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得將當年的那些並非解放軍的人劃分一個等級,那流氓頭子杜月笙,青幫的老大,手上沾染了很多無辜同胞的鮮血,這個事實毋庸置疑,但是他的為人處世非常精妙,也擔得起人們的一句「杜先生」。
那對於張作霖來說,絕對是一代梟雄,張作霖一生都是非常傳奇的,從一個貧苦出身的家庭一路走到元帥之職,何其厲害,張作霖殘害同伴不假,但是不得不說,他看人的眼光非常準,而且能夠知人善任,發揮他最大的長處。
張作霖白手起家,從一個逃犯坐上東北的頭把交椅,要是覺得他沒有能力,那就打錯特錯了。
相反,張作霖城府很深,脾氣還不好,在當時連日本人都要敬他三分。而且很多時候,因為張作霖坐鎮,日本人再心急也沒有逾越城池半步。
或許,是因為張作霖威懾力太強,日本人不敢跟他硬碰硬,但是又急於除掉他,不得已,才有了皇姑屯事件。
雖然當時張作霖被炸傷,急於召回張學良回來主持東北政務,但是他在給張學良的信上,滿滿的都是為國考慮。
秘不發喪,以國為重,等到張學良到達東北後,他的死訊才從東北傳出來,為了避免日軍趁其不備而偷襲,也算是考慮周到。
待張學良快馬加鞭回到東北後,張作霖並沒有讓張學良為了自己報仇,而是讓張學良一定要穩定住東北局勢,避免發生混亂,以防日軍趁機襲擊。
4日上午,張作霖傷勢過重,身亡,但是,大帥府的門緊閉,所有人還是按照正常的要求來給他端茶送水,一時間,外界對張作霖是否身亡也不敢妄下結論,終於,撐到了張學良回到了東北,才將他身亡的消息發出去。
張學良回到東北後,直接趕往張作霖的住房,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對東北,對國家的擔憂和囑託,沒有讓張學良為他報仇。
但是,世襲制的弊端在中國千年的歷史上已經印證了,這是最蠢的一個方式來主持正道。張作霖囑託張學良,決不能讓詞人來東北,否則,後患無窮,這個人就是張宗昌。
所有人都很好奇,命名張宗昌是張作霖親自招來的,為什麼到後面會如此呢?那是因為,張宗昌在所有的軍閥中,真是造孽,他的稱號很多,每一個都是形容他吃喝嫖賭,樣樣都沾的,「混世魔王」、「狗頭將軍」。
看得出來,張宗昌在百姓當中的名聲已經壞透了,他這樣的人丟在糞堆裡,張作霖都看都不想看,可為什麼張宗昌能夠成為大軍閥,還是得益於張作霖的提拔。
張宗昌在行為上沒有底線,每天都是揮霍無度,當時張作霖能夠任用他僅僅是因為他會打仗而已,否則,張宗昌這樣的人,張作霖早就解決了。
在張作霖在位時,張宗昌不敢亂來,因為張作霖的手段人盡皆知,如果與他做對,下場慘不忍睹,但是張學良畢竟是個後生之輩。
沒有像他父親那樣的魄力,完全鎮不住,張宗昌也是個城府極深的人,能打仗的怎麼可能沒腦子。
所以,張作霖在臨死之前,千叮嚀萬囑咐,一定不能讓張宗昌踏入東北,否則,會將東北導致成為第二個山東,不知道有多少人要糟蹋在他的淫慾當中。
後來,張宗昌打仗失敗,向張學良請求援助,張學良謹記父親教誨,客套話說了個遍,也沒有鬆口讓張宗昌進入東北,這是張學良辦得最對的事情之一。
毫不隱晦的說,張宗昌嘴上說想讓張學良收留他,但是他手裡掌握著幾十萬兵馬,只想在東北養精蓄銳,東山再起而已。
如果張學良鬆口放進來,張宗昌緩過來勁兒之後肯定會反咬一口,吞了東北,到那時候,東北就免不了淪落成第二個山東了。
不得不說,張作霖雖然也沒有是一個什麼樣的好人,但是在這一方面上,他確實眼光毒辣,知人善任,發展他的長處,而將他的短處直接扼殺,不愧為一代梟雄!
史淚總結:
張作霖有過很多身份,逃犯,元帥,漢奸,賣國賊等等,但是不得不是,他的軍事才能非常出色。
日本人也想讓他為他們所用,但是張作霖說過不當亡國奴等話,有東北漢子的果斷和勇猛,最後死於日本人的暗殺,也是非常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