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是中國版「放牛班的春天」

2021-01-09 新華社新媒體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視頻記者:丁春雨、杜瑞、程濟安

新華社長沙11月7日電 題:這個故事,是中國版「放牛班的春天」

新華社記者袁汝婷、白田田

11月6日晚,北京,國家大劇院。

當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音樂響起,42名身著紅色校服的孩子登上舞臺,投入地歌唱:「每當我找不到生活的意義/每當我需要一種希冀/夜空中最亮的星/請指引我走下去……」他們大多皮膚黝黑,身板瘦小。

當晚,表現脫貧攻堅偉大壯舉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上演。當故事原型之一——湖南祁東縣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的孩子登上舞臺,許多觀眾眼睛溼潤了。

俄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說,音樂是上天給人類最偉大的禮物。

對合唱團的這些孩子而言,這份禮物,是歌聲化作了翅膀,讓他們飛越大山。

前奏:《送別》

第一次教四年級的林林唱歌,音樂老師徐文手足無措。

眼前的女孩不愛說話,一雙大眼睛像幽深的清泉,在學歌曲《送別》時,她唱著唱著,淚流滿面。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徐文從事兒童聲樂教育多年,一時卻難以理解:10歲的孩子,怎會被這樣的歌詞勾起傷感?

林林1歲多那年,母親離家出走,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她跟著年過古稀的爺爺奶奶生活。

↑2020年9月,林林在祁東縣家中與奶奶聊天。新華社記者 袁汝婷 攝

林林的家鄉祁東縣曾是省級貧困縣。這裡有2萬多名留守兒童。

啟航學校在距縣城1小時車程的大源村,四面青山連綿。有留守兒童1361人,佔學生總數近9成。

不久前,四年級語文老師宋明麗講授《走月亮》。這是一篇講述母子在月光下牽手漫步的課文。她問孩子們,有什麼感受?沒有人答得出來。

孩子們告訴她,從來沒有與爸爸媽媽牽手散過步、看過月亮。

啟航學校創始人、校長陳亮偉說,留守兒童格外需要關注,一些孩子沉默自閉,是習慣了無人交流,還有些孩子調皮叛逆,不過是渴望被看見。

3年前,他邀請湖南科技大學音樂系教授王育霖到學校採風。一雙雙清澈卻膽怯的眼睛,讓王育霖心酸不已。他提議:組個合唱團吧?兩人一拍即合。

就這樣,湖南省第一個留守兒童合唱團在啟航學校成立。選拔團員的標準與音色、外貌、天賦無關——只選孤僻、叛逆或家庭特別困難的孩子。

2017年首批入選的60餘個孩子,九成是留守兒童。

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中,音樂老師馬修用合唱改變了一群「邊緣兒童」的命運。馬修說:「教育不僅是為了知識,愛才是果實。」

如今,登上國家大劇院舞臺的這個留守兒童合唱團,就像中國版的「放牛班」。

漸進:《蝸牛》

↑9月13日,在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湖南科技大學音樂系教授王育霖在指導祁東縣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的孩子們彩排。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2017年4月13日,合唱團第一堂課。躊躇滿志的王育霖碰了一鼻子灰。

「同學們好,我是王老師。」話語落音,鴉雀無聲。一些孩子面無表情看著他,還有的蜷起身子,低下了頭。

這位在湖南藝術界頗負盛名的指揮家、湖南省合唱協會副理事長,使盡渾身解數,卻沒有一個孩子願意開口。

在大學校園裡,王育霖是最受學生喜愛的教授之一,可在這裡,他得不到回音。走出教室,他有些沮喪,「我沒想過會這麼難。」

這一切,在陳亮偉意料之中。「改變不敢開口的孩子更有意義。慢慢來。」

王育霖請教了教育心理學專家和童聲合唱指導老師,又查閱了許多關於留守兒童的背景資料。

一周後,他再次來到啟航學校,帶著零食、玩具,努力與看起來膽大的孩子聊天,但收效甚微。

從湖南科技大學到啟航學校,單程要近5個小時:清晨6點半從湘潭出發,開車1個多小時到長沙,坐兩小時高鐵到縣城,再坐1小時車到學校。排練結束,趕回家已是午夜。

3年多來,他幾乎每周這樣往返一次。給合唱團的孩子上課,分文不取。

這位身材高大、不苟言笑的教授素來嚴厲。可在合唱團不下百次的排練中,他從未發過火。

「跑調了,也不能直說,更不能當著其他孩子的面說。」王育霖的辦法是用手勢提醒某個孩子,「聲音稍微輕一點」。

陳亮偉曾叮囑他,這些孩子敏感又好強,一定要耐心。

校長陳亮偉今年38歲,自稱「中國第一代留守兒童」,從小跟著爺爺在農村長大,「對留守兒童來說,成績重要,眼界和自信更重要」。

因此,他始終在堅持——

一些老師擔心學生成績滑坡,排練的孩子越來越少,他數次召開班主任動員會,又為合唱團安排免費補習;

一些家長擔心合唱團花費多,他承諾不收一分錢,演出和比賽的住宿、交通、服裝等全部費用由學校承擔;

……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合唱團合唱歌曲《蝸牛》

漸漸地,王育霖發現,有女孩排練時會帶上紙巾,因為發現他愛出汗;有男孩會走到他身後,幫他捶一捶因久站而酸痛的腰……

漸漸地,幾乎所有孩子的成績都有提升。因為,合唱團立了規矩:成績下滑就要暫時離隊……

一天,兩個孩子主動對王育霖說,大家想唱音樂課本以外的歌。王育霖和孩子們商量選定《蝸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點乘著葉片往前飛/任風吹乾流過的淚和汗/總有一天/我有屬於我的天……」

沒人能準確說出,是在哪一天,蝸牛有了飛翔的願望。

華彩:《夜空中最亮的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合唱團合唱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

9月26日,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地頌歌》進行帶觀眾彩排。肖東鴿與丈夫坐在第10排。

這部反映精準扶貧歷程的大型史詩歌舞劇主要有六幕,第三幕「夜空中最亮的星」取材自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的故事,主持人何炅和一批小演員分飾「王老師」及合唱團的孩子。

第三幕的尾聲,「王老師」說:「今天,我們故事的原型,祁東縣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的孩子們來到了現場。我相信,此時此刻,他們的父母一定能聽到孩子們對美好世界發出的聲音!」

↑9月26日,在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祁東縣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成員晴晴的媽媽肖東鴿在觀看《大地頌歌》彩排時落淚。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合唱歌聲中,孩子們從舞臺下方緩緩升起,肖東鴿熱淚盈眶。

她第一眼就找到了女兒——1排左起第2個,扎著馬尾辮的晴晴。這位多年來一直在外打工的母親,從未見過女兒在真正的舞臺唱歌。

「夜空中最亮的星/請你相信/有一天我會/改變我曾經的命運……」歌曲聲中,肖東鴿喃喃地對丈夫說:「女兒長大了。」

同在觀眾席上的陳亮偉,思緒飛到3年前——

2017年年底,衡陽市舉行中小學「建班制合唱團」比賽,錄製視頻參賽。這是合唱團第一次比賽,學校小禮堂裡沒有觀眾,孩子們卻很緊張,小手緊緊攥著褲縫,滿頭大汗,錄了10多遍。他們獲二等獎,陳亮偉在學校舉行了盛大的頒獎儀式。

3年後,在首都燈光璀璨、座無虛席的劇場,孩子們笑容自如,聲音嘹亮。

站在第1排最中間的是林林。她歡快地擺動身體,從容地打著節拍。這個曾因一首《送別》淚流滿面的女孩,如今自信開朗,再不是當年躲在爺爺身後、不敢抬頭看老師的模樣。

第3排右起第4個女孩叫欣欣,父親罹患腦瘤,母親在外打工。黃花收穫季節,她會背起竹簍,跟著爺爺奶奶穿行在田野裡,摘下黃花,掙錢貼補家用。她告訴記者:「當我在田裡唱歌的時候,大雁都飛來聽了。」

「萱草雖微花,孤秀能自拔。」祁東是我國黃花菜主產區之一。黃花又名萱草、忘憂草,可以在貧瘠的石縫間頑強生長,無懼雨打風吹。

迴響:《幸福的模樣》

9月26日晚,在長沙的演出結束,肖東鴿來到後臺。

晴晴像歡快的小鳥,撲進媽媽懷裡,驚喜地說:「媽媽你怎麼來了!」

肖東鴿幫女兒捋了捋額間亂發,笑著說:「媽媽一直在臺下看著你的。」女孩眼圈紅了,過了一會兒,又跑到爸爸身邊,充滿期待地等著表揚。

合唱,為灰色的童年畫上了色彩——

「只要我唱得夠大聲,爺爺在另一個世界一定能聽到。」這是曾與爺爺奶奶相依為命、如今爺爺已離世的小瑩。

「我想一直唱歌、一直讀書,成為陳校長和王老師這樣的人。」這是父親尚在服刑、母親離家出走的小捷。

「每次唱歌,閉上眼睛就能看到星星。媽媽說她可以和我看到同一片星星。」這是常因想念媽媽而哭泣的瑤瑤。

……

總有一種力量,能治癒一個社會向前飛奔時撕裂的傷口。就像總有一首歌,能唱進每一顆童心最深處。

↑合唱團合唱歌曲《幸福的模樣》

採訪中,我們問孩子們:最喜歡哪首歌?許多孩子回答:《幸福的模樣》。他們迫不及待地唱給我們聽——

「幸福是什麼模樣/是常常坐在爸爸的肩上/幸福是什麼模樣/是天天依偎媽媽的身旁/幸福是什麼模樣/是還能看到微笑的臉龐/幸福是什麼模樣/是像鳥一樣自由地飛翔……」

乘著歌聲的翅膀,小小少年飛越大山,有了幸福的模樣。

編輯:黃康懿

相關焦點

  • 衡陽這個故事,是中國版「放牛班的春天」
    當故事原型之一——湖南祁東縣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的孩子登上舞臺,許多觀眾眼睛溼潤了。  俄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說,音樂是上天給人類最偉大的禮物。  對合唱團的這些孩子而言,這份禮物,是歌聲化作了翅膀,讓他們飛越大山。  前奏:《送別》  第一次教四年級的林林唱歌,音樂老師徐文手足無措。  眼前的女孩不愛說話,一雙大眼睛像幽深的清泉,在學歌曲《送別》時,她唱著唱著,淚流滿面。
  • 巴拉蒂:音樂劇讓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重生
    2017年,《放牛班的春天》於法國被改編為同名音樂劇,並被引入加拿大。2019年5月,中文版音樂劇《放牛班的春天》將登陸中國市場。因為這個機會,巴拉蒂第三次來到中國,並接受《南風窗》記者的專訪。大概是2004年抑或是2005年,那一次我帶著《放牛班的春天》電影來中國。因為這部電影連續去了40多個國家,印象比較深的是中國和美國。我特別感謝導演這個工作,可以讓我有機會去更多國家。而且,工作可以比旅遊更好地了解一個國家。在上海,讓我感到驚訝的是場地布置得非常用心,感覺中國把它當作一件非常大的事情來對待。
  • 山區孩子玩搖滾:中國版「放牛班的春天」讓人動容
    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講述了音樂家克萊門特到法國鄉村一所男子寄宿學校當助教時,通過籌組合唱團的方式激發孩子們的音樂潛能,讓這群孩子從美妙的歌聲中找到了自我的故事,感動了無數觀眾。顧亞和他的兩支學生搖滾樂隊,無疑也是「中國版」的《放牛班的春天》,而相比起這部法國電影的虛構故事,「中國版」的顧亞老師和這些「放牛娃」的經歷無疑更接地氣,更令國人所動容。
  • 音樂劇《放牛班的春天》中文版5月溫暖首演
    由法國經典電影改編的《放牛班的春天》音樂劇中文版,5月3日晚在北京保利劇院舉行了全國首演,眾多觀眾走進劇院觀看了本次演出。本劇由七幕人生音樂劇出品。七幕人生在中文版音樂劇製作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其出品劇目《音樂之聲》《我,堂吉訶德》等受到了觀眾和媒體的一致好評。
  • 託德老師郭銳:這部現實版的《放牛班的春天》,正在改變中國的兒童...
    原標題:託德老師郭銳:這部現實版的《放牛班的春天》,正在改變中國的兒童心理學教育託德老師郭銳:這部現實版的《放牛班的春天》,正在改變中國的兒童心理學教育「世事不能說死,有些事情總值得嘗試。永不輕言放棄,前方總有希望。」
  • 《放牛班的春天》導演:中國也會有類似場景
    2017年,由電影原班人馬打造,仍由克裡斯託夫·巴拉蒂執導的法語音樂劇《放牛班的春天》在法國演出,將觀眾再一次拉進「放牛班」。2018年,中國音樂劇品牌七幕人生在北京宣布,《放牛班的春天》中文版音樂劇將於2019年5月在中國演出。克裡斯託夫·巴拉蒂說:「音樂劇並不是電影的複製品或者衍生品,而是一部嶄新的作品。所有被電影感動過的人,將再一次被感動。」
  • 看廣州電影《點點星光》——中國版《放牛班的春天》
    也許你想像不到會有如此充滿精神生活然卻物質貧乏的故事。這部取材自距廣州不到一百公裡的花都群山中的一間外來工子弟小學的影片,給我們帶來了清新的南風和溫情的暖意,以及驚喜的希冀。而它淳樸的故事,平實的手法,轉折而動人的電影鏡頭,讓我們仿佛看到了熟悉的世界經典名片《放牛班的春天》。
  • "放牛班的春天"中文版開發布會 原版電影導演助陣
    網易娛樂9月8日報導 9月7日,由中國音樂劇品牌七幕人生出品的音樂劇《放牛班的春天》中文版在北京舉辦發布會。原版電影及音樂劇導演Christophe Barratier、原版音樂劇製作人Jean-Marc Vicariot、七幕人生CEO楊嘉敏、影評人木衛二等嘉賓現身發布會現場。
  • 豆瓣電影top250幕後的故事--top16《放牛班的春天》
    今天來說說一部老師和問題學生的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放牛班的春天》講述的故事很簡單,問題學生集中在一個班,老師用音樂打開了學生的心扉,故事本身沒有任何曲折,概要說出來大家就知道內容會是什麼樣。可就是這樣的故事拍出了大概是電影史上最好的教育片,「大概」這個詞也許可以沒有。
  • 15年等一回 當《放牛班的春天》從螢屏走向舞臺
    9月28日,改編自同名電影的音樂劇《放牛班的春天》將在海澱劇院上演,講述了一位懷才不遇的音樂老師馬修來到輔導院,面對一群被家人放棄的「野」孩子,從而改變彼此命運的故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自2004年首映以來,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巨大影響力,曾獲多項奧斯卡提名。
  • ...大山裡的聲音》 第六代導演張揚打造中國版《放牛班的春天》
    原標題:「紅粉筆教育」推出公益微電影《大山裡的聲音》 第六代導演張揚打造中國版《放牛班的春天》    新華網北京9月19日電(李靜思)銀幕緩緩淌過西藏清清的藍天,杯子、盆子、鏟子,牛鈴鐺、擠奶桶、糌粑筒,統統變身成了動聽的樂器,山人樂隊的小不點兒帶領大山裡的孩子們奏響了一曲古樸的山歌……以「紅粉筆鄉村教育計劃
  • 經典電影《放牛班的春天》將有中文版音樂劇
    根據法國經典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改編的同名法語音樂劇將於2019年製作中文版並在中國上演。法版音樂劇由電影原班人馬打造,昨日,原版電影及音樂劇導演克裡斯託夫·巴拉蒂,原版音樂製作人、七幕人生CEO楊嘉敏等亮相。
  • 《放牛班的春天》拍中文版 導演:不為熱度拍續集
    2004年,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上映後,在全球範圍內受到一致好評。影片囊獲第30屆法國凱撒獎最佳影片在內的三項大獎,並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在中國,《放牛班的春天》也極具影響力,豆瓣評分高達9.2分,位列豆瓣電影TOP250第14名,是影迷心中的經典之作。 電影原班人馬隨後在法國推出音樂劇版,同樣獲得觀眾的熱烈追捧。
  • 格局大故事弱《熱血合唱團》難成中國版「放牛班」
    格局大而故事弱《合唱團》難成《放牛班》第二「你可不可以回香港,幫助一群年輕人?」隨著主張有教無類的校長(盧冠廷飾)邀請旅美指揮家嚴梓朗(劉德華飾)回流,電影故事徐徐展開。同樣是講述一個音樂老師帶領一群問題學生走向逆襲的經歷,上映之前,《熱血合唱團》曾被譽為港版《放牛班的春天》。
  • 格局大故事弱 《熱血合唱團》難成中國版"放牛班"
    格局大而故事弱《合唱團》難成《放牛班》第二「你可不可以回香港,幫助一群年輕人?」隨著主張有教無類的校長(盧冠廷飾)邀請旅美指揮家嚴梓朗(劉德華飾)回流,電影故事徐徐展開。同樣是講述一個音樂老師帶領一群問題學生走向逆襲的經歷,上映之前,《熱血合唱團》曾被譽為港版《放牛班的春天》。
  • 我抱著看《放牛班的春天》的心情,看到了放牛班的冬天
    中國電影報導丨聚焦那些大銀幕上的音樂夢想01格局大而故事弱《合唱團》難成《放牛班》第二「你可不可以回香港,幫助一群年輕人?」隨著主張有教無類的校長(盧冠廷飾)邀請旅美指揮家嚴梓朗(劉德華飾)回流,電影故事徐徐展開。
  • 音樂劇《放牛班的春天》來襲 2019年中文版盛大開演
    法國原版音樂劇《放牛班的春天》將於2019年製作中文版並在中國上演。該劇改編自同名電影,講述了發生在平凡教師Clément Mathieu與一群頑劣少年身上的動人故事。作為法國電影的標杆之一,《放牛班的春天》自2004年首映以來,不僅在法國,甚至在世界範圍內都極具影響力。
  • 音樂劇《放牛班的春天》中文版啟動小演員海選計劃
    9月7日,由七幕人生出品的音樂劇《放牛班的春天》中文版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原版電影及音樂劇導演Christophe Barratier、原版音樂劇製作人Jean-Marc Vicariot、七幕人生CEO楊嘉敏、影評人木衛二等嘉賓現身發布會現場。
  • 現實版《放牛班的春天》,讓改變「互相看見」
    網友紛紛大呼:「這個視頻給我看哭了!」  視頻發出後,#山村老師帶學生玩搖滾#登上微博熱搜,各家媒體紛紛跟蹤報導。歌曲原唱痛仰樂隊自己也關注到了這條視頻,其官微寫道:「希望有機會也能為你們唱首歌。」最新消息是,據《貴州都市報》報導,7月25日,痛仰樂隊來到貴州,與六盤水海嘎小學的學生樂隊通過快手直播開了一場令人感動的「搖滾音樂會」。
  • 《放牛班的春天》導演也太可愛啦!
    桃桃觀影團在中國電影資料館和七幕人生聯手為大家帶來了一次難得的觀影機會!這也是桃桃觀影團第一次放映經典老片,9.2分的豆瓣高分片——《放牛班的春天》。同時,這也是本片導演克裡斯託夫·巴拉蒂首次參與《放牛班的春天》中國放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