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之魅 孫悅斌朗誦《再別康橋》

2021-03-05 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點擊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免費關注 頂級傳統文化美刊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蕩漾……這是徐志摩的絕唱,幾十年來,誦讀此詩經久不衰,今天發布的是孫悅斌朗誦的這首詩。作為配音演員,孫悅斌聲音磁性華美,被譽為「中國最貴族、最精英男聲」,下面讓我們一起分享聆聽他的聲音!


再別康橋

作者:徐志摩

朗誦:孫悅斌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裡,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延展閱讀:《再別康橋》是現代詩人徐志摩膾炙人口的詩篇,是新月派詩歌的代表作品。全詩以離別康橋時感情起伏為線索,抒發了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語言輕盈柔和,形式精巧圓熟,詩人用虛實相間的手法,描繪了一幅幅流動的畫面,構成了一處處美妙的意境,細緻入微地將詩人對康橋的愛戀,對往昔生活的憧憬,對眼前的無可奈何的離愁,表現得真摯、濃鬱、雋永,是徐志摩詩作中的絕唱。

孫悅斌,男,中國著名的配音演員,祖籍北京,少年時成長於東城區。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從事配音事業20餘年,為奧迪、五糧液、海爾、中國銀行等眾多知名企業廣告片配音,並為眾多外國電影和中國電影配音。2005年被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聘為教授。

(本文來源 我歌月徘徊文學朗誦網 langsongwang)

重要啟事:為保持聯繫,特別設定微信號gxjcshys,為本平臺備用號。

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gxjhshys 696期,主編微信gxjc03

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合作QQ1511332864

長按二維碼

關注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gxjhshys)

相關焦點

  • 巫山婦兒之聲|請聽~鄒韻含《再別康橋》
    為大力弘揚新時代家庭觀,助力書香巫山家庭建設,巫山縣婦聯以「閱讀新時代,書香潤萬家」為主題,特開通「巫山婦兒之聲」喜馬拉雅官方電臺,以及「巫山婦兒之聲」音頻專欄。與您相約有聲的世界,傳遞聲音的溫暖。第三十一期為您帶來的誦讀作品是《再別康橋》。《再別康橋》鄒韶含朗誦者簡介大家好,我是巫山縣朝雲小學2017級5班的鄒韻含,今年9歲。
  • 【名家朗誦】李易 雅坤 喬榛 徐濤| 再別康橋
    再 別 康 橋    作者 |
  • 靠網絡直播還清外債 河北農民「守山大叔」朗誦《再別康橋》走紅
    央廣網承德11月16日消息(記者孟曉光 承德臺記者楊枷琪)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這一段時間,憑藉一段字正腔圓、低沉唯美的《再別康橋》的詩朗誦視頻,網名叫「守山大叔」的承德市隆化縣農民於新偉在網絡上走紅。
  • 再別康橋(原文.賞析) 朗誦 周揚
    再別康橋(原文.賞析)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因此他後來曾滿懷深情地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吸菸與文化》)1928年,詩人故地重遊。11月6日,在歸途的南中國海上,他吟成了這首傳世之作。這首詩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號上,後收入《猛虎集》。可以說,「康橋情結」貫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詩文中;而《再別康橋》無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 守山大叔播音腔朗誦《再別康橋》火了!百萬粉絲的他曾膽小不敢上臺唱歌
    退伍兵出身的他走南闖北後回鄉包下山頭養雞養牛種樹,因播音腔朗誦《再別康橋》「出圈」。當晚,兩千多位網友圍觀了於新偉這場直播,譁啦啦不斷翻頁的評論透著大家對他的喜愛,有人拿他的「地中海」髮型開涮,有人嚷著還要聽朗誦《再別康橋》,有人喊乾脆播段小說吧。於新偉保持他的節奏和風格,該唱歌唱歌該朗誦朗誦,過程中不忘帶貨。
  • 李慧敏朗誦 | 《再別康橋》和《蓼莪》
    「齊越朗誦藝術節」———名家名篇朗誦專場  同臺演出陣容:王 剛 濮存忻 楊立新 曹 燦 方 明  張家聲 瞿玄和 徐 濤 田連元 劉蘭芳 王 凱 等  歌唱主要作品——  1987年,作為中日友好文化使者赴日本東芝唱片公司演唱錄製了中日合作的第一張歌曲唱片《朋友》,與日本著名歌唱家
  • 柳州話版《再別康橋》火了,撒貝寧聽了都喜歡!南寧版不甘示弱地來了!
    最近,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又在廣西人的朋友圈火起來了!
  • 【經典回聲•徐志摩】尾聲-不帶走一片雲彩|《再別康橋》
    「天穹之聲」平臺的[經典回聲·徐志摩]已經到了第15輯,伴隨著徐志摩22首不同時期的經典作品,我們也深深淺淺地走近了徐志摩,分享了他散發著奇異芬芳與光華的詩歌世界。有些捨不得離開,但還是到了要告別的時候,我們終於端出了一直珍藏在殿堂的徐志摩經典中的經典,一首註定要與志摩的名字永駐雲端的詩篇——  《再別康橋》。
  • 一別八十四年,徐志摩的康橋
    1928年,徐志摩第三次回到劍橋,對學校的懷念、對往日美好回憶的追憶,全都湧上心頭,於11 月16 日在快要到達中國的船上,突然靈感發作,再度以詩的形式傳達自己蘊藏胸中已久的題材,揮灑自如地創作了《再別康橋》這首不朽的傑作。下面,就請和阿信一起,看看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孫玉石是如何解讀這首詩歌的。
  • 雙語|徐志摩《再別康橋》法語版
    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Hélas je ne sais pas chanter, En silence je m'éloigne de ma
  • 尉遲琳嘉「被騙」上節目 粵語版《再別康橋》笑翻全場
    在東北女漢子波姐的互動環節,他更是用廣東話朗誦《再別康橋》,言值能量團嘉賓笑稱「表情很豐富」。不料,現場有廣東觀眾稱「沒聽懂」。尉遲琳嘉反應也是及時,竟自黑道:「我的廣東話好厲害,廣東人聽不懂我的廣東話,但是廣東之外的地方,全部都能夠聽懂我的廣東話。」啥?你問我他咋說的?
  • 【娜一聲】徐志摩《再 別 康 橋》
    生命在33歲戛然而止,留下《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等深邃如海亦淺白如溪的曠世之作。康橋一別,令無數人魂牽夢繞,一詩永流傳。我相信,美好的瞬間就是永遠,世間皆如此,更令人珍惜世上的美好與真情。徐志摩說: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一個詩人離去了,卻給了人間留下了永遠的康橋,永遠的思念.----青山如是
  • 聲聲慢朗誦家園第80期朗誦會《秋天的訴說》
    《再別康橋》是徐志摩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首詩,他將惜別之情營造的如詩如畫,似薄霧,似輕紗,似清泉,賦予了那座感情的橋以靈性,給人留下無限的遐思。誦友宋永剛用他富有磁性的聲音深情朗誦《再別康橋》。 秋天,讀不盡,讀不厭,更讀不懂。
  • 徐志摩詩作朗誦集錦(10首)
    點擊綠標,收聽朗誦徐志摩作品專輯之一《再別康橋》~~龐滔朗誦
  • 徐志摩不經歷這位女性的洗禮,也難成佳作《再別康橋》
    提起徐志摩無人不知《再別康橋》,但極少有人知道徐志摩的表弟是金庸,那個影響了多少代人的作家金庸和詩人徐志摩居然有著親屬關係,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徐志摩的身世真能不讓人唏噓,孤陋寡聞的我又長知識了。一張圖可以看清風流才子徐志摩錯從複雜的關係。
  • 「聲動龍崗職工之聲」第十期|姥姥,我想你了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潘文婷寒冷的冬天,總能想起,圍坐在火爐邊,慢悠悠織起毛衣的那個身影,慈祥的臉龐,笑眯眯的喊著你的小名……今天,「聲動龍崗職工之聲」朗誦專欄第十期,為大家帶來龍崗區職工朗誦藝術隊隊員鮑慧東所朗誦的作品《姥姥,我想你了》。
  • 第四期「合和昌」春之聲詩茶雅集活動成功舉辦
    黑龍江省演講口才協會「春之聲」朗誦藝術團簡介  2018年3月9-11日哈爾濱大劇院再別康橋演出      該團始建於2014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具有高知性、年輕化、多語種傳播性(俄語、漢語、英語)、藝術多樣性(陶笛、口琴、
  • 一首《再別康橋》驚豔世人,寫下這首詩,徐志摩當時是什麼心態?
    《再別康橋》是徐志摩膾炙人口的詩篇,是新月派詩歌的代表作品。此詩寫於1928年11月6日。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詩人曾遊學於康橋。1928年詩人故地重遊,他在英國哲學家羅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後,事先誰也沒有通知,一個人悄悄來到康橋找他的英國朋友。遺憾的是他的英國朋友個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橋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過去的生活圖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現……詩人帶著一顆被現實擊碎的心重訪康橋,「西天的雲彩」還是那樣動人心扉,但是時光不再、物是人非,徐志摩感觸萬千。
  • 英語美文朗讀《再別康橋》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Very quietly I take my leave 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  Gently I flick my sleevesNot even a wisp of cloud will I bring
  • 徐志摩的康橋之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徐志摩對康橋是有特殊感情的,是什麼原因使大詩人對康橋割捨不下?是什麼原因使徐志摩甘願做康河的一條水草?又是什麼原因讓徐志摩離開康橋時盼望含笑歸來……這一切,都緣於那場曠世之戀!一,康橋之戀,美好初見1920年秋,在外求學的徐志摩由美國進入英國倫敦大學學習。不久,徐志摩認識了同樣在倫敦的林長民和林徽因父女。同時,徐志摩經英國學者狄更生介紹,以特別生資格入劍橋大學皇家學院,開始了真正的康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