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超前,畫面驚豔,這部100年前的反烏託邦電影竟如此厲害

2020-09-04 好融藝


好融藝:分享影視資訊,感受影視文化


談及反烏託邦題材的作品,相信很多人立馬就會想到阿道司·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喬治·歐威爾的《1984》以及扎米亞京的《我們》;而相關的影視作品大概會提到《銀翼殺手》《500年後》《世界旦夕之間》等影片。



不過要說第一部反烏託邦題材的電影,那麼就只能是距今將近100年前、拍攝於1925年的黑白默片《大都會》了。



這部影片完全稱得上是影史上的一個傳奇,它有著許多令人稱奇的頭銜和首開先河的神奇構想。影片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文化遺產名錄《世界的記憶》收錄的第一部電影作品。


電影的拍攝製作過程可謂相當恢弘,電影成片的命運也十分坎坷。影片由德國傳奇導演弗裡茨·朗執導,歷經18個月,耗資500萬馬克,發動37000名群眾演員,耗費200萬英尺膠捲攝製完成。



影片最初版時長大約在210分鐘左右,在上映之後就立刻被刪減和重新剪輯,之後剪去了大約四分之一的內容,刪減的膠片也遺失了。


直到上世紀80年代,公眾見到的都是重新剪輯後的版本。體現弗裡茨•朗最初創作意志的那一版《大都會》,則成了一個失落的傳說。



直到2008年,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人們找到了《大都會》的完整版。但是這個16毫米膠片的拷貝版,由於縮小了每一幀畫面的原始比例,導致原來以35毫米膠片拍攝的影片圖像遭到嚴重損壞。


之後的2010年,茂瑙基金會對影片進行修復,新發現的情節段落插入到了聯合國收錄版本,修復後的版本,更加清晰地表達出作者最初想說而沒能完全說出口的話。至此,《大都會》才重新以一個較為完整的面貌與大眾見面。



影片故事梗概


發生在2026年(影片拍攝於1925年,對當時而言,這個百年後的設定已經足夠遙遠了)的一座規模龐大、科技高度發達的城市——大都會中。大都會分為地上地下兩個部分,地上是條件優越、生活幸福的資本家們,他們是大都會運轉的「大腦」;



地下則是辛勤勞作、生活的勞工們,他們是大都會的「手臂」。他們沒有姓名,只有相應的數字編號,每人每天需要工作10小時,去操作那些龐大的發出巨大轟鳴的機器。



在工作時間內,他們不能休息,必須始終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確保機器的正常運轉、為地上的城市供能。當10個小時結束,勞工們則需要按秩序進行換班,黑壓壓的人群如同潮水般進行交替。



弗洛德是大都會主宰喬·弗雷德森的兒子,他天真浪漫,一直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直到生日那天,他看到了從地下闖上來的聖潔的姑娘瑪利亞,經過她的啟示下,弗洛德來到地下看到了勞工們的悲慘遭遇。



於是,弗洛德找到父親,希望他能改變勞工們的境遇。但喬·弗雷德森卻不為所動,只在乎此時在勞工群體裡流傳的地圖,他希望弄清楚這些人在謀劃什麼陰謀。



原來,地下勞工們手裡的地圖指向的一個地下更深處的墓穴,勞工們時常在這裡集會,在瑪利亞的引導下,商量如何改變現狀。


得知此事後,喬·弗雷德森讓狂人發明家洛宏幫忙,離間瑪利亞和勞工們,讓勞工們反抗,然後順理成章地進行鎮壓。



不過與喬·弗雷德森有多年間隙的洛宏卻趁機讓機器人希爾化作瑪利亞的樣子,煽動勞工們破壞地下的機器、破壞大都會,以毀掉喬·弗雷德森和弗洛德。



之後,勞工們在假的瑪利亞煽動下發起反抗,憤怒地摧毀了地下的機器,並引發了大洪水。一番洩憤之後,他們才想起來自己的孩子們還在地下,此時才追悔莫及,深感憤怒。


好在真正的瑪利亞和弗洛德在洪水暴發之際,已經將孩子們救起,送到了安全區域。這時清醒過來的勞工們又將目標轉向那個散播謠言的瑪利亞,將其放在火堆裡焚燒,最後變成一堆銅皮鐵骨,這時他們才知道自己上了當。



最後,弗洛德和洛宏進行了一場大戰,洛宏最終從高處跌落,人們的憤怒得以平息。最後在弗洛德的促使下,喬·弗雷德森與勞工代表握手言和。此刻影片的主題緩緩出現:&34;。



影片魅力


從主題上來看,影片的反烏託邦屬性並不強,相對於其它影片,《大都會》的重心不是質疑和顛覆,而是調和。在結尾,弗雷德將父親和工頭的手拉在一起,讓大暴動的陰謀消於無形。


因此,《大都會》在當初上映之後被認為形式大於內容的技術奇觀。當時的評論是:華麗而無情,宏大又輕佻。



不過儘管在主題傳達上為人詬病,但《大都會》的奇麗表現手法、充滿創意的構思、已經令人嘆為觀止的畫面呈現都令人稱道。



因此,《大都會》在後世成了默片時代德國電影和科幻電影的標杆,激起了一代代人的觀影熱情,也給了許多電影製作人靈感。於是在《摩登時代》《銀翼殺手2049》《星球大戰》等影片裡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在場景設計、表現手法、道具製作、人物設定等多個方面,《大都會》都表現的非常出色。比如片中高聳的建築,彼此間架空的交通路線、超前的機器人形象、對七罪宗和死神的引用等等。



影片的畫面非常震撼,令人完全不能想像這是將近100年前的影視水平。此外,影片在大場面的刻畫上也相當出彩,以類似舞臺劇和巨幅畫卷的方式,讓場景變得極具感染力。



這樣的一部極具超前性、實驗性,同時又帶有濃烈時代性的電影作品,無疑是非常值得觀看的,同時影片的討論的主題在經過世紀更替之後,依然存在討論價值。


所以,如果你對這部影片感興趣的話,不妨去考古一番,感受其中的魅力吧!


EDIT&TEXT:小H

THANKS FOR WATCHING

相關焦點

  • 思想超前,畫面驚豔,這部100年前的反烏託邦電影竟如此厲害!
    好融藝:分享影視資訊,感受影視文化談及反烏託邦題材的作品,相信很多人立馬就會想到阿道司·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喬治·歐威爾的《1984》以及扎米亞京的《我們》;而相關的影視作品大概會提到《銀翼殺手》《500年後》《世界旦夕之間》等影片。不過要說第一部反烏託邦題材的電影,那麼就只能是距今將近100年前、拍攝於1925年的黑白默片《大都會》了。
  • 這部反烏託邦電影,香豔不是唯一的看點
    今天推薦的這部電影,反烏託邦、計劃生育、極權與反極權是它的關鍵字。
  • 這部反烏託邦電影,香豔不是唯一的看點
    影片一開始便鋪開了故事背景—— 2073年,全球人口急速增長,據統計,每4天地球上就多出100萬人。 諷刺的是,配合局長慷慨陳詞的正是孩子們被強制帶走的畫面。
  • 《分歧者異類覺醒》,反烏託邦電影的異化
    反烏託邦電影是西方幻想電影的重要分支,相比其同門——災難片,反烏託邦電影更為深邃,內容也更加駁雜。新世紀以來,反烏託邦電影呈現出一種消解反烏託邦精神的趨勢,《飢餓遊戲》和《分歧者》莫不如此。  反烏託邦電影是基於反烏託邦思想的,而反烏託邦的前身則是烏託邦。
  • 反烏託邦的黑暗中國動漫電影——《大護法》
    這部電影是不思凡的第一部院線長篇動畫,由不思凡和他的團隊歷經三年、很多次的更改才在2017年7月與大眾見面,《大護法》的出現,可以說是繼《大魚海棠》之後中國動漫電影的一個新的突破點,如果說,《大魚海棠》是中國動漫電影的崛起,那麼不思凡的《大護法》就是中國動漫電影的logo。
  • 反烏託邦色彩的歐美科幻電影
    1、《大都會》1927年,德國導演弗裡茲·朗拍攝的電影《大都會》是最早的反烏託邦科幻電影。影片講述在未來社會,大機器統治人類世界,人類被機器所異化。這部電影所展現出的科幻藝術、對人們生活環境所表現出來的憂患意識的反思,使得該片成為反烏託邦科幻電影史上最具裡程碑意義的一部作品。2、《審判》
  • 有史以來最好的反烏託邦電影都在這裡,快拿走!
    反烏託邦電影一般都是超現實的手法呈現現實的問題,物質文明泛濫並高於精神文明,精神依賴極受控於物質,人類的精神在高度發達的技術社會並沒有真正的自由,遺憾的是,世界似乎就在朝著這個方向狂奔,所以通過電影,我們得以一覽反烏託邦社會的可怕,但每一部電影都會留給我們希望,給予我們警示。今天,老闆就帶大家去看看有哪些超讚的反烏託邦電影吧!
  • 17部精彩的反烏託邦科幻電影丨森林電影
    如何看到多部反烏託邦書籍和電影,請到文末「森林福利」查看。「做愛本身就是造反」。——喬治·歐威爾《1984》1、《大都會》1927年,德國導演弗裡茲·朗拍攝的電影《大都會》是最早的反烏託邦科幻電影。影片講述在未來社會,大機器統治人類世界,人類被機器所異化。
  • 這部反烏託邦電影,香豔不是唯一的看點.
    諷刺的是,配合小G慷慨陳詞的正是孩子們被強制帶走的畫面。姐妹們很不理解,到底是誰走露了消息,引來了如此的追殺。最終,星期四撥開層層迷霧,發現是消失的星期一利用自己的職務資助給計生委主任大量的競選資金。近年來,反烏託邦題材層出不窮:從《飢餓遊戲》到《分歧者》,從《超感八人組》到《使女的故事》…... 反烏託邦即是對權力者的懷疑和抗拒,他們都是帶著虛假偽飾而道貌岸然的存在。
  • 《金蟬脫殼》,反烏託邦式的電影,深度解讀該影視裡的哲學思想!
    《金蟬脫殼》及其研究概述《金蟬脫殼》(2013)是一部由米凱爾·哈弗斯特羅姆執導的越獄題材的電影。講述了由史泰龍所扮演的主人公是一位監獄設計師,原計劃測試世界上最嚴密的監獄,不料卻遭陷害,被關入自己親手設計的「活人墓」中,後來越獄成功的故事。
  • 電影遊戲文化:烏託邦與反烏託邦
    烏託邦與反烏託邦的概念在近些年愈演愈烈。甚至對反烏託邦這個概念產生了一些歧義,有很多人開始將反烏託邦與反極權主義畫上了等號。下面的文章我會根據自己看的電影、玩的遊戲、讀的書,再結合自己的看法以及百科,為大家介紹一下烏託邦和反烏託邦。本人才疏學淺,如果有出錯的地方,希望大家在評論區中指出。
  • 兩部經典的反烏託邦電影!
    密爾指責了政府的愛爾蘭土地政策:「稱它們為烏託邦式的或許太過褒揚,它們更應被稱作反烏託邦式」。今天分享會將為大家帶來兩部經典的反烏託邦電影《妙想天開》和《一九八四》。德尼羅依舊希望加入到電影中,於是他成了塔特爾。
  • 七胞胎共用身份30年,這部反烏託邦電影,香豔不是唯一看點
    從來沒想過,計劃生育有一天也會被拍成電影!2073年,全球人口急速增長,據統計,每4天地球上就多出100萬人。諷刺的是,配合局長慷慨陳詞的正是孩子們被強制帶走的畫面。近年來,反烏託邦題材層出不窮,從《飢餓遊戲》到《分歧者》,從《超感八人組》到《使女的故事》,反烏託邦即是對權力者的懷疑和抗拒
  • 《銀翼殺手》超前的2019,更超前的思想
    雖然現在已經2020年,電影裡很多東西對於現在還是過於超前,但智能語音助手這點現在確實普及了。「是吧,Siri。」另外1982年的科幻片對於特效的呈現實在讓我驚嘆,完全將未來世界真實的展現在眼前,毫無PS痕跡,就衝這點,也值得高分。
  • 喪屍戰勝了人類,這部「反烏託邦」電影,比《釜山行》還要深刻
    右石君算是此類影片的忠實粉絲,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部「反烏託邦」喪屍類電影。它的另類之處在於摒棄了傳統視角,把故事的價值觀完全放到了喪屍的身上。這部反烏託邦式的喪屍電影,把故事的價值觀全都放到了喪屍身上。既然人類社會已經沒有希望了,為什麼不可以由一個新的物種來代替。人類現在獲得的社會形態不也是建立在其他物種滅絕的基礎之上!《天賜之女》就是用這樣小眾的視角給觀眾帶來了全新的思想衝擊。
  • 反烏託邦電影的本質是什麼
    [摘要]從表面上看,這部美國青少年電影講的是一個勵志、激情的爆米花故事,可從內核來看,它又分明展現了極端情況下人類如何才能自救的命題。與其說這是一種電影劇情設計,不如說這是一種拷問靈魂的手段——什麼才是離開反烏託邦社會的武器?
  • 飢餓遊戲粉不能錯過的七部反烏託邦電影
    反烏託邦電影中經典代表作之一,一部可以列入「不可不看的電影」清單的經典作品。這部電影的背景於未來處於統治高壓下的獨裁社會下展開,主角V則是這個社會的反抗者,為了推翻黑暗政權而努力著。這部英劇展現了科技的反面效應,提醒人類思考科技發展的過程中所帶來的對社會倫理道德和人性的改變。《分歧者》
  • 劇本上了好萊塢黑名單,電影拍出來竟這麼好看
    如果你覺得「在一部電影,一人分飾兩角」夠厲害了,那麼「在同一部電影中,一人分飾七個角色,而且都是主角」,如此厲害的存在,你還能想像得出來嗎?該電影就是劇本曾被列入好萊塢「黑名單」的科幻驚悚片《獵殺星期一》,而這個厲害的人就是勞米·拉佩斯!該電影也就成了她的代表作。
  • 盤點經典的「反烏託邦」電影
    提醒:本文為「電影最TOP」的圖文導讀,視頻節目請點擊文末的視頻框竇唯1994年的《黑夢》那張專輯裡有首叫《高級動物》的歌,其中有句歌詞是:「天堂地獄皆在人間」。這句話就把烏託邦與反烏託邦一起給點到了,這期我就來聊聊「反烏託邦」這個主題。烏託邦是個音譯詞兒,英文是「Utopia」,直譯意思是「那些沒有的好地方」,《莊子?逍遙遊》裡有「無何有之鄉」的說法,基本就與烏託邦意思雷同。
  • 以女神口碑背景,DC拍出了一部反烏託邦電影?
    《神奇女俠1984》在12月18日正式上映,重點是美國上映時間是12月25日,我們可得到了「超前觀影」的優勢。再加上2017年第一部神奇女俠口碑極高,這次第二部,大家的期待值挺高的。我們非常有幸,不僅是觀賞了零點首映場,還現場與女神帶領的劇組們作了連線直播互動。在歡樂的氣氛中,用更佳的心情去觀賞了整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