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699文創園區主播探店直播。(資料圖)
▲《法醫宋慈》2月份愛奇藝分帳票房榜單。(資料圖)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人們原本的工作生活節奏。「宅」和「雲」成為這個特殊時期的關鍵詞,普通人的文化、娛樂方式隨之改變。電影《囧媽》成為歷史上首部免費在線首播的春節檔熱門電影;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直播同時在線人數超過4000萬;手機遊戲《王者榮耀》一日流水20億元;B站UP主「回形針」關於新冠肺炎的一條科普視頻閱讀量幾小時內突破10萬+,被人民日報公眾號轉載。4月3日,全球首次網絡直播賣劇本大會。當晚,超過4500名觀眾觀看編劇為新劇本推介直播;4月6日,央視主持人朱廣權和李佳琦以「小朱配琦」的全新組合出道,在「謝謝你為湖北拼單」公益直播專場上,銷售商品總價值4014萬元,直播間點讚1.6億人次……短視頻、網絡直播等網絡文娛消費用戶增長迅猛,雲展覽、雲旅遊、雲閱讀、雲蹦迪、雲健身等網絡化新型文化娛樂活動湧現。據QuestMobile 2020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戰「疫」專題報告,從1月23日開始,全網用戶每日使用總時長從原來的50億小時飆升至1月24日火神山醫院建設直播第一天的57.6億小時,再一路上漲到2月3日在家辦公第一天的61.1億小時,其中視頻與手機遊戲兩大領域佔比上漲38%、新聞資訊上漲9%。電影院、演藝中心、劇場等以線下消費為主的傳統文娛行業受到巨大衝擊的同時,在線文娛消費的需求大幅提升。在如今復工復產的大背景下,文娛行業如何「自救」成了迫在眉睫的問題,我省從業者也在紛紛尋找各自的應對方式。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間,江西尚世星河影視公司製作的網絡電影《法醫宋慈》線上點擊分帳突破1500萬元;江西高校出版社線上圖書銷售達150萬元。那麼,在「雲復工」成為流行詞的當下,江西文娛行業又有怎樣的變化?記者為此進行了採訪。「我得鼓起勇氣,尤其要藏起我的感覺……」微信名為「回聲」的江西小戲迷正在微信群內直播表演《紅與黑》裡面的經典橋段,他扮演的是男主角於連。話音剛落,微信群內另一名群友接著表演。這是江西藝術中心在300人左右的戲迷微信群裡的一次小範圍嘗試,由藝術中心準備《雷雨》《哈姆雷特》等經典戲劇劇本,微信群內網友自願參與表演,並在B站和抖音上直播。江西藝術中心營銷總監尹曉東向記者透露:「藝術中心暫時不能開放,戲迷又急切地想看演出,為滿足需求,我們在微信粉絲群內嘗試以『雲演繹』的方式與戲迷保持互動。如果效果好,可能會大範圍內推廣。接下來我們還將嘗試在藝術中心廣場做『江小藝創藝集』,打造線上——移動——線下三位一體全時空的體驗店營銷系統,直播帶貨與演出有關的周邊產品相結合。同時,3月27日起,我們還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開放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首輪預售,觀眾只需掃碼,即可進入官方預售群,目前已有4個500人左右的粉絲群。」逛逛獨立設計師的精品店,或是去創意市集看看有什麼好玩意兒,再去咖啡館坐坐……獨具特色的文化創意園區,是人們周末休閒的網紅打卡地。但受疫情影響,南昌699文創園區內人氣與往年相比差很多,園區內的文化空間、文創精品店等業態都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各位網友大家好,現在我帶大家逛的是一家手工創作小店……」記者看到一名主播正在園區內商戶門店舉著自拍杆進行講解。從3月10日開始,699文創園的運營團隊每天上午10時至12時和下午1時至5時在抖音平臺直播,每場直播有300至500人觀看,以線上活動為線下商戶帶貨。699文創園運營團隊負責人說:「商戶缺乏經營線上流量的經驗,因此我們與青山湖區文廣新旅局共同策劃了『宅家達人秀』的活動,鼓勵粉絲們展示才藝、平面作品,還策劃了『美食嘉年華』,派發商戶消費券……」除了線上帶貨,不少企業還試水「雲經濟」。3月28日起,南昌老牌酒吧五月花嘗試線上直播,每晚10時,DJ準時進入直播間打碟,臺下工作人員用手機回復留言,與粉絲互動。「這種『雲蹦迪』我們一場2000至3000元收入僅夠維持電費和人工工資,但開線上直播是一種嘗試,回饋客戶的同時,為後續開業預熱。」嘗試「雲辦公」的還有一批影視公司和圖書出版社。4月3日一大早,江西尚世星河影視傳媒公司的負責人李德功常就忙著跟視頻網站「雲對接」公司的網絡電影工作,該公司出品的古裝探案網絡電影《法醫宋慈》(于震、潘長江主演)在2020年春節檔期間表現突出,2月6日在愛奇藝上線當日(八小時)便位居分帳票房榜第二,隨後連續四天獲得分帳榜冠軍,上線10天分帳票房破1000萬元。李德功常告訴記者,公司之前以線下影視項目為主,從2017年開始轉型,並與優酷、騰訊、愛奇藝等網絡平臺合作點擊分帳公司的影視作品。疫情防控期間,影院閉門、劇組停工、各類演出活動取消,影視行業按下了暫停鍵,網民們宅家時間長,對影視內容的需求激增,線上娛樂逆勢上揚,《法醫宋慈》取得爆發式的增長。江西美術出版社在復工復產後,增加了網絡店鋪線上直播的頻次,流量和銷量有所增長。「據我了解,不少圖書網店的銷量較以往下降一半以上,但我們天貓旗艦店3月份流量較去年同期增加30%,銷量與去年持平。」該社市場營銷主任萬園園告訴記者,「目前我們的線上直播場地主要集中在社本部,線上直播形式主要以主播搭配嘉賓的形式展開,現有主播2名,嘉賓主要是圖書相關責任編輯和作者。今年因為疫情原因,我們邀請作者在家裡直播,如《古人的奇幻世界——神仙傳》的作者洛北、《中國歷代經典行書要領精講》一書作者宋民教授等等。4·23讀書日活動,我們策劃了7場直播活動,包括新書推薦、藝術知識講座等。我們已經開通少兒教育和藝術普及類的兩個知識官方帳號,接下來將布局短視頻。」「疫情期間,我們僅在天貓店鋪銷售收入就達150萬元。」江西高校出版社多媒體中心主任餘國順介紹說,該社天貓旗艦店從2015年開始經營,布局抖音、快手、騰訊直播等短視頻直播領域則是在疫情發生之後,同時還與喜馬拉雅、國家知識服務平臺可知分平臺、中文在線等線上知識內容分享平臺合作,將出版的圖書通過電子版權和音頻方式向廣大讀者呈現。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的抽樣調查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3月,全國已取消或延期的演出近2萬場,直接票房損失超20億元。江西省業內人士透露,1月至3月江西省演藝市場增長為負數。「影視演藝項目和別的行業不太一樣,它必須要在短時間內把導演、演員、場務等工作人員從全國各地方聚集起來,共同創作。受疫情影響,這樣的工作很難開展,自然損失就很大。」江西省電影家電視藝術家協會秘書長張躍明告訴記者。4月13日,《支部建在連上》創排啟動儀式在省話劇團小劇院舉行,這是復工復產以來,省話劇團緊張創排的大戲之一,擬作為2021年建黨100周年獻禮劇目。同時省歌劇院還在籌備大型民俗風情交響音詩畫《山那邊裡格水邊》,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據省文演集團藝術發展部部長詹凱介紹,疫情對演藝行業的直接影響和隱形影響都很大,疫情發生後,觀眾和營銷市場有所改變。舞臺藝術受到藝術形式的限制,受眾面窄,需要在復工後加緊排練經典劇目,藉助抖音、快手等大流量平臺推出「雲演出」「雲課堂」「雲培訓」,加大傳播的深度和廣度,鞏固原有市場,並吸引年輕群體。省話劇團、歌舞劇院、木偶劇團、京劇團等五大劇團已與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網絡表演(直播)分會達成戰略合作。疫情發生後,2月25日,由省話劇團推出、獲第八屆「國際戲劇學院獎」優秀劇目獎的《哭之笑之》在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官方網站「在線劇院」欄目上線,點擊觀看量過萬。另外,精品劇目《遙遠的鄉土》上線學習強國App,網友能夠在線上觀看。「我們之前不願意在線上播放,一方面考慮到話劇畢竟是舞臺藝術,現場效果才是最好的,另一方面考慮到維護戲劇版權和演出市場。這次嘗試線上播放,是希望通過江西的劇目推廣江西文化,同時吸引新的粉絲群體。」省話劇團團長熊磊說。演藝行業推「雲演出」,文博行業也不落後,陸續推出「雲觀展」「雲刷館」。江西省博物館利用本館特色展品進行疫情防護宣傳,並以數字展覽、電子書等線上展示方式呈現「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江西省博物館藏明代王妃首飾精品展」等展覽和相關重點展品,讓大家宅在家裡享受線上文化大餐。業內人士指出,在工業企業基本復工的情況下,受影響較大的文娛產業正慢慢復甦。文娛產業除了積極開展自救,利用數字資源實現數位化轉型,還積極拓展知識普及、傳播文化等功能,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疫情之後從工作、學習到生活,一方面新的場景在不斷湧現;另一方面也倒逼企業優化經營,催生新業務,化危為機。如果說疫情是一場考驗,倒逼我們打造提升各類雲端平臺與產品,那麼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雲產業將成為助推數字經濟轉型的重要力量。3月16日,綠滋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與江西一拍即合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籤署戰略投資協議,綠滋餚將持有一拍即合51%股權。3月25日,綠滋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與全南縣永躍傳媒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合資成立鄉野趣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永躍文化是自媒體領域三農達人「華農兄弟」團隊運營公司。「幾乎所有傳統行業都會受觸動,但危中有機,我們需要找到新的發展契機。」江西一拍即合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負責人熊揚告訴記者,「我們原本是一家傳媒影視公司,業務以短視頻和宣傳片拍攝為主,在疫情期間與眾多短視頻同行一樣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寒冬,但此次能獲得綠滋餚的投資,意味著大家攜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在綠滋餚控股品牌文化總監蘇愷綏看來,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綠滋餚收購短視頻IP孵化公司和華農兄弟團隊,標誌著公司由業務驅動向資本驅動轉變,初步構築「實業、文化、投資」三位一體產業模型。事實上,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數位化、智能化等商業模式仍然概念大於應用,主要扮演錦上添花角色。但疫情來了,它們則搖身一變,扮演了雪中送炭的角色,且成為常規操作。業界普遍認為,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而疫情也倒逼企業加快數位化轉型步伐。尤其對傳統企業而言,伴隨著5G時代的到來,AI智能應用技術的普及,探索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新模式已成為必選項。2月19日召開的南昌市經濟發展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強新經濟領域的研究,充分借鑑周邊兄弟城市尤其是一些經濟發達城市的經驗做法,謀劃一批「宅經濟」「線上經濟」「健康經濟」等市場前景好的大項目、好項目。此前,江西省貫徹新理念培育新動能領導小組辦公室(省發改委)公布了第一批江西省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基地)名單,南昌市被認定為省級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南昌市大數據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南昌市擬投入69.49億元推進大數據與數字經濟領域重大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和智慧應用建設,著力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新引擎。3月25日,廣州十年好友影視有限公司與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政府籤約,雙方將就「新生互娛網紅基地項目」進行深度合作。該項目將聚焦產業創新,在網紅經濟模式上探索更多的可能性。3月27日,江西鷹潭信江新區與江西省卓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舉行鷹潭眾燦數字經濟產業園項目籤約儀式,標誌著該項目正式落戶,預計總投資約10億元。該產業園規劃建設綜合型網際網路文化傳媒基地,總建築面積約2萬平方米,內含數字版權運營中心、內容電商運營和營銷中心、短視頻和直播電商運營中心等功能版塊。據江西省卓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彭建華介紹,此次疫情讓公司與傳統行業聯繫更緊密,同時使公司有機會為傳統企業提供新媒體、短視頻、直播、電商等業務培訓。萬物雲時代正在快速向我們走來,每個人都已身處雲浪潮之中。隨著線上娛樂市場的擴大,各種新內容、新模式乃至新業態層出不窮。隨著5G、AR和VR等新技術的不斷普及,線上模式將成為線下活動的重要補充,也將為行業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在這個特殊時期,網際網路各平臺的日活躍用戶規模、日均用戶時長均創歷史新高。從產業發展趨勢上看,由於網絡文化娛樂消費的便捷性和內容的豐富性,近年來,其發展勢頭迅猛。產業本身的地位與價值,都在不斷提升。實際上,無論是短視頻還是長視頻,在線文化娛樂的內容價值對行業發展的作用日益凸顯。內容品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用戶對產品的好感度,進而影響到用戶黏性。因此,線上文化娛樂行業的發展,應將更多注意力集中於產品內容的品質提升,以優質內容為槓桿,撬動行業進一步升級。此外,也可以看到,隨著在線文化娛樂消費群體的不斷擴大,其社會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也需與之匹配。線上文化娛樂行業不應止步於娛樂本身,也應在傳遞和弘揚核心價值觀、培養健康的社會氛圍等方面擔負起相應的責任和義務。新媒體技術的變革改變了人們的交往方式和組織形式,粉絲文化、網紅經濟、李子柒現象的出現等,彰顯出新媒體技術不僅重新激活了人際傳播的活力,更重要的是揭示出新媒體技術改變和重構了新世紀文化產業的發展邏輯和成長路徑。愛奇藝、騰訊等視頻網站從簡單的視頻提供者逐漸成長為能夠主導內容生產的投資者,B站、抖音等更有培育新的流行文化類型和主流消費者的能力。在「人人都是傳播者」 的時代,由新媒體技術支撐的媒介平臺,模糊了文化的生產者、消費者之間的界限,顯現出將內容、受眾商品化的能量。如何把握這種由新媒體創造的新的經濟增量,利用這些新崛起的媒介平臺的傳播路徑,培育新的目標受眾和文化訴求,是江西文化產業轉型的關鍵問題。——贛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學博士、副教授李靜新媒體技術的變革改變了人們的交往方式和組織形式,粉絲文化、網紅經濟、李子柒現象的出現等,彰顯出新媒體技術不僅重新激活了人際傳播的活力,更重要的是揭示出新媒體技術改變和重構了新世紀文化產業的發展邏輯和成長路徑。愛奇藝、騰訊等視頻網站從簡單的視頻提供者逐漸成長為能夠主導內容生產的投資者,B站、抖音等更有培育新的流行文化類型和主流消費者的能力。在「人人都是傳播者」 的時代,由新媒體技術支撐的媒介平臺,模糊了文化的生產者、消費者之間的界限,顯現出將內容、受眾商品化的能量。如何把握這種由新媒體創造的新的經濟增量,利用這些新崛起的媒介平臺的傳播路徑,培育新的目標受眾和文化訴求,是江西文化產業轉型的關鍵問題。——贛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學博士、副教授李靜伴隨著5G時代的到來和AI智能應用技術的普及,數位化、智能化等由概念迅速轉向應用,探索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已成為必選項。與消費者貼近的文娛產業本身就屬於數位化程度較高的行業,但由於其自身對接觸性和現場性的依賴,在這次疫情中仍然飽受衝擊。在疫情倒逼下,「非接觸式」交易和服務新業態異軍突起,很多線下活動搬到線上,如線上展覽、線上旅遊、線上音樂會等,原有的操作模式在數字空間中被改寫,為線上文化產業、線上公共文化服務等打開了新空間。對文娛產品和服務生產者而言,改變營銷思路,制定適應新商業環境的營銷策略,探索自身商業模式和邏輯的轉型,是在這個洗牌期轉型的關鍵。來源:江西日報 記者 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