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飢餓、憤怒、疼痛,人生不外這三件事。
人生委屈無法釋放,曾經想像的生活本應該更好。
人生一無所獲,無法接納自己。
在大部分的獨居女性群體中,很多人都會認為女性脆弱,能力不足。或許和大部分的想法一樣,《百元之戀》中日子就是一個整日遊手好閒,無所事事,勉強苟活的大齡剩女。
這部獲得2016年日本電影學院獎的電影,清晰地告訴我們,宅喪廢材同樣在默默的為自己的生活而鬥爭,關於一個大齡剩女的勵志路程,從頹廢的深淵解救,沒有逆襲,但卻讓大多數的觀影者產生共鳴。
01沒有誰的人生一直廉價
故事的女主角一子,一個喪到極致的女人。在她身上,廢柴的標籤無處不在,啃老、宅、老處女、肥胖、不修邊幅……
三十二歲的一子一事無成,沒有工作、愛情、朋友。乾枯發黃的頭髮,滿是贅肉的身軀,永遠穿著寬大的睡衣和拖鞋,眼睛無神,連走路都無力邁開腿。原本不出眾的長相可以用醜來形容。
外出走路都會輕易地滑倒,摔在地上就很難再爬起來,摔倒的身影,笨重且無力。她的人生也一樣,只想趴在地上永遠不起來。
父母經營了一家料理店,她從來沒有去幫過忙,唯一的愛好是宅在自己的房間裡打遊戲,順便虐一下外甥,她妹妹二三子的兒子,對外甥談著人生苦難的大道理。真相是過了而立之年的日子只有墮落,哪裡談的上和生活抗爭。
離婚回到家的妹妹二三子與一子相互看不順眼,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父母也束手無策,一子也自知家裡無容身之處,只好搬出家裡過獨居生活。
一子經常光顧的百元便利店是她除了家以外最熟悉的場所。一子應聘成為便利店的員工,面對各種奇葩的同事,一子覺得自己工作後的生活並沒有多大的改善,但是為了生存,只有默默忍受。
患有抑鬱症的代理店長,話癆又暴力;離婚年紀大又猥瑣的同事,強姦一子後盜竊便利店的攜款逃之夭夭;還有因為偷竊被開除後來經常到便利店偷過期食品的大媽。
電影名稱中的百元,相當於日本一瓶飲料的價值。一子認為自己的價值不過是便利店的百元商品一般廉價不起眼。習慣了頹廢只有不斷墮落下去,最後跌進深淵。
或許在這個「百元」的標籤之下,我們看到電影前半部分一子所代表的大齡剩女所存在的處境,無論是家庭,事業,還是愛情,終究一無所獲。
但是,生活真的很難,連自暴自棄的機會都不給你。那些對未來的憧憬雖說空洞,但的的確確要活在自己創造的完美圖景之下,要有一次奮起直追的勇氣。
02 一段失敗的戀情往往會成為人生拐點
對於女人這個身份,一子在遇見暗戀的拳擊手祐二之前,遊手好閒的她似乎早已放棄。老處女的標籤在她的身上格外刺眼,但對於她自己來說,沒有夢想,沒有信仰,行屍走肉,廉價的人生並不需要愛情這種裝飾品,只是活著而已。她處女的標籤也是用極其悲痛的方式撕去的,被猥瑣的同事強姦,生活再次給她上了一課,一子不堪一擊的反抗並沒有得到任何回應。她等同事睡著後,平靜地報警,離開。只是侵犯給了她清晰的痛感,也是生活的重拳的痛覺交織在一起。
一次去便利店的路上,在一個拳擊俱樂部裡看到即將退役的祐二在打拳,一子被他吸引了。就這樣他們總是在拳擊俱樂部遠遠的對視。兩個人第一次的近距離接觸很有喜劇性,祐二去一子工作的便利店買香蕉,聽同事說祐二在他們的便利店只買一樣東西——香蕉,所以被稱作「香蕉男」。祐二買了一捆香蕉,一子找零給他之後,他卻忘記把香蕉帶走。
祐二仿佛看出一子對他的情感,他順利的將一子約出來,在動物園。沒有驚喜,沒有特別,沒有交流,就像一潭死水沒有漣漪。
醉酒的祐二暈倒在便利店門口,一子把他帶回自己獨居的房子,就這樣,兩個人開始同居,沒有明確的態度,沒有甜言蜜語,不知道他們是戀人還是朋友。祐二給下班的一子做了一次晚餐,一子吃著咬不動的肉像孩子一般哭了起來。這應該是她第一次感受到愛情的滋味,但卻是單方面的感動。
祐二在看到賣豆腐的女人的大腿,拋棄了一子。當祐二推著豆腐車從一子身邊經過時,就好像陌生人一樣冷漠,甚至祐二對一子露出輕蔑的眼神。
愛情帶給了一子一絲絲的希望,但又將她推進深淵,打破了她對成人世界最後的幻想。愛情的失敗讓一子重新審視自己,接納自己,也是一個契機讓她接觸到拳擊,這個與陌生人雙拳相對,結束後只要拍拍肩膀,來個擁抱,全部都會釋然。
愛情讓人悸動,同時它也泯滅在日復一日枯燥的生活中。最後的祐二在賽場外面等待一子,一子在他愛的人面前說出她真正只想贏一次,他們的相遇是兩個失敗者靈魂的聯結,接納自己,不斷成長的過程。
03 人生就要贏一次
生活一塌糊塗,事業失敗,家庭生活並不如意,愛情失敗。一子抓住拳擊這個救命稻草,想證明自己。一子鼓起勇氣去學拳,滿三十二歲就失去報名資格,一子再過幾個月就滿了報名年齡的期限,但她執著於參加比賽。面對之前一攤爛泥的生活,一子想贏一次。她的內心深處想聽到別人的喝彩,得到認可。
為了比賽,同時也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一子想要做出一些改變。就算一次也好,人生需要拼搏是嗎?一子在說這就話的時候,我想是生活在給她無數重拳的時候,她在等待時機給出一個漂亮的回擊。
電影後半部是最燃最勵志的部分,我看到一子在拼盡全力去打拳,早上起來鍛鍊身體,跑步,跳繩,踩步伐,出拳……穿著工作服在便利店練拳,一個人在拳擊俱樂部練拳。
面對話癆的店長總是指責一子隨便放偷竊大媽進來拿過期食品,一子用拳擊給他重重的一拳,她已不是柔弱任人揉捏的之前的自己,她用自己所學到東西反抗。被人欺負的外甥,一子不在談苦大情深的大道理,直接的教他拳擊,如何反擊,打敗,戰勝敵人。
鬥志昂揚的劇情燃情且激動人心,所有人都以為廢柴可以逆襲,打倒對手,贏得人生的一次勝利,給觀影人一口濃濃的心靈雞湯。
結局並不是這樣,一子被對手打敗了,在被打倒之前,她漂亮的使出了自己最擅長的左勾拳。這是一次無冕的勝利,同樣也是普通人真實世界的最現實和常規的結局。這裡可以說在這裡,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一子剪掉乾枯的頭髮,甩掉了一身的贅肉,用乾淨利落的身影和姿態和生活反抗,她用最簡單的方式讓我們所有人都在看她的努力。
每個人的生活都是普通且平凡的,就像電影結尾的歌曲臺詞一樣,今後的每一天,就算不拍成電影,普通地過好每一天就好。
明明很努力,卻未必會贏,有喜歡的人,卻未必會在一起,想熱情地擁抱生活,卻總是被它打趴在地。但完結是因為開始過,失敗是因為戰鬥過,相愛是因為相遇過。
這不正是在生活中摸爬打滾的自己嗎,被生活欺負成灰頭土臉的模樣,沒有抗爭一把怎麼知道自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