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倒猢猻散,當東北王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後,曾經的拜把子兄弟天各一方,去哪的都有。而他的屍體卻在寺廟裡停了6年。
您可能想不到,最後是大漢奸張景惠主持為張作霖下的葬。
張作霖死後,因元帥林正在建築,屍體就暫厝在帥府院子裡。
「九·一八」事變後,張家人撤到關內,日本人佔領了大帥府,便把張作霖的棺材移到珠林寺停放。這一放就是六年,可憐生前風光無限的張作霖死後孤零零地躺在荒涼的珠林寺,沒人看管,連點香火味都享受不到。
時任滿洲國總理的張景惠不忍把兄弟如此悽涼,便張羅給張作霖下葬。
滿洲國的首位「總理」是鄭孝胥,但鄭孝胥只幹了不到兩年,便因言獲罪,被日本人免了職。時任「參議府議長」的張景惠,接任「總理大臣」。張景惠在「總理」任上一幹就是十多年,可稱為滿洲國政壇的不倒翁。
張景惠何才何能,能在風雨飄搖的滿洲國政壇上屹立不倒?本庄繁和土肥原賢二在致日本天皇的電報中一語道破此中奧秘:「(張景惠)在滿洲有一定聲望,但毫無學問,又無大志遠謀,手下盡阿諛之輩,全無人材之所言。臣等為我帝國一貫政策速達目的計,必使此等人物為圖利用可也。 」
張景惠也確實如日本人所說,做事毫無主見,一切唯日本人之命是從。張景惠對日本人的奴顏婢膝,是個十足的、徹底的大漢奸,徹頭徹尾的敗類!日本人要啥給啥!為了支持日本人侵略中國,張景惠連國務院辦公樓門窗上的銅拉手都卸下來給日本人造子彈了。
張作霖和母親及原配夫人埋在了一起
日本人也琢磨,張作霖的屍體長久停放在珠林寺也不是那麼一回事,便同意讓張作霖下葬。
張作霖老家海城的鄉紳聽說要安葬張作霖,聯名上書,請求將張作霖安葬在海城。在奉天的張作霖當年的老部下,也紛紛出面,請求把張作霖安葬在已完工的元帥林。報紙上也刊出一些呼籲文章,籲請滿洲國當局給張作霖風光下葬?日本人一看,張作霖的下葬竟引起這麼多人的關注,不由得感到一種莫名的恐懼。這哪裡是下葬,簡直就是迴光返照,借屍還魂!日本人本想收回成命,讓張作霖爛在珠林寺算了。可又一想,國際輿論、民間呼聲也不好完全視而不見。日本人為此左右為難,頭痛不已。
就在日本人拿不出一個合適的辦法時,張景惠出了個主意:把張作霖葬在錦縣驛馬坊。這錦縣驛馬坊,埋著張作霖的母親和原配夫人趙氏,也算是張家的家族墓地。張景惠的建議讓日本人眼前一亮,這驛馬坊地處偏遠,沒有元帥林那麼扎眼,也不像海城離奉天那麼近。把張作霖葬在這裡,基本上隔絕了他在老窩——奉天和海城的影響,對國際輿論和東北老百姓也算有個交代。所以,日本人馬上同意了張景惠的建議。
日本漢奸給張作霖送葬
下葬地選好了,可由誰操辦卻又成了問題。由滿洲國的名義顯然是不合適的,偽滿洲國原本就是趕走張家後建立的,如果再由其操辦,有貓哭耗子的嫌疑。日本人在這時候更是不會接手,這時日本人想到了剛成立不久的「協和會」。由「協和會」來辦張作霖的葬禮再合適不過。當時「協和會」的會長恰巧是張景惠。於是,日本人便把張景惠推到前臺,以張作霖把兄弟的身份來張羅。
當年在洮南結拜時,張景惠肯定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會全權操辦張作霖的喪事。而張作霖更不會想到,自己日後命歸九泉之下時,這些結拜兄弟已天各一方,湯玉麟、張作相在關外,馮德麟、吳俊升、馬龍潭、孫烈臣已死,就剩下一個形單影隻的四哥給自己送葬。
按日本人的意思,張景惠給張作霖設計了一個既不算隆重也不算簡單的葬禮。一切準備就緒,卻找不著打幡的人。按中國的習俗,打幡必須由兒子來,可張作霖的八個兒子此時都不在關東,這可急壞了張景惠。像張作霖這樣的大人物,下葬時總不能連打幡人也沒有吧?無奈之中,張景惠找到張作霖大姐,請她的兒子、也就是張作霖的外甥來給他打幡。
1937年5月3日,張景惠以「協和會」的名義在奉天為張作霖舉行了規模還算可以的「慰靈祭」。「慰靈祭」結束後,平板車載著張作霖的棺材,浩浩蕩蕩地去往奉天車站。然後由奉天開出一列專列直達石山車站,將張作霖下葬在驛馬坊,墓穴選在張作霖原配趙氏的墓旁。
在張作霖的靈前,張景惠說了些什麼,史料上沒有記載。不過可以想像得到,面對被日本人炸死的把兄弟,當了日本人走狗的張景惠,大概也不好意思誇耀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