龍大哥在臺底下看著,頒到這個獎,我就覺得特別開心。」
成龍在某種意思上作為易揚演藝事業的領路人,無論在生活上還是的娛樂圈都給了易揚的幫助:「他最重要的就是第一堂課教我們的,首先記住要先做人,教你怎麼做人」。有時這份幫助也會成為困擾,當觀眾給易揚身上貼上「成龍徒弟」,「新七小福」的標籤時,對於易揚自身成長或多或少都會有影響,易揚談到此時表示:「首先我很榮幸能說成龍大哥是我師父,我一直都不會覺得這個名字,他的名字綁定在我的名字上面,可能會害怕,飲水思源,如果沒有他,我不知道會走到現在。」
「宗師繼承者」 海外生活學習詠春
在回國之前易揚對於中國的文化知之甚微,甚至連基本的漢字都無法識別。易揚對於中國的印象是從「詠春」開始的。受到武俠電影的影響,自小學習詠春的易揚對於功夫背後深層次的意義也給出了自己的見解:「我的永春師父有送我一句話,叫人行弓,我行弦,不管你怎麼走,怎麼走這個路可能是彎的,我永遠都是我自己定好的目標。」即便如此,易揚在中西文化中仍然要面對許多無法逃避的問題,語言仍是他最大的障礙,連師父成龍也曾開玩笑表示易揚如果不好好學習語言就將他「淘汰」。經過苦學的易揚現在已經能夠用雙語主持,成為成龍的雙語主持人。
新片上映 首次擔當男主角
易揚的從影經歷是從《大兵小將》的「死屍」開始,一切機緣巧合,到接下來由其擔任主演的《詠春白鶴拳之擎天畫卷》。談到如何獲得這個機會時,易揚稱是鄭佩佩將其介紹給梁家仁,「我沒想到鄭佩佩老師有一天找我,說給你一個梁家仁導演的電話,有空聯繫上他,他這次在找一個會打詠春拳的演員」。擔任主角的易揚在片中將自己的舞蹈融入到功夫中,談到片中印象深刻的場景,易揚表示最後一個打鬥場面梁家仁導演追求畫面的效果一直拍了兩個禮拜才達到滿意。
對於未來的發展易揚希望能走出自己的風格,突破於功夫題材的影片多方面發展,「可以說算是功夫明星吧,功夫明星代表動作電影,我希望不管是現代戲也好、古裝戲也好,當然就是希望有動作題材,動作喜劇也可以。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