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日 聖若瑟于謙德為最深者

2020-12-23 安德烈的迷途羔羊

第二十一日 聖若瑟于謙德為最深者一節:謙德在於認識自己的卑賤,自己沒有一點長處,所有長處、功績,都是天主賞的。因此輕看自己,並願讓別人也輕看自己,絕不貪圖別人讚美,而且厭惡別人讚美。  聖若瑟的謙德是最高超的。因為論世俗方面,他是帝王的後代;論超性方面,他是天主特別寵愛的大聖。但他卻存心謙下,無一言提及自己家世的尊貴,無一念想自己有過人的長處。甘心做卑賤的手藝,隱藏自己。聖伯爾納多說:「當初聖若瑟想離開聖母不是為別的緣故,只因為估量聖母蒙天主簡選為救世者之母,覺得自己卑賤,不堪做聖母的淨配。後來蒙天使顯示,壯了他的膽子,但他仍然心存敬畏,事奉聖母常像小僕事奉主母一樣。  籲,大聖若瑟!你品位尊高,諸德全備,還如此謙下。我卑賤罪人反願在眾人以上,不肯受一點委曲,真該羞愧。  二節:謙遜是一總德行的根源。聖若瑟謙遜至極,所以從這根上生出了忍耐聽命的枝葉,結出了甘貧勤勞靜默的花果。你看從前聖若瑟同聖母去白冷郡,店戶不收,人家不留,受眾人輕慢,但心裡一點不抱怨。反從心裡可憐他們,這是何等的忍耐!惡王謀害耶穌,天使夢中命他領全家到埃及逃避。當時雖然是漆黑的子夜,他也不等待,不推託,聞命就走。這是何等的聽命!聖家家道貧寒,日用艱難,聖若瑟出力作苦工,養耶穌聖母的性命,不以為苦,反以為樂。《聖經》記載聖母言談數次,而未記聖若瑟一言。想必是聖若瑟喜歡靜默,常願埋名隱跡,不求人知,更不求聞達。《聖經》上說:「主親近他無量的聖寵,在天賞他極大的光榮。你若願意讓天主親近你,賞你聖寵,你當從心裡發謙遜,甘願忍辱順命,愛貧避榮。這都是謙遜的自然枝葉。  誦句:于謙德為最高深者,為我等祈。  敬工:心裡輕賤自己,勉力謙遜做事。  事跡:聖本篤拉伯爾(1748-1783),是教宗良第十三列的聖品。這位聖人極熱心恭敬聖若瑟。他為效法聖若瑟的謙遜甘貧,情願棄絕世俗財帛,到無人認識的地方去要飯討食,做一個下賤人,受人輕慢。在義大利常不斷朝拜各處有名的聖堂,他更喜歡朝拜羅淶地方聖家在世居住的房子。還為愛聖若瑟,行各種善工。聖若瑟因此賞給他許多恩典,最大的恩典是相幫他修了大德,立了大功,成了聖人。

相關焦點

  • 良心導讀 | 謙德不修後果實在堪慮
    表示進入坤謙之後,有時難免犯小過錯,也不需要太難過,只要善補過,並且不再重犯,也就無損于謙德。人非聖賢,不必要求自己太高,以免喪失人性。六五若是變成九五,豈不成了蹇卦?謙德再好,如果自持剛中,也可能遭遇寸步難行的窘境。此時反身修德,應該是最有效的方式。自反、自覺,求賢相助,大多可以避免兇難。上六變成上九,那就成為艮卦。
  •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 《道德經》筆記
    十五 通行本: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 《了凡四訓》之四:謙德之效
    有恭敬順承,小心謙畏,如敬宇者乎?有受侮不答,聞謗不辯,如敬宇者乎?人能如此,即天地鬼神,猶將佑之,豈有不發者?及開榜,丁果中式。丁丑在京,與馮開之同處,見其虛己斂容,大變其幼年之習。李霽巖直諒益友,時面攻其非,但見其平懷順受,未嘗有一言相報。予告之曰:福有福始,禍有禍先,此心果謙,天必相之,兄今年決第矣。已而果然。
  • 寧鎮疆:由帛書《易傳·繆和》解《謙》卦申論清華簡《保訓》的「三...
    舜、禹等行事極為謙下、卑處,但最終卻能廣致萬民、君臨天下,其手段與結果之間形成強烈反差。由此出發,清華簡《保訓》的「三降之德」之「降」當理解為「下」或「謙下」,而「三」為虛指複數,故所謂「三降之德」當指舜這樣的聖君能多行卑恭、謙下之德。舜之能「降」與堯之「克攘(讓)」、禹之苦勞、文王之「卑服」含義一致,都強調卑恭、處下才能成功,傳統上多認為這是儒家的所謂「道統」,但道家思想實亦與此多有關聯。
  • 白宗讓、杜維明:「聖之時者」與「天人合一」
    《孟子·萬章下》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智,譬則巧也;聖,譬則力也。由射於百步之外也,其至,爾力也;其中,非爾力也。孟子將孔子譽為「聖之時者」,又用音樂來作比喻。
  • 寧晉縣謙德學校:立德樹人 繼承創新
    寧晉縣謙德學校創辦於2017年9月,是河北省邢臺市教育局批准的一所集小學、初中於一體的全日制寄宿學校。學校將國家教育部規定的文化課程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校本課程有機結合,以實踐探索新時代教育思想理念為宗旨,積極落實「立德樹人、繼承創新」的辦學理念,致力於將學校打造成一所遠近聞名的精品學校。寧晉縣謙德學校自建校以來,一直將為黨和國家培養優秀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學校創辦的初衷和教育任務,努力將愛國教育、革命創新精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道德教育與學校發展有機結合。
  • 謙卦:六四爻「無不利,謙」;化性起偽,性偽合而天下治,謙也
    按經傳多假【為】為【偽】,如詩。荀卿曰:桀紂,性也;堯舜,偽也。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又曰: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心慮而能為之動謂之偽;慮積焉,能習焉,而後成謂之偽。」
  • 大美不宣,大境若謙|木棉道×FENYI SHOW2020
    善美無塵為純,含蓄不顯即蘊,高尚美好稱雅,超凡脫俗是逸。就在11月2日2019江西國際麻紡博覽會上,木棉道×FENYI SHOW2020發布,就能用純蘊雅逸四個字來形容,也道盡木棉道服飾的設計理念。整體色調上,有柔和的奶白色、內斂的冰川灰、舒適的樹脂綠、成熟的酒紅等:正可謂淺的清新,深的莊重。而國畫手繪,如清雅脫俗的翠竹、輕搖曼舞的荷花、雍容華貴的牡丹、凌寒留香的梅花等:也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與款式和色調完美融合。大美不宣,大境若謙。既是木棉道服飾的如蓮雅韻,也是木棉道品牌的文化內涵。
  • 福州話念經:【露德聖母九日敬禮|第一日】特別為病患者祈禱!
    (瑪21:22)聖教會內,九日祈禱之流行也,日來久矣,乃敬禮各聖人,懇其護佑之一法也,此種神工,隨時行之,固為有益,最為要者,莫如籌辦生平一款大事之時,即如初領聖體,或進修院,或成婚姻等項,又如懇求天主賜一特恩之時是也。以下開列之神工,專令人感發依望之心者,常時行之亦可,欲得妥善行此祈求聖母者,該遵守如下。
  • 嗜欲深者天機淺
    人,若能靜定虛心,則「故有」的靈動便將長存,經久不變,不為浮俗氣之所替變。是故莊子云:嗜欲深者天機淺(出自《莊子·大宗師》)。這與今人價值觀念不同。今人謂若「一事無成、一無所長」,那便「一錢不值」了。      弘一法師一生涵括無數成就,少年時即已才華橫溢,深獲諸方仰敬,人謂「無數奇珍供世眼」。
  • 【晨禱六點半】藉聖若瑟和聖母的表樣,引導我們每一位能成為合格的父親和母親!
    大聖若瑟信賴天主,在接受天主的使者啟迪之後,接納了在自己生命中非常不理解的事情,就是聖母因聖神受孕這件事,在世人眼中,未婚先孕罪大惡極的這種情況下,聖若瑟依然願意接納瑪利亞,在他們收到指令,回到家鄉登記戶口時,聖若瑟與聖母跋山涉水,勇敢地承擔起了做丈夫和父親的責任;及至到了耶穌出生後,三口之家因逃難流落異鄉,相信他也一定在努力地照顧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日習論語第294天
    《四書集注》:為政者,民所視效,何以殺為?欲善則民善矣。偃,僕也。尹氏曰:「殺之為言,豈為人上之語哉?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而況於殺乎?」  《四書蕅益解》:三節。都提出一個子字。正是君子求諸己。乃端本澄源之論。
  • 志凝宇宙,德若天地——經典妙賞《庚桑子用道》
    莊子曰:「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壘之山,其臣之畫然知者去 之,其妾之挈然仁者遠之;擁腫之與居,鞅掌之為使。居三年,畏壘大壤。畏壘之民相與言曰:庚桑之子始來,吾洒然異之。今吾日計之而不足,歲計之而有餘。庶幾其聖人乎!子胡不相與屍而祝之,社而稷之乎?」
  • 錢起《省試湘靈鼓瑟》,「河神」馮夷,真的不懂「湘水女神」嗎
    唐玄宗天寶十年(751年),錢起就試「粉闈」,憑《湘靈鼓瑟》一詩,擢為高第,並一舉成就詩名。其中「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一句,更為歷代騷人激賞,成千古名句。詩云: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苦調悽金石,清音入杳冥。
  • 劍與遠徵瑟恩強度評測 劍聖瑟恩陣容搭配攻略
    瑟恩值得培養嗎?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很想知道,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劍與遠徵瑟恩強度評測以及劍聖瑟恩陣容搭配攻略,快一起看看吧。 瑟恩技能分析: 瑟恩一直以來都是最有爭議的英雄之一,有人說他強,有人說他爛,有人把他和雷恩並列為肥料首選,各派說法其實都沒錯,只是立場和出發點不同而已
  • 《命運神界夢境連結》瑟琳娜圖鑑 瑟琳娜屬性資...
    導 讀 命運神界夢境連結英雄圖鑑大全是遊戲全部角色資料,玩家們將知道所有英雄技能是什麼喔,那麼命運神界夢境連結英雄圖鑑大全有哪些、命運神界夢境連結全夥伴技能屬性圖鑑呢,18183手遊網為大家帶來介紹
  • 《金剛經》: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為什麼呢?一切的賢人、聖人,都是以無為法般若智慧修證之有無、深淺而有差別。」「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眾生有無量的因緣差別,有賢人、聖人;「賢聖」,可分為世間賢聖、出世間賢聖。
  • 著名詩人葛詩謙戰「疫」詩,作家、詩人來評析
    著名詩人葛詩謙戰「疫」詩,作家、詩人來評析編者:庚子春的戰「疫」,註定成為人類歷史上的一道印痕。許許多多的醫護人員和奮戰在疫情一線的志願者、工作人員,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詩人、作家、評論家的文字,也許不是最直觀的記述,但這些最直面的記錄。這些文字,必將成為這一非常時期重大事件的見證者和記錄者,其歷史意義,必將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