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始皇統一天下以來,中原地區對入侵的異族都是比較排斥的,元末朱元璋建立大明朝,趕走了從草原來的強悍民族,讓中原政權又落入漢人手中。元末有一個將領,讓大明精銳吃了個大虧,他就是王保保,這個人從元末就一直流傳著是漢人卻頂著元順帝欽賜的名字,為元廷做事的說法。可事實真是如此嗎?
擴廓帖木兒,沈丘人。本王姓,小字保保,元平章察罕帖木兒甥也。察罕養為子,順帝賜名擴廓帖木兒。
這是《明史·擴廓帖木兒傳》原話,從元末就一直流傳著這話,說是王保保是被察罕帖木兒收養的,元順帝賜名擴廓帖木兒。王保保的一生是很精彩的,先是經歷了元明宗、元文宗(元明宗弟弟)時期,後面又成為元順帝的丞相,特點就是他一直都是手握兵權的大臣。
在元明宗上任前帶著17人就敢衝入皇宮,搶回屬於元武宗一系的帝位,元明宗登基後作為大功臣位居高位,後一直到元順帝都是一方有權有勢之人。(此事在前一篇有提及,可自行查看)
王保保被朱元璋稱為「奇男子」,這和他的戰績有關。劉基(字伯溫)當初對朱元璋說擴廓帖木兒不可輕視,太祖還不怎麼重視。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已經建立明朝三年,剩下的元朝勢力以王保保最大,於是派徐達率大軍攻打定西。王保保當時在圍攻蘭州,於是回援定西,在沈兒峪交戰,由於長途奔波敗下陣來,後逃往和林。當時元順帝已經逝世,太子繼位,於是王保保重新成為統領國事的大臣。
過了一年,朱元璋再次派大將軍徐達、左副將軍李文忠、徵西將軍馮勝率十五萬大軍,分道出塞攻取擴廓。在嶺北遭遇,當時王保保誘敵深入,先是假裝大敗,引得徐達副將帶人深入,後被王保保圍殲。於是徐達軍大敗,死亡數萬人。可以說這一戰是徐達出道以來失敗得最慘的一次,死了好幾萬人。
之後,擴廓帖木兒已經退出了中原,在北方以北鞏固餘元。而朱元璋七次派人致信,想要讓他為自己所用,可是都被拒絕。最後還說到不能將此人收為己用,甚是遺憾。
流傳說法的由來
一是《明史》中關於擴廓帖木兒的記載就是說他是漢人,只是被收養的。而這個說法流傳了600多年,儘管有史料記載卻一直存在爭議,直到1990年洛陽出土的賽因赤答忽墓志銘才終於證實了王保保的真實身份。
公諱賽因赤答忽,系出蒙古伯也臺氏。其先從世祖皇帝平河南,因留光州固始縣,遂定居焉,配偉兒乃蠻氏…子三人,長擴廓鐵穆邇,生而教悟,才器異常。
這裡墓志銘太長,省略了部分,這個出土的墓碑證明了王保保本來就不是漢人,他的擴廓帖木兒名也不是元順帝欽賜的。所以說擴廓帖木兒本來就是元朝中一直存在的重要人物,在後期基本上就是靠著他一己之力維持了北元,最後也在草原深處逝去;同時也是個讓明初大將軍徐達吃過大虧的軍事家,其能力之強讓人欽佩。
當初在明朝時還有專門諷刺王保保的說法,大底意思就是他是個背叛者,直到1990年,這一說法不攻自破,流傳了600多年的說法從此得以澄清。
參考書目:《元史》《明史·擴廓帖木兒傳》