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順帝妥懽貼睦爾:真的不是元明宗之子而是宋恭帝的兒子嗎

2021-02-22 船長趣談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長,歡迎乘坐鸚鵡螺號,尼摩船長帶你遨遊知識的海洋。

元順帝妥懽貼睦爾是元朝最後一個皇帝,在位前期重用賢相脫脫,勤於政務,使得元朝局勢一度好轉。但他在位後期聽信讒言,殺害脫脫,不理政務,使得元朝走向滅亡。有人認為元順帝是宋恭帝之子,並非元明宗之子,那這是真的嗎,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一,順帝早年

元順帝妥懽貼睦爾是元明宗和世㻋與皇后邁來迪之子,出生於延祐七年(1320年)的漠北草原。致和元年(1328年),泰定帝病死,權臣燕帖木兒在大都擁立元文宗圖帖睦爾 (泰定帝侄)為帝,與天順帝阿速吉八(泰定帝子,在上都由左丞相倒剌沙擁立)爭位。最後燕帖木兒擊敗倒剌沙與天順帝,掌控了元朝大權。

天曆元年(1329年),元文宗採納右丞相燕帖木兒的意見,讓位給其兄元明宗。元明宗即位後,立弟弟元文宗為儲君。但僅僅過了半年,燕帖木兒就毒殺元明宗,擁立元文宗復位。至順元年(1330年),元文宗為了防止侄子妥懽貼睦爾威脅他的皇位,先是將其貶出京城,趕到徵東行省的大青島,後來又將其遷到廣西靜江。

二,順帝即位

天曆三年(1332年),元文宗病逝,臨終前對哥哥元明宗的死感到愧疚,於是下令立元明宗之子為帝。燕帖木兒因此擁立元明宗次子元寧宗懿璘質班為帝,但元寧宗在位僅兩月就病死。燕帖木兒於是向元文宗妻卜答失裡皇后請求,立她與元文宗的兒子為帝,但為卜答失裡皇后拒絕。卜答失裡皇后堅決要求立妥懽貼睦爾為帝,燕帖木兒只得將元順帝接回大都。

燕帖木兒將元順帝接回大都後,害怕自己無法繼續獨攬大權,所以一直阻撓元順帝即位。元統元年(1333年),燕帖木兒病死,元順帝終於即位為帝。元順帝在位初期受右丞相伯顏壓制,政局混亂,後來聯合脫脫趕走伯顏,整頓吏治,使得局勢好轉。後期他又沉迷美色,不理朝政,導致元朝滅亡。

三,身世爭議

國初,宋江南歸附時,瀛國公幼君也,入都,自願為僧白塔寺中。已而奉詔,居甘州山寺。有趙王者,嬉遊至其寺,憐國公年老且孤,留一回回女子與之。延右七年,女子有娠,四月十六日夜,生一男子。明宗適自北方來,早行,見其寺上有龍文五彩氣,即物色得之,乃瀛國公所居室也。因問:「子之所居,得無有重寶乎?」瀛國公曰:「無有。」固問之,則曰:「今早五更後,舍下生一男子耳。」明宗大喜,因求為子,並其母載以歸。(庚申外史)

及明宗崩,文宗復正大位。至順元年四月辛丑,明宗後八不沙被讒遇害,遂徙帝於高麗,使居大青島中,不與人接。閱一載,復詔天下,言明宗在朔漠之時,素謂非其己子,移於廣西之靜江。(元史)

明朝書籍《庚申外史》記載宋恭帝趙㬎曾在甘州的十字寺修行,因為年老孤苦,所以有元朝貴族將一名女子送給他,照顧他的生活,後來該女子為宋恭帝生下一子。不久和世㻋路過十字寺,看到宋恭帝的孩子十分喜愛,於是將宋恭帝的兒子收為養子,連同孩子的母親也納為小妾。後來宋恭帝之子即位為元順帝,那名女子就是其母邁來迪。再加上元文宗為了鞏固皇位,也親自下詔說妥懽貼睦爾並非元明宗之子。因此明朝有不少人認為元順帝並非元明宗之子,而是宋恭帝之子。

四,元順帝當為元明宗之子

順帝名妥歡帖睦爾,明宗之長子。母罕祿魯氏,名邁來迪,郡王阿兒廝蘭之裔孫也。初,太祖取西北諸國,阿兒廝蘭率其眾來降,乃封為郡王,俾領其部族。及明宗北狩,過其地,納罕祿魯氏。延祐七年四月丙寅,生帝於北方(元史)

三年八月己酉,文宗崩,燕鐵木兒請文宗後立太子燕帖古思,後不從,而命立明宗次子懿璘只班,是為寧宗。十一月壬辰,寧宗崩,燕鐵木兒復請立燕帖古思,文宗後曰:「吾子尚幼,妥歡貼睦爾在廣西,今年十三矣,且明宗之長子,禮當立之。」(元史)

船長認為元順帝為宋恭帝之子純屬謠言,並不可信,元順帝就是元明宗之子,與宋恭帝沒有任何關係。

(1),元明宗只有兩個兒子,元順帝與元寧宗。如果元順帝真的為宋恭帝之子,那麼他在有了元寧宗之後,完全可以找藉口殺掉或趕走元順帝,沒有必要讓宋恭帝的孩子成為元朝皇室後裔。既然元明宗沒有那樣做,就說明元順帝就是他的孩子。

(2),元文宗說元順帝並非元明宗之子,還將他趕到偏遠地方,只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皇位。如果元順帝真是宋恭帝之子,那他完全可以將元順帝殺掉。元文宗死前曾下令傳位給元順帝,更加證明他說「元順帝並非元明宗之子」是謠言,並不可信。

(3),卜答失裡皇后寧願立元順帝為帝,也不願立自己的兒子燕帖古思,更加證明她與元文宗對元明宗之死深感愧疚,所以執意立元順帝為帝,更加證明元順帝是元明宗之子。

(4),燕帖木兒為元朝權臣,完全掌握元朝大權,一直反對立元順帝為帝。如果元順帝真為宋恭帝之子,他完全可以藉此大做文章,除掉元順帝。但他只是阻擾元順帝即位,並沒有除掉元順帝即位,也可以說明元順帝並非宋恭帝之子。

(5),《元史》記載元明宗是到漠北一帶出遊,遇見了邁來迪,將其納為妃,然後產下了元順帝。《庚申外史》記載元明宗是直接抱了宋恭帝的兒子為子。顯然《元史》為正史,《庚申外史》為野史,《元史》的可靠性比《庚申外史》大很多。所以「元順帝為宋恭帝之子」很有可能是元末百姓反對元朝編出來的謠言。

相關焦點

  • 薩迦寺裡的南宋皇帝,差點成了元順帝的爹!
    他對全太后說道:「爾婦人無遠慮者,若使之南還,或浮言一動,即廢其家,非所以愛之也。苟能愛之,時加存恤,使之便安可也。」這話就是說:「你個頭髮長見識短的,讓你回江南,有個風吹草動,你全家都活不了,生活在大都是為了保護你們!Do you know?」
  • 元順帝真的是朱棣的親生父親嗎?
    元順帝妥懽帖睦兒是明成祖朱棣的親生父親,這是流傳比較廣的一種說法。說是徐達攻陷元大都之後俘獲了元順帝的一位妃嬪並把她獻給了明太祖朱元璋。不久之後,這個女人生下了一個兒子,就是後來的明成祖朱棣!更有言之鑿鑿者,說什麼這個女人在被徐達獻給明太祖之前便已經懷孕了,明太祖是「喜當爹」、接了元順帝的盤……這簡直太扯了!整出這段故事來的人腦洞開得不是一般地大。
  • 元朝奇皇后本是高麗人,她讓皇帝妥歡帖睦爾攻打故國高麗嗎
    高麗人,高麗王朝大貴族總部散郎奇子敖之女,元順帝第三任皇后。①元順帝妥懽貼睦爾,蒙古帝國第十五位大汗,元朝北遁前的最後一位皇帝。奇皇后是元惠宗(順帝)第三任皇后。元順帝被她的美貌吸引,由此得寵,二人關係親密異常,後為元順帝生下兩個兒子,元順帝愈加的寵愛她,奇氏由於得寵,並為元順帝生有兩個兒子,便而恃寵而驕,牽連家族。
  • 亡國之君元順帝:在位長達三分之一元朝的皇帝,只是個昏君嗎?
    在元世祖忽必烈和元順帝之間的三十餘年卻換了九位皇帝,元朝的宮廷真的如平靜湖水,任由昏君玩耍嗎?元世祖忽必烈劇照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是元明宗的長子,元寧宗的長兄。延祐七年(1320年)四月十七日生於察合臺汗國境內,其父元明宗即位後,被迎回元朝,但不久元文宗毒死元明宗,妥懽帖睦爾也就作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先後被流放到高麗和廣西。然而命運卻仿佛在開一個天大的玩笑,元文宗、元寧宗相繼去世後,皇位虛置,在各種政治勢力的鬥爭和妥協中他最終被選為繼承人,由太后卜答失裡下令迎回,並在至順四年(1333年)六月初八即位於上都。
  • 王保保頂著元順帝欽賜的名字為元廷做事?流傳600多年後被證實
    元末有一個將領,讓大明精銳吃了個大虧,他就是王保保,這個人從元末就一直流傳著是漢人卻頂著元順帝欽賜的名字,為元廷做事的說法。可事實真是如此嗎?察罕養為子,順帝賜名擴廓帖木兒。這是《明史·擴廓帖木兒傳》原話,從元末就一直流傳著這話,說是王保保是被察罕帖木兒收養的,元順帝賜名擴廓帖木兒。王保保的一生是很精彩的,先是經歷了元明宗、元文宗(元明宗弟弟)時期,後面又成為元順帝的丞相,特點就是他一直都是手握兵權的大臣。
  • 元朝最後一個皇帝,並非成吉思汗的子孫,而是大宋皇室嫡系後裔
    宋恭帝趙顯是南宋最後一個皇帝,出生於公元1271年,但他登基的時候只有4歲,宋朝的軍政大權都掌握在奸臣賈似道手中,當時蒙古鐵騎猛攻襄陽城,圍城達到6年之久,賈似道封鎖消息,這才讓南宋的援兵沒有及時救援
  • 「魯班天子」元順帝:設計宮殿、造龍船樣樣精通,結局卻令人唏噓
    然而在一段我們不太熟知的歷史元朝,有這麼一個皇帝他在木工上的天賦極其出眾,在建築工藝、機械工程方面可以算是一個天才,下面就讓我們認識下這位被後人稱為「魯班天子」的元朝皇帝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最早的建築模型設計達人如果不是天意弄人,相信元順帝在當今的社會絕對是一個一流的建築設計大師。
  • 元順帝真的是明成祖朱棣的親生父親嗎?
    朱棣肯定是朱元璋的兒子,說是元順帝的兒子,大多都是製造噱頭,不過羽評郡主還是樂意解釋。                                                        明朝本就多野史,就朱元璋一人身上就出現無數奇聞異事,倘若朱棣的生父真的是元順帝,那豈不是意味著大明江山最終還是被蒙古人奪了去?
  • 為什麼說奇皇后是歷史罪人,她真的喜歡過元順帝嗎?
    奇皇后在當皇后之前給他生下了一個兒子,當時伯顏忽都皇后還在,但是依舊封了她為皇后,奇皇后只能屬於第二個,奇皇后是皇帝最愛的一個。奇皇后成為皇后之後,就開始進軍朝野,參與朝政,也一步步設定自己的目標,成功報了自己的殺父之仇。
  • 亡國之君悲催一生——宋恭帝趙
    宋度宗鹹淳七年(1271年),度宗迎來了自己的第二個兒子,也是唯一的嫡子,即全皇后所生的趙。此時的南宋,風雨飄搖,忽必烈已經在大都稱帝,改國號為元,襄樊陷入了元軍的重圍之中,可南宋朝廷依舊貪圖享樂,度宗皇帝整日沉迷酒色,大權旁落奸相賈似道之手,將度宗玩弄於股掌之間,搞得朝野上下一片昏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