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眼光有多毒辣?臨終前留下遺言:斷不可讓此人進東北

2020-12-21 文史江山

在戰火紛飛的民國時期,張作霖是奉系軍閥的首領,割據在東北地區。袁世凱去世以後,北洋軍伐失去了領導核心,張作霖的權勢達到了頂峰,成為了北洋軍伐最後一位領導者。但是由於他不聽從日本人的安排,被日軍在皇姑屯炸傷,臨死之前告誡自己的兒子張學良,絕對不允許張宗昌進東北,這是為什麼呢?

奉系軍閥張作霖

在1911年的時候,辛亥革命爆發了,革命的浪潮席捲了全國,各個省市紛紛宣告獨立,清政府被推翻了,統治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也被推翻了,還建立了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中華民國,但是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了。

袁世凱不是一心為了國家的革命者,僅僅是一個玩弄權術的政治家。在辛亥革命後期,袁世凱之所以支持革命派,一方面是因為獲得西方列強的支持,另一方面是因為此時的清政府已經完全不得人心,被推翻只是時間的問題。

所以當上總統的袁世凱完全忘記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的內容,先是刺殺了國民黨主席宋教仁,然後公開解散了國民黨,並強迫議員選舉自己為終身總統。可是袁世凱一心還要當皇帝,於是在1915年的時候舉行了天壇祭祀,並宣布1916年為洪憲元年。

此時的民主共和觀念已經深入人心,百姓雖然不知道什麼是民主共和,但是他們知道在民主共和的國家裡面是沒有皇帝的,袁世凱稱帝違背了人民的意志,也違背了民主共和觀念,於是紛紛起來反抗他。

在1916年的時候,袁世凱被迫退位,從此以後一病不起,很快就去世了。在袁世凱統治時期,北洋軍閥緊密地團結在他身邊。可是當他去世以後,北洋軍閥紛紛佔山為王,都想要成為新的領導者。

其中最強大的軍閥有直系軍閥段祺瑞、吳佩孚,皖系軍閥曹坤、孫傳芳,奉系軍閥張作霖。張作霖割據在我國的東北地區,早在1902年的時候,張作霖就成為了東北遊擊隊的副營長。到1904年的時候,日本和俄國為了爭奪我國的東北地區爆發了戰爭。

起初的時候,張作霖保持中立的態度,有時還率領自己的遊擊隊,打擊日本和俄國侵略者。可是當他看到清政府軟弱無力的時候,張作霖改變了自己的態度,成了誰對自己有利就幫助誰。

剛開始的時候,張作霖以為俄國會勝利,於是就背地裡幫助俄國軍隊。但是由於日本進行了明治維新,軍事實力大大增加,逐步在戰爭中佔據優勢。張作霖後來就支持日本軍隊,為他們提供戰略情報,也幫助他們繪製完整的東北地圖,張作霖與日本的聯繫也越來越密切。

經過第一次直奉戰爭,張作霖打敗了直系軍閥。第二次直奉戰爭以後,張作霖成為了北洋軍閥的最後一位統治者,勢力範圍到達了上海,他的權勢達到了頂峰。

皇姑屯事件被炸死

20世紀20年代,由於經濟大危機的影響,日本的法西斯主義開始抬頭。日本政府為了擺脫國內危機,想要發動對外侵略戰爭。起初的時候,他們希望張作霖成為自己的代理人,但是張作霖多次拒絕日本人的要求,不希望與他們合作。

可是為了擴充自己的軍事實力,張作霖還是買日本的軍艦和武器。為了能夠在軍閥混戰的時代傲立群雄,張作霖有意無意的和日本聯繫,甚至出讓了一部分主權。但是日本的夢想是把整個東北地區全部變成它的殖民地,讓張作霖當他的傀儡。

到1927年的時候,張作霖的勢力範圍包括了大半個中國,成為了中國說話最有分量的軍閥。日本多次伸出橄欖枝,還說只要張作霖幫忙做事,那麼他可以享受無限的榮華富貴。但是此時張作霖瞧不上日本人了,根本不把他們放在眼裡。

惱羞成怒的日本軍方決定處死張作霖,並制定了周密的作戰計劃。在出發之前,張作霖的手下就就已經發現了住家在皇姑屯的軍隊異樣了,但是張作霖並沒有重視,是選擇在當天晚上出發。

到了皇姑屯的時候,車站發生了爆炸,張作霖被炸成了重傷,但是他還有意識,立馬交代自己的部下說,趕緊接自己的兒子張學良回東北,然後封鎖自己重傷的消息,然後堅決不允許張宗昌進東北。

張宗昌不能進東北

張宗昌曾經是張作霖的老部下。張作霖剛剛起家的時候,張宗昌就跟在他的身邊,成為了他的左膀右臂。但是張作霖知道張宗昌的生活習慣非常不好,吃煙喝酒樣樣精通,而且他的品行也不好,就是唯利是圖的小人。

張作霖入駐北京以後,就讓張宗昌去管理山東了。張宗昌成為山東的老大以後,人性的弱點暴露無遺,到處魚肉百姓,百姓生活生不如死。張作霖去世以後,張宗昌曾經向張學良提出要求,希望自己可以入駐東北。

但是張學良想起了父親的遺言,始終沒有讓張宗昌進東北。結果歷史也表明,張作霖的眼光非常毒辣。抗日戰爭爆發以後,張宗昌為了自己的利益,答應做日本的情報收集者,後來還幫助溥儀建立偽滿洲國,安全成為了日本侵略我國的工具。

流亡到日本的張宗昌說自己是國民黨的代表,和很多國家籤訂了不平等條約,完全損害了我國的國家利益。後來張學良派人把他刺殺了。

小結

張作霖的眼光非常毒辣,他知道張宗昌品行不好,是無法控制的。因此在去世之前,告誡自己的兒子張學良一定不允許他進駐東北。

如果張學良讓張宗昌進入東北,一方面無法控制他,他可能會削弱奉系軍閥的實力。另一方面他是親日派,會助長日軍在東北地區的野心,也會幫助日本人更加迅速的侵略我國,後果不堪設想。

相關焦點

  • 張作霖臨終前留下遺言,決不可讓此人進入東北,事實證明他很英明
    6月初,張作霖因戰事不利,正式發表出關通電,乘坐專列離京,返回東北奉天,宣告北洋舊軍閥時代的落寞,但因張作霖主政時期,與日軍虛與委蛇,沒有滿足日本移民和開辦工廠、礦場的需求,在4日凌晨,專列在行駛到皇姑屯車站時被炸,張作霖重傷被緊急移送瀋陽,終不治身亡,年僅53歲,張大帥臨終前,專門給兒子張學良留下遺言,絕不能讓山東省長張宗昌進入東北,否則家業不復存焉,這是怎麼回事呢
  • 張作霖臨死前留下遺言,絕不能放他進東北,事實證明其眼光毒辣
    其中我們最為熟知的應該是奉系統領張作霖。他也是北洋軍閥的最後一位領導者。不過最終因為沒有聽從日本人的安排,遭到日軍報復,在皇姑屯被炸傷,臨死前,他將兒子張學良叫到床前,告誡他千萬不能讓張宗昌進入東北。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後來事實也證明了張作霖眼光的毒辣。
  • 張作霖臨死前說:決不可讓此人來東北,事實證明,他是對的
    袁世凱上臺後,將全國各地交到了他的四大有能力下屬進行管理,其中在四大下屬就有東北的張作霖。張作霖作為中華民國時期東北的管理者,可謂是風光無限,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氣息。但是張作霖雖然是當時的四大軍閥之一,但是此人卻是極力維護中華民國的,日本曾經想千方百計收買他。但是他都不之動搖對中華民國的忠心。後來他遭到日本人暗算,在所乘火車行駛過程中被火藥炸傷。
  • 東北王留下遺言,此人決不能放進東北,事實證明眼光確實長遠
    東北王張作霖的名聲四海之內都是有耳聞的。憑藉著過人的膽識和圓滑的為人處世,張作霖從一個東北綠林馬匪一步步成長到了東三省的統治者。而其對日軍的態度也充分體現了個人的民族主義和愛國情懷。因為數次戲耍日本人,導致日軍惱羞成怒。
  • 張作霖死後秘不發喪,叮囑部下嚴防此人進東北,事實證明他很英明
    張作霖因為有日本的扶持,在軍閥混戰中獲得了勝利,所以說張作霖的成功有日本人的影子在。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軍閥們除了自身的實力之外,稍微勢力強勁一些的都會有「外援」的幫助,這並不能說明張作霖就是和日本人勾結。很公正的說,即便張作霖的成功有賴於日本,但是在很多問題上張作霖都亮出了自己的底線。
  • 「東北第一夫人」于鳳至,臨終留八字遺言,張學良知道後痛哭流涕
    東北第一夫人于鳳至,臨終前對女兒說了八句話,張學良痛哭!不像趙一荻和宋美齡,于鳳至和張學良的愛是從父母那裡來的。那時候,張學良本來並不贊成這種親事,但在張作霖的堅持下,他還是和張作霖結了婚。張學良結婚後,常常不顧家庭,常常在外面鬼混,但事實也證明張作霖的眼光很好,于鳳至並未與張學良大吵大鬧,反而是賢惠持家,把張學良不在時的張家收拾得整整齊齊。
  • 張作相對張作霖多重要?大帥崛起因他莫屬,對東北功勞堪比諸葛亮
    那麼,張作相對張作霖來說到底有多重要呢?一、命中注定不平凡1881年,錦州市凌海市班吉塔鎮雜木林子村中,張作相出世了。他的父親,也就是張永安,這前半輩子過得可是風雨飄搖,當過農民,也當過商人,穩定下來之後才有了張作相。在張作相的小時候,家中並不富裕,可以說是非常貧寒。張作相本可以在村子裡一直生活下去,直至終老,但無奈天命難違。
  • 一代梟雄張作霖,臨死前告誡張學良:謹記,不可讓張宗昌來東北
    當時的中國,不僅有各路幫派,還有很多地方軍閥,而在這些軍閥之中有東北王之稱的張作霖必然可以排得上號,張作霖便是我們今天的主人翁。張作霖雖然說沒啥文化,但是他很會做人。從一個一窮二白的小人物能夠做到東北三省的領頭人,足以證明他的能力有多麼大。張作霖在自己逐漸變強大的過程中,不得不承認其中有很多日本人的援助,日本人本以為通過扶持張作霖讓他統治東北,這樣一樣張作霖也可以成為他們在東北三省的代言人。
  • 如果張作霖不死,日本敢不敢踏足中國?張作霖遺言說明一切!
    張作霖是民國時期的大軍閥頭子,手下掌握著實力強大的東北軍。張作霖佔據著東北地區,他與日本人之間一直有一些聯繫。日本人對付張作霖並沒有選擇直接動用武力,而是選擇與張作霖談判,希望他能夠與日本合作,但張作霖嚴詞拒絕。
  • 張作霖被炸,死前一句話,讓東北避免成為第二個山東,不愧是梟雄
    那對於張作霖來說,絕對是一代梟雄,張作霖一生都是非常傳奇的,從一個貧苦出身的家庭一路走到元帥之職,何其厲害,張作霖殘害同伴不假,但是不得不說,他看人的眼光非常準,而且能夠知人善任,發揮他最大的長處。或許,是因為張作霖威懾力太強,日本人不敢跟他硬碰硬,但是又急於除掉他,不得已,才有了皇姑屯事件。雖然當時張作霖被炸傷,急於召回張學良回來主持東北政務,但是他在給張學良的信上,滿滿的都是為國考慮。
  • 我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臨終遺言?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人物都曾在臨終前說出過一段深入人心的遺言,下面就來盤點幾段比較著名的臨終遺言。1、劉備臨終託孤劉備作為有名的「草根皇帝」,其人生本就算是一個傳奇,而他臨終前在白帝城託孤諸葛亮的那段遺言也是流傳千古:「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 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後,張學良為何不去報仇?直到臨終才說出答案
    說起張作霖,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張作霖草莽起家,手段膽識過人,最終稱為控制整個東三省的」東北王「,虎踞龍盤,成為北洋軍奉系首領,與段祺瑞、馮國璋成三足鼎立之勢。
  • 東北軍閥張作霖,死後9年才被埋葬,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文|飛魚說史張作霖不死,日本不敢大規模侵佔東北。這句話有毛病嗎,其實沒有,相反還很在理,民國時期的張作霖是名副其實的東北王,手下士兵有二三十萬之多,而當時日本在東北的關東軍也不過數萬而已。張作霖死前,留下了遺言,那就是讓自己的小六子(指張學良)接班,而事實上張學良也確實接了老爹的班,張學良返回奉天接了班之後,對安葬自己的父親,那也是相當重視的。為了能夠讓張大帥風風光光地下葬,張學良千挑萬挑為張作霖選了一塊墓地,這個墓地在遼寧撫順,並且要花重金修建元帥林,以此來告慰張作霖的在天之靈。
  • 張作霖活著的時候,東北有多強?飛機比蔣介石南京政府都多
    願意跟我姓張的一起幹的,我虧待不了你們,願意留下的可連升三級,不願留下的,我也不勉強,發給你們路費,放你們回家。我說話算數,你們看到這些酒席了嗎?就算我給你們送行。」這些學生都被張作霖感動,無一人回去,從此為東北建設效力。
  • 司馬懿臨終前,留下4字遺言,孫子忘記了,最終成為千古罪人
    司馬師自還洛陽,至嘉平三年秋八月,司馬懿染病漸漸沉重,乃喚二子至榻前囑曰:「吾事魏歷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極矣。人皆疑吾有異志,吾嘗懷恐懼。吾死之後,汝二人善理國政。慎之!慎之!」言訖而亡。(《三國演義》)以上是三國演義中,一代權臣司馬懿臨終前的遺言,大意為:司馬懿侍奉曹魏幾十年,官至太傅,位極人臣。好多人認為司馬懿有二心,致使司馬懿本人非常恐懼。
  • 此人輔佐張作霖成為東北王,被殺後胡適悲嘆:此人不死,東北不失
    歷史不應該僅有消除偏見,它還應該孕育熱情。有人說,如果不是張作霖在皇姑屯被殺,老帥在東三省也不會輕易淪陷。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張學良都需要為東三省的失守負責。晚年獲得自由後,張學良也承認,「選擇不抵抗的是我們東北軍。我當時判斷日本人不會佔領整個中國,我沒有認清他們的侵略意圖,所以儘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給他們擴大戰爭的機會。」打還是不打,罵還是不罵。
  • 「東北王」張作霖死的時候,為什麼大女兒張首芳沒有去弔喪呢?
    張作霖,是北洋軍奉系的首領,為北洋政府第十四位元首。在張作霖的一生中,妻子趙春桂是他最為重要的一個貴人。張作霖勢力剛起步的時候,趙春桂一家對其的幫助很大的。但可惜的是,隨著張作霖的勢力逐漸壯大,他開始喜新厭舊,鬧得趙春桂不得不回了娘家,最後鬱郁而亡。
  • 《威震東北張作霖》從出身草莽到「東北王」的傳奇一生
    張作霖自幼聰明頑皮,可惜因家貧只讀了一年私塾就輟學了,張作霖的父親、學良的爺爺張有財好賭,一次在賭桌上揭發別人出老千,與人起了爭執,後怒發動起手來,被那人打傷,被人抬回家後因延誤了救治傷重而死,張有財死後,張家本就貧困不堪的家境變得更加艱難。當時清政府是極為腐敗的,如果你去報官就先要給一大筆錢,如果不給錢,你連官府的門都進不去。
  • 「東北王」張作霖有多狠?命令:「全體士兵放假,上街殺日本人」
    十年前,我國處於一個動蕩的年代,戰爭時不時的爆發。張作霖便是那個時期的著名人物。張作霖出生於東北的一個貧苦家庭,但英雄不問出處,出處也決定不了成就,他是名震一時的「東北王」,堪稱梟雄!
  • 東北淪陷後,張作霖在世時經營的資源有多少落入到日本人手中?
    「我有三十萬東北軍,我不怕日本鬼子!在南滿有13000人撐著死了,要收拾他,我把遼寧各縣的縣長,公安局長召集起來開會,三天就扒了他的鐵路,東北軍先打大連旅順,他怎麼跟我13000人打?什麼才是我害怕的日本鬼子?氣勢恢宏,直截了當,說這句話的人正是東北王張作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