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329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
因疫情而按下暫停鍵的文娛行業,如今正通過「雲復工」逐步進入工作狀態。僅在近一周內,便有《這!就是街舞》《聲臨其境3》等綜藝節目通過「雲海選」「雲錄製」「雲配音」等方式恢復內容製作;演出行業從業者也紛紛藉助網絡實現排練與創作,上線更多新作品;而影視行業也辦起線上的粉絲見面會,為旗下作品宣傳造勢。隨著加入「雲復工」行列的從業者越來越多,文娛業也將打破此前的僵局,逐步走出疫情的衝擊並蓄勢回春。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01
花式開工
2月19日,聲音互動陪伴真人秀《朋友請聽好》先導片正式上線,與人們熟知的綜藝節目有所不同,該節目前期以廣播的形式與觀眾互動,隨後才上線真人秀部分。而在近一周,《歌手·當打之年》《聲臨其境3》也應時而變進行新節目的錄製,並將曾經的現場拍攝調整為「雲錄製」「雲配音」。此外,綜藝節目《這!就是街舞》第三季對外宣布,在特殊期間調整海選模式,並啟動「雲海選」。且據《這!就是街舞》項目總負責人劉棟透露,目前節目也正在籌備「雲battle」,此外還正在聯動「在家上課」計劃共同開發街舞「雲教學」。
不只是在綜藝領域,一度較為側重線下的演出行業也將目光轉向「雲創作」。其中,北京交響樂團通過「隔空合作」的方式,演奏出愛德華·埃爾加的經典作品《愛的致意》;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則以網絡排練、手機分頭錄製、遠程剪輯的方式推出了朗誦劇《喚「福」》;此外摩登天空、B站、QQ音樂等也在線上辦起了各式各樣的音樂節。
當然,作為文娛業重要組成的影視圈也不例外,並將當下的主要關注渠道放置在線上。以2月13日開播的《奈何boss要娶我2》為例,搜狐視頻自製劇出品中心高級總監劉眀麗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該劇曾計劃做發布會和粉絲見面會,但現在都轉戰線上。而在近日,該劇導演、演員均已紛紛出現在官方粉絲群,實現多場「空中粉絲見面會」。
值得注意的是,自疫情發生以來,文娛業一度從火熱迅速降至冰點,電影紛紛撤檔、影院劇院相繼暫時停業、拍攝工作全部暫停、不少綜藝節目也延期上線或暫停播出。且僅在北京市,便在春節期間取消原計劃推出的5392場各類營業性演出,同時關閉了372個市區文化館、圖書館、街道鄉鎮綜合文化中心,以及6457個社區村文化室和183家博物館等。而如今越來越多「雲復工」的出現,無疑讓文娛業重新熱鬧起來。
02
技術挑戰
不可否認的是,「雲復工」的出現是文娛業結合當下環境做出的應時調整。影視傳媒行業分析師周陽表示,文娛業「雲復工」對於製作方、演員、觀眾來說都具有重要意義。疫情期間由於很多作品無法如期進行,對觀眾來說娛樂方式受限,文娛業的復工是為大眾喜聞樂見的。而對於製作方來說,長期待工自然會影響到收入和資金流轉,演員與相關公司也需要作品來維持熱度,因此在此背景下,「雲復工」是較為安全且高效的創作方式。
儘管「雲復工」現已漸成趨勢,但具體實施過程中也難免會遇到挑戰和障礙。以北京交響樂團推出《愛的致意》為例,演奏者劉可便曾對外分享,「大家都分散於全國各地的家中隔離,無法像以往一樣合作演奏,只能各自完成自己的演奏部分,作為演奏者和視頻製作者,大家的音樂錄製過程中存在很多技術上的困難,之後的製作和合成更是有很多想像不到的難處。」
而對於採用「雲錄製」「雲配音」的綜藝節目,與此前會有專業的導演、妝發等工作人員在現場,再加上高配置的設備、演播廳,為每一期拍攝做好萬分準備不同,參演嘉賓通過網絡隔屏互動,更多情況下只能依靠自己。
「線上創作最大的難題是對於影像錄製場地的不可控,燈光、攝影、收音設備可能無法達到一致的水平,極大可能會影響呈現效果,影響觀眾觀感,這對於後期工作人員來說,工作量應該是加大了不少。」周陽如是說。
除此以外,客觀條件下的網絡環境也是影響「雲復工」效果高低的關鍵因素之一,且假若網絡環境相對較差,無疑會影響到連線互動等環節的效果。在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看來,目前包括電信網絡轉播等技術方面肯定都還有障礙。
03
融合趨勢
「雲復工」所呈現的效果正慢慢接受市場的檢驗。其中,演出市場推出的線上節目已獲得不少觀眾的認可,如摩登天空在B站舉辦的線上音樂節實現在線峰值近50萬,而「雲錄製」「雲配音」的《歌手·當打之年》和《聲臨其境3》,也即將上線新一期節目。這也令業內開始思考,特殊時期下誕生的新模式,是否能在疫情結束後繼續延續呢?
陳少峰認為,「雲復工」是利用網際網路的特性,把能夠做的事情都儘量先做好,這也算是疫情期間文娛業的延續之計,是一種打開僵局的方式。從目前的角度來看,在網際網路上做節目肯定是一個方向,但仍需要一些技術上的支持,未來隨著網絡、設備的允許,在5G的環境下,今後可能會有更多的形式存在。
文化與科技的融合已是大勢所趨,此次疫情更是令文娛業意識到在穩固線下同時開拓線上渠道的重要性。且有調查數據顯示,疫情期間「文化+網際網路」領域實現收入同比增長22.1%,佔文化產業收入比重達到43.8%,這使得現階段包括政府、協會等各方也在推動文化向網際網路的融合。
在北京社科院首都文化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沈望舒看來,「雲復工」是一個突如其來的被動狀態的選擇,文娛業在受到疫情影響的狀態下當然是適應者存,順其者存、昌盛,而選擇不作為或者逆向、還保持舊狀態的,自然將面臨更嚴峻的危機。過去提到數字經濟極大地改變了目前的文化產業生態,甚至是顛覆性地轉變了很多的流程,那麼現在則是數字經濟也為文化產業提供了新的機會。文娛業嘗試「雲復工」是一個特別有意義的事情,但是在創作過程中仍然要走精品路線,要堅守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