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張貴妃被貶的小宋,堪稱風月製造機,用一首詞娶了宋仁宗的宮女

2021-01-12 網易

  《清平樂》中張氏升了貴妃,從徽柔和宮女的對話中得知,朝堂上的一位小宋官員因為張貴妃封妃誥書的事被貶了,這個小宋是誰?他有什麼值得說的好玩的事嗎?今天就來聊聊這個「小宋」。

  

  

  

  

  皇佑元年(1049年),因反對宋仁宗僭越禮制,讓寵愛的張貴妃享受「飲膳供給皆逾於曹後,幾奪其位數矣」「出入車御華楚,頗侵併後飾」的皇后待遇,「小宋」被貶往河南許昌,過了幾個月,又被召回京城,官復原職。

  這個「小宋」,正是在三十多年的官場生涯中,留下了一個又一個風月故事的宋祁。

  宋祁(998—1061年)是仁宗朝一個「政事文章,兩極其至」的政治家、文學家,處世達以,幹練簡直,敢於直言讜論,而且切中時弊。生活上卻是一個享樂主義者,身邊常常伴隨著許多美女婢妾,口碑卻極佳。

就因為是弟弟,被哥哥奪了狀元

  

  86版《包公》劇照

  

  北宋天聖二年(1024年),宋祁與其兄宋庠同舉進士,禮部本擬定宋祁第一,宋庠第三,但是章獻皇后覺得不能弟弟不能排在哥哥的前面,於是定宋庠為頭名狀元,而把宋祁放在第十位,人稱「二宋」,以大小區別,所以又有「雙狀元」之稱。這一年夏竦在河陽,給二宋寫了封慶賀信。「可喜者,昔年安陸已識臺光。」你們已經觸摸到權力的邊角嘍,祝賀你們登堂入室。

  夏竦在宋史中是貶多於褒的一個「奸臣」,但大宋小宋感激他的知遇之恩,在老夏死後,身為宰相的大宋還是寫了二首輓詞表示哀悼。很高地評價了夏竦的功績。

  

  在官路上,宋庠走得穩重謹慎,一直走到宰相之位。而宋祁則吃喝玩樂,風流成性,在三十多年的官場生涯中,留下了一個又一個風月故事。

  初入官場後,兄弟倆住地相距都不遠。一到晚上,宋祁便開始召集朋友,宴飲歌舞,常常瘋到次日早晨方才罷休。宋庠就問宋祁:「你這樣奢侈浪費,怎麼就忘了我們一起刻苦攻讀的那個時候了?」宋祁回道:「我們當年那麼苦,不就是為了能過上今天這樣的好日子嗎?」我想說這宋祁這話說的在理,相當於我那麼辛苦減肥,不就為了吃好吃的嘛,哈哈。

一首詞賺來皇帝身邊一個宮女

  

  小宋的名聲非常響亮,汴京的人都羨慕嫉妒恨。他的詩詞四處傳唱,許多閨閣深處,也都知道小宋學士的大名。有一天宋祁上街,碰上皇家車隊,急忙讓在街邊。但見香車寶馬,富麗堂皇。車隊中一輛車經過他面前時,清清楚楚聽到車上傳來銀鈴般的一聲:「小宋。」隔著車簾,依稀看到一雙會說話的眼睛看了他一眼。這一聲叫,這一回眸把宋祁的魂給勾走了。回到家,一夜睡不著,寫了一首詞,記述這段如夢的經歷,表達自己不得再見美人的悵然之情。

  

《鷓鴣天》
畫轂(gǔ)雕鞍狹路逢。一聲腸斷繡簾中。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金作屋,玉為籠。車如流水馬遊龍。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幾萬重。

  詞中「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一句,活化了唐朝詩人李商隱的詩句,卻與詞意境渾然一體。新詞一出,立刻在京師傳唱開去,後來傳到了宋仁宗的耳朵裡。皇帝便追問當時的人說:你們回憶一下,那天是誰叫了小宋?原來是一個宮女,平常都在講小宋學士的事兒,那天路上,聽大家說路過那個人就是小宋,忍不住叫出聲來。

  

  仁宗笑了,把宋祁召進宮。「你近來那首詞寫得是什麼事,講來聽聽?」小宋嚇得磕頭不已。宋仁宗呵呵大笑:「蓬山並不遠嘛。」當即叫出那宮女,把她嫁給小宋。不得不說這小宋製造了大宋第一豔遇啊。

寧願自己受冷凍,也不願意厚此薄彼

  宋祁多內寵,「後庭曳羅綺者甚眾」。每到他夜晚讀書寫作的時候,四周「燭照洞明,衣香鬢影」,望上去恍若神仙。但他卻並非薄情寡義之人。

  據宋人筆記云:一次,宋祁與人宴飲於錦江之濱,忽然感覺有點冷,於是讓左右取件衣服來禦寒。不一會兒,衣服取到,宋祁卻強忍寒冷沒有穿。原來,「諸婢各送一枚,凡十餘枚,皆至。」宋祁擔心厚此薄彼,索性「忍冷而歸」。這種看似花痴的行為,其實正是宋祁真性情的流露。

紅杏尚書 or 吃喝太守

  

  宋祁以「紅杏枝頭春意鬧」名句有「紅杏尚書」美名。而他背上「吃喝太守」的「惡名」,卻與蘇軾的一首詩有關。蘇軾任杭州太守期間,在唐代白居易的基礎上,對西湖進行了疏浚、擴展、治理,讓西湖面貌一新,成為名勝風景。陪同好友劉景文遊覽西湖時,蘇東坡寫下《次韻劉景文周次元寒食同遊西湖》

  

  在「遨頭要及浣花前」一句後面,蘇軾加了一個註:「成都太守,自正月初二出遊,謂之遨頭;至四月十九日浣花乃止」。然而有人根據這句話大做文章,認為時任成都太守的宋祁,成天率性胡為、吃喝玩樂、不務正業!

  

  早在唐末及前後蜀時期,成都慢慢興起了三個節日:二月二踏青節;三月三上巳節;四月十九日浣花夫人誕辰節。這三天,成都全城無論是官吏士紳,還是普通百姓,都會湧向西郊的浣花溪一帶,賞花踏青,祭拜先賢。這是成都民間獨特的習俗。為了體現親民愛民,在這三個節慶,成都太守自然也會與民同樂。

另類成都志,堪稱「舌尖上的成都」

  

  

  在成都期間,宋祁除了完成《新唐書》的編撰外,還為後人留下了一部圖文並茂的植物學著作——《益部方物略記》。

  關於這部書的起因,宋祁說:「嘉祐建元之明年,予來領州,得東陽沈立所錄劍南陽物二十八種,按名索實,尚未之盡,故遍詢西人,又益數十物。」他在借鑑前人成果的基礎上,憑著自己的觀察所得,將所見到的65種植物、鳥獸、蟲魚一一加以詳細記錄。

  

  慈竹

  在這部書中,宋祁記錄了成都及其周邊的41種植物,每一種都用文字描寫出其形狀、特點,甚至用途。比如在「慈竹」中,他記錄說:「性叢產,根不外引,其密間不容苛。簡生憂秋。閱歲,枝葉乃茂。竹有數種。節間容八九寸者,曰籠竹,一尺者曰苦竹。弱稍垂地者,曰釣絲竹。」

  而對於「紅豆」,他寫道:「花白色,實若大豆,以似得名。葉如冬青。」此外還對月季、佛豆、錦被堆、錦帶花、石蟬花、長生草、瑞草、添色拒霜花、美人草、羞寒草、瑞聖草、七寶花、旗節花、娑羅花、鵝毛玉鳳花等,加以記載。

  除草木之外,還記錄了中草藥9種、鳥獸8種、蟲魚7種。中草藥有:「附子、石瓜、芎、大黃、餘甘子、金星草」等;鳥有「桐鳳花、紅桐觜、荏雀、護花鳥、百舌鳥」;魚類則有「沙綠魚、嘉魚、黑頭魚、石鱉魚」。其中一些鳥兒和魚兒,今天已經很難見到甚至絕跡。

  宋祁還畫出了所有草木、中草藥、鳥獸、蟲魚的圖像。不過這部書問世不久,便「其畫已佚」,只留存下了文字,這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

  有不少學者認為,川菜能成為我國「八大菜系」之一,此書具有推波助瀾的作用。

流光如箭

  

  年已花甲的宋祁,因公事來到了揚州,在那裡,他受到了揚州知州的熱情招待。宴席期間,揚州知州即興賦了一首詞,宋祁也隨之和了一首《浪淘沙近》:

  

少年不管。流光如箭。因循不覺韶光換。至如今,始惜月滿、花滿、酒滿。扁舟欲解垂楊岸。尚同歡宴。日斜歌闋將分散。倚蘭橈,望水遠、天遠、人遠。

  年少時哪有什麼時間概念,豈知在不知不覺間,時光就如箭一般地飛遠了。到如今,才倍加珍惜眼前的這月圓、花好、酒滿。現在與你一起歡飲,但總有分離時刻。到時,我將踏上垂楊岸邊的那條船,在落日的餘暉中,靠著船槳,看著水闊天高人漸遠。

  仁宗嘉佑元年(1061年)三月,任性風流的小宋穿過六十四年的風花雪月,終於告別了這個曾經帶給他太多快樂的紅塵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清平樂》:宋仁宗為什麼獨寵張貴妃?
    ,其母因姿色卓絕在公主府中做歌舞伎。她的愛情像現代女性一樣,她把皇帝當自己的丈夫去愛,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讓仁宗覺得自己獲得了愛情,感覺輕鬆自在,宋仁宗可以在張貴妃這裡得到徹底的放鬆。而曹皇后是那種幾乎完美的女子,讓人有點不敢接近,和她在一起始終讓仁宗有一種束縛的感覺,因此他一直和曹皇后有一種隔閡。(愛情應該是自由的,而不是束縛。)
  • 《清平樂》張貴妃下線,歷史上的她是如何博得宋仁宗獨寵 14年?
    張貴妃的父親年輕時是進士,但是很早就離世了。她的母親曹氏帶著她投奔親戚無果,後來張母因姿色嬌豔而在齊國大長公主府做歌舞女,張氏就在大公主府長大。在張氏八歲的時候,她被大長公主帶進了宮裡,由宮女撫養長大。張氏能歌善舞,並且由於幼時經歷,比常人更加聰明乖巧,善於察言觀色。在宮中待了幾年,她憑藉自己的「智數」,頗能「探測人主意」。在一次宮廷宴會上,成功的引起了趙禎的注意。
  • 宋仁宗加封張貴妃伯父張堯佐,包拯唐介唾面相諫
    上集我們說到,北宋王朝的第四位皇帝趙禎,也就是宋仁宗的去世,給當時的宋、遼兩國都帶來了巨大的悲傷。那麼,問題也就來了,宋仁宗在其生前究竟擁有著何等的人格魅力,以至於在他死後會收穫此等的殊榮?我們先來講一個小故事,根據《宋史》的記載,有一次,宋仁宗架不住張貴妃的軟磨硬泡,給張堯佐,也就是張貴妃的伯父接連封賞了四個品級不低的官職,這放到現在來看自然是「無法無天」,不過,哪怕是在奉行專制體制的古代社會,這種堪稱胡鬧的人事任命也必然會遭到非議。果不其然,還沒等張堯佐的屁股坐熱,北宋王朝的臺諫官們就出手了。
  • 史書中不一樣的宋仁宗張貴妃
    如果沒有最後半句,我會以為宋仁宗說的是一個他憎惡無比的女人。眾所周知,電視劇《清平樂》中張貴妃的原型是宋仁宗追封為溫成皇后的張貴妃。電視劇的編劇總是不走尋常路,一輩子不相愛卻相殺的宋仁宗和曹皇后硬生生地被編劇用金手指掰成了玩暗戀的CP。那麼劇中的張貴妃呢?她真的如劇中宋仁宗口中所說的那樣嗎?編劇有沒有對她"動手腳"?
  • 宋仁宗愛曹皇后嗎?比《清平樂》還殘酷,仁宗待廢后都比對她好些
    江疏影飾演的曹皇后,對夢中「男神」宋仁宗是一見鍾情,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就讓她念念不忘,還對著小木偶自言自語,像極了暗戀的小女生。雖然如願嫁給了宋仁宗,她帶著無限憧憬進入皇宮,可是呢?事實上,他也擔當得起這個「仁」字:諫官可以指著他鼻子直言不諱,口水都噴到他鬍鬚上,他也不生氣;出遊的時候發現宮女沒帶水,他擔心宮女受罰,渴得不行也不要求喝水;吃飯的時候被石頭磕傷了牙,他怕廚師受處分,不讓宮人說出去……今日不說宋仁宗的仁政,說說他和他的皇后們。第一任郭皇后因「家暴」被廢,卻讓仁宗念念不忘
  • 清平樂宋仁宗喜歡誰?宋仁宗的妃子妃嬪們結局怎麼樣?
    《清平樂》這部古裝大劇已經播出一段時間了,劇中的劇情和人物有些網友還不是很了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捋一捋。那麼劇中宋仁宗妃子妃嬪結局怎麼樣?他最愛的是哪一個?讓影視達人來告訴你們吧。宋仁宗妃嬪的結局在《清平樂》劇中,宋仁宗趙禎一生皇后和妃嬪有很多,光是皇后就有三個人。
  • 宋仁宗的曹皇后,一生無所出,為何卻能穩居中宮28年?
    而曹皇后雖然出身名門,但是宋仁宗卻對她不冷不熱。那麼,歷史上的曹皇后究竟是一位怎樣的人?當時的背景公元1024年,宋仁宗按照太后劉娥的主意,娶了郭氏為後。然而,郭皇后生性潑辣,又自恃有劉太后這把保護傘,把後宮鬧得沸沸揚揚。因此,宋仁宗一直冷落她。
  • 「宋朝版渣男」宋仁宗:正宮娘娘都是擺設,側妃才是真愛
    宋仁宗廢掉郭皇后是宋朝建國以來,發生的第一起廢后事件,這在朝中引起了軒然大波。諫官範仲淹、孔道輔等聚眾勸阻宋仁宗,宋仁宗不僅沒有接受,還在呂夷簡的幫助下,把範仲淹和孔道輔貶為地方官,其餘諫官各罰銅二十斤,使用強硬的手段結束了這場風波。
  • 《清平樂》宋仁宗貪戀的只是張貴妃的無所畏懼,真愛還是曹皇后
    )因貪戀張妼晗的姿色而專寵她一人,很難站得住腳。如此追隨本心地活著,正是宋仁宗一生最大的渴望。宋仁宗,貪戀的不是張貴妃的美色,不是張貴妃的才情,而是張貴妃的無所畏懼。宋仁宗的真愛是曹皇后有很多次,宋仁宗已經險些愛上了曹皇后,就差那麼一點點火候。
  • 《清平樂》:宋仁宗的三個皇后
    但不管劇中怎麼的洗白,可以肯定的是宋仁宗是不喜歡曹皇后的。不喜歡的第一個原因就是,新婚不久,宋仁宗懷戀起了郭皇后,開始後悔廢掉了郭皇后。你可以想像他是有多不滿,才會對原來一直深惡痛絕,一心要廢之而後快的郭皇后開始懷戀的。這只能證明,在他心裡新娶的曹丹姝還不如從前的郭皇后。
  • 清平樂張貴妃結局是什麼 張貴妃歷史人物原型介紹
    《清平樂》中,重點講述了好幾位和宋仁宗關係比較深厚的妃子,包括苗心禾、曹丹姝和即將出場的張妼晗。雖然曹丹姝此後被立為皇后,但要說仁宗最喜歡的妃子還是張妼晗,只不過曹皇后背後勢力強大,加上此前仁宗已經廢過一位皇后,不好再廢第二位,所以張貴妃到死也沒能坐上皇后之位。這次就來跟大家簡單介紹下,歷史上宋仁宗為什麼如此寵愛張貴妃,一起來看看吧。
  • 熱劇《清平樂》的張貴妃:包大人因她噴仁宗唾沫
    ,而對知書識禮,隱忍賢良的曹皇后卻若即若離,讓入宮多年的曹皇后依然是處女,又冷落了他之前一口一個是最親的人的「宮小」苗心禾。張貴妃心心念念想做皇后 。侍寵生驕的她越發不把隱忍無寵無子的曹皇后放在眼裡,覺得皇后位遲早是她的,她得先演練,竟然要皇帝去跟皇后借專屬皇后標誌華蓋來用用,這回太過份了連皇帝都不好意思去借,只好說你自己去借,大智若愚的皇后擺出一付你敢借我就敢給,看你敢不敢用,最終宋仁宗怕氣死朝臣只好勸張貴妃先別用。
  • 歷史上的宋仁宗,活得多憋屈?
    不過,宋仁宗的出生可是個傳奇。《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大家肯定都聽過吧?裡面的太子就是宋仁宗本人。這個故事講的是,真宗的貴妃李宸妃產下皇子,引起了寵妃劉貴妃的擔憂。這個劉貴妃害怕李貴妃母憑子貴,就動了歪心思,找來親信太監,用一隻狸貓換走了皇子。
  • 《清平樂》:曹皇后和宋仁宗結緣在先,最後為何卻輸給了張貴妃?
    等到王楚然飾演的張貴妃上線,觀眾才恍然大悟:終於知道江疏影飾演的才德兼備的曹皇后為何會輸。當年張貴妃還是個小女娃的時候就在後宮庭院中邂逅過宋仁宗,幾年過去,當時青澀的女娃已經長開成了花容月貌的妙齡女子,一出場就驚豔了顏控的宋仁宗,以及熒幕前的所有觀眾。
  • 《清平樂》中飛揚跋扈的張貴妃,卻是宋仁宗一生難以割捨的白月
    非因掩面留遺愛,自為難忘窈窕賢。這首詩是北宋大文豪歐陽修《溫成閣四首》中的第四首,詩中描寫的那個備受君恩寵愛的女人,便是宋仁宗的寵妃——溫成皇后張氏,也就是電視劇《清平樂》中的張貴妃。在電視劇《清平樂》中,相比溫順乖巧的苗娘子,端莊賢淑的曹皇后,飛揚跋扈的張貴妃著實不討人喜,而恰恰就是這位讓令人討厭的張貴妃,卻讓宋仁宗趙禎愛得無法自拔,而且對之還驕縱非常,相比備受冷落的皇后娘娘,觀眾們一面心痛的同時,一面紛紛吐槽,你說這個宋仁宗,到底是啥眼光?那麼歷史上的張貴妃是否也是如此專寵驕橫呢?
  • 《清平樂》作精張貴妃:生母是一名舞女,宋仁宗一生最愛的女人
    也許,《清平樂》裡的曹皇后還算幸運,王凱扮演的宋仁宗對她還有些憐憫,兩個人還可以組成一對CP。曹皇后就沒這麼幸運了,她幸運的是張貴妃,得到了宋仁宗的寵愛,成為了傳奇人物,成為了宋仁宗一生的摯愛。不知歷史上宋仁宗最愛的張貴妃,是否也稱其為張貴妃,但歷史上她與《清平樂》中的張貴妃一般,得到了宋仁宗最大的包容,最大的愛戴。張貴妃是宋仁宗時期最具傳奇色彩的女子。
  • 《清平樂》張貴妃的孩子為何命都不長?只因這個剋星害死無辜孩子
    而正巧張妼晗性格真實、愛撒嬌、偶爾還耍耍小性子、甚至會吃醋,這幾點都是宋仁宗喜歡她的特質。宋仁宗不喜歡規規矩矩的嬪妃,本來四面楚歌的宮牆之內就已經很枯燥了。張妼晗的出現打破了這些規矩,給宋仁宗帶來不一樣的生活體驗。
  • 清平樂之張貴妃:如果真的霸道任性沒眼色,早就失寵去冷宮了
    霸道任性沒眼色,也就是在電視劇裡演一演了,如果歷史上的張貴妃真的是這個德行,早八百年就失寵了,哪還有機會做宋仁宗的白月光。宋仁宗是喜歡美麗活潑的姑娘沒錯,要不然也不會對驕縱的郭皇后餘情未了。問題是活潑不等於霸道不等於任性也不等於作天作地啊,仿佛看到了宋代魏瓔珞……別說張妼晗有心計,這種心計再多也只是小聰明。
  • 宋仁宗,真的是個完美官家嗎? ——《清平樂》給官家洗了個澡
    我卻只看到滿朝精英士大夫,用自己無比正確的價值觀和超強的正氣,又救了耽溺在紅顏禍水中的宋仁宗一次。 宮鬥現場王鞏《聞見近録》載:「皇后養女範觀音得幸仁宗,溫成患之。一歲大旱,仁宗祈雨甚切,至然臂香以禱。宮人內璫皆左右然之,祈雨之術備盡,天意弗答,上心憂懼。溫成養母賈氏,宮中謂之賈婆婆,威動六宮,時相認之以為其姑。乃陰謂丞相,請出宮人以弭災變,上從之。
  • 不,這才是宋仁宗真正的曹皇后
    隨侍在兩側的宮女雖然因為「主大從小」的作畫原則,被畫小了一圈,但依然可見身量苗條,衣飾華麗,滿頭簪花,臉上也有珍珠,只是不及曹皇后多。甚至曹皇后所坐的坐椅靠墊上都可見至少鑲了兩圈珍珠。在大眾印象裡,宋代主流審美是清雅脫俗,不以大喇喇地亮出真金白銀、大紅大綠為榮,所以為了展現天家女子的富貴,選用了名貴又不過於刺眼的珍珠作為主題,其實非常妥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